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棲哈丶
-
2 # 翠微居
中秋詞中,流傳最廣,也最打動人心的當屬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了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老夫子這首詠月懷人的中秋詞,真的是膾炙人口,出塵脫俗!起句“明月幾時有?” 陡然發問,奇拔跳脫,奇思妙語,破空而來。彷彿面對明月有無限的疑問與思緒,更有無限的激情噴湧而凝成這千古一問。“把酒問青天”,更是把浩瀚的天空當成無所不知的智者與老朋友,天真地發問,彷彿冥冥上天會告訴“我”所有的答案,能解“我”所有的疑慮。
詞中與月光,與天宇反覆對話,在月色輾轉的清輝中,噴湧的激情、出世入世的困惑、與連綿的追問漸趨平緩,而懷念親人之思油然而生矣。這不僅僅是一般的思念親友兄弟,更是對知己的深切懷念,對同道中人的殷殷呼喚!明月在天,而知己遠在天涯,不僅怨懟起明月“何事長向別時圓”?那種委屈、不平、孤獨無人訴說,真是情何以堪!
但蘇軾畢竟是曠達豪邁的,是筆法自由的。他在情緒無可轉圜之地又別開一番新天地,筆鋒一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用一個亙古不變的事實使詞人心裡的怨念得以平復,情緒漸趨和緩,也算是無奈之下的自我調解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詞的最後,“我”內心終歸於平靜,遙遙望月祝福: 你看,我們兄弟雖然相隔遙遠,不能相見,但我們抬頭所見的是同一輪明月,它照見了天涯兩端思念著的兩個人,願我們在明月青天的照拂之下,情意長長久久,永不斷絕!
《苕溪魚隱叢話》雲: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端然將這首詞推為中秋詞中的第一,想來並非溢美之詞,蘇子瞻確實擔當得起!
-
3 # 江海寄餘生ycy
宋詞,《採桑子》。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
只有相隨無離別
恨君卻似江 樓月 ,暫滿還虧,暫滿還虧,
待得團員是幾時。
其意思:平靜下來,抬頭望月,那段被宿命擱淺的情緣,已經是滄海桑田,親人在歲月中,緩慢的老去,只有江樓月,還是昨天那樣,時缺時圓,人生的離合聚散,抵不過佛祖的沾花一笑。
-
4 # 梅山425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宋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 曼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獨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蛾擲與人。
滿江紅 小住親華 清 秋 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殘終破楚, 八年風味徒思浙!
苦將儂,強派作哦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
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
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八月十五日夜贈張功曹 唐 韓愈
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鼯號。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溼墊燻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聖登夔皋赦書一日行萬里,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荊蠻。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
月夜 唐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街虛幌,雙照淚痕幹。
月下獨酌 唐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關山月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瑞。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鳥,無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八月十五夜月兩首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凝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
直欲教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 銜白帝城。氣沈全浦暗,
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園自傾。張弓倚殘魄,
不獨漢家營。
中秋月 宋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常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5 # 讀書燈下
中秋本來就是一個寄寓著“人月兩團圓”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裡,人們會格外期盼與家人團聚,同賞一輪明月。那如果這時候身處異鄉,秋風漸起的時節,孤燈夜冷,再讀點詩詞,那這思念之情,就更是壓抑不住了吧。
最為有名的當然得數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流傳千年的美好祝願,每每想起,怎能不讓人懷想起遠方的親人呢?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句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同樣是唐時詠中秋的名篇。這些情感,都與天上的一輪明月有關,都與秋日裡生起的情愫相關。普天之下,有多少人在這一天,同望著一輪明月,思念著分離在各地的親人呢?在家人思念遠方的人,遠方的人望著月,同樣想著家裡的人。而這秋思,彷彿也隨著這無處不在的月華,灑向人間各處。
但其實,不只是中秋的詩詞讀來令人生起思鄉之情,很多寄託思鄉情感的詩詞讀來都會讓人倍加思念起親人來。“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見秋風起,天氣轉寒,便生起思鄉情了;“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秋日裡,就來一杯酒,便起了道不盡的相思意;“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你看,遇到一個故人,也會立馬想到故鄉事;“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風吹落葉,寒燈獨夜,思念是必然的……
中秋將至,如果遠在他鄉無法還家,便少讀點這類詩詞了,真的是不忍猝讀呀。中秋月明,願大家能與思念之人團圓!
-
6 # 容百川700
天藍雲秀,秋高氣爽;風飄桂花香,露潤瓜果甜;在這皓月耀盛世,美景繪豐年;如詩情畫意般的季節裡,我們共度佳節——中秋!
花好月圓夜,丹桂沁心田;賞月度美景,把酒論言歡;眼望月皓星燦,人人卻難免縷縷思念盈懷!
天涯共此時,千里共嬋娟;願遠在他鄉的你我,月圓人更圓!
