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reed4om
-
2 # 天太2
可以這麼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繼續。大戰的實質也就是帝國主義爭奪霸權的鬥爭,這是由其經濟基礎決定的。19世,紀末,整個世界已被帝國主義瓜分完畢。德,美作為後來者趕上並超過了英國,德國成了佔全球四分之一殖民地英國的最大挑戰。中東地區,拉丁美州地區,海上都成為英德矛盾的焦點。在20世紀初,形成了德奧意同盟和英法俄協約集團。在這兩個集團的形成過程中,英國曾奉行“光榮孤立”政策,但因為德國把它作為爭霸世界的主要對手,所以它不得不放棄了這種外交政策,又放棄了傳統的仇法政策,與俄國也作了妥協,這樣才完成了戰前準備。因此,一戰是帝國主義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英國作為老牌殖民帝國,它雖不願意參加戰爭,但又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這樣它就不得不加入進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也是不願意參加的,所以,它一開始對德國一直採取的是綏靖政策。在希特勒出兵佔領來因蘭後,法國政府請求英國支援法國在來因蘭問題上和德國進行對抗,但英國不願冒戰爭危險。在德奧“合併”上,英國也不加阻攔。特別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上,英國曾經在慕尼黑會議上莊嚴承諾它不受侵犯,結果也食言了。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在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時動都沒動。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原打算的是給希特勒開啟東進大門,玩弄縱虎傷人的策略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自已的利益。但希特勒慾壑難填,他的目的是爭霸世界,而不僅僅是中歐。這樣,即使英國不參加二次世界大戰,它的世界霸權也會失去。而參加世界大戰的結果,特別是第二次世界,英國表面上也是戰勝國。但結果是東歐歸了蘇聯,增加了蘇聯的勢力範圍。而英國卻實力大減,和西歐一道,成了美國的附庸,結束了它稱霸世界的歷史。一切都是按照“實力”和“資本”的多少來瓜分世界的,也就是說,這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
-
3 # 寰球視野新觀
當然保不住了,英國參加兩次世界大戰的目的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積極參戰尚且如此,何況是被動等待。
英國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偏僻的島國,發展成為世界霸主級的日不落帝國,成功的關鍵在於三點。
第一,政治制度。英國率先完成了從君主制到君主立憲制的轉化,新興的資產階級讓社會變的更加自由,思想不受壓制。思想的解放必然導致社會各個方面的全面進步,例如文藝復興以後,歐洲在文化藝術上的快速發展。
第二,科學技術。思想的解放使得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以蒸汽機為代表的英國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從手工製造到工業生產的轉變讓英國具有更加強大的生產能力。
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一大批新式武器,例如槍械,大炮,這讓人口稀少的英國在戰爭中取得巨大優勢。在各個戰場,例如非洲等,儘管英國的敵人數量眾多,但是武器裝備的優勢可以彌補這一不足,所以英國能夠成為超級大國。
第三,領土面積。英國本土面積狹小,但是憑藉在世界各地搶佔的地盤,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生產國,也擁有最大的市場。
英國搶佔先機,但是不能阻擋後進者,法國,美國,德國紛紛跟進,各自完成了工業革命。
英華人橫行天下之際,德國甚至還沒有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也就無力與英國競爭,當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統一德國後,世界上的殖民地已經瓜分完了。
英國的衰落關鍵在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這次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開始,隨即迅速蔓延到全球,電氣時代在原有基礎上,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各國在科學技術方面進行了慘烈的拼殺,技術先進的一方成為勝利者。
如果對高中物理還有印象的話,書中提到最多的當屬德國物理學家,這讓德國的發展一帆風順,大有超過英國之勢。
