⑴汙染水體。固體廢物未經無害化處理隨意堆放,將隨天然降水或地表徑流入河流、湖泊,長期淤積,使水面縮小,其有害成份的危害將是更大的。固體廢物的有害成分,如汞(來自紅塑膠、霓虹燈管、電池、硃紅印泥等)、鎘(來自印刷、墨水、纖維、搪瓷、玻璃、鎘顏料、塗料、著色陶瓷等)、鉛(來自黃色聚乙烯、鉛製自來水管、防鏽塗料等)等微量有害元素,如處理不當,能隨溶瀝水進入土壤,從而汙染地下水,同時也可能隨雨水滲入水網,流入水井、河流以至附近海域,被植物攝入,再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影響人體健康。中國個別城市的垃圾填埋場周圍發現,地下水的濃度、色度、總細菌數、重金屬含量等汙染指標嚴重超標。 ⑵汙染大氣。固體廢棄物中的幹物質或輕質隨風飄揚,會對大氣造成汙染。焚燒法是處理固體廢棄物目前較為流行的方式,但是焚燒將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和粉塵,一些有機固體廢棄物長期堆放,在適宜的溫度和溼度下會被微生物分解,同時釋放出有害氣體。 ⑶汙染土壤。土壤是許多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聚居的場所,這些微生物在土壤功能的體現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與土壤本身構成了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而未經處理的有害固體廢物,經過風化、雨淋、地表徑流等作用,其有毒液體將滲入土壤,進而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壞了土壤中的生態平衡,汙染嚴重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 ⑷侵佔土地。不斷增加的產生量相當迅速,許多城市利用大片地城郊邊緣的農田來堆放它們,難怪科學家從衛星拍回的地球照片上,圍繞著城市的大片白色垃圾是那麼顯眼 固體廢棄物處理通常是指透過物理、化學、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體廢物轉化為適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過程。固體廢棄物處理的目標是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目前採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生物處理等。 (1)壓實技術壓實是一種透過對廢物實行減容化,降低運輸成本、延長填埋場壽命的預處理技術。壓實是一種普遍採用的固體廢棄物預處理方法。如汽車、易拉罐、塑膠瓶等通常首先採用壓實處理。適於壓實減少體積處理的固體廢棄物還有垃圾、鬆散廢物、紙帶、紙箱及某些纖維製品等。對於那些可能使壓實裝置損壞的廢棄物不宜採用壓實處理,某些可能引起操作問題的廢棄物,如焦油、汙泥或液體物料,一般也不宜作壓實處理。 (2)破碎技術為了使進入焚燒爐、填埋場、堆肥系統等廢棄物的外形尺寸減小,預先必須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破碎處理。經過破碎處理的廢物,由於消除了大的空隙,不僅使尺寸大小均勻,而且質地也均勻,在填埋過程中更容易壓實。固體廢棄物的破碎方法很多,主要有衝擊破碎、剪下破碎、擠壓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還有專用的低溫破碎和溼式破碎等。 (3)分選技術固體廢物分選是實現固體廢物資源化、減量化的重要手段,透過分選將有用的充分選出來加以利用,將有害的充分分離出來;另一種是將不同粒度級別的廢棄物加以分離。分選定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質方面的差異,將其分選開。例如利用廢棄物中的磁性和非磁性差別進行分離;利用粒徑尺寸差別進行分離;利用比重差別進行分離等。根據不同性質,可以設計製造各種機械對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選。分選包括手工撿選、篩選、重力分選、磁力分選、渦電流分選、光學分選等。 (4)固化處理技術固化技術是透過向廢棄物中新增固化基材,使有害固體廢棄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種無害化處理過程。理解的固化產物應具有良好的抗滲透性,良好的機械特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幹—溼、抗凍—融特性。這樣的固化產物可直接在安全土地填埋場處置,也可用做建築的基礎材料或道路的路基材料。固化處理根據固化基材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泥固化、瀝青固化、玻璃固化、自膠質固化等。 (5)焚燒和熱解技術焚燒法是固體廢物高溫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綜合處理過程。好處是把大量有害的廢料分解而變成無害的物質。由於固體廢棄物中可燃物的比例逐漸增加,採用焚燒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利用其熱能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以此種處理方法固體廢棄物,佔地少,處理量大,在保護環境、提供能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歐洲國家較早採用焚燒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焚燒廠多設在1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並設有能量回收系統。日本由於土地緊張,採用焚燒法逐漸增多。焚燒過程獲得的熱能可以用於發電。利用焚燒爐發生的熱量,可以供居民取暖,用於維持溫室室溫等。目前日本及瑞士每年把超過65%的都市廢料進行焚燒而使能源再生。但是焚燒法也有缺點,例如,投資較大,焚燒過程排煙造成二次汙染,裝置鏽蝕現象嚴重等。 熱解是將有機物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高溫(500-1000C)加熱,使之分解為氣、液、固三類產物。於焚燒法相比,熱解法則是更有前途的處理方法。它的顯著優點是基建投資少。 (6)生物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對有機固體廢物的分解作用使其無害化。種種技術可以使有機固體廢物轉化為能源、食品、飼料和肥料,還可以用來從廢品和廢渣中提取金屬,是固體廢物資源化的有效的技術方法。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有:堆肥化、沼氣化、廢纖維素糖化、廢纖維飼料化、生物浸出等。
