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借物抒情,借物是手段,抒情是目的。怎樣才能透過借物達到抒情的目的呢?營造這類文章的手段是象徵聯想和類似聯想。透過象徵聯想,由某種象徵體聯想到它具有的象徵義,或由某種象徵義出發去聯想可表達的象徵體,都可以構成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透過類似聯想,用某一具體形象來表示與之在形態上的、性質上的、情境上的類似的抽象事物、思想感情,同樣 構成又一類借物抒情的文章。 借物抒情,是描寫抒情手法之一,也稱作“託物言志”或“寫物寄意”,就是透過對某種具體事物的描寫來寄託某種感情、志趣、思想觀點。通篇文章使用這種方法或技巧,就稱為託物言志或寫物寄意文。運用這種方法抒情,要抓住描寫物件在某方面的特徵,憑藉這些特徵來抒發某種感情。茅盾為抒發他對抗日根據地抗日軍民的熱愛、崇敬之情,以白楊樹作為描寫物件,突出地描寫了它那象徵抗日軍民崇高精神和堅強意志的形象和氣質,顯示出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的“偉丈夫”的“性格”。把物與情,物與意糅合在一起,達到了物與情和物與意的統一。 借物抒情文章的營構手段是象徵聯想和類似聯想。 象徵,即用某種特定的具體形象,表示與之相似和相關的抽象事物、概念或思想感情。象徵的構成是事物之間由人類想象活動參與的,傳統習慣上的和心理上的、感覺上的特殊聯絡,如用黃河、長城象徵中國,用烈火、紅色象徵革命,用白鴿象徵和平,用松鶴象徵長壽等。 象徵由象徵體和象徵義兩個方面構成,象徵體即用來表示某種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那個具體形象,也就是寫物寄意中的那個“物”;象徵義即透過象徵體所表達的某種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寫物寄意中的那個“意”。由某種象徵體聯想到它可以具有的象徵義,或由某種象徵義出發去聯想可以表達它的象徵體,都可以構成一篇寫物寄意的文字。 聯想,是由眼前的或想到的某一事物,進而想到與之相關的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如果二者之間互相類似而聯想到一塊,那就是類似聯想。一種具體事物與一種抽象事物或思想感情,可以存在形態上的、性質上的、情境上的類似性,於是就用某一具體形象來表示與之在上述某方面類似的抽象事物、思想感情,同樣構成又一類寫物寄意文。 寫好這類文章,要注意如下幾點: 立意要明確 寫好這類文章,首先要把握好“物”與“意”之間的對應點,即二者要有密切聯絡,彼此契合,這是寫好此類文章的關鍵。這類文章的寫作,往往是作者從物的自然屬性中發現了某種與人的社會屬性——感情、品德、行為等相通或類似的東西,即發現了物的感情表現性或品格表現性,從而透過對物的人格化的描繪,或透過由物及情,由物及理,由物及意的聯想,來抒發作者的某種感情,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志趣以及人生哲理。例如,《白楊禮讚》由白楊樹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引出北方農民。 抓住物的特徵,在昇華為精神品格的基礎上,透過聯想由物及人,引出讚頌的物件,這是立意的步驟,也是基本思路。 描寫要具體 寫好這類文章,借物是虛,抒情、言志、寄意是實;前者是手段,後者是目的。由於抽象、空乏的情、志、意,只有借具體的淺近的事物來表現,才能變得生動、形象,易於領悟和理解,使讀者樂於閱讀。因此,要善於以所寄之“意”的形態、性質、情境等方面的特徵,對“物”加以描繪和渲染,從而使“意”的表現自然、恰當,“水到渠成”。對“物”的描寫具體是指: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物的特徵清晰地展示在讀者面前,使人能見其形,聞其聲;描寫要滿懷真情,做到融情於物,借物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既然描寫的目的在於寄意、言志、抒情,那麼,在進行具體描寫的時候,一定要想到中心思想的需要,要把描寫的重點放在與表現中心思想有聯絡的特徵上,要善於選用詞語,要善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例如: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它的幹通常是丈把高,像加過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 議論要恰當 寫這類文章,常常需要在記敘、描寫中插入作者的看法,或是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性議論。如: 冬天的北國是蕭瑟的、奇寒的。這時,沒有春天的蓬勃生機,沒有夏天的繁華熱鬧,沒有秋天的累累碩果,沒有美味的事物。有的只是風,風!無情刺骨的風!間或漫天飛舞的大雪。那些嬌貴的候鳥們害怕了,拍拍翅膀遠走高飛了。但是北國並不缺乏鳥兒的歌聲。聽,“唧唧唧”,那是北國鳥呼喚春天的話語,雖然並不悅耳,卻是那樣感人。 有什麼比在生養自己的地方面臨嚴寒的威脅而逃之夭夭的鳥兒更可恥的呢? 有什麼比不因故土貧窮而堅守待春的鳥兒更可愛呢? 沒有! 第一段中,加“ ”的句子,便是穿插在記敘、描寫中的看法。後面的幾段都是議論。無論是插在中間的看法,或是總結性議論,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章的思想意義更有深度。需要注意的是,議論要恰當。所謂恰當,主要包括幾層意思:一是議論不能沒話找話,生拉硬扯,要做到確有見地;二是要以敘述描寫為基礎,前後內容和諧統一,使人有“水到渠成”之感;三是內容的深淺輕重要恰如其分,避免隨意拔高;四是。議論要從實際出發,當長則長,當短則短,適可而止。 立意要明確、描繪要具體、議論要恰當,是託物寄意的基本要求。在以往的寫作基礎上,再加上認真的練習,寫好這類文章是完全可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宗的麻辣燙鍋底的配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