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猛獁

    如何才算是會閱讀,對每個人來說標準可能都不一樣。但是其中還是有一些共通性的經驗。

    首先,尋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書。我們知道,不同的書籍中,資訊密度是不一樣的。大體來說,教科書的資訊密度最高,普及性的小冊子資訊密度最低,在這兩者之間的是專著和文集之類的書。根據自己的方向、現有知識水平和時間精力安排來選擇合適的書,是學會閱讀的第一步。

    然後,是理解和記憶書中的內容。這方面,最重要的習慣是主動閱讀,也就是在閱讀時不斷提出問題。這些問題中不僅包括對書籍結構的問題,例如“這本書是講什麼的?”“這一章是說什麼的?”“這一章的邏輯關係是什麼,作者是怎麼描述的?”還包括對於書中具體概念和知識點的問題,例如“這個概念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如何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這個說法有道理嗎,有什麼證明和反證?”“這本書裡提出的這個觀點和另一本書中的觀點有什麼異同?”等等。

    最後,是“學以致用”,即用書中的知識來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這又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書中講述的技能,這些多練就可以掌握;另一方面則是書中提到的概念和方法,這需要自己實際演練幾遍才能瞭解深刻。

    總之,讀書並不只是看完了書就算了的。有效的閱讀是結合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經驗、自己的學習和記憶的,是能夠對自己有所提升的。若是某一本書讀完了卻完全沒有在任何方面有任何改變,那麼這本書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 2 # 古墓派蛋黃派

    我講一下自己的閱讀體驗吧,或許會有一些啟發。

    1:看熱鬧。第一次接觸《紅樓夢》是在初三,小夥伴家裡的藏書。非常老舊的版本,但是也是至今所見最好的版本。厚厚的三大本,每天忙裡偷閒見縫插針的看。那時候只知道這是部厲害的書,但是要我說出個所以然來就全然辦不到了。滿心滿眼裡都盯著故事看,後來怎樣怎樣,賈寶玉到底有沒有娶林黛玉等等。看前八十回真的是磨工夫,瞧不出半點好來。反而是後四十回,節奏快了,衝突明顯了才有些意思。那時的閱讀實在是暴殄天物。

    2:要思考。到了高中慢慢的接觸到了一些關於《紅樓夢》的講解,才知道,哦,這本書要這麼來看。那個時候劉心武風頭正健你,百家講臺的全盛時期,社會上好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相關的資料。當時自己恨不得講所有相關的東西都看個遍。劉心武的自然全部沒有放過,也買了一堆相關的書。這些書裡有很多觀點是互相沖突的,各家之言在很多問題上也不同。到底哪一種才是對的,就需要自己不斷的去琢磨。這個琢磨的功夫就是思考。因為有了這一步,對於《紅樓夢》的認識就更深了。再也不會像初看時那樣覺得後四十回比前八十回精彩了。

    3:要分析。大學的時候參加了一個書評比賽,選擇的書籍就是《紅樓夢》。自然是不可能在十幾分鍾裡面將這本書就講明白的,那麼只能挑其中一個人物來講了。當時選的是賈環。賈環在紅樓夢中是不太討喜的人,也沒有很多的出場,關於他的內容也很分散。我們在給一個人物下一個結論的時候,簡單的只說好和壞是不夠的,當然人云亦云更是要不得。所以自己就首先將書中關於賈環的內容全部找出來,然後是各種評論見解,最後自己分析比較。個人是覺得賈環是個犧牲品的,也值得去同情,並非前人所說的壞到了底。

