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鰭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
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游。
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鰭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
白鰭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佈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白鰭豚是中國特產的一種小型鯨,身體呈紡錘形,全身面板裸露無毛,有恆定體溫,總是在36℃左右 。
身長1.5—2.5米,成熟個體最大體長,雌性2.5米,雄性2.3米;體重100—150千克,最多230千克。吻部狹長,約30釐米,前端略上翹。噴氣孔縱長,位於頭頂左側。眼極小,在口角後上方。耳孔呈針眼狀。背鰭三角形,鰭肢較寬,末端鈍圓,尾鰭呈新月形。
白暨豚是食肉動物,口中約有130個尖銳牙齒,為同型齒。成年白鰭豚一般背面呈淺青灰色,腹面呈潔白色,在Sunny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新生幼體體色略深。水平伸展的鰭肢和尾鰭上下兩面分別與背面和腹面同色,這樣的
顏色分佈恰好與環境顏色相符。當由水面向下看時,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為一體很難分辨;當由水底向上看時,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強光顏色相近也很難被發現。這使得白鰭豚在逃避敵害、接近獵物時,有了天然的隱蔽屏障。
因外形相近,中華白海豚常被誤認為是白鱀豚。白鱀豚是淡水鯨類,且生性害羞,很少躍出水面,凡是在海面上翻騰跳躍,動感十足的照片,基本上都是中華白海豚。
白鰭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
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游。
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鰭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
白鰭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佈白鰭豚功能性滅絕。
白鰭豚是中國特產的一種小型鯨,身體呈紡錘形,全身面板裸露無毛,有恆定體溫,總是在36℃左右 。
身長1.5—2.5米,成熟個體最大體長,雌性2.5米,雄性2.3米;體重100—150千克,最多230千克。吻部狹長,約30釐米,前端略上翹。噴氣孔縱長,位於頭頂左側。眼極小,在口角後上方。耳孔呈針眼狀。背鰭三角形,鰭肢較寬,末端鈍圓,尾鰭呈新月形。
白暨豚是食肉動物,口中約有130個尖銳牙齒,為同型齒。成年白鰭豚一般背面呈淺青灰色,腹面呈潔白色,在Sunny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新生幼體體色略深。水平伸展的鰭肢和尾鰭上下兩面分別與背面和腹面同色,這樣的
顏色分佈恰好與環境顏色相符。當由水面向下看時,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為一體很難分辨;當由水底向上看時,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強光顏色相近也很難被發現。這使得白鰭豚在逃避敵害、接近獵物時,有了天然的隱蔽屏障。
因外形相近,中華白海豚常被誤認為是白鱀豚。白鱀豚是淡水鯨類,且生性害羞,很少躍出水面,凡是在海面上翻騰跳躍,動感十足的照片,基本上都是中華白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