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週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早期經歷他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於二十四歲患天花早逝,順治帝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並著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輔政。順治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其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康熙8歲喪父(存疑),10歲又喪母。母親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後,玄燁又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登基康熙即位時只有7歲(虛歲8歲),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正式登基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幫助與自己的計謀下,在康熙七年(1668年)除掉了顧命大臣鰲拜,並由其手中奪回朝廷大權,開始了真正的執政生涯。去世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零10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比較長的一位皇帝。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週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早期經歷他是順治帝福臨的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時為庶妃。順治帝生前沒有冊立太子,於二十四歲患天花早逝,順治帝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並著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輔政。順治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其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康熙8歲喪父(存疑),10歲又喪母。母親重病時,玄燁“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病故後,玄燁又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康熙後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登基康熙即位時只有7歲(虛歲8歲),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正式登基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幫助與自己的計謀下,在康熙七年(1668年)除掉了顧命大臣鰲拜,並由其手中奪回朝廷大權,開始了真正的執政生涯。去世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零10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比較長的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