大家已熟知歷代詩詞之人的中秋思念佳作,我不再摘抄,作一打油詩以作中秋思念之情!
雲秀氣爽天湛藍,燕語鶯歌蝶翩躚。
瓜果飄香石榴笑,稻穀泛金桂爭豔。
月懸夜空相思盈,星入酒杯愁緒添。
咫尺天涯同相祝,共願花好月又圓。
-
7 # 非遺旗袍傳承人收藏
一、中秋節的由來
1、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2、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中秋節的習俗
1、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2、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3、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4、中文名
中秋節、中秋節(繁)
外文名
ちゅうしゅうせつ(日)추석(朝韓)Mid-Autumn Festival(英)
別名
團圓節,秋夕,八月節等
時間
農曆八月十五日
三、中國自古以來關於中秋節的詩句非常多,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一些比較著名的關於中秋節的詩句非常多,讓我記憶深刻的,有以下幾首,每當想起這幾首詩都讓我特別思念家鄉和親人!
1、《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4、《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5、《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四、宋詞也有許多描寫中秋節的優美句子我最喜歡的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的思想將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結合在了一起,在佛家看破、淡泊名利的思想下使蘇軾養成了豁達的性格,而道家出世、養生的思想使蘇軾在遭受貶低之後還能活的清新雅緻。
因此,他頓悟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情感,激勵自己堅持自己的思想,成為古代詩人中一股清流。
有一年我在國外過中秋節,讀到《水調歌頭》讓我淚流滿面,此情此景讓我格外的思念家鄉思念我的親人!
-
8 # 皓月Lh2088
轉眼又是一年中秋節,花香月圓,家家團聚,設宴賞月,共享天倫之樂。但對於文人墨客來說,總會想起那些流淌在記憶中美麗的思鄉詩篇,今天我選幾首以慰遊子中秋節思鄉情懷:
一、靜夜思【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二、陰雨【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三、客中寒食【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溼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四、江岸秋思【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雲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五、江上送友人南遊【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遊。
六、思鄉作【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雲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七、雲夢故城秋望【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遊。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
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雲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八、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詩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徵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詩後兩聯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秋毫"兩句下字奇險,立意浪漫,於老杜詩中別是一格。
九、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裡。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 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劉禹錫(772-842), 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這首詩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韻,每一韻又是一個自然段落。第一段寫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寫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襯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暢想,寫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髮自然;最後一段從暢想中曳回,寫日出月落,更就"絕景良時"抒發情感,略出桃源別後,難再重遊一意。全詩景物隨時而變,情。調隨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十、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此詩作於遠放江州之際,表現了物是人非的情感,於時間的轉換中逗出空的轉換,又於時空的轉換中,透出感情的轉換,昔之樂遊,今之苦嘆,鮮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謫居生涯中的愁悶。
十一、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皮日休(約833--?), 字逸少,襄陽人。詩與陸龜蒙齊名,有《皮子文藪》。這首絕句描狀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潔如玉,映於月光更顯晶瑩,拾起花猶帶露更覺滋潤,想來當是嫦娥撒於人間。全詩詠物以虛現實,空靈含蘊,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節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
十二、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這首長歌十四聯二十八句,可謂中秋詩中的長篇。詩中從月升寫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繪了中秋之月,又生動地記述了中秋人事。詩中"一杯未盡銀闕湧,亂去脫壞如崩濤"氣勢堪壯,"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想象獨特,"千燈夜作魚龍變","低昂赴節隨歌板"說出民風,"歸來呼酒更重看","對月題詩有幾人"道來己情,全詩景情交錯,人我雜出,氣格抑揚,詩情頓挫,低迴中轉酣暢,激越中出衰婉,實為中秋詠月詩中的上乘之作。
-
9 # 聖恆標
《中秋佳節》
明月千秋照新人,
每逢佳節思遠親。
中秋望月在異鄉,
思念千里今夢圓。
-
10 # 花木深8
、中秋節的由來
1、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2、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回覆列表
中秋的月啊,何必眼睜睜的看我?我知道你的清輝裡,有我的雙親多少隱憂。
恨無雙翼飛,愧撫囊中羞。高鐵飛馳,銀鷹展翅,卻載不走我的鄉愁滿腹!
不是中秋月圓的時候我才想起,生我養我的父母,這是我生命中每一次靈與肉的震顫,這是我無數個夜晚夢中的呢喃!
總是聚少離多,總想聚多離少。陪伴的日子,不是溫馨,也沒有多少溫暖。絮絮叨叨的家長裡短,平平常常的一日三餐,見著了,好實在,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沒有了遺憾。
好害怕,這個中秋月圓的夜晚!因為我已挪不動雙腿,更難跨過那阻隔著我親情念想的萬水千山!
即興而作。“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很無奈,慚愧,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