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歸去來兮吾將醉

    伴君如伴虎,風險係數太高,醫好了,對你就是賞點金銀,誇讚幾句。若是醫死了妃子皇子,那可是掉腦袋的事情,說不定還連累家人,何苦何必。

  • 2 # 丫6503

    沒人願意當,這不太好說,記得武則天當女皇時弄死過很多大臣,有些也是冤枉吧!有大臣就問她,您這樣殺官就不怕沒人當官?她引用了"飛蛾撲火”的原理告訴那大臣,只要高官厚祿就會有人源源不斷地加入。所以個人理解,太醫應該不會沒人願意當,如事實,應該還是官不夠高,俸祿低的緣故。

  • 3 # 無語對斜陽

    朝不保夕呀。 太醫是 代醫生稱謂。太醫,後世也叫御醫,是專門為帝王、宮廷及官宦上層服務的醫生。多為當代學識淵博之名醫組成,基本由代傳及推薦組成,後世(宋代以後)成立了官辦醫學機構,開始培養醫學工作者,成績好者可升為太醫 1御醫的社會地位

    《國語·晉語八》醫和答趙文子“醫及國家乎”時說:“上醫醫國,其次醫疾,固醫官也。”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醫者將治理國家作為職責,其社會地位等同於官員。而自春秋戰國時官學下替,私學競起,百家爭鳴,士大夫階層崛起,而醫生卻未能成為其中一員,反而降為百工之一,社會地位由此一落千丈,淪落為“賢君子”所不齒的“賤工”。此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醫生的社會地位也就此定位,《三字經》中亦有“醫卜相、皆方技”。方技官地位低下,正史記載絕少,往往只在百官志或者方技列傳裡面略有記載。張仲景開辨證論治先河,撰《傷寒雜病論》,被尊為醫聖卻不見於正史,醫生的地位可見一斑。

    處於這種社會環境中,不但士大夫之流恥之,連一些醫術精湛的醫生自己也以為恥。比如華佗“遊學徐土,兼通數經……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頗自悔”;東海徐氏“文伯亦精於醫,兼有學行,倜儻不屈意於公卿,恥以醫為業。故其雖終身隨侍於歷代帝王之側而人不以‘太醫’稱之。”由此可見御醫們雖然是官員,然而他們的品階並不高,歷史上執掌宮廷醫事的長官,如歷代的典御、奉御、院使(相當於太醫院院長)等均不過是四、五品官,普通御醫更是隻有七、八品左右,而且是方技官,相較於他們的服務物件而言地位實在卑下。

    歷史上醫生品階最高者當推明代太醫院院使許紳,其被封為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官居一品。然而許紳的高官源於嘉靖二十一年發生的宮變,幾位宮女用繩子勒住嘉靖帝致其氣絕昏倒,此時許紳“急調峻藥下之,辰時下藥,未時忽作聲,去紫血數升,遂能言,又數劑而愈。”受到了嘉靖帝高規格的獎賞。而後其作為院使,卻因用藥而驚悸至死,可見御醫群體社會地位之低下。

    歷史上醫生的悲劇幾乎都發生在御醫身上,因為社會地位的地下,御醫們的性命在他們服務的物件指掌之間,不說診治略有差池,就是應對稍有不慎都可能獲罪。如戰國時文摯以情志法(激怒)治齊閔王而被生烹,三國時華佗因見疑於曹操而喪命,前秦太醫令程延直言前秦主符生食棗過多致病而殺身。其餘,歷代帝后駕崩,除非遺詔中有不須加罪之語,否則無論御醫診治是否有過均被處置是一種慣例。

  • 4 # 藤樹先生

    自古以來,華人就有種吃皇糧的追求,倒不是官家的俸祿有多麼豐厚,主要在於收入穩定。

    在古代,想吃皇糧的路子,不外乎兩種(當然針對平民百姓來說),一種是透過科舉考試考個功名,然後做官,另一種則是入宮當太監。

    科舉考試雖然可以取得功名,但是難度係數太大,其難度比在今天考985大學還難;當太監雖然容易,但不到萬不得已,誰樂意挨那麼一刀呢?

