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己
-
2 # 讀歷見聞
以色列扭轉劣勢得益於三點原因:一是以色列軍民頑強的戰鬥意志,二是美國強有力的軍火、軍事技術乃至軍事人員的援助;三是阿拉伯聯軍的步調並不一致。
第四次中東戰爭發生於1973年10月,這個月份是穆斯林的“齋月節”,是猶太教的“贖罪日”,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這個月的白天都是不吃不喝的。
阿拉伯方面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發動大規模突襲,確實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迫使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果爾達·梅厄(女性)下達全線死守的特急命令,並在向美國總統尼克松求救時說:“以色列快完了,救救以色列吧!”
在戰爭發起時,埃及軍隊在西奈半島對以色列發起猛烈攻勢,以5個師的兵力順利強渡蘇伊士運河,擊垮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全殲以色列守軍中的2個裝甲旅,擊落以色列200多架戰機。
在另一個方向上的戈蘭高地,敘利亞軍隊在空軍和地空導彈部隊的掩護下,以3個師、1000多輛坦克猛攻以色列守軍陣地,殲滅以色列第188裝甲旅,進抵太列湖附近。
隨著埃及、敘利亞在兩個戰線上的節節勝利,伊拉克、黎巴嫩、約旦以及巴勒斯坦游擊隊等阿拉伯力量紛紛增兵參與對以色列的攻勢,迫使以色列全線退守,危在旦夕。
但是以色列也逐漸從最初的倉皇失措中反應過來,迅速啟動全國總動員,頑強自救。
同時,美國也立即行動起來,向以色列大規模運送軍火,並改變偵察衛星的巡弋軌道以加強對中東戰場的偵查和拍照,向以色列提供阿拉伯軍隊的部署和動向。除此之外,美軍還向以色列派出150名空軍飛行員,計劃在危急時刻直接參戰。
在以色列進行防守乃至反擊部署的過程中,阿拉伯聯軍的動作也出現了有利於以色列的變化。
埃及軍隊在佔領蘇伊士運河東岸地區後,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停止了在西奈半島的進攻。這使得以色列在西線的壓力驟減,而得以迅速調集22個旅10萬兵力向戈蘭高地的敘利亞軍隊發起反擊,並一舉擊退敘利亞軍隊,將戰線推進到敘利亞境內30公里。
當埃及軍隊反應過來,再次在西線向以色列軍隊發動進攻時,以色列已經迅速在西奈半島增兵至3個師12個旅、800輛坦克,結果埃及軍隊的進攻以失敗告終。以色列軍隊就此在西線和北線上,贏得了對埃及和敘利亞的主動。
-
3 # 深度工場
由於以軍的2個旅就在戈蘭高地摧毀了敘利亞坦克部隊。所以,以色列主力,可以全部進攻埃及。
以色列軍隊反向衝進埃及,沙龍的第143裝甲師將鞏固蘇伊士運河兩岸和通往東岸渡河點的兩段公路——阿卡維什和特圖爾。
亞當將接著率他的第162裝甲師渡河去摧毀埃及防空系統,從而讓以色列空軍提供所需的對地支援並威脅開羅。卡爾曼·馬根准將指揮的第252裝甲師將最後橫跨運河,合圍整個埃及軍團。
經過,10月14日到18日5天的激烈戰鬥敲響了埃及陸軍的喪鐘,埃及阻擊部隊第21坦克師下降到40輛坦克,第16步兵師坦克實力從戰前124輛縮小到只有20輛。人員傷亡中包括兩個師長和兩個旅長。
以軍很快形成突破,包圍了埃及第三野戰軍團的部隊:第7和第19步兵師所屬大約40000名士兵和300輛坦克。埃及空軍也在連續的空戰當中,損失慘重,戰鬥到這個時候,已經打不下去了。
