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越副刊與溫州市“迎春福”組委會聯合舉辦的“迎春福”有獎徵聯活動引來全國各地600多名參賽者,日前評選結果已經揭曉。看到對聯擁有如此眾多的愛好者,讓我想起家裡珍藏的一副對聯。
眾所周知,對聯是漢語言文字特有的藝術。然而,我家一副對聯,是滿文的,實屬罕見。
這副聯有漢文的款識,給它加上現代的標點符號,是這樣的:“公餘謹擇‘壁懸名士畫,案擁古人書’句,譯以國語,書應閬仙一兄大人雅屬。昭甫裕彰書於東甌郡廨。”
作者裕彰,想必是一位滿人,昭甫是他的字。滿人,特別是上層滿人,在入關前就大力學習漢文化,清朝建立許多年之後,滿人基本上認同了漢文化,他們大多有了漢文姓氏(滿姓的漢文譯音不算),“裕”就是滿人的漢文姓氏之一。著名的《御香縹緲錄》的作者,在慈禧太后身邊任外文翻譯、在新中國任中央文史館館員的裕容齡,就是一位姓裕的滿人。對聯上沒有說明作書的時間,這時間應是清朝同治光緒間。因為屬書的“閬仙一兄大人”是我高祖的堂兄,雖生卒年不詳,但可以推知他是同光間人。
看來裕彰是當時溫州府的一員官吏。“廨”是官署。到了清朝,溫州早已不叫“東甌”了,行政區劃也不稱“郡”,但華人好古,故裕彰把溫州稱作了“東甌郡”。
要是現在,誰在上班時間搞私人的文藝創作,一定不會留下白紙黑字的“作於某某辦公室”的說明。
但在從前,當官為吏的在官署裡吟詩唱曲作書繪畫,卻是好事,一來顯得儒雅;二來顯得閒暇。閒暇就是“政治清明”的體現。《儒林外史》中就寫到南昌府一位知府,他為官清正,作風儒雅,他的衙門裡常聞吟詩聲、下棋聲、唱曲聲。這位裕彰大人大概也想表現一下這樣的“情調”,所以公開說他的對聯“書於東甌郡廨”。當然,他也首先宣告是“公餘”,並沒有影響公事。
他所謂的“國語”,指的是滿文,那兩行滿文是漢文“壁懸名士畫,案擁古人書”譯過來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為他的民族創制了文字,但入關後滿人卻習慣常使用漢文,到清朝晚期,會用滿文的滿人竟然不多了。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後受民國“優待”待在紫禁城裡,有一位滿文教師專門教他學滿文,可是他學了許多年只學會一個字:“伊立(起來)!”晚清滿人裕彰用滿文寫對聯送朋友,並強調這是“國語”,足見他民族感情之強烈,對清皇朝之忠誠。
這位裕彰先生滿、漢文化功底一定都很 好。款識上的幾個漢字行楷,雖是館閣體的底子,但在端莊圓潤之外,兼具飄逸流暢的風韻。作為這副對聯主體的滿文,寫得十分正規,凡相同的符號描畫得一模一樣,令人懷疑是印刷的。但這兩串滿文寫得剛勁有彈性,並不死板。這幾個滿文書寫的方法、筆畫的執行,我實在捉摸不透,只是感到既瑰麗又神秘。
對聯的漢文原文,是五言的。譯成的滿文,上下聯各是七組符號,也許可稱作是七言的吧。其中,第二組符號和第六組符號,上下聯完全相同。我猜想這兩組符號可能是虛字。對聯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對”,無論內容上的還是形式上的。裕彰這副對聯,漢文原文對仗很工整,譯成的滿文,上下聯相應處卻有兩對雷同的字,這就好像不“對”了。但是把話說回來,上下聯相應的文字有雷同的問題,也不是絕對要不得的事。在無數的漢文對聯中,上下聯相應處使用雷同的虛字現象也不是找不到,如梁啟超挽康有為的聯,上下聯倒數第二個字都是“之”,在長聯中這種現象更有所見。
漢字是音形義一體的方塊字,寫成對聯,四言、五言、七言、八言,左右對稱。滿文卻是拼音文字,長短不齊,寫成對聯則很難對稱,這又是不怎麼“對”的地方。幸而滿文的書寫跟改革之前的漢文一樣,都是“直寫左行”,兩句話可以寫成兩條直幅張掛成一副對聯。而橫寫的藏文就寫不成對聯。這副滿文聯雖左右文字不勻稱,卻自有其參差變化之味。
因而,對這副滿文聯的“對”和不“對”問題,我們也不必苛求了。無論如何,這副聯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的。
現代派的書法創作家和鑑賞家,對書法藝術講求“視覺衝擊力”的效果,我家的這副滿文聯,無疑就是具有“視覺衝擊力”的作品。這副對聯一掛,如果不瞥見款識,幾乎誰也看不懂。1998年有人統計,世界上能使用滿語文的人只剩700多名了。看不懂就是“好”!日前,一個展覽會上就出現過好些符 般的書法作品,也有人叫“好”。可惜這副滿文聯多了漢字款識,否則,令人徹底看不懂,它就更值錢了
