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我是張大雪

    1. 油醪糟。

    重慶特產,一位重慶師弟家裡自己做的,市面上也能買到,主要成分有豬油、芝麻、糖、枸杞、蜜棗、陳皮、馬蹄等,雖然熱量很高,但是真的很補,以前是孕婦坐月子的時候補充營養吃的,很好吃。

    2. 燒麥。

    一開始聽到這個名字以為是烤小麥?!據說東北的燒麥裡面是包肉的,南方的燒麥是包蝦泥的,但我們山東的燒麥是包米的,大米和少許肉醬拌勻,鹹甜口味有點像鮮肉粽子,本人早餐超愛。

    3. 髒髒包。

    之前這款麵包很紅的時候我並沒有買,我想頂多也就是巧克力麵包又起了一個新名字嘛,都來有一次逛街時碰到了就買了一個嚐嚐,沒想到真的很好吃,做得好的髒髒包裡面的巧克力餡應該是流心狀態的,表面的可可粉吃起來甜中帶一絲苦,如果給女朋友買,看著她吃著一嘴可可粉,一臉寵溺的眼神,撩妹必備~

    4. 燜子。

    膠東小吃,用澱粉製成,可以涼拌可以炒菜,有點兒像炸豆腐模樣的涼皮…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總之家常菜美味。

  • 2 # 鄰居家的毛毛熊

    拐棗子算嗎?感覺小時候就沒吃夠,聽說是樹上結的果,從未見過。還有一種叫油豆的東西,是土裡結果,那時太小,不敢和大點的孩子去偷,只能別人給幾個吃幾個,可憐巴巴的

  • 3 # 八莓

    1.biangbiang面

    很多人看見這個招牌還會疑惑:這是啥字?提筆也不知道怎麼寫這個陝西美食的名字。biang biang面是用擬聲詞來命名的。面在製作的過程中在案板上會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在撈出拌調料的過程中,會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面入口時,會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等等。

    雖說名字看著有點複雜,但這口感那是爽滑香鮮,麵條筋道,紅紅的辣椒油,肥而不膩的臊子肉,蒜泥、蔥花、青菜真是令人垂涎欲滴!

    2.開水白菜

    聽著挺low,感覺索然無味,然而,說是白菜,其實只用白菜中間發黃的嫩芯,口感嫩滑,所謂的開水是將老母雞、老母鴨、雲腿、排骨、乾貝等鮮貨熬製成微黃清澈的高湯。聽著寡淡無味,實則大有學問,也是國宴上一道精品啊!

    3.羊羹

    聽名字以為是湯湯水水粥之類對吧,腦子裡想起了羊肉湯或者胡辣湯稠稠這種性狀的東西,可是呢,羊羹是一種甜品,是不可流動的固體糕點,也不是用羊肉或者任何羊身上的東西做的,而是用紅豆和澱粉做的 4.夫妻肺片

    一聽這個名字怪怪的,關夫妻什麼事兒,這是有故事的,成都一對夫妻以製售涼拌肺片為業,價格便宜、味道好,頗受歡迎。人們就將這種涼拌牛雜稱為“夫妻廢片”。因為“廢片”二字不好聽,再加上食材中有牛肺片,便取‘廢’的諧音‘肺’,改名為“夫妻肺片”。 其實啊這道菜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主料,進行滷製,而後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麵等輔料製成紅油澆在上面。其製作精細,色澤美觀,質嫩味鮮,麻辣濃香,非常適口。

    5.青蛙餅。

    聽見這個名字就非常慌了。後來才知道,因餅的形狀象青蛙的嘴巴所以叫青蛙餅。裡面塞滿了菜和店家配好的作料的。

    6.葫蘆頭泡饃

    之前說了陝西的biangbiang面,陝西的葫蘆頭泡饃也是一個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名字。這裡的葫蘆頭是指豬大腸與小腸連線處的肥腸,因其熟後收縮狀似葫蘆頭得名。凡是去西安旅遊的同學,應該都聽過這道小吃。

    7.口水雞

    “口水雞”這名字初聽感覺有點不雅,腦子裡可能會浮現出流哈喇子的樣子,叫口水雞呢是因為有很多花椒,吃了會麻到嘴巴癱瘓不由自主流口水。 味道以麻辣,鮮香為主。

    8.羊蠍子

    羊蠍子就是帶裡脊肉和脊髓的完整的羊脊椎骨,因其形跟蠍子相似,故而俗稱羊蠍子。其味道撲鼻,十分鮮美,讓人胃口大開。

    9.髒髒包

    作為最近的網紅食物髒髒包,看起來髒髒的,吃起來嘴巴和手也會變髒,所以叫做髒髒包。它是用純脂巧克力,淋在法式可頌麵包,外面一層再撒滿豐富的巧克力粉,這就是髒髒包!讓人沉浸,味道愛不釋口,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10.燕菜

    作為洛陽水席的一道菜,沒有你腦中的燕子,不是一道菜,它是一道湯,主料就是白蘿蔔像一朵色澤奪目嬌黃的牡丹花浮於湯麵之上,花豔、菜香、湯鮮味美,辛辣香郁、爽滑適口。

  • 4 # 小胖帶你逛寶雞

    土筍凍。

    我天真而又單純的以為土筍凍就是竹筍,做的,是不是而且光看他的外表,我就認為她真的是竹筍做的,白白的。結果我哥看我一臉淡然的吃下去這個東西,而且還說味道不錯,再一次多加了兩塊之後,幽幽的告訴我。這是蚯蚓做的。可嚇死我了。這白白嫩嫩味道又很鮮美的東西居然是蟲做的。可把我給嚇到了。而且居然叫土筍凍。完全不搭呀。不過味道是真不錯,我已經愛上他了。