英國雖然擁有眾多殖民地,但是殖民地的科學技術和生產能力相對落後,各國的實力基本依賴於本土。二戰之前,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躍居全球第三,蘇聯第二,美國第一。
英國參與兩次世界大戰的目的是為了抗擊德國對自己地位和利益的挑戰,德國的目標是英國,英國無論如何是躲不過去的。如果英國不參戰,它的盟友接連倒地,處境將更加危險,英國別無選擇。
-
4 # 米南德王問道
如果英國不參加兩次世界大戰,那麼就等於是將世界頭號強國的位置,拱手讓出。因為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對手,無一例外不是要打破當時的世界舊秩序和格局。如果英國不維護自己的世界,那就是將世界直接交到對手的控制之下。
英帝國之所以成為當時的世界口號強國,不僅僅是因為世界第一的海軍和大量的海外殖民地與自治領體系。更是因為當時的世界,在技術、制度和金融等方面的現代化,都是以英國的經驗和方向為主要參考的。歐洲列強都要大量借鑑,後方國家都是不可避免。
但隨著其他幾個列強的飛速壯大,尤其是德國這樣的新貴誕生,已經讓舊的格局與世界秩序變得異常擁擠。這就是世界大戰必然爆發的原因。
我們可以看下1910年的大英帝國版圖。除了本土和幾個有自主權的自治領外,大量的殖民地和保護國,支撐著英帝國的全球秩序維護能力。其中,印度和地中海是維繫這個世界體系的大動脈。一般意義上俗稱的大英帝國生命線,就是從本土→直布羅陀海峽→馬耳他島→塞普勒斯→蘇伊士運河→亞丁灣→印度次大陸→新加坡。
這條生命線,不僅維繫著就的世界體系,也阻擋著其他列強的進一步壯大。英國利用這個體系,成功的將好望角與東非大部分地方、馬來亞、東北非,也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可以透過香港、上海和威海衛,影響東亞的局勢。任何列強,要在亞非拉地區展開勢力範圍的擴充,就一定會觸碰這些地方的邊緣和警報線。
一戰前的德國,就是其中的典型。第二帝國成功的將原本可與英國展開競爭的法國,推到了英國盟友的位置。舊普魯士王國的一統德意志,首先就在東歐與西歐交界處,生長了一個足以比肩法國和俄羅斯的碩大政治理論。同時可以威脅到英國在英吉利海峽對岸設定的防禦性小國--比利時。
德國同奧地利的聯盟,則將這個中歐霸權的輻射範圍擴大。他們在海外,專門尋找以前殖民者所不想觸碰的地方,鑽空子的建立自己的殖民地體系。但因為時間太晚,不僅只能在收益最少的地方投入巨大資源,還不得不面臨被體系支離破碎的危險。
如果英華人在20世紀初就默認了德國的興起,那麼勢必給法國和俄羅斯造成巨大的威脅。反過來,這些國家中只要有一個同德國妥協,就會形成威脅英帝國全球體系的能力。而如果他們當中的某一個被重創了,那麼德國也將控制更多地盤,威脅英帝國的地位。
一戰後,英國雖然受到了重創,但要管理的地方反而更多了。大量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殖民地需要接管,不少奧斯曼的中東領地需要委任統治。加上中東的石油被逐步發現,讓英帝國已經逐漸離不開當地的資源。所以,維護體系的必要性顯而易見。
1930年代,德國和日本的同時崛起,讓英帝國的國際體系變得岌岌可危。尤其是在1936年的三國軸心協議簽訂後,英華人更是感到了威脅。很多人天真的覺得,將歐洲放棄給希特勒,可以換來英國對海外控制區的權益。但日益壯大的德國,從根本上需要新的資源、經費和生存空間。三國軸心在表面上是針對蘇聯的一個同盟,實際上卻是為了打破英國在勉強維持的世界體系。
德國可能對海外殖民地沒有天然興趣,但在地中海的義大利和遠東的日本則不然。前者希望重建環地中海的新羅馬帝國,這等於是要將英國勢力從地中海的生命線上驅逐。日本則希望將歐洲人的勢力,從東南亞驅逐。那麼英國在遠東的各據點,也是朝不保夕。兩種都是德國的同盟,德國會為了一個妥協者而放棄自己更可靠的盟友嗎?
最後,假使丘吉爾一系的主戰派沒有上位,而像哈利法克斯這樣的妥協派當政。那麼英帝國是可以避免暫時的戰爭,但很快就會面臨同日本在東南亞開戰的威脅。而義大利也會要求德國幫助,在地中海索要馬耳他、塞普勒斯,在東非索要索馬利亞等地。加上日本無論戰爭程序,都可以要求德國幫助自己獲得上海、香港甚至是新加坡,那麼英國還是要同德國發生衝突。
所以,英國要維護自己的體面,就一定會義無反顧的加入戰爭。否則,就可能在1949年,不經歷大規模戰亂的情況下, 就變成上圖1959年時候的樣子。這時候的英國,還有臉面說自己是霸主麼?
回覆列表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對英國世界霸主地位的挑戰,不是英國想不參加就不參加的,既然是對英國霸主地位的挑戰,那是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的,即使英國願意將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讓出去,也無法避免不參戰,歷史也證明這點。
而在大洋的另一邊,美國在一戰前就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工業能力全球第一,這也是在挑戰英國的地位,儘管僅僅是經濟上的,但是長時間下去也會挑戰英國的地位,英國遲早也會想辦法來打擊美國,遲早雙方之間也會爆發衝突。
英國面臨著來自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的雙重挑戰,即避免不了戰爭,也無法無視美國的崛起,世界霸主地位旁落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