甌越副刊與溫州市“迎春福”組委會聯合舉辦的“迎春福”有獎徵聯活動引來全國各地600多名參賽者,日前評選結果已經揭曉。看到對聯擁有如此眾多的愛好者,讓我想起家裡珍藏的一副對聯。
眾所周知,對聯是漢語言文字特有的藝術。然而,我家一副對聯,是滿文的,實屬罕見。
這副聯有漢文的款識,給它加上現代的標點符號,是這樣的:“公餘謹擇‘壁懸名士畫,案擁古人書’句,譯以國語,書應閬仙一兄大人雅屬。昭甫裕彰書於東甌郡廨。”
作者裕彰,想必是一位滿人,昭甫是他的字。滿人,特別是上層滿人,在入關前就大力學習漢文化,清朝建立許多年之後,滿人基本上認同了漢文化,他們大多有了漢文姓氏(滿姓的漢文譯音不算),“裕”就是滿人的漢文姓氏之一。著名的《御香縹緲錄》的作者,在慈禧太后身邊任外文翻譯、在新中國任中央文史館館員的裕容齡,就是一位姓裕的滿人。對聯上沒有說明作書的時間,這時間應是清朝同治光緒間。因為屬書的“閬仙一兄大人”是我高祖的堂兄,雖生卒年不詳,但可以推知他是同光間人。
看來裕彰是當時溫州府的一員官吏。“廨”是官署。到了清朝,溫州早已不叫“東甌”了,行政區劃也不稱“郡”,但華人好古,故裕彰把溫州稱作了“東甌郡”。
要是現在,誰在上班時間搞私人的文藝創作,一定不會留下白紙黑字的“作於某某辦公室”的說明。
但在從前,當官為吏的在官署裡吟詩唱曲作書繪畫,卻是好事,一來顯得儒雅;二來顯得閒暇。閒暇就是“政治清明”的體現。《儒林外史》中就寫到南昌府一位知府,他為官清正,作風儒雅,他的衙門裡常聞吟詩聲、下棋聲、唱曲聲。這位裕彰大人大概也想表現一下這樣的“情調”,所以公開說他的對聯“書於東甌郡廨”。當然,他也首先宣告是“公餘”,並沒有影響公事。
他所謂的“國語”,指的是滿文,那兩行滿文是漢文“壁懸名士畫,案擁古人書”譯過來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為他的民族創制了文字,但入關後滿人卻習慣常使用漢文,到清朝晚期,會用滿文的滿人竟然不多了。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後受民國“優待”待在紫禁城裡,有一位滿文教師專門教他學滿文,可是他學了許多年只學會一個字:“伊立(起來)!”晚清滿人裕彰用滿文寫對聯送朋友,並強調這是“國語”,足見他民族感情之強烈,對清皇朝之忠誠。
這位裕彰先生滿、漢文化功底一定都很 好。款識上的幾個漢字行楷,雖是館閣體的底子,但在端莊圓潤之外,兼具飄逸流暢的風韻。作為這副對聯主體的滿文,寫得十分正規,凡相同的符號描畫得一模一樣,令人懷疑是印刷的。但這兩串滿文寫得剛勁有彈性,並不死板。這幾個滿文書寫的方法、筆畫的執行,我實在捉摸不透,只是感到既瑰麗又神秘。
對聯的漢文原文,是五言的。譯成的滿文,上下聯各是七組符號,也許可稱作是七言的吧。其中,第二組符號和第六組符號,上下聯完全相同。我猜想這兩組符號可能是虛字。對聯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對”,無論內容上的還是形式上的。裕彰這副對聯,漢文原文對仗很工整,譯成的滿文,上下聯相應處卻有兩對雷同的字,這就好像不“對”了。但是把話說回來,上下聯相應的文字有雷同的問題,也不是絕對要不得的事。在無數的漢文對聯中,上下聯相應處使用雷同的虛字現象也不是找不到,如梁啟超挽康有為的聯,上下聯倒數第二個字都是“之”,在長聯中這種現象更有所見。
漢字是音形義一體的方塊字,寫成對聯,四言、五言、七言、八言,左右對稱。滿文卻是拼音文字,長短不齊,寫成對聯則很難對稱,這又是不怎麼“對”的地方。幸而滿文的書寫跟改革之前的漢文一樣,都是“直寫左行”,兩句話可以寫成兩條直幅張掛成一副對聯。而橫寫的藏文就寫不成對聯。這副滿文聯雖左右文字不勻稱,卻自有其參差變化之味。
因而,對這副滿文聯的“對”和不“對”問題,我們也不必苛求了。無論如何,這副聯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的。
現代派的書法創作家和鑑賞家,對書法藝術講求“視覺衝擊力”的效果,我家的這副滿文聯,無疑就是具有“視覺衝擊力”的作品。這副對聯一掛,如果不瞥見款識,幾乎誰也看不懂。1998年有人統計,世界上能使用滿語文的人只剩700多名了。看不懂就是“好”!日前,一個展覽會上就出現過好些符 般的書法作品,也有人叫“好”。可惜這副滿文聯多了漢字款識,否則,令人徹底看不懂,它就更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