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阿萍說蜜

    想要成為專家,首先要給自己制定目標計劃,比如,你想養什麼蜂?(一般有中蜂和意蜂)選定什麼樣的師傅學習?學習期限?自己要達成的結果?

    想成為養蜂行業的專家,你首先要問問自己是否對這個行業感興趣?有些時候,當你心聲退意的時候,興趣是你唯一能堅持下去的動力

    還要問問自己是否能吃得了養蜂的苦?以上兩點尤為重要!感興趣,這過程受的苦和挑戰都會變得不足一提

    養蜂是異常孤獨和艱苦的行業,因為養蜂你需要跟著師傅轉場,搬運,野外生存,吃穿用度都會比較受侷限,哪怕你家裡有高樓大夏也與你無關,你長期居住的是一個簡陋的帳篷,搞不好還有被風吹塌,雨季有可能會與死神擦身而過,(距離帳篷不一米的地方塌方)

    蚊子蛇老鼠老鷹這些一定會在你養蜂生活裡經常出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成為專家之前你會經歷被地頭蛇恐嚇勒索收保護費,或者當地同行驅趕

    或許,以上就有可能會嚇退一部分人,現在講主題:如何成為專業領域的專家?

    1.閱讀10本以上與養蜂相關的書籍,還有與蜜蜂和蜂蜜相關的書籍

    2.收集100 個養蜂行業的常見問題,並且找到邏輯完整的解答

    3.找到這個專業最權威的人深度學習,最好是創造機會線下學習交流

    4.持續學習,記錄,思考,輸出你對養蜂行業觀點和見解

    5.將軍趕路不打小兔,把自己的格局拔高,任何時候不是去和別人爭論,而是做個有高度的人(網上很多養幾窩蜂的大師最喜歡懟人,還自認為自己是大師,這種人真的不必在意)

    我是從小到大見證者我爸爸的養蜂歷程,名副其實的蜂二代,做過很多工作,這幾年才開始把重心放在甜蜜事業,才發現自己最感興趣的竟然是關注小蜜蜂,以及瞭解研究蜂蜜。

  • 2 # 鄉村60後農民

    養蜂不難,難的是有好蜜賣不掉,上等蜜賣低價錢,要學養蜂先學賣蜜。賣蜜的商人賺錢比養蜂人賺的錢還要多一大截。

  • 3 # 覓蜂緣

    謝謝邀請!想養好蜂,第一,學技術,多向養蜂的老師傅請教,到蜂場看看,熟讀蜜蜂的習性,瞭解當地蜜、粉源植物,這是其一。第二,多多實踐,從實踐中獲取更多更廣的的技術和經驗。起初,由一至兩群來慢慢實踐,萬萬不可操之過急,投入大血本一次性購買幾十上百群,這種做法萬萬使不得,當然,假如你錢多,不在乎這些錢,那就另當別論了。待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了,再由原來的一兩群逐漸擴大。凡事都有個限度,如果你不是趕花期而各地跑的話,定地養蜂,在群數上也有一定的限制的。至於這個量這就要看當地蜜源而定了,蜜源好可以多養些,相反則少養些。

    不要抱著養蜂發財這類的幻想,不然會失望到讓你懷疑人生。養蜂是個靠天吃飯的行業,天氣好,溫度適合植物吐蜜,那麼你會豐收!如若不然,你會欲哭無淚。

    一切問題都解決了,蜜也大獲豐收了,接下來的這個問題至關重要:銷售與銷量!可以這麼說,真正的養蜂高手不是在於蜂養得多好,多強,而是在於蜜的銷路,你沒有好的銷路,價錢上不去,好蜜賤賣,若否,拿來洗澡。人家賣一斤頂你十斤。此刻,你的心理是否平衡?是否還可靜如止水?

    凡事都需有興趣與愛好,如果沒有,那就別去折騰了,至於為何,我也不多說了,其中道理自己慢慢去體會。

  • 4 # 追花精靈

    成為養蜂人不難,只要有蜂有蜜粉源,就可以慢慢開始養蜂。特別是中蜂,不怎麼懂養蜂技術的也可能養出蜂有蜜收。但真正成為養蜂行家真的很難了,也許養蜂幾十年的老蜂農根本就不是養蜂行家。

    養蜂行家不是論資歷,得認真學習養蜂技術,理論加實踐,在養蜂過程中明瞭真正的養蜂技術。

    首先,得看專業的書籍,瞭解蜜蜂的生物習性,知道各種養蜂方法,瞭解世界最先進的養蜂技術,看各地的養蜂人講解自己的養蜂經驗……雖然一字不識的人也能養蜂,但不能真正瞭解蜜蜂生物習性,不知道世界先進的養蜂技術,靠自己的經驗和臆想是很難養好蜂的。

    二,在養蜂過程中要細心認真,要注意四季蜂群的變化,要明白蜜源花與蜂群的發展關係,要知道蜂群最適宜溫度及蜜源花流蜜條件,知道什麼時候該繁蜂,什麼時候該搶蜜……各地氣候條件不一樣,專業書籍也不能告訴你具體該怎麼養蜂,必須要真正瞭解當地氣候該怎麼樣養蜂。