    不過,除了科舉和太監,還有一條路子,也可以吃皇糧,那就是當太醫。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太醫居然是一個沒人願意當的職業:不說別的,明代名醫李時珍曾經當過幾天太醫,但最終還是選擇做個遊方郎中。

    那麼,為什麼沒人願意當太醫?

    在沒有西醫的年代,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所能依靠的,只有中醫。

    中醫的形成歷史和西醫截然不同。中醫屬於經驗醫學,所謂經驗醫學,顧名思義,指的是依靠數千年經驗,不斷積累而成的一門醫學體系。

    而對於中醫本身來說,在實戰中,不斷積累經驗,是提高自己醫學水平的不二途徑。而在古代的條件下(尤其是生物科技不如當代的局面下),給人治病能治好的機率其實非常有限,如果給平頭百姓治病沒治好,可以溜之大吉或者不收診費糊弄過去,但如果給皇帝或者其他什麼皇親國戚治病沒治好,那可就不是溜之大吉或者不要俸祿的下場了。

    鬧不好,這是要掉腦袋的。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太醫所要診治的疾病種類,決定了太醫的工作不好做。

    比如慢性病。

    慢性病,包括今天的風溼,還有咽炎這類疾病。

    這類疾病在當代根治尚且困難,而在古代,老百姓是不會花錢治這種病的,而達官貴人不差錢,會選擇治療這種病。

    而這種病當然治不好的機率大,既然治不好,太醫少不得要挨一頓板子。

    比如富貴病。

    和老百姓吃不上喝不上不同,太醫所要服務的物件,都是營養過剩之流。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營養過剩也會導致很多疾病(比如糖尿病),當代人得糖尿病可以打胰島素,古代沒有那玩意,太醫能怎麼辦?

    而一旦達官貴人因為富貴病而喪命了,那麼,太醫多半也活不成。

    因此說,古代太醫的工作,基本上可以用冒著生命危險來賺口吃的來形容。並且風險係數不比當土匪低。

    而對於醫生來說,這就面臨一個機會成本選擇:當太醫和在江湖上混,都可以養活自己,但是跑江湖風險不大,而當太醫風險係數過高,需要整天提心吊膽的,兩相對比,太醫這個沒什麼優勢。

    因此,在古代,太醫成了沒人愛做的職業。

  • 5 # 炒米視角

    受很多影視劇的影響,實際上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準確,當太醫的人少,是因為嚴格,而並不是沒人願意去當太醫。

    通常在影視劇裡,我們可能會看到某個妃子就快不行了,然後皇帝抱著愛妃,急得不行,大喊“傳御醫”,然後就立馬就跑來一個太醫,用絲帕覆腕,一搭脈,然後跪在地上就磕頭,臣死罪。皇帝氣的不行,飯桶一個,拖出去。立馬又招來一堆太醫進行會診。一通各種祖傳秘方、人參、鹿茸等名貴藥材,用下去,根本沒有半點療效,都喊死罪。皇帝氣的不行,一群飯桶,推出去全殺了。就在這時,某個小太監介紹個民間遊醫進來,“懸絲診脈”之後,用了五毛錢特效藥,病情立馬好轉。皇帝一高興,賞賜黃馬褂。

    因此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太醫不用閹就可進皇宮,既有官職又有俸祿,但是隨時可能掉腦袋,所以沒人願意當。古代的太醫們要是知道影視劇這麼編排自己不知道會不會跳起來。

    在古代太醫不單單是一個職業,更是一種榮譽。因此對於太醫的選拔制度是非常嚴格的。

    通常是數代或數十代的醫學世家、某一醫學流派的主要集大成者,才有資格進入太醫院,進行醫學的研學,然後為宮廷服務。比如明朝時太倉的婁東醫派就出過9個太醫,其中祖孫、父子相承的就有6人。

