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識小錄
-
2 # 風光藝境
鄭莊公是活躍於東周前期政界的一顆耀眼明星,雖然未能躋身“春秋五霸”之列,但仍不失為春秋一“小霸”。
鄭國是西周宣王時鄭桓公姬友的始封之國。鄭桓公是周厲王之庶子,周宣王之庶弟。公元前806年姬友受封於鄭(今陝西華縣東),任周王室司徒;周幽王時,鄭桓公敏感地預見到西周將亡,遂將封國東遷至虢與鄶之間(今河南滎陽、新鄭一帶),為東周時期鄭國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前771年周幽王遭遇犬戎之難,鄭桓公死於王事,其子掘突嗣位,是為鄭武公。西周滅亡,諸侯擁立周幽王太子宜臼為周天子,是為周平王。前770年,周平王遷都雒邑(今河南了洛陽王城公園一帶),東周始此。鄭武公因擁戴並護駕周平王東遷有功,擔任王室卿士,遂在虢、鄶間建立了鄭國,都於新鄭。前744年,鄭武公逝世,子窹生繼位,是為鄭莊公。
從血緣上來說,鄭國與周王室最為親近,封國又近在王都雒邑附近,鄭桓公又是為國家英勇捐軀,因而周平王挺倚重鄭國,先後以鄭武公、鄭莊公父子為王室卿士,倚為臂膀,主中樞之大政。
鄭國地處中原,交通便利,商業活躍,兵勢在當時也屬一流。鄭莊公有心機,富韜略,在位四十三年,利用周王室卿士尊貴的身份號令諸侯,壯大自己的實力;而且動用武力侵陳伐許,破息攻宋,大敗北戎,風頭甚勁,成為春秋前期的“小霸主”。鄭莊公欺周平王懦弱及周桓王(平王孫)幼弱,便以卑凌尊、欺君犯上,侵略周王室土地,搶割禾麥。由於鄭莊公地位尊貴(周桓王叔祖)卻不能作諸侯表率,周桓王便於前707年罷免其卿士職位,鄭莊公遂同周王室鬧翻,不再朝周。周桓王統率周、陳、蔡、衛諸國聯軍討伐鄭國,鄭莊公率軍抗禦,大破王師,周桓王中箭受傷,周天子尊嚴掃地。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勢力強大的五個諸侯國,說法歷來不一,其中比較流行的說法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大國爭霸是春秋時期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因天下“共主”周天子已經失去政治號召力,諸侯因割據也未能形成統一的政治核心,這樣,諸侯中相繼興起強盛的大國便代替了周天子和中央政府的地位,成為霸主。“五霸”的主要口號為“尊王攘夷”,以取得周王室的認可和諸侯的擁戴。事實上,春秋數百年間,追求並達到霸主地位的君主並不只五位,齊桓公等不過是最著名的幾個代表;由於論者取捨標準不同,故而出現了分歧的說法。鄭莊公未能晉身“五霸”,主要是因其處春秋前期且影響力沒有達到“大霸”的程度,再加其有不“尊王”且射傷周桓王的汙點,故被排除“五霸”之外。
愚陋之見,請勿見笑。
回覆列表
春秋五霸沒有鄭莊公是很正常的。春秋時期的霸主,也被稱為“伯主”,霸伯二字相通。所謂的伯,就是諸侯之長的稱呼,要想取得霸主的地位,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要獲得諸侯的臣服,而獲得臣服的一個重要儀式與標誌就是會盟。我們以齊桓公和晉文公為例來說明這一點。
齊桓公霸業的完成,基本上有兩個重要階段,一是聯結中原諸侯,二是尊王攘夷。齊國首先做的是聯結中原諸侯,而首先要收服的兩個國家是魯國和宋國。在春秋前期,魯宋可以算是兩個大國。齊國先是想收服魯國,未能成功,隨後便聯結齊國,滅掉了遂國。這樣一來,魯國便不得不臣服了。然而魯國臣服後,宋國又叛亂了,於是齊國便又糾結諸國軍隊攻打宋國,迫使他再度臣服。這樣魯宋兩國臣服於齊國,而鄭國本來是依附於齊國,衛國依附於宋國,魯宋一服,這些國家也便自然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了。所以齊國在取得他們的臣服後,就在前679年,齊桓公與諸侯在鄄(juàn)這個地方舉行會盟儀式,正式成為霸主。至於以後的多次會盟諸侯,也是這種霸權地位的再次確認。(齊桓公)
而晉文公也差不多是如此。晉文公稱霸的重要導火線是與楚國的城濮之戰。當時楚國發展迅速,向北急速擴張,嚴重威脅到了中原國家。城濮一戰,晉國大敗楚國,其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因為如此,晉文公召開踐土之盟,在這裡大會諸侯,而晉國自然成了盟主,其霸主地位也取得了諸侯國的承認。(晉文公)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取得霸主地位的標誌有兩點,一是諸侯的臣服,這是事實國力與國際關係層面的;二是與諸侯進行盟會,用盟詛儀式來確認這種霸主地位,這是儀式層面的。如果用這兩點來觀照鄭莊公的話,可以發現,莊公在位時期雖然鄭國的國力強大,但只是相對其他國家而言,且宋國與鄭國爭鬥不休,鄭國尚且不能使其臣服,更遑論大會諸侯,取得天下諸侯的一致擁護了。歸根結底,還是鄭國終究是一小國,沒有稱霸的內在實力。(鄭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