    三,要虛心向當地養蜂人學習。真正的養蜂技術都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多年養蜂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養蜂技術。雖然有些養蜂人多年也沒有什麼真正的好技術,但有心人會有好的經驗的。要注意分辨那些是可以學的,那些是不能學的。

    四,養蜂最好做養蜂日記,記錄蜂群發展變化,記錄天氣蜜粉源溫度變化規律及蜂群發展規律,記錄強群是怎麼養成的,好蜂王是怎麼樣怎麼來的?每一次查蜂要記錄每群蜂發展變化及蜂王情況,把養蜂的感想記下來,把成功失敗的養蜂技術記下來……這樣不斷總結就能發現蜂與自然的關係,蜜粉源與蜂的關係,蜂王與蜂群的關係,好蜂王是怎樣產生強盛蜂群怎樣來的,這樣養蜂心中有數,慢慢就能成為養蜂行家了。

    五,養蜂靠天吃飯,天時地利很重要,人為也馬虎不得。養蜂很辛苦,必須在野外與花草蜜蜂為伍,呆在家裡是想不出養蜂方法的。只有懂蜜蜂愛蜜蜂,懂花懂自然了,才能真正養好蜂。

    六,在網上學習養蜂技術要謹慎,五湖四海的人都來講養蜂,有的技術只適合當地,有的根本不是真正的養蜂技術,有人講得好的養蜂技術也要仔細辨認是否適合自己的養蜂。別人的養蜂技術只能借鑑,不能照搬,要想明白了再來學習。

    總之成為養蜂行家必須理論加實踐,要注意學習,勤於動腦,摸索出來真正的養蜂技術,才能慢慢成為行家。

  • 5 # 狩獵者7718

    經驗是慢慢積累的,首先要了解中蜂與意蜂的習性!最好由幾群開始,不宜一下子就大量養蜂,蜜源的缺乏、巢蟲、選址的不當都會引起中蜂的逃蜂!要學會找蜂、誘蜂、人工分蜂、弱群合併、蜂病的防治!與有經驗的人多交流,勤學好問,勤於檢查與觀察!相信你慢慢會變得有經驗的。謝謝邀請

  • 6 # 四川廣元養蜂人家

    如何才能成為養蜂行家!

    正所謂幹一行悟一行,你首先要喜歡養蜂這個行業。只有你對養蜂產生興趣,才有養蜂的這個動力。所有的養蜂大師都是從實戰歷練出來的。

    相對老一輩養蜂人還說,他們養蜂真的很不容易。沒有人和他們一起分享養蜂技術,就算有老師帶,也不會真正的教他們養蜂技術。而相對我們這代養蜂人就慶幸多了!我們可以透過現在的網路技術,大資料時代,專業的養蜂交流平臺,專業養蜂技術交流群來不斷的提升自己養蜂技術。

  • 7 # 丁運忠養蜂場

    我時常對前來學習與交流養蜂技術的朋友說,想養活蜜蜂不是一件難事,但是要養好並養強蜜蜂,那就難了;如果再能奪取蜂產品優質、高產,那就難上加難,所以要成為養蜂行家,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具體說來,要勤於學習書本知識,你象前蘇聯塔蘭諾夫所著的《蜂群生物學》,國內一些專家學者以及一線養蜂者,所著的專業養蜂書籍,都要認真學習,反覆閱讀從中受益。還要訂閱國內兩大養蜂期刋,一是《中國蜂業》,二是《蜜蜂》雜誌等,不斷認真學習,細心領會,達到先從理論上明白。

    然後,再應用到實際的蜜蜂飼養當中去,達觸會貫通。

    具體養蜂實踐中,還要選擇當地或周邊養蜂能手1~2名拜他們為師,起初就從手把手逐項學習,慢慢入道,反覆練習,耐得住寂寞與辛苦,在養蜂中不斷磨練,學習,操作,獲取,一般三年能獨立建場,想達到行家裡手,還需慢慢成長。

  • 8 # 蜂部落

    一、從怕蟄到沒有感覺

    後來改為活框養殖,感覺效率還是高了很多,尤其是在學會分蜂和育王以及治療巢蟲後,蜂群慢慢變多,這時候對於被蜂蜇已經完全失去知覺,有時候就看著蜜蜂蜇在自己的手背上,然後輕輕把蜜蜂移走,把螫針一扣就算完事,從來不用做什麼處理,過幾天就消除了。

    二、初次飼養

    由於有中蜂養殖經驗,雖然第一年的飼養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是由於有老頭子的指點,還算是順利,而且還勉強的越過了冬天。