一支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以相當快的速度監督了停火的執行,以色列,在美國壓力下終於允許非軍用補給抵達蘇伊士城和孤立的埃及第三野戰軍團。然而,埃及第三野戰軍團的困境一直持續到1974年2月包圍撤消。
-
4 # 烽火觀察
以色列內閣在10月10日批准向敘利亞發動一場攻勢,前進奪取薩薩(Sasa)將大馬士革納入炮兵射程內。透過這次推進,以色列希望迫使阿薩德接受停火,讓敘利亞實際退出戰爭。
再回身集中主力在西奈半島打敗埃及軍隊,結果敘利亞軍隊主力在戈蘭高地遭到了最慘重的失敗。10月14日上午,1個機械化步兵旅和4個坦克旅組成的埃及部隊沿4個軸線推進,透過開闊地帶面向太陽進攻以色列人。但是以軍雖然主力去了戈蘭高地附近,但是守備部隊還是依靠陶氏反坦克導彈,在10月14日午後剛過,就讓埃及人完全撤回到橋頭陣地,同時,留下大約250輛被摧毀的坦克殘骸。總的來說,埃及人再也沒從這次大規模軍事挫折中恢復過來,餘下就是以色列國防軍如何利用這輪突然的事件。3個以色列裝甲師在大苦湖北端德沃索渡河,透過包圍蘇伊士城來包圍埃及第三野戰軍團,從而切斷東岸的埃及軍隊和他們的補給基地。到這個時候,以色列已經反敗為勝了。以色列地面部隊摧毀了蘇伊士運河以西的埃及地空導彈基地,埃及防空系統缺口擴大到足夠以色列空軍擴張戰果。為了堵住空中走廊,埃及投入了全部戰機,但是以色列飛行員能在狗鬥中獲勝,並最終贏得對天空的控制。 -
5 # 漩渦鳴人yy
實際上上一次我就回答過一個問題,就是以色列人為什麼不佔領西奈半島作為他們的戰略縱深呢?在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時候以色列的這一個設想被徹底的擊碎,變成了一片粉末。
埃及人出其不意渡過了蘇伊士運河,拿下來西奈半島,敘利亞人突破了你撕裂的防禦打到了個戈蘭高地,面對阿拉伯聯軍的進攻,以色列這一回真的感到大勢所趨,一片灰暗。
以色列總理緊急的向全世界尋求援助,趕緊幫幫以色列吧,以色列是真的撐不下去。如果說埃及和敘利亞人繼續按照這種趨勢進攻以色列的話,那麼以色列將蕩然無存,美國也緊急的派出150名自己的空軍飛行員到以色列就是為了防止以色列空軍全部戰死以後,然後無人可以去當飛行員。派出了這麼一批後備隊。
為什麼以色列會說自己快完了?有的人說以色列只是小題大做,但我覺得事實並非如此,以色列最害怕的是什麼,以色列不怕打仗,但是害怕沒完沒了的打仗,哪一個國家經受得起長達十幾年的戰爭消耗,這是恐怖的事情,所以以色列拿下來西奈半島,並且用自己的武力強行鎮壓阿拉伯世界,但是安琪突然發動襲擊,拿下西奈半島,以色列突然感覺之前所做的一切全部成了一個敗筆什麼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強行逼迫阿拉伯聯盟聯合起來,如果說以色列在對付敘利亞還有阿拉伯的時候,這個時候沙烏地阿拉伯突然突進來給他一刀?你覺得以色列還有翻盤的希望嗎?以色列去向美國求援,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震懾那些還舉棋不定,搖擺不定的阿拉伯世界國家,千萬別再插手了,再插手以色列是真的打不下去了。
與此同時,以色列透過這一場戰爭,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能夠在中東這塊土地上存活下去,不是靠美華人的政策,也不是靠著什麼戰略縱深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真正靠的是自己的軍隊自己的硬實力,所以現如今以色列所有的新兵參與軍隊的時候都會經過嚴苛的訓練,軍隊才是以色列生存下來的資本。如果說哪一場戰爭裡面以色列所有的軍人全部戰死了,那是個國家就已經完蛋,就好像戰國時代趙國經過長平之戰,再也沒有崛起的資本,因為他安家立命之本就是他的軍隊。軍隊完了,所有東西全完了。
