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揚51
-
2 # 使用者5735150688288
孟廣祿唱戲捨得下力值得稱讚,但限於其嗓音的先天條件,永遠無法達到裘先生的水平。雖然各路媒體不停地捧他,但我不喜歡聽他的戲,這種帶沙音的唱腔,實在不敢恭維
-
3 # ZSNLSX
我不太懂京劇,但我聽了裘盛戎和孟廣錄的演唱我認為孟可以開宗立派了,因為二人不是一個風格!稱為孟派較為合適!
李長春、康萬生、鄧沐瑋等名家年事已高,逐漸淡出一線,先天條件並不出色的孟廣祿現在已成為當今裘派花臉領軍人物了。其實孟廣祿的從藝道路並不順暢,在天津青年京劇團他是以“打雜、龍套”起步的,到今日得享盛名,其中艱辛大概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孟廣祿之所以這麼火,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1:天道酬勤
孟廣祿嗓音條件一般,並非黃鐘大呂型別,當年不被重用也主要因此,但不服輸的他堅持每天海河邊喊嗓,無論寒暑,單論這份毅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從天津赴濟南方先生家中學戲,孟廣祿總是凌晨到達,坐在樓道里等著師父起床,白天學、晚上練。他的成功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他的執著和勤奮,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
2:多位名師傳藝
在校期間得王泉奎、張洪祥等名淨教導,出科後又得李榮威、夏韻龍傳藝,先後拜師鉗韻宏、方榮翔、王正屏,並向李長春學藝。藝宗多師的孟廣祿最終探索出以“裘派方韻”的細膩傳神為基礎,結合慷慨激昂的適合自身條件的風格,韻味醇厚,行腔委婉,剛柔相濟、颱風灑脫,雖尚不足稱“派”,但至少有了自己的藝術方向。
3:作藝態度認真
不論是粉墨登場,還是晚會清唱,孟廣祿唱來總是全情投入,神完氣足,絕無半點懈怠馬虎,每次演出,不論任何唱段,他總是以“第一次”的認真態度登臺,高亢洪亮,感情充沛。不僅唱戲如此,即使當年在劇團拉大幕、跑龍套時也是如此認真,對事業的全身心的投入也最終換來了觀眾的喜愛。
4:創新意識
孟廣祿敢於不斷挑戰自我,在繼承傳統劇目的同時,積極創編新劇,不論是《鄭和下西洋》還是《曹操父子》,在對傳統藝術的回味中,尋找新的昇華,這兩部新戲,不僅成為他的代表作品,也使他榮獲“二度梅”的榮譽。
孟廣祿《鄭和》
5: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功成名就的孟廣祿並沒有絲毫自滿,不斷地從包羅永珍的藝術土壤和豐富的生活土壤中汲取營養,在文化上修煉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質。拜師著名教育家、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使他得以在藝術上邁向了更高一層境界。
實事求是的講,像孟廣祿如此認真對待事業、藝術上不斷追求的演員已不多見,“時事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相比於那些安享現狀不思進取的同行們,孟廣祿的“火”既是觀眾對他藝術的認可,也是對他幾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的一種正常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