    4:要有自己的見解。以前看過一篇散文,裡面寫的是自己的奶奶如何如何喜歡《紅樓夢》。這位奶奶完全將自己的生活與紅樓夢結合起來了。她超愛林黛玉,少女時將自己當成林黛玉,老年時挑媳婦也找林黛玉。親戚到她家去拜訪,進門第一句就是看到第幾回了。因為林黛玉第97回死了,老人看到這一回是必哭無疑的。老人家愛了林黛玉一輩子,你說她活得好不好?我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有人說這是看書看呆了。我倒不以為然。老人家的黛玉情結給自己生活帶來的詩意和美好不是外人所知的,看了多少回都要為黛玉一哭,可見內心是多麼的飽滿。人有飽滿的情感,能知善惡,難道不好麼?老奶奶踐行著自己的黛玉哲學深入到生活中,這可比那些讀著聖賢書,心裡沒有半分聖賢的人強太多太多了。正是因為有著自己的見解,所以才愛的這麼深沉啊。閱讀本身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妙處不與人言,當自己對這本書有了自己的見解,並能去在生活中踐行,我想,那就是讀到位了。寫這本書的作者也應該可以知足了,因為隔著時空,冥冥中完全不認識的兩人成了知己。所以才說,懂得閱讀的人是不會孤獨的!

    現在碎片化的閱讀慢慢的滲透大家的生活,有好有壞,視情況而論。但是如果真的要從閱讀有所收穫,還是要提倡深閱讀才行。進得去,出得來,才能實現閱讀的最大價值。

  • 3 # 秋醬喜歡悅讀

    真正的會閱讀

    我認為:當你真正能夠讀懂書中的思想,那麼你就會真正的閱讀!

    對於成年人對於職場人來說,記憶知識和理解知識以及解題透過考試的能力是很不重要的能力,是典型初階學習者對閱讀的認知。

    真正會閱讀的關鍵不在於記憶和理解;不在於你讀的多少;不在於你讀得多快,而是能不能將知識學以致用。

    應該怎樣閱讀一本書

    一、思維方式

    在讀書的過程中,你不僅能讀到到書中的知識框架,而且還能從書中,理解到作者的思想、觀點、見解、價值觀。不僅如此,你還能透過思考和多維度的探索瞭解到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思想,這個思想是如何在作者的頭腦中形成的。

    真有人這樣讀書?

    ——當然有,在此推薦成甲的《好好學習》

    在這本書裡頭你能夠找到成甲如何讀透一本書的方法以及思考模式。

    成甲閱讀的方式主要有兩點:

    第一,從深度、廣度、跨度、角度這四個層面去理解書中的知識點;

    第二,把你自己的想法和作者的想法做對比。

    二、學以致用的能力

    你還能夠像趙周老師那樣把書給“拆”了,推薦閱讀《這樣讀書就夠了》

    我們有時候讀書不是要記住知識點,而是透過書本中的知識點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你能夠學以致用就證明你真的讀懂了這本書!

    趙周老師在《這樣讀書就夠了》中講述了關於如何學以致用的小妙招

    我們可以透過這兩種方式一邊思考一邊閱讀!

    綜上所述:當你透過閱讀能夠搭建自己的思維體系和知識框架,並且用這個體系來分析生活中的問題,用知識框架來解決生活中的時,你就真讀懂了一本書!

  • 4 # 領者

    學以致用。

    ✍會讀的讀門道,不會讀的看熱鬧。開卷有益,總會各得所需。

    如果是讀小說,享受其文筆、情節、道理足矣。遇上喜歡的段落或句子,做個摘抄,日後溫習。

    如果是讀專業書籍,最好做筆記。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專業的知識還是需要專門的強化記憶。

    如果是讀散文,領略其中的美感與力量,心熱手熟了,還可以練筆寫寫。

  • 5 # 勵志少女兔

    我認為真正會閱讀就是能夠把書中的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拿到現實生活中來用。而不是僅僅是看書。那麼如何閱讀一本書?我建議用MMOST學習技巧。

    通讀書本

    找到對這本書的感覺

    確定閱讀時間和頁數

    集中注意力,有方向感。

    畫一份和閱讀主題相關的導圖,。

    內容是自己對主題已有知識的瞭解。

    確定閱讀目的

    讀這本書你想得到什麼知識?

