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的張大大i

    一是環境變化

    二是消費觀念

    具體分析:我們國家近幾十年經濟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的狀態,為信用卡發展提供了土壤。科技的發展,商品的流通,一定程度也刺激了消費發展。中國是人口大國,在資本主義眼裡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在一定程度的宣傳,年輕人更樂意提前消費也不足為奇了。當然超前消費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經濟發展。只要我們有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用信用卡消費這種現象並無問題。

    但是一些沒有自己年輕人沉迷於刷卡而且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現象也值得我們反思。我們以後要注意的是讓年輕人正確認識信用卡,培養他們獨立的價值觀念。相信以後的年輕人會慢慢正確的對待信用卡的。

    信用卡本身無錯,但是積極引導也是我們要去未來要努力去做的。

  • 2 # 那邊的上上

    本人還是傾向於使用信用卡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和銀行建立聯絡的方式。正確的使用信用卡,利用好信用卡的免息期能夠使我們的資金使用更有效率,而每月按時還款,會幫助我們建立一份良好的徵信報告。這對於我們以後和金融機構打交道會有幫助。

    使用信用卡就必然會造成負債,區別只在於你是否能夠在還款日全額還款。你利用好了信用卡的免息期,那就是良性負債,不但不會對自己的經濟狀況造成負擔,反而會有積極的幫助。比如說資金的使用效率更高了,每月的消費專案更清晰明確了。

    如果你控制不住自己內心的剁手慾望,毫無計劃的買買買,每月的賬單都超出自己的預期收入,還沒辦法全額還款,只能搞賬單分期,或者是隻還最低限額的話,那麼我想告訴你的是:你的信用卡髮卡行就喜歡你這種人。因為銀行發行信用卡,就是要賺錢的,而賬單分期,還最低限額,現金分期之類的信用卡服務,利息和手續費加一塊算成年化利率是很高的,基本上都在10%到15%之間。這是一個很大的額外負擔。如果你不能夠及時的跳出這個坑,那麼恭喜你,為銀行打工掙錢這份錢途無亮的工作就落在你的頭上了。如果你哪天連最低限額都還不上了,那麼銀行工作人員一定是最想你的人。至於說不還錢的同學,那我只能呵呵了,祝他一路走好。

    年輕人辦理信用卡,一定正確的使用,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痛快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那不是英雄,我沒見過哪個英雄是吃糠咽菜,拼命壓縮自己,去供養銀行的。所以,少年,你的負債超標了嗎?

  • 3 # 王紅英金融投資教育

    我們看一個數據吧。5月底,央行釋出的《210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執行總體情況》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還金額達到711億元,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2014年信用卡逾期半年金額是357億元,2010年88億元。換句話說,八年間信用卡逾期違約數增加八倍。這就是現實!

    由於現在的網際網路基本覆蓋城市和農村,資訊傳遞沒有了空間和時間的距離,好東西大家都想要,慾望被調動了史無前例的高點,為了獲取自己喜歡的商品比如一個好的手機、一個包包、一個好的汽車、一個好的房子,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透支未來消費,刷信用卡、甚至借高利貸,比如一度流行的“裸貸”等,為了滿足短時間的消費慾望,負債累累,有的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邊緣。

    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主要的矛盾是“你的賺錢能力不能匹配你的慾望”。所以,我們要教育年輕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人身觀,提高自身的業務和專業技能,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防止風險帶給自己的禍害。

  • 4 # 李洋way

    信用卡負債是現今社會很普遍的現象,負債並不可怕,主要是你的負債原因是什麼,如果是吃喝玩樂那就要節制,如果用於正常的商業或者購買固定資產而產生的負債為良性負債,只是一種社會發展的超前消費,不過也要剋制。

    信用卡的流行,也代表著新的消費趨勢,新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逐漸規範的過程,信用卡消費未來也會慢慢回到理性消費的軌道上。

    其實只要是在自己可掌控的範圍內理性消費,信用卡的使用甚至負債,個人覺得都無可厚非,甚至超前消費意味著要更加努力工作,給到的壓力和動力也是一樣的。

    排除為了虛榮心的非理性消費刷卡,造成的負債累累,就另當別論了,也是非常不提倡的。凡事還是要量力而為,利用好信用卡這個工具,就能變成以卡生財,利用不好,輕則揹負卡債,重則淪為卡奴,這個都是看個人的能力和選擇了。

