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莫妮卡的書屋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毛姆在191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故事以高更的生活為原型,講述書中生活在英國的主人公特里克蘭德在人到中年離開家庭,踏上了追求繪畫道路的過程,最終在南太平洋島國,中文譯名為大溪地,他獲得了藝術的靈感,長居於此,在他病逝之後,作品一路水漲船高,被世人以收藏為榮譽。書中透過第三者的視角,透過主人公前後人生的對比,凸顯了追求自我的價值和家庭責任之間的矛盾,更見人性的複雜,毛姆創作這本小說的社會意義影響深遠,書中所揭示的矛盾永遠也沒有答案,因為人的複雜性,而原型高更代表的藝術家的世界所追求的更是普通人無法體會的境界,像是要透過繪畫去往另一個世界,即使忍受貧窮,飢餓,孤獨直至死亡的來臨,也不妥協,這又是何等的勇敢和悲壯。

  • 2 # 王大娘的雜貨鋪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如果想讀王小波,就讀《黃金時代》就可以了,因為這本書就像他的人一樣,看透他,讀懂他,才會覺得很酷很有趣,而不是僅僅把它當成一本廁所讀物。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這本書是高中時讀的,那時候還沒有太深刻的體會,印象最深的是鄉下主人公帶著全村的希望,穿著破爛的衣服去城市裡讀書,還曾被誤會偷竊,自尊心一度受挫卻仍然餓著肚子讀書,最終被認可。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

    描寫了20年代,舊北京的一個人力車伕的辛酸故事。它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一個由鄉間來的淳樸、老實、善良、結實的小夥子就這樣淪落成一個讓人同情的混混,最後像一條狗一樣栽倒在街頭,再也爬不起來。祥子是舊社會貧苦勞動人民的縮影,從他身上反映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苦難與無奈,若是想了解中國舊社會,讀這本書不錯,一個人若是沒了希望,沒了念想,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以一貫嘲諷的細膩工筆,刻畫出張愛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歷史中過往來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現實人物,於此處實現了歷史的團圓。那餘韻不盡的情感鋪陳已臻爐火純青之境,讀來時時有被針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掙扎和顛倒迷亂,正映現了我們心底深處諸般複雜的情結。

    這是張愛玲最為神秘的一本作品,初讀時沒有讀懂,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以及混亂的邏輯語言都很難讓人讀的愉悅,多讀幾遍,卻更能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這本書文字很冷,故事本身是波瀾不驚的,但是越讀越會感同身受。寫女人和愛情,我想沒有人能比得過張愛玲。

    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訴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的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強加的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這本書並不是講的一個悲劇,在餘華筆下,人物在動物本能和任性之間苦苦掙扎,那種殘酷也是讓人明白,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當遇到無法越過的挫折時,輕生真的只是一個笑話,活著本身沒有任何意義,有意義的是生活。

    一本書讀到心裡去了,產生碰撞,與作者共鳴,那才是真的讀到了。讀書並沒有確定性的書單,每個人的喜好不同,選擇自己愛讀的就可以。有時候讀書就是一個開闊眼界的過程,當你深入讀了,你會被鑿開,你從此更開闊,而將收益良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老了跟兒子住、還是跟女兒住?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