    總覽書本

    包括封面,目錄,粗體字,斜體字,圖,註釋,封底等。然後繪製出主要分支。通常按章節劃分。

    預習。

    看書的概論,每章,每段落的開頭,結尾。並把對自己有用的知識補充到導圖上。

    精讀細節

    對於難懂的,還想深挖的細節閱讀,並補充到導圖上。

    在書的一些內容上批註

    把那些筆記補充到導圖上。

    最關鍵的就是學以致用!

  • 6 # 張六順66

    書有很多種,有的只需淺嘗輒止,有的則需反覆咀嚼。

    所以,所謂"真正的看書"要看“看的是什麼書”。

    如果是娛樂類、輕鬆的書籍,希望看完放鬆心情和腦力的,可以翻翻大概情節,瞭解梗概就已經是“看書”了。

    如果本著學習的目的,想從書中獲得知識的,那麼隨便翻翻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批判性的看書。拿到書,先看前言、序或者目錄,瞭解書的概況。然後自己認真思考以下的問題:如果自己拿到這樣的題目或者綱要,我會從哪幾個方面論述。然後對照書,看看作者是怎樣論述的,如果自己的思路和作者的思路不一樣,那麼孰優孰劣。作者寫的好是好在哪裡,自己的思路好又是好在哪裡。

    2、做思維導圖。看完一本書,就書的內容畫出一張思維導圖,可以更清晰的看出書的脈絡,比光看整本書的效果要好得多。

    3、有輸出。這裡的“輸出”可以是寫一篇讀後感、書評,也可以是向別人介紹這本書。目的就是強化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否則一本書看完了也僅是看完了而已。 猶如鳥兒飛過,不留下任何痕跡。

    其實以上的方法不僅適用於看書,還適用於學習任何知識。

  • 7 # 平凡忍者

    如果是為了消遣時間而看書,看一本小說,一本雜誌,或者一本漫畫,這一類的書,最重要的就是要“享受”,要全身心的放鬆,樂在其中。

    如果是為了增長知識而看書,功能類別的書籍,那麼就應該眼,嘴,手三點統一,就是眼睛看,嘴巴讀,手勤記筆記或者勾畫重點。要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去讀!學生學習學科知識,工作上研讀實驗文件,技能文件,或者是增長個人閱歷,知識儲存的書。這也是尊重知識,尊重作者辛勤付出的一個態度。

    希望大嘴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 8 # 美沐原創

    看書的方式

    現在的身邊我們充滿電子產品的誘惑,看書一年也不到幾本。個人認為深入去思考書中的內容,思考書中表達思想的對錯,才是真正的看書,看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明白作者寫的什麼,明白作者表達的。加以思考汲取書中的精華,不用全部記起,主要的核心內容對我們有所反射才是真正的收穫。

    書中自有顏如玉,目的就是讓我們善於發現。

    書中自有黃金屋,目的就是讓我們領悟裡面的內容。

    讀好書的方式很多,就看你看書的心態和抱著看書的目的,眼腦直映也不失為一種方式,各有千秋。

  • 9 # A雪知道

    我把真正的看書總結為“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

    眼到

    看書是視覺神經首先進行觸碰,然後再經由大腦反應,眼到不是簡單的看了,而是要聚精會神的看,語句意思的組成是具有連貫性的,中間的任何中斷,都會降低閱讀的速度,只能事倍功半。

    心到

    我理解的心到,就是語言的默讀過程,當然經不經過語言中樞,可以分情況討論,在通讀全書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問題中的超級閱讀法,省略聽覺和語言中樞,直接將文字內容轉化成圖形傳輸到人的大腦;而在品讀和精讀的時候,語言和聽覺系統的參與是必須的,誦讀默唸的過程既是加深記憶又是幫助理解的過程。由於中國文字本身的特殊性,看到一句話總會習慣性的去默唸,所以用語言去默讀也是和中國文字的特殊性有關的。

    手到

    所謂手到就是要勤動筆,記錄當時的想法和書中重要的觀點。勾畫是必要的,根據書中的板塊做一些思維導圖和框架結構圖,都是動筆的過程。

    人的感覺系統是一套整體,是彼此協調互動,相符相成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而閱讀的過程也需要調動所有的感覺和思維繫統才能全是真正的讀書。