  • 5 # 牛哥說投資

    你如何看待年輕人信用卡負債的現象?我只能這麼說,在目前這個信用危機時代,使用信用卡消費和負債,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所以這就存在巨大的風險,信用卡負債最終還是要還的,銀行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不管你有錢沒錢,有沒有那個能力,每次都蠱惑你去辦信用卡,然後分期還款,最終你要面對高額利息。

    如果出現消費逾期,就拼命的打電話給你,打各種騷擾,甚至是威脅你,不過因為不會直接這樣做,一般都會交給外面的那些催貸公司來做。

    銀行的這種做法,明顯也是違規的,銀行為了那點利息,給你辦大額信用卡,大量辦卡,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大家還是要控制住啊。

  • 6 # 王膨脹不膨脹

    4K的工資,過著上萬的日子:生活竟是如此失控

    絕大多數人在發完工資的後的第一天,都有一種自己是“暴發戶”的錯覺。

    高舉“不能委屈自己”的旗幟,想買的買,想吃的吃,賺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花錢的速度,於是還沒到月底便囊中羞澀了。

    到這裡,大象就不得不提醒大家:請牢記章子怡女兒的名字!

    醒醒!你不是暴發戶,你家裡沒有礦,控制你的消費慾望和購物行為吧!

    有一天,在公司,同事天一接到了一個電話,說著都有點著急了,聽下來和錢有關。我就多問了幾句,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原來,她一個朋友找她借錢還信用卡,這個小女孩,工作2年,在一個二線城市,一個月工資6000+,賺得也不算少,但信用卡加借唄欠款3萬多。

    她一邊自己也著急,找天一借錢,希望儘快還上欠款,一方面又聊天想買Go-pro拍照攝影。

    天一勸她:

    “你趕快先賺錢吧,這個裝置就不要買了。”

    恰好,一個客戶來公司,我們聊完工作,閒聊起這件事情,她說這樣的事情,在年輕人中非常普遍的。

    然後,她和我講了身邊的一個例子:

    一個同事,月薪7000元,辦了1萬的美容卡、每月打車1500元、租房5300元,畢業1年多,信用卡都欠了10萬左右了,家裡還要時不時貼補。

    我第一反應:

    “這個人家裡是不是很有錢?”

    客戶說:

    “哪有,就是普通的工薪階層,父母都退休了,又找了一份工作。”

    對於這樣的行為,我是很不認可的,這會讓生活失控。

    就像客戶的這個同事,現在就很焦慮,每個月都想著如何還錢,還幻想找一個有錢的男朋友就好了,已經這樣“奢侈”了,又養成了這種花錢的習慣,很難改掉。

    剛工作時,我們每個人的起薪都不太高,需要經過一個吃苦奮鬥的過程,這樣內心也踏實。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根據所處的階段選擇適合的生活方式呢?

    01

    推遲享樂,長遠打算

    我一直非常欣賞天一的踏實,我們倆已經認識4年了,她大三、大四就跟著我實習。

    2015年,大四下半學期,天一去新東方昌平校區實習,北京的6環了,實習工資稅後3200元,天一住在附近的村子裡。

    房租很便宜,一個月500元,每天坐公交20分鐘到公司,這些錢完全夠用了。

    工作3個月後,我和天一說:

    “真正的北京不在這裡,你應該去市區,找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後來,她去了插坐學院,起薪是5000元,第一個月就拿了1000元的獎金,總共6000元。

    為了上班方便,她在公司3-4站的地方,租了一個隔斷,沒有窗戶,隔音效果也不好,進門就要開燈,我去過一次,特別悶。

    天一還安慰我:

    “沒關係,我就來睡覺。”

