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dazhu2

    不是的,CPU與記憶體之間會有一個飽和值,即最佳組合狀態的。 一般廠商標示幾多位CPU是說CPU的運算位寬!而CPU的位寬一般是以 min{ALU位寬、通用暫存器位寬、資料匯流排位寬}決定的!也就是說CPU由ALU、通用暫存器、資料匯流排三者之中最少的位寬決定!所以CPU位寬與其定址能力並不是掛鉤的! 就正如上邊提示過的16位CPU(應該是寫8086 CPU)能上1M的記憶體,1M剛好是20位,這就已經說明CPU位寬與定址能力不掛鉤!   現時CPU都是32位,所以定址能力是2^32=4G這種說法是明顯的錯誤!   再有!有人曾經說64位CPU最大的好處是支援更大的記憶體這也是一個典型的錯誤!在AMD K8時代引入64位後,AMD的U定址位就達到物理定址40多位,而INTEL在p4 6系列之後物理定址定址能力亦達到40位,這大概是1TB,而如果是64位定址應該是16EB(1EB=1024PB,1PB=1024TB,1TB=1024GB),所以,以CPU位寬衡量CPU定址能力是一個典型的錯誤!   事實上CPU定址能力因每種CPU設計不同而不同!就正如說32位的X86CPU,其實就在PentiumII是引入了36位的擴充套件PAE機制(Physical Address Extention)地址位來支援64G記憶體(源於當時伺服器的問題),正常情況下也是用32位定址,但透過設定相應的暫存器(沒記錯是cr4)的相應位啟用PAE就可以支援64位定址了! 所以,請記住:每個CPU的定址能力是看其設計的!而單純以CPU位寬來看待該CPU定址能力(就是上邊紅色字的那種定址能力為2的CPU位寬次方的說法是錯誤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秤座與哪個星座最合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