-
6 # 貞觀防務
第四次中東戰爭是埃及和敘利亞蓄謀已久在以色列贖罪日發動的一場突襲行動,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由於以色列準備不足和在戰前過於自大,開戰初期以色列在西線和東線就全面崩潰,甚至一度被阿拉伯人趕到海里,然而很快,以色列就輕而易舉的反敗為勝並逼近大馬士革,越過蘇伊士運河從而迫使敘利亞和埃及和談,併為以色列在中東的主場地位奠定了基礎。
以色列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還敗為勝,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美國支援迅速和以色列人頑強的戰鬥精神,雖然在開戰初期節節潰敗但是隨著美國支援的到來以色列裝甲部隊和空軍很快就重整旗鼓對阿拉伯人進行了反擊,更何況以色列民族也就是猶太人一直都是一個創造奇蹟絕處逢生的民族,劣勢只會激起以色列人的戰鬥精神,並不能毀滅以色列人。
-
7 # WarOH協虎
確實可以說是以色列最為絕望的時刻,因為相比前幾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從沒被打得那麼絕望過,而且還沒多久就被打到了快要亡國的邊緣。同時,事情還就剛剛發生在了贖罪日,這一天對於以色列人來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不管是誰都會放下工作,為過去一年所犯的罪過進行自我救贖,誰都不希望這一天有任何動亂髮生。這也意味著,以色列士兵基本也都放假了。
那麼,在國防力量極度空虛的這一天,慘遭偷襲的以色列又是怎麼進行絕地反擊的呢?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回到戰爭開始之前,看看以色列是如何被阿拉伯人打到絕望邊緣,又是如何在絕望邊緣絕地反擊的。
▲wifi環境下點選上方可觀看精彩原創影片一、迷惑在第三次中東戰爭時,戰勝方以色列佔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其咄咄逼人之勢,讓埃及和敘利亞人日日寢食難安、如芒在背。更令他們心痛的是,數次中東戰爭以來,阿拉伯國家一敗再敗讓他們幾乎顏面掃地。
為了挽回頹勢,埃敘兩國一心想透過一場戰爭,爭取與以色列對抗的籌碼。於是在1973年,兩國用盡智謀,在前線積聚軍事力量,做好發動攻擊的準備,且對軍事行動進行了高度的保密。正如第一次中東戰爭一樣,埃敘兩國希望用一場出其不意的“閃電戰”打垮以色列。
為此,他們在國際上釋放假訊息和外交煙霧彈迷惑以色列人,使其誤以為自己無意發動軍事行為。事實證明,他們也掩蓋得堪稱完美。直到戰爭開始前六個小時,以色列還被矇在鼓裡,以致遭受到埃敘聯軍的突然襲擊。
二、贖罪日,到底誰有罪?為了使突襲的效果最大化,埃敘兩國還精心挑選了一個特殊的日子:10月6日。他們堅信,在這一天,以色列人將如同待宰羔羊,任其屠殺。因為這一天,正好是猶太人最重要的贖罪日。
這一天,由於大量士兵請假,整個以色列國防基本處於最為鬆懈的時候。更為致命的是,自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軍在戰略上以守代攻,他們在蘇伊士運河東岸壘起沙壘工事,儼然一副失去鬥志的模樣。但戰爭,並沒有放過這些一無所知計程車兵。
下午4點,代號為“滿月”的攻擊計劃正式開始,埃軍率先以猛烈火力壓制防線,隨後強渡蘇伊士運河,並創造性地用高壓水槍沖刷沙壘,很快打開了防線的缺口。如夢初醒的以軍迅Superb出裝甲部隊反擊,但卻迎頭被佔據地形優勢的埃及人痛擊。南面告急!