  • 10 # 豬豬貓張讀書

    學以致用才是閱讀的最高境界,特別是閱讀商務類書籍而言,學以致用最為有效。我建議你看看由日本作家大巖俊之寫的,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陳怡萍翻譯的《適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這本書。

    這本書將從如何有效率地讀書、如何邊讀邊做讀書筆記、如何牢記讀到的內容,以及如何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這四個方面教會你如何才書中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能力。

    書中用了32張圖/表,作為例子進行說明;同時還提到了“二八定律”“SMART原則”“艾賓斯遺忘曲線”等作為本書的理論支撐。

    對於患有閱讀困難證的讀者來說,《適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這本書無疑是一本比較實用的實操手冊。

    一、有效率地讀書

    在這個部分,作者大巖俊之指出明確自己閱讀一本書的目的,並從序言、目錄、後記等尋找出可能達到目的的內容和章節進行重點閱讀,然後以輸出(向他人講述和寫下來)到逼輸入的方式,從書中為自己的目的尋找“答案”。

    同時,作者還提倡有時間意識和多讀。多讀跟我們所說的主題閱讀類似,透過同時閱讀多本同一型別的書,更容易獲取不同的資訊。

    二、邊讀邊做筆記

    讀書筆記"是項必不可缺的工作。

    在眾多記錄讀書筆記的方法中,作者最推薦的是“思維導圖”法,而且大巖俊之對“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著墨很多。

    我們常見的利用便利貼和各種“標記”“劃線”“書頁折角”等記錄方法,書中也有提到。但是有一點我很讚賞,那就是在便籤上寫上一些關鍵詞,這樣看到關鍵詞你就能知道此頁講了什麼

    記錄完以後關於如何製作讀書筆記,作者在《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這本書中指出有的人會只關注書本的某一部分知識,而有的人想要全面掌握整本書。因此作者針這兩種對不同的閱讀目的,列舉了兩種不同的製作讀書筆記的方法。

    但是無論是哪種閱讀目的,製作筆記的第一步都是一樣的,需要在筆記本上寫上基本資訊:

    •本書書名;

    •作者;

    •筆記製作日期;

    •讀書開始日;

    •讀書終止日。

    第一種,只關注部分內容的,製作讀書筆記時可以:

    1、直接摘錄一部分內容

    2、做摘要,分項羅列

    3、寫下自己的感想

    第二種,想要全面掌握書的內容的

    首先就要掌握整本書的層次構造。找出寫著自己想要資訊的頁碼,直接閱讀。

    接下來按章整理書中資訊。

    同樣的,不同的閱讀目的也可以做出不同的思維導圖。

    三、牢記讀到的內容

    讀書筆記製作完成以後,我們就需要牢記書中的內容了。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到透過反覆閱讀讀書筆記來達到牢記書中內容的目的。大巖俊之從為什麼記不住讀過的書到牢記書中的內容都做出了相詳細的解釋。

    為什麼記不住書中的內容?作者用“艾賓斯遺忘曲線”來解釋了記不住的原因。同時指出透過反覆閱讀可以改變遺忘曲線。

    為了對抗遺忘,唯一的方法就是反覆閱讀。

    但是很少人會重複閱讀一本書兩三遍,因此作者透過二八定律指出找出書中20%的重點內容進行反覆閱讀以達到牢記的目的。

    對於牢記的方法,作者提供的方法有:帶著感情去閱讀、以向他人複述為前提來閱讀、整理成故事來記憶、使用首字來記錄文字、建立形象,聯絡記憶和便利貼記憶法。

    四、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

    這一部分作者用了大約1/4(40頁)的篇幅來闡述如何將書中的內容付諸行動,可以說是本書重點中的重點。

    那麼如何付諸行動呢?