    三、一次失敗的嘗試

    在第二年的時候,由於經過了前面養殖10箱的經驗,感覺意蜂也不是那麼難養殖,於是又購買了大概七八十群的樣子(買的數量大,蜂場送了一些),直接回到家裡建立養蜂場,與家裡的中蜂混合飼養。由於購買意蜂的時間是在春季,開始飼養的時候中蜂意蜂共存盜蜂現象倒是有,但是不是很嚴重,大約到了秋季的時候,蜜源植物大量減少,每天意蜂蜂箱門口只見打鬥,中蜂蜂箱門口雖然沒有打鬥,但是蜜蜂慢慢減少,而且大量逃群,60多箱中蜂慢慢變成了十幾箱,最後沒辦法只有轉移到大姐家寄養,由於缺少管理,如今剩餘的只有幾箱中蜂。

    在中蜂轉走以後,很快到了第二個冬季,由於有前面一年的小規模養殖經驗,就按照前面一年的養殖方式來進行飼養,第二年開春的時候檢查,大量的蜜蜂已經完蛋,死了一半多,順利越冬的4分之一不到,信心備受打擊。

    剩餘的大概還有十四箱蜜蜂,到了春季開繁以後出現了大量的蜂蟎,當時對於蜂蟎並不瞭解,完全不知道怎麼辦,什麼亂七八糟的藥物都用盡,還是沒有解決,後來知道有治療蜂蟎的藥物,開始購買蜂蟎藥物來進行治療,但是由於用藥控制不好,大量的蜜蜂死亡,在地上堆成堆,十幾箱蜜蜂最後剩餘幾箱。

    雖然殺蟎把大量的蜜蜂殺滅了,但是存活下來的還真的治療了蟎蟲,由於有育王經驗,很快蜜蜂恢復,也開始慢慢的去控制殺蟎的藥物,結識更多的養蜂人、交朋友,攀親戚,什麼亂七八糟的只要能夠學到養蜂經驗的幾乎認乾爹都幹了。很幸運,後來的確認了一位好舅舅,是專門養殖意蜂的,從他那裡購買了一批意蜂,知道了蜜蜂要轉場,在冬季的時候把蜜蜂與舅舅的共同轉場養殖,經過一年的轉場,雖然還是處於虧本階段,但是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育王技術、儲王技術、王漿採集技術,算是真正的上道了吧。

    在第三年的時候由於考慮到轉場養殖成本太高,第三年沒有進行轉場養殖,而是在家裡定地飼養,冬季的時候依靠飼料來進行維持,加上過去失敗的經驗,總算是讓蜜蜂度過了冬季。

    從第一年開始定地飼養以後,後來就沒有進行過轉場,但是還算可以,雖然比不上轉場賺的多,產量還是遠遠高於中蜂,雖然比較辛苦,消費也大,總體上還是比養殖中蜂強。

    四、關於養蜂的建議

  • 9 # 純正農家蜂蜜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養蜂行家?從這個問題的小編來看,他是一位勤奮好學的人士,是一位踏實務實的學子,因為他的問答題太務實和實際了,沒有一點漂沸的想法。在中國的養蜂業中,有千千萬萬名養蜂人,真正成為一名養蜂老行家的可以屈指一數。在養蜂界有一種不正的養蜂風氣,養蜂二天就得稱他為師父,他才高興,其實有的過小兒育紅班的水平都沒有,也是在年年養蜂,確沒有任何經濟效益,完全是靠做假為生。作為一名養蜂行家,必須有吃苦耐勞精神,善於探討,摸索,研究,敢走別人不敢走的養蜂辦法,不斷創造出自己的成果,遇到困難要有克服的精神,特別是疾病方面,要自己摸索出一套自已的防治辦法,不能完全依靠別人,自已有獨立克服種種困難的準備心理,多於有發表養蜂論術的人多多交流,透過以上努力不說成為一位行家,最起碼在養蜂業上算是一名名付其實的養蜂家,永遠不會敗於養蜂的道路上。特別是那略懂一二的養蜂人,看到養蜂人和單位發的論術文章,可以說對行家來說一字值千斤,對他枝術不深又弄不懂的養蜂人,開口是狗屁文章,垃圾文章並帶有漫罵的養蜂人,可以說他終身也成不了行家,因為他的心目中永遠是空虛的。

  • 10 # 興化農人

    這個首先你得對這個興趣,沒有興趣的話沒有任何作用。我可以介紹一下我的養蜂成長經歷給供你參考。

    如果有師傅帶你,師傅認真帶,你好學認真學。2年時間吧能成為養蜂行家。我是沒有師傅帶,就憑好學認真學,在網上、蜂農交流、書藉花了3年時間掌握了養蜂技術。

    跟蜜蜂結緣是種植草莓需要蜜蜂授粉,然後對這個感興趣,第1 年買了3個蜂跟外地買了二脾蜂回來。過冬沒有成功全死了。第2年花1000元買了3箱蜜蜂24脾蜂,當年治蟎效果時機沒有掌握好,只繁了8箱蜂過冬。今年是第3年繁蜂上有所失誤但到今年秋後話50箱過冬沒有問題的。

    從我這三年經驗上,養蜂兩大問題題較難掌握,1是治蟎2是白堊病,在養蜂當中把這二個病問題解決好了,基本就算畢業了,我養殖的是意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二戰中諾曼底登陸盟軍勢如破竹,神勇的德軍卻十分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