但在北部戰線,敘利亞的裝甲部隊和空降兵也不甘怠慢,幾乎在同時突擊了戈蘭高地,並一度把戰線推進到以色列軍總部所在地拉法附近。
眼看著以色列再一次陷入多線潰敗,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影子卻再次浮現:埃敘軍隊居然在優勢情況下停止推進!歷史,總是這麼驚人地重演著。
三、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顯然,埃敘兩國沒有記住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教訓,忘記了以色列人有著多麼完備且強大的動員系統。戰爭開始僅15個小時後,以色列後備軍一部已經在西線發動反擊,在擊退埃及的裝甲部隊後,迅速穿透了埃及人的防線,把整個埃及軍隊一分為二,並強渡蘇伊士運河建立橋頭堡。之後,將埃及人的防空陣地一個接一個地端掉。
在同一時間,另一部以軍後備軍也抵達東線的戈蘭高地,坦克奔騰直撲來敵,擊退了敘軍並再次搶奪了高地。隨後,以軍一不做二不休,揮師直入敘利亞本土,甚至用重炮轟炸大馬士革市郊。
這一局面,直到伊拉克和約旦等國派出援軍,雙方才重回拉鋸態勢。
戰爭進行到這裡,阿拉伯敗局已定,但以色列因為遭受了初期的潰敗也面上無光。最終,在美蘇雙方的介入之下,雙方還是願意握手結束戰爭。在基辛格的斡旋之下,三國簽訂了休戰協議,第四次中東戰爭宣告結束。
四、令人意外的結局誰都沒有想到,這一次戰爭恰恰是中東和平初現曙光的契機:戰後,埃及總統薩達特做出了令人驚訝的舉動——出訪以色列,成為了第一個訪問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不久後,美國總統吉米·卡特邀請埃以雙方的領導人到美國總統行宮戴維營進行會談,此事成為了自1948年阿以開戰以來第一次和平的公開對話,雙方的共處終於出現了可能性。
經歷四次廝殺之後,阿以終於考慮和平解決問題。這不禁讓我們開始思考:難道雙方沒有刀光劍影,就無法化干戈為玉帛?
誠然,如此和平固然可貴,但代價畢竟太高。與其以戰爭謀和平,不如在拔劍之前先好好商談,無數生命很可能因此免遭災禍,而這樣的和平,也必將成為人類文明中更耀眼的存在。
-
8 # 麻辣戰爭
1973年10月6日14時,這一天是猶太教的贖罪日,猶太人從日出到日落不吃、不喝,大部分士兵都在軍營或者教堂裡齋戒誦經懺悔。
埃及軍隊從蘇伊士運河,敘利亞軍隊從戈蘭高地,兩國總計52萬軍隊,同時向以色列發起大規模進攻。
戰鬥打響24小時後,埃及十萬大軍、一千多輛坦克,一萬多輛軍車成功渡過運河,迅速攻破了以色列苦心經營5年的巴列夫防線。
與此同時,北線敘利亞軍隊,向戈蘭高地發起猛烈突襲,一直挺進到原來的敘以邊境。
這時阿拉伯人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從10月10日開始,埃軍和敘軍停止進攻,轉而鞏固陣地,採取了守勢。
為什麼會犯這種低階錯誤?首先,我只能說阿拉伯人的軍事戰略歷史底蘊不足,沒打過這樣的勝仗,大破以軍後,下一步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其次,阿拉伯統帥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勝利,想贏怕輸的內心糾結,讓他們放不開手腳。
第三,埃軍和敘軍初期進攻勝利,軍隊始終處於己方防空導彈的防禦圈內,不敢輕易離開己方的防空火力圈前出,而防空導彈陣地的前移,並不是立刻可以完成的事,因此埃軍和敘軍不敢大膽進攻。
這恰好說明,阿拉伯軍隊不擅長運動戰。
以軍抓住這個難得的喘息機會,火速動員預備役軍人開赴戰場,同時接收了大量美國軍火物資,彌補了開戰初期的裝備損失。
10月10日,以軍調集15個旅,七萬大軍,1000輛坦克,在空軍的支援下,向戈蘭高地的敘軍發起攻擊,到10月12日,以軍重新奪回戈蘭高地,然後繼續向敘利亞縱深挺進,逼近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擊敗敘利亞軍隊後,以軍回頭攻擊埃及,就在這時,美國的偵查衛星提供給以軍一個關鍵情報:在埃軍第二、第三軍之間有一個7-12公里的空隙,而且周圍40公里範圍兵力空虛。