    而且太醫院的執業太醫和我們現在醫院的“專科醫生”是類似的,每個太醫必然會精於某一科,比如婁東醫派出去的太醫就精於瘍科和兒科,通常都會有家裡數代人不斷驗證研發的祖傳秘方。所以通常給老百姓的醫病的醫生,大都是全科大夫,需要研究很多方子治療不同的病症,可謂民間醫生“百方治一病”。而太醫則更偏向於專科研究,通常是一個祖傳秘方打天下,也就是“一方治百病”。

    從宮廷裡的人患病到接診,實際上也會進行一個“導醫掛號”的過程,而且整個診病的流程相當嚴格,近乎苛刻。

    比如在明朝,一個太醫進宮“出診”前,宮裡會派宮中的當值太監和宮中老婦來太醫院(局)來請太醫。太醫院的院吏要初步詢問病情,並翻看此前此人的病例記錄。如無特別指定,會安排該病人的“保健醫生”和“專科醫生”進行病情的初步分析和探討。“專科醫生”在熟悉病人的身體情況之後,跟隨內官監太監、守宮門太監、御藥局太監各1名,連同當值太監3名、宮中老婦2名,共8個人相陪。最後出診結果出來後,太醫寫下藥方交由太醫院,多方再商討後確認無毒副作用之後,再交由專人到御藥局拿藥抓藥,最後藥渣也要保留。整個資料期間,專職太醫要定時來查詢身體狀況,整個過程一直持續到病好。由太醫局宣佈此次治療結束,並把此案例專門寫成一個報告留在太醫院留檔。

    大家看了這個流程之後,才發現原來古代太醫院的治病流程這麼嚴謹啊,不比現代醫院的流程差在哪裡。

    流程的嚴格,實際上才是太醫們人身安全的保證。

    從娛樂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各種不嚴謹,甚至太醫給皇帝帶綠帽子,然後被皇帝一怒之下閹割了的都可能發生。但在真實的歷史上,看下這個“出診”流程,是幾乎不可能了。

    入宮診病流程雖然嚴格,但是所有治病的流程和結果都是在多人的監督之下完成的,而且有相對應的檔案留檔。這也就可以正本清源,皇帝也不會因為太醫沒看好病就可以胡亂殺人了。

  • 6 # 歷史時燒錄

    太醫是一個高貴的職業,既有官職又有俸祿,而且還受人尊敬,但是太醫卻也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腦袋,所以這個職業在好在光鮮在榮耀,能有更好的出路的人也不願意做這個職業。

    醫不好重要的人物-掉腦袋

    太醫雖然都是醫術精湛的人,但是架不住古時的疑難雜症眾多,在古時即便是感個冒都有可能喪命,而如果真的患了一個很難醫治的重病,即便是你的醫術在好,也很難像電視劇中那樣妙手回春,所以治癒的可能性很低。而如果這個人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如皇帝的愛妃等,很有可能你便會因此而掉腦袋了。

    沒有揣摩出“聖意”-掉腦袋

    一般能成為太醫的人都是醫術高明的,但是由於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專研醫術,太醫們往往都是很耿直,有什麼說什麼,不太會揣摩他人的意圖,這樣在皇宮之中人很難生存的。比如太后懷孕了,讓太醫前來看病,而如果太醫診完脈說恭喜,這是喜脈,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掉腦袋了,所以作為太醫有的時候並不能說實話,一不小心說實話了就有可能掉腦袋,這實在是難為了耿直的太醫。

    被人陷害利用拋棄-掉腦袋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皇宮之中爭鬥不斷,而有一種手段就是在對方的藥中下藥,由於這個藥是太醫開的,一不小心太醫就有可能因此而背黑鍋,結果是掉腦袋。還有一種情況是宮中明爭暗鬥,而兩方爭鬥中用到太醫這一角色,這樣一來太醫便只能在夾縫之中生存,一不下心便成為了被拋棄的棋子,結果當然也是掉腦袋。

    太醫一天除了想辦法提升自己的醫術之外,想的就是自己如何才能包住自己的腦袋,因為自己的腦袋太容易丟了,這樣一來就很容易理解,太醫這麼光鮮這麼榮耀,又有官職又有俸祿,卻很少有人願意做了。醫生和科學家比較相像,本應用一生的時間去進行專研,但是如果成為了太醫,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想如何保住腦袋,實在是有些可悲可嘆!

