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寓言故事。
不恥下問的寓言故事
子貢(1)問曰:“孔文子(2)何以謂之(3)文也?”子曰:“敏而好學(4),不恥(5)下問(6),是以(7)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第五》)
【註解】
(1)子貢:複姓端木,名賜,字子貢。生於西元前520年,可能卒於西元前
456年,春秋時衛華人。善於經商,有口才,列於孔門四科中的“言語
科”,是“孔門十哲”之一。
(2)孔文子:孔圉(圉,音“雨”),諡文,生卒年不詳,春秋衛國大夫。
(3)謂之:被稱為。
(4)敏而好學:聰明勤學。敏,聰慧。
(5)恥:羞恥。
(6)下問:向年紀、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
(7)是以:所以。
【故事闡述】
春秋時,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謙虛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華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生前的為人配得上那樣的諡號。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憑什麼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孔子聽了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非常聰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謙虛的請教,一點都不因此而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不會不恰當。”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明白了。
後來“不恥下問”就用來比喻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也可形容人謙虛好學。
是寓言故事。
不恥下問的寓言故事
子貢(1)問曰:“孔文子(2)何以謂之(3)文也?”子曰:“敏而好學(4),不恥(5)下問(6),是以(7)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第五》)
【註解】
(1)子貢:複姓端木,名賜,字子貢。生於西元前520年,可能卒於西元前
456年,春秋時衛華人。善於經商,有口才,列於孔門四科中的“言語
科”,是“孔門十哲”之一。
(2)孔文子:孔圉(圉,音“雨”),諡文,生卒年不詳,春秋衛國大夫。
(3)謂之:被稱為。
(4)敏而好學:聰明勤學。敏,聰慧。
(5)恥:羞恥。
(6)下問:向年紀、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
(7)是以:所以。
【故事闡述】
春秋時,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謙虛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華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生前的為人配得上那樣的諡號。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憑什麼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孔子聽了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非常聰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謙虛的請教,一點都不因此而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不會不恰當。”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明白了。
後來“不恥下問”就用來比喻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也可形容人謙虛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