以軍著名將領沙龍親自率領一支特遣部隊,偽裝成撤退的埃軍,從空隙處偷偷渡過蘇伊士運河,摧毀了運河西岸埃軍的大量防空導彈陣地,建立起渡河的橋頭堡,以色列空軍的優勢頓時完全發揮出來。
以軍的後續5個旅,在空軍掩護下,迅速渡過運河,沙龍率領以軍高速穿插,直插埃軍後方,將埃及第三軍包圍,東岸的以軍乘勢向埃及第三軍發起攻擊,埃軍陷入腹背受敵的混亂之中。
此後,在安理會的調停下雙方停火,這場戰爭,交戰雙方總計投入了110萬大軍,阿拉伯國家陣亡士兵8500多人,損失坦克2200多輛,飛機440多架;以色列陣亡士兵2800多人,損失坦克850多輛,飛機110多架。
埃軍透過戰爭,收復運河東岸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以軍突襲到運河西岸,佔據了1900多平方公里土地。此外,以軍不僅完全收復了戈蘭高地,而且向東多佔了敘利亞440多平方公里土地。
從整個戰爭結果看,依然是以色列獲得了第四次中東戰爭的勝利。
-
9 # 羅西小南多
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推特上稱,是時候讓美國全面承認戈蘭高地的主權了。在以色列新一輪的大選中,美國將以色列實際佔有的戈蘭高地舊事重提。該戰略要地在以色列建國的時候並沒有含在內,而是以色列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獲得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差點都吐出來,隨後大逆轉,一起看下究竟怎麼回事?(六日戰爭,飛機在金字塔上空飛行)
第三次中東戰爭發生於1967年,持續6天,又稱六日戰爭。以色列憑藉其新型空軍打敗敘利亞、埃及和約旦的聯軍,佔領了加沙地帶、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及戈蘭高地等,領土面積瞬間擴大四倍。(六日戰爭局勢圖)
失去領土的阿拉伯國家再次聯合起來,於1973年和以色列又幹了一仗,由於這天是猶太人最神聖的贖罪日,所以又稱贖罪日戰爭。此次戰爭埃及首先擊落很多架以色列飛機,讓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憑藉的空中優勢茫然無存。在敵人的猛攻下,以色列節節敗退,蘇聯又加了把火,向埃及和敘利亞提供軍火,而美國也坐不住了,同樣向以色列提供新式武器。(贖罪日戰爭形勢圖)
以色列頓時像打了雞血一樣,對敵國就是一陣反擊,這樣拉鋸戰持續了三週。感覺差不多了,同時擔心戰局進一步擴大,美國出來調停,讓三個國家坐下來握手言和。雙方都自我感覺良好,以色列保住了上次戰爭中佔有的領土,而埃及和敘利亞打掉了很多以色列飛機,重挫其空軍,同樣的認為獲得勝利。(握手言歡)
回覆列表
這個頭功得歸於後來的以色列總理沙龍!作為亞洲五虎將的沙龍很有膽識,他集中兵力以攻代守,為其他以色列部隊贏得反應時間!其次則是因為猶太技工的火速馳援!
在當時,由於阿拉伯人的偷襲行動,使得以色列毫無準備,很多部隊直接在駐地被打碎了建制。裝甲車坦克火炮等大量武器裝備被毀,使得以色列軍隊失去了戰鬥力!沙龍卻兵出險招,既然沒有裝備,那麼輕裝兵就先上,沒有坦克就用火箭彈,沒有裝甲車就用人肉擋,反正,進攻進攻再進攻!以軍的迅速反撲讓阿拉伯軍隊手忙腳亂,他們不得不調整部署,以應對以色列的進攻。這給了其他以色列部隊的反應時間,他們藉著這個機會集結了部隊!
其次,阿拉伯軍隊的不專業!他們打壞了以色列的坦克裝甲車卻沒有進行徹底性破壞,這給了以色列技工們重新修復的可能。據當時統計,三分之二的裝甲武器被修復後迅速投入戰鬥,這是以軍迅速恢復戰鬥力的主因!
總而言之,以色列軍隊的戰鬥素養及戰鬥意志起了決定性作用,阿拉伯軍隊跟以軍真心不在一個檔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