  • 7 # 孔六十三

    在我們所看的古代宮廷劇,尤其是清宮劇中,太醫做為為帝、後、嬪妃看病的醫生,經常有出現。有的太醫還參與到宮廷內鬥中,起了關鍵作用。那麼現實中古代的太醫真的如宮廷劇中描寫的那樣嗎?太醫做為醫生中的翹楚,能很直接的接觸帝、後、嬪妃和王公大臣這些最有權勢的人,有很多展示自己的機會,又有官職俸祿,是不是人們對這個職業都會趨之若鶩呢?事實並非如此。

    首先,醫生這個行業在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太低,很多人都不願望當醫生(古時稱大夫)。自春秋戰國時期起,百家爭鳴,士大夫階層崛起,成為社會地位非常高的人。而醫者的社會地位卻自此跌落,成為百工之一,和巫、商賈成為了一個階層。古時對階層的劃分是挺嚴厲的,皇帝選妃子多是選出身官宦人家的女兒,就連選宮女都要求是良家(非百工)出身,也就是說醫生家的女兒連入選宮女的資格都沒有。所以歷史上的嬪妃,出身有高有低,但卻很少聽說誰是醫者家的女兒。

    太醫又叫御醫,是專門為帝王、宮廷和官宦上層服務的醫生。雖說太醫是醫生中的佼佼者,但他社會地位仍然不高。歷代的太醫院的頭頭也只是四、五品的官員,普通的太醫只是七、八品官員,其實品級還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太醫是方技官,跟占卜的、相面的官員是一個階層,跟士大夫階層的同級官員沒有可比性。所以太醫是被很多士大夫階層看不上的,認為他們只是為自己這個階層服務的人,就連很多名醫自己都看不上自己的職業。所以在這種醫生地位普遍低下大環境下,很多人是不願意當醫生(也包括太醫)的。

    其次,太醫的來源途徑很少,要求很嚴。有人會說了,既然很多人都不願意幹這個,對太醫的要求還嚴?其實這並不矛盾,無論怎樣醫者還是有人在乾的,太醫做為為權貴看病的醫者,肯定要選醫生中最優秀的。其實早期的太醫大多都是專門的醫官,是從官辦的醫學機構裡培養出來的,他們大都出身太醫世家,對醫者而言,門檻很高的。少數太醫是從民間徵辟來的,但也都是些有名望的醫生。所以要成為太醫要求很嚴的,這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了。

    再次,帝后、嬪妃這些人都是權力最頂端的人,給他們看病要十分小心,一個搞不好是會掉腦袋的,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嘛!再說了,這些人都是金尊玉貴,嬌生慣養的,身體本來就比常人難治,再加上太醫很小心,有很多方法還不敢用,所以醫治難度大大增加了。明代的太醫許紳,在給暈倒的嘉靖帝看病時,因為太過緊張,在給嘉靖帝看好病的同時,自己卻因為驚悸過度死了。可見在這種環境下工作,心理壓力真的巨大,所以這也是有官又有厚祿的情況下,想做太醫的人仍然很少的原因。

    最後,做太醫有時候會成為宮廷內鬥的炮灰。如果說前三個原因都是可以克服的,那麼第四個原因卻是讓人防不勝防的。藝術是來源於生活的,各大宮廷劇中播出的太醫與宮廷的瓜葛,並不是空穴來風。太醫跟后妃有情感糾葛是比較扯的,但他們被牽扯進宮廷鬥爭中卻是有可能的。