⑴汙染水體。固體廢物未經無害化處理隨意堆放,將隨天然降水或地表徑流入河流、湖泊,長期淤積,使水面縮小,其有害成份的危害將是更大的。固體廢物的有害成分,如汞(來自紅塑膠、霓虹燈管、電池、硃紅印泥等)、鎘(來自印刷、墨水、纖維、搪瓷、玻璃、鎘顏料、塗料、著色陶瓷等)、鉛(來自黃色聚乙烯、鉛製自來水管、防鏽塗料等)等微量有害元素,如處理不當,能隨溶瀝水進入土壤,從而汙染地下水,同時也可能隨雨水滲入水網,流入水井、河流以至附近海域,被植物攝入,再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影響人體健康。中國個別城市的垃圾填埋場周圍發現,地下水的濃度、色度、總細菌數、重金屬含量等汙染指標嚴重超標。 ⑵汙染大氣。固體廢棄物中的幹物質或輕質隨風飄揚,會對大氣造成汙染。焚燒法是處理固體廢棄物目前較為流行的方式,但是焚燒將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和粉塵,一些有機固體廢棄物長期堆放,在適宜的溫度和溼度下會被微生物分解,同時釋放出有害氣體。 ⑶汙染土壤。土壤是許多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聚居的場所,這些微生物在土壤功能的體現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與土壤本身構成了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而未經處理的有害固體廢物,經過風化、雨淋、地表徑流等作用,其有毒液體將滲入土壤,進而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壞了土壤中的生態平衡,汙染嚴重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 ⑷侵佔土地。不斷增加的產生量相當迅速,許多城市利用大片地城郊邊緣的農田來堆放它們,難怪科學家從衛星拍回的地球照片上,圍繞著城市的大片白色垃圾是那麼顯眼 固體廢棄物處理通常是指透過物理、化學、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體廢物轉化為適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過程。固體廢棄物處理的目標是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目前採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生物處理等。 (1)壓實技術壓實是一種透過對廢物實行減容化,降低運輸成本、延長填埋場壽命的預處理技術。壓實是一種普遍採用的固體廢棄物預處理方法。如汽車、易拉罐、塑膠瓶等通常首先採用壓實處理。適於壓實減少體積處理的固體廢棄物還有垃圾、鬆散廢物、紙帶、紙箱及某些纖維製品等。對於那些可能使壓實裝置損壞的廢棄物不宜採用壓實處理,某些可能引起操作問題的廢棄物,如焦油、汙泥或液體物料,一般也不宜作壓實處理。 (2)破碎技術為了使進入焚燒爐、填埋場、堆肥系統等廢棄物的外形尺寸減小,預先必須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破碎處理。經過破碎處理的廢物,由於消除了大的空隙,不僅使尺寸大小均勻,而且質地也均勻,在填埋過程中更容易壓實。固體廢棄物的破碎方法很多,主要有衝擊破碎、剪下破碎、擠壓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還有專用的低溫破碎和溼式破碎等。 (3)分選技術固體廢物分選是實現固體廢物資源化、減量化的重要手段,透過分選將有用的充分選出來加以利用,將有害的充分分離出來;另一種是將不同粒度級別的廢棄物加以分離。分選定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質方面的差異,將其分選開。例如利用廢棄物中的磁性和非磁性差別進行分離;利用粒徑尺寸差別進行分離;利用比重差別進行分離等。根據不同性質,可以設計製造各種機械對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選。分選包括手工撿選、篩選、重力分選、磁力分選、渦電流分選、光學分選等。 (4)固化處理技術固化技術是透過向廢棄物中新增固化基材,使有害固體廢棄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種無害化處理過程。理解的固化產物應具有良好的抗滲透性,良好的機械特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幹—溼、抗凍—融特性。這樣的固化產物可直接在安全土地填埋場處置,也可用做建築的基礎材料或道路的路基材料。固化處理根據固化基材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泥固化、瀝青固化、玻璃固化、自膠質固化等。 (5)焚燒和熱解技術焚燒法是固體廢物高溫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綜合處理過程。好處是把大量有害的廢料分解而變成無害的物質。由於固體廢棄物中可燃物的比例逐漸增加,採用焚燒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利用其熱能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以此種處理方法固體廢棄物,佔地少,處理量大,在保護環境、提供能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歐洲國家較早採用焚燒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焚燒廠多設在1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並設有能量回收系統。日本由於土地緊張,採用焚燒法逐漸增多。焚燒過程獲得的熱能可以用於發電。利用焚燒爐發生的熱量,可以供居民取暖,用於維持溫室室溫等。目前日本及瑞士每年把超過65%的都市廢料進行焚燒而使能源再生。但是焚燒法也有缺點,例如,投資較大,焚燒過程排煙造成二次汙染,裝置鏽蝕現象嚴重等。 熱解是將有機物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高溫(500-1000C)加熱,使之分解為氣、液、固三類產物。於焚燒法相比,熱解法則是更有前途的處理方法。它的顯著優點是基建投資少。 (6)生物處理技術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對有機固體廢物的分解作用使其無害化。種種技術可以使有機固體廢物轉化為能源、食品、飼料和肥料,還可以用來從廢品和廢渣中提取金屬,是固體廢物資源化的有效的技術方法。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有:堆肥化、沼氣化、廢纖維素糖化、廢纖維飼料化、生物浸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