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64399721549

    在古代,世界各地都有鍾,但它們都沒有成為樂器,這是因為,這些鐘的截面是正圓形的,聲音持續時間太長.唯獨中國的編鐘,它的截面象兩片瓦合在一起,因為鐘體扁圓,邊角有稜,聲音的衰減較快,所以能編列成組,作為旋律樂器使用.

    在湖北省隨州市出土的曾侯乙墓編鐘共有65件是迄今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編鐘.曾侯乙墓編鐘鑄造於兩千五百年前的戰國時代,它氣勢恢宏,總重量達到兩千五百多公斤,加上橫樑、立柱等構件,用銅量達五噸之多,這在世界樂器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更神奇的是,每一個編鐘都能發出兩個樂音,這兩個音恰好是三度的關係。

    曾侯乙墓編鐘的音域寬達五個半八度,而且十二個半音齊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個半音的樂器。

    編鐘的發聲原理大體是,編鐘的鐘體小,音調就高,音量也小;鐘體大,音調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鑄造時的尺寸和形狀,對編鐘有重要的影響。

    即使在今天,鑄鐘仍不是一件易事。有的編鐘形體很大,高度超過一米五,製造時需要用136塊陶製的模子組合成一個鑄模,灌注攝氏近1000度的銅水才能得到。從出土得編鐘來看,它們不僅音調準確,而且紋飾極為精細,這說明商周時期對青銅模具的製造技術運用的極為熟練。

    編鐘在鑄造時,除了考慮鐘的美觀,還要注意它的聲學特點。這鐘被稱為枚的突出,就不僅僅是一種裝飾,它還能加快聲音的衰減。

    青銅是一種合金,主要成分是銅,又加進了少量的錫和鉛,各種金屬成分的微妙的比例變化,對鐘的聲學效能、機械效能有重大的影響。 青銅中錫含量的增加,能提高青銅的硬度。但含量過多,青銅就會變脆,不耐敲擊。銅中加鉛,可降低熔點,增加青銅熔鑄時的流動性,還可以減弱因加錫導致的脆性,使所鑄的鐘耐擊經用。但是,含鉛量過高,鐘的音色又會幹澀無韻。而曾侯乙編鐘裡,銅、錫、前的含量達到了最合理的比例,可見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對合金成分與樂鍾效能的關係有精確的認識,正因為如此,鑄出的鍾才音色優美,經久耐用。

    曾侯乙編鐘在一個鐘上能敲出兩個準確的音樂,這一現象一度使人感到驚奇和困惑。經聲學檢測發現編鐘能發雙音的機制在於它的合瓦形狀。當敲擊鐘的正面時,側面的振幅為零,敲擊側面時,正面的振幅為零。這樣雙音共存一體,又不會互相干擾。

    也許是過於複雜的緣故,漢代以後編鐘的製造技藝就失傳了。今天,人們藉助現代科學的手段,才得以瞭解編鐘的奧秘,領略古人智慧的光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薪100萬,讓你在圖書館苦讀一年,不許玩手機,你會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