    這個房子住了3個多月,穩定下來後,天一就換了一個條件稍微好的房子。

    剛開始工作,天一也不捨得在公司周邊吃飯,太貴了,早飯就吃2個包子或煎餅,午飯挑便宜的外賣吃,不買衣服和貴的化妝品,就是拼命工作。

    她很快就在工作上獲得了機會,升值加薪,工作1年4個月時候的時候,年薪20萬+了。

    為了工作更方便,她租在公司附近,步行上班5分鐘。

    這兩年,我經常去北京出差,只要我在北京,她就會來酒店找我。

    每次,她都拉著我請教各種工作問題,從沒有聽她抱怨過生活。

    這2年,她取得了成績,也很累,覺得透支了自己,辭職想要出去旅行,但是她不是盲目的,她已經攢了10萬塊錢。

    我問她剛畢業生活條件那麼差,覺得苦嗎?天一覺得這些都是暫時的,剛畢業就是應該好好奮鬥。

    她甚至覺得自己太幸運了,竟然租到一個這麼便宜的房子。

    天一不是個例,每一個剛畢業大學生,基本上都要經歷這麼一個奮鬥過程,工作越來越好,住的房子也越來越好,最後,買了房,有了自己的事業。

    想要在未來生活幸福,你就要推遲享樂,進行長遠的打算。

    可是這麼正常的一件事情,有很多人,總是抱怨生活的苦,工作不好好做,卻透過“飲鴆止渴”的方式享受著本不屬於她的生活。

    大學剛畢業,住1200元的隔斷是沒有問題的,但畢業3年,你工作沒有起色,還是住這樣的地方,是真的值得反思的。

    02

    你每個月有穩定的現金流嗎?

    一個企業要發展,必須每個月都有穩定的現金流,要不然發不出工資、交不上房租,公司就運營不下去了。

    現金流枯竭,對一個企業是致命的。對於個人、家庭都是如此,必須要有穩定的現金流,讓生活良性發展下去。

    弟弟蛋蛋,每個月發了工資做的第一件事情,一定要往還房貸和車貸的賬戶裡打款,再有一個賬號存一部分錢,剩下的才用於個人消費。

    大家看他是不是規劃得很好,那是2年痛苦的教訓買的經驗。

    在他之前的事業頂峰,他欠了5萬信用卡,談戀愛,給女孩子買腳踏車都買1萬多的,非常豪爽。

    如果按照他的收入水平,欠5萬也不算什麼。

    可後來,他們行業改革,他換工作2次都不太順利,信用卡還了很長時間才全部還清,很痛苦。

    這段經歷,讓他印象深刻,現在像變了一個人,對生活規劃得很好,非常踏實。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現金流規劃生活, 除了買房這樣的事情,我不贊同過度的超前消費,那會讓自己的生活失控。

    每當我們聽到蛋蛋這樣的經歷,應該引以為戒,不要讓自己也如此。

    萬一這樣了,苦一段時間,趕快解決。蛋蛋屬於自制力比較強的人,我還聽說一些人就廢掉了。

    錢,你永遠要用的比賺得少。

    03

    有些苦必須自己吃,

    有些安全感必須自己給

    你有過靠個人奮鬥讓生活變得更好的經歷嗎?

    有句玩笑話: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那麼,真有這樣的好事,你就一定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嗎?

    在上海,我認識幾個拆遷的人,有一個人,分了6套房子,輸掉了3套,還有1200萬現金,及時醒悟上岸了,聽他說他們那裡拆遷的人已經因為欠債自殺3個人了。

    他們有了一輩子可能花不完的錢,但有錢後生活失控了,因為沒有掌控這些錢的能力。

    對於我們個人也是,學會規劃和自制是掌握人生幸福感的鑰匙,做不到的人,一生都在患得患失中徘徊。

    為什麼天一走得這麼順利?

    93年出生的人活得那麼通透,因為她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實,她掌握了靠自己奮鬥,取得成功的密碼,她有安全感,不害怕變動,不害怕失去。

    為什麼我和劉先生對自己的生活也規劃得很好?

    我們也是在職場,靠自己打拼,一步步走到現在,一起買了房子,甚至我們經歷過親人的生病、離去。這些經歷沒有打垮我們,而是讓我們成長。

    錢,幸運的話,父母可以給你,可能力,真的需要靠自己做事情來鍛鍊。

    我們處於什麼樣的人生階段,就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坐地鐵上下班挺好,很準時。

    當你處在還在打拼的人生階段,不用羨慕那些用昂貴化妝品、出入高檔場所的人,因為內心不充實,用多麼貴的化妝品,依然不會變美。

    永遠只過自己夠得著的生活,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的生活,哪怕透過借錢過上了,但這短暫的快樂,將意味著你會長時間高壓力、焦慮失控的生活。

    所以朋友,別圖一時的爽快,而去過失控的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的發展速度太慢了,人類什麼時候才能遨遊宇宙與日常行走一樣來去自如?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