    1、從書本上設定行動目標(即讀完書後具體想要做些什麼)。利用SMART法則,將要做的事情進行量化並設定有效期。

    2、想象自己達成目標時的樣子。透過人的“五感”去給自己達成目標後的樣子進行畫像。

    3、明確現在的位置(要知道“行動目標”與“現狀”之間有多大的差距)。

    4、思考與行動目標之間的差距(xx%的時候,是怎樣一種狀態?)。

    5、為了填補差距的具體行動(為了達成10%/20%以後所在位置的目標,我能做些什麼呢?怎麼做?和誰做?在哪裡做?何時做完?)。

    6、從所寫專案中選出一項(最想做的)。

    8、確定需要實施的事情。

    9、將行動告知他人。

    10、付諸行動。

    就像我閱讀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想要知道提高閱讀效率一樣,這本書值得你認真閱讀並活用裡面介紹的方法。

    特別對於以“獲取知識”為目的的閱讀者來說,這本書裡介紹的方法非常有用。

  • 11 # 嶼夢愛寫作

    “沒時間閱讀,看書看不懂,看完就忘……”

    你們有過這樣的困惑嗎?桃鳶是有過的,在不斷學習、摸索中,我用一個月的時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這樣做,才是有效閱讀。

    有效閱讀,就是快速閱讀懂一本書並且能夠記住它。那麼,該如何做呢?

    1、自我導向

    成年人的學習需要高效,閱讀之前需明確閱讀目的,瞭解自我學習需求後,再開始閱讀。

    2、關聯經驗

    在閱讀時,關聯一些生活中的經驗,有助於我們閱讀和理解文章書籍。

    3、強調實踐

    “實踐出真知。”將自己所學習的東西轉化,用於生活、學習或工作中,相輔相成,巧妙應用。

    4、聚焦於解決實際問題

    其實閱讀就是很實在的一件事,閱讀能有助於我們解決某些問題,比如:考試、工作等。

    5、內在驅動

    明確閱讀需求,開闊思維、解決問題、提升自我等因素,遠比應對考試的學習更有意義,可嘗試運用多感官一起感受閱讀樂趣。

    養成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

    “科維列有七個閱讀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有目標有行動)、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先了解自己,再瞭解他人)、統合綜效、不斷更新(磨刀不誤砍柴工)。”

    這些習慣,都建立在主動學習的維度上:

    分析資訊的關鍵是追問前因後果

    (前車可鑑):為什麼這件事對我重要?作者是如何引出資訊的?

    (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假設?是怎麼驗證或排除這些假設的?還有其他可能性嗎?

    (以觀後效):若依從資訊去做之後會怎樣?對我有什麼用處?

    (自食其果):不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不改變的話問題有多嚴重?

    整理資訊的關鍵是明確適用邊界

    (適得其反):有沒有相反的觀點?有沒有不支援這個觀點的例項?

    (使用條件):要這樣做的具備哪些條件?什麼情況下是不管用的?

    (旁敲邊鼓):從前有沒有類似的資訊?其他領域/行業/作者如何看待類似的問題?

    (楚河漢界):無論是相反的還是類似的資訊,它們的區別是什麼?交界在哪裡?

    搭建個人知識體系

    搭建個人知識體系不僅利於記憶,更有益於提升思維模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便籤學習法

    準備3種不同顏色的便籤,分別用來做3類筆記(I、A1、A2):

    第1類拆解(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資訊。

    第2類拆解(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第3類拆解(A2):我的應用(目標與行動)。

    這些都是積累寫作素材的一些重要方法。同時,反覆練習更有助於提升文筆和邏輯思維。

    接下來,桃鳶分享自己的閱讀方法

    有目的性,帶著問題閱讀先看目錄,找實用性章節細看做好讀書筆記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養成適合自己的閱讀習慣。

    以上,晚安。

  • 12 # 辛迪創業教練

    閱讀方式

    第一次讀一本書,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大致瞭解

    第二次閱讀,劃出一些重要的理念

    第三次閱讀,做筆記(康奈爾筆記法或者思維導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世界中有哪些值得玩的模組(也就是M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