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文躍文
-
2 # 陳道農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成為自己”也就是做人。佛說:人不為(三聲)己天誅地滅!道家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儒家講: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三家一致,都在講透過“減法”來“做人”。做人為何能夠成為終極目標?這需要長篇大論,學習國學自然知曉,無需贅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3 # 頌華59678498
謝邀。鼓勵想象、質疑、思辯等思維品質,從而產生創新思想這種教育方式是對的。只有創.新才能給社會活力,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但絕對不是教育終極目標個餘以為,教育應該先教做人,後教做事。德才兼備才是優秀人才。俗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沒學到。
-
4 # 使用者陳文海cwh
教育是在積累了一定知識閾量後,就要喚醒,激勵學生,對積累的知識發揮最大膽,最自由的聯絡和想象,使他們形成一種鏈式的自組織能力,能夠:一方面以我為主,吸收外環境的資訊,知識;另一方面構建自我的認知架構,形成有獨立批判能力的獨立人格。
-
5 # 張延107481857
我贊成以上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我想簡單談談自己的認識。我將教育的終極目標以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的過程細化為三個部分;
1, “教育的過程”;教育的過程是為了把人們的注意力從紛雜的經驗世界引到世界背後永恆不變的架構上來。用柏拉圖的話說:就是從形成轉向存在。教育領域的學科並不是獨立的,他們最終都要服從辯證法原則。對這些原則的研究正是教育的真正特點。大學的作用不是把儘可能多的事實塞進學生的大腦,而應該是引導學生養成批判和觀察的習慣,以及理解與所有問題相關的原則和標準。
2, 教師(大學是教育的終極機構)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該做的就是引導,引導學生自己領悟知識。事實上,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它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
3, 學校所起的恰當作用就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不帶成見與偏見的探索精神,這正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如果一所大學不能完成這項任務,那麼就說明了它降到了只會灌輸的水平。當然、獨立思考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學會的。他必須靠學生的努力,同時還要有好老師的幫助,後者可以指導這種努力。
張延
-
6 # 山西的牧馬河的春天
儒學雖然在做人的修養上有所助益,但很難對獨立人格與批判性思維的養成上給予正面的幫助。因為儒學的中庸之道是提倡與執政者妥協的,只能陶冶奴性而非獨立人格。
-
7 # 三間生
向平臺,向問題的先行者致意!
教育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就學校教育來論,可以這麼說,是對的。學校教育就是把已知做課本,未知做課題,引導學生開創新思想,新發現……
-
8 # 快樂庭院
教育的終極目標到底什麼呢?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因為不同的人考慮的範疇不同。
從國家的角度看教育、從教育專家的角度看教育、從個人的角度看教育是相關又不同的。
如果說鼓勵想象、質疑、思辨等思維品質,從而產生創新思想的過程是教育終極目的,我想是否過於狹窄了?
做為一個家長和一位青少年成長的長期關注者,我想教育一孩子的終極目的就是讓這個孩子成為優秀的他自己、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社會人。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釋:
1,健康的成長。
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有部分是不可控的,但在儘可能保證身體健康成長的情況下,一定要保證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越來越重要。
現在的心理疾病在年輕人中成上升趨勢,在十幾歲的孩子中也不少見。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大多和心理問題脫不開關係。心理的健康關係到一個人終生生活的點點滴滴,大家從網上不時發生的一些極端事件可以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否決定著一個人或者一家人的幸福感。
2,教育孩子要順應其生命的成長規律,可以根據其興趣或者特點或者其它方面做重點的培養,但是不能違拗其成長規律,也就是在正確的時間段內想盡一切辦法引導其做正確的事情。
比如幼兒期就是給予愛的鼓勵,習慣的培養、人格的奠基。童年時期就是要進一步培養其品質、習慣和興趣,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和成長打基礎,青少時期,就是完善人格、健全心智、更加努力學習的好時期等。
3,對一個孩子的教育,看到的是未來,他自己能幸福地生活、能為周圍的人帶來幸福,能為社會創造一定的價值。這是理想的一種狀態,也應是實際過程的一種順序。
說到傳統儒家教育,其根本思想我的理解也正是如此,用出世的思想做用世的事情。
-
9 # 地震博士
教育終極目標就是要鼓勵想象、質疑、思辨等思維品質,從而產生創新思想的過程!這是非常正確的!
雖然,中國唐代著名思想家韓愈在他的著名文章中曾經提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而很多華人也因此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授學生知識、培養學生技能、解答學生疑惑。但是,實際上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創造欲。就如題主所說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要鼓勵想象、質疑和思辯等思維品質,從而產生創新思想的過程!
因為,這樣的想法的基礎是將每一個受教育者認定為一個天然具有創造力的個體,教師的任務就在於激發受教育者的創造力。這一點類似於鐵磁介質,比如上圖中的鐵棒,它能夠被磁化,就是由於它本身就具有磁疇這樣的結構,磁鐵只是激活了磁疇而已。而古代中國教育家以前的認識則認為受教育者的各種能力都是來源於教育者,這顯然是不對的。因此,我們必須要改變教育教學模式,從教師自己滿堂灌,變為鼓勵學生自學,使得學生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來發現和認識世界,甚至得到客觀規律。在此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質疑能力和思辨能力。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夠適應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才能夠不斷創新!
-
10 # 金童希瑞
教育的目的在於創新,創新能力來自於質疑批判。
儒家提倡“溫故而知新”,但是過於強調“守舊”,不利於創新。
-
11 # 手機使用者6011550765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愛和等待,喚醒孩子們的自由的靈魂,它關乎尊嚴,關乎獨立,關乎強壯,關乎卓越,關乎博愛和感恩!
-
12 # 長風浩蕩
你完全誤會了教育。
教育是傳道授業解惑,是不斷深入認識和理解現實世界的規律,是洞明世事、是人情練達。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通情達理、經天緯地、格物致知的知行合一之人。
教育,教的是確定,而想象力、創造力,不需要刻意教化,那是人的本能。這種本能的釋放,需要的是明確的現實需要,需要確定的認知前提、充分的環境、嚴謹的規律規範,但是不需要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槓精、言不及義的空口大言、象牙塔裡的自說自話自以為是無病呻吟。
儒家,相對來說,教育工作做得比同時代的同行都好多了。就是現在,在其涉及的領域內,仍然是無與倫比的存在。
-
13 # 深藍149462012
人的素養構成要素很多,“就是”之類的回答是可疑的。現代社會把創新相關的類項擺到了突出位置,但不能否定其他。
-
14 # 蓋世神算
真正的教育是發現創新型人才,並非模仿沉浸舊事以妄圖塑造和培養過去式的疑似可創新人才。
真正的創新能力也不可能培養成功。哪怕培養出博通天下知識的博學人才,也很難超越前人,創新發明進步。
思辯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品德之類,與環境命運遭遇有極大的關聯。單憑封閉式課堂教學教育出的人,是模仿能力和記憶訓練適應能力稍微好點,與創新和真正的第一時間首次發生的新事態需要的思辨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品德進退分寸把控能力相距極遙遠。
發現人才是教育的客觀用途。一切強制性的教育方法都是毀才和洗腦培訓。
2018,12,15,22:50
回覆列表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
教人成材!
育人成長!
教育...在成長中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