    土筍凍是一道知名的風味小吃。很多人可能認為是我們常吃的筍經過凍制而成,其實不然。土筍也叫海蚯蚓,烹用前,先把從沙子裡逮出的鮮活土筍放養一天,吐清雜物,然後用石槌不斷碾磨,使其滾出全部內臟雜物,再放入清水中,將其體內泥土漂洗乾淨,呈白亮時撈起。取涼井水,與土筍一起熬煮,身上的膠原蛋白溶化入開水中成粘糊狀,盛出分別置入小盞,冷卻後成凍,即為“安海土筍凍”,放置冷藏,食時取出。

    形圓小略扁,色澤灰白相間,玲瓏剔透,鮮嫩清脆,質地柔韌,富有彈性,味道甘冽鮮美,為冷盤佳品。最原始調料為蒜泥、醬油、香醋;後因口味獨特廣為流行,調料還發展出了薑絲、辣醬、花生醬、芥末、芫荽、糖醋蘿蔔等佐料,用牙籤或水果叉叉吃。很美味哦。滿滿的都是膠原蛋白呢

  • 5 # 武漢壹周

    還別說,壹周君真對幾樣美食的名字難以理解,想知道起這些個名字的人的內心活動,不過話說回來,它們是真的很好吃。

    第一個先來說它的名字,包腳布。想問各位朋友,看到這樣的名字你是怎樣的想法?包腳布還是壹周君一個在上海的阿姨介紹的,它算是老上海人的記憶裡的一部分了,是他們鍾愛的早餐之一。

    現在的包腳布在原來的傳統之上做了些創新,餅皮又香又脆,裡面會裹著豐富的食材,有油條、還有小龍蝦、金槍魚等等。

    牛三星,廣州的一道傳統小吃,壹周君最初見到這三個字還以為是什麼電子產品。牛三星是名副其實地有“三星”,分別是牛心、牛肝和牛腰。這三樣會事先醃製,再加進湯裡面,醃製過後的味道自然鹹香,湯汁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字——鮮。街邊喝上這麼一大碗牛三星,胃裡都是暖暖的。

    說完牛我們再來說“魚”。不過這裡的魚不是真的魚,而是山藥魚,它是內蒙古以及山西一帶的傳統麵食,之所以會叫山藥魚,可能是因為它的外形吧。山藥魚土豆和莜麵製成的,口感可糯可筋,這完全要看製作手法。山藥魚還要配蘸料食用,壹周君最愛的是用雞蛋做,再撒幾葉蔥花,看似食材簡單,但是雞蛋味道濃郁,再配著蔥香味,味道非常不錯。

    貴州絲娃娃,又是一道聽起來詭異的菜餚,甚至有點血腥,但實際上它“清純”得很。它是用絲薄的米餅裹著各式各樣的食材製作而成的。主要有蘿蔔絲、海帶絲、炸黃豆以及糊辣椒,味道偏酸辣,口口清爽。

    還有就是家喻戶曉的biangbiang面了,去西安的朋友就光是衝這個名字都得品嚐一番。不過壹周君覺得它名字雖複雜,但是味道確實美味。

  • 6 # 好奇心食堂

    這些美食名字奇葩,讓人聽了不知所云,但只嘗一口則立刻被驚豔到~

    貓耳朵

    山西面食天下聞名,可是除了刀削麵,陝西人民最愛吃的麵食還有一種叫“貓耳朵”的,這個“貓耳朵”可不是真的貓咪的耳朵哦,這只是一種貝殼狀的,像貓耳朵一樣小巧的麵食。雖然做法特別,但貓耳朵筋道的口感可一點不輸其他經典麵食~臨省山西也有一種類似貓耳朵的麵食,但陝西人更習慣叫它麻食,做法和貓耳朵類似。

    包腳布

    誒誒,這個聽起來就有點噁心啦哈。其實包腳布是老上海有名的小吃。非常類似大家都愛吃的雜糧煎餅,但又有一些區別,包腳布比雜糧煎餅小,裡面夾的也不是酥脆的果子,而是香脆筋道的油條。

    閻王菜

    閻王菜一定是蔬菜中名字最可怕的,這種奇葩蔬菜來自“動植物王國”雲南,雖然名字詭異恐怖了些,但做法與其他蔬菜大致相同,味道也不錯。

  • 7 # 外地人在泉州

    晉江的土筍凍

    聽名字以為是土筍然後把它們凍起來吃的,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跟土沒什麼關係,跟筍也沒什麼關係,不知道的人真的會被他的名字所欺騙。

    看表面的話也是完全看不出有什麼不同,如果沒人告訴的話,也一定猜不出是什麼,但是有人跟你講過之後,估計很多人都不敢吃了

    土筍凍其實就是一種海邊灘塗裡的“土蚯”,跟筍沒什麼關係,學名好像叫可口革囊星蟲,有豐富的膠原蛋白,然後自然冷卻凝固成凍狀,晶瑩剔透,在閩南非常的流行,幾乎人人都有吃。

    吃土筍凍一般都是蘸醬油醋,有的還可以放芥末,香菜,吃土筍凍有一種在海邊的感覺,冰冰滑滑,喜歡吃的珍饈美味,不喜歡的避而遠之,一般來說晉江安海的比較正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