    印象最深的是看電視劇《大宅門》,其中一條很重要的故事主線就是男主角白景琦的大伯白穎園,因為給宮裡的嬪妃看病而吃官司展開的。白穎園是白家長子,為人宅心仁厚,品行高潔。有一次去為宮中已故同治帝的嬪妃去看病,沒成想第二天這個嬪妃就死了,於是給他看病的白穎園就被刑部抓走了。其實這個嬪妃是因為得罪了慈禧,被慈禧給暗害了,白穎園只是個頂包的。但由於這個嬪妃是詹王府的二格格,白穎園的父親和弟弟又曾得罪過詹王爺,所以詹王府便要求嚴查,跟白府有仇的關家和武貝勒也落井下石,至使白穎園的處境很危險。有些明眼人是看的清這事的,勸白老爺子不要去計較白穎園的藥方到底有沒有問題,只要讓上面不追究,再花錢保命就行。但白老爺子非要弄個是非黑白,非要遞奏摺給慈禧說明白,慈禧大怒,把白穎園叛了斬監候。後來雖然白家託人暗地裡把白穎園救了下來,但卻因為這個事,白家幾次都面臨滅頂之災。

    所以太醫這個職業真是高危職業,白穎園這樣真是飛來橫禍,在各勢力的角逐中成為了炮灰,不僅自己差點性命不保,還讓整個家族都跟著受累。所以太醫雖然待遇還算不錯,但真的沒多少人想幹。

  • 8 # AlexanderG

    太醫辦公地點在東華門內,並不是內宮。太醫是高危職業,醫療本身也是高危行業,歷史上因治病被殺的太醫相當多。太醫品級最多不過五品,還沒太監高,俸祿也不過一年160兩左右

  • 9 # Mer86

    古代的醫生想當太醫,是要考試的,而且考試還不止一場。即便是考上了太醫,隔一段時間還要複試,杜絕濫竽充數之人。

    就拿宋朝來說,宋朝的太醫就有一套複雜的選拔制度,就跟考進士一樣。考中之後,每年都還要複試,考“方脈科”、“瘍科”、“針科”。考試標準為“十全為上,十失一為中,十失二為下。”優者晉升,遜者降等,不及格者辭退。

    也就是說,考滿分才算優,考90分都只能算及格,考80分就是不及格。

    後來明清兩朝的太醫更進一步,宮裡養了很多太醫,多到要分科目,皇帝妃嬪得病,具體病症具體醫治,派專科去診治。

    比如皇帝的嗓子疼,就派精通“咽喉科”的太醫去診治;

    比如妃嬪傷風感冒,就派精通“傷寒科”的太醫去診治;

    比如王公大臣牙疼,就派精通“口齒科”的太醫去診治;

    像電視劇裡面那種無論皇帝得什麼病,都是同一個太醫去診治的情節,這在明清時期是不存在的情況。

    所以,“沒人願意當太醫”這個說法,這完全就是想當然。事實上,太醫這個職業在很多古代醫生的眼裡,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怎麼可能會不願意當呢?

    不過,太醫在古代確實不是什麼好差事。

    因為醫生這個行業在古代屬於“工”,也就是“士農工商”四等職業的第三等。社會地位非常低,士大夫階層恥於與醫生為伍。

    太醫雖然也是官,但級別並不高。唐朝的太醫最高是從七品。清代稍微強一點點,太醫院的最高官職是正五品。但這只是太醫院掌院的品級,院判(副院長)才正六品,比院長整整低了一級。再往下的御醫級別就更低了,只是區區七品。

    可能你會覺得七品不低了,堂堂縣太爺也是七品官。但相比於要服侍的皇帝、妃嬪、王公大臣們來說,太醫的級別確實不高。其實他們在皇帝和後宮娘娘們的眼裡,比宮裡的太監也強不到哪去。

    並且,太醫這個職務也很受氣。明清兩代皇帝沒事就發上諭斥責太醫無能,搞得太醫平時很沒有面子,活的小心翼翼。

    不過,皇帝雖然經常斥責太醫,但也不至於隨隨便便就下旨砍太醫的腦袋。比如同治皇帝病死後,當時負責給同治帝看病的李德立就沒有砍頭,而是革職留任,帶罪當差。後來光緒皇帝病死時,負責給光緒看病的太醫也是這個處理情況。(民間傳說只要皇帝死了,所有太醫都要咔嚓,這只是謠傳)

    這裡插一句,很多人受電視劇影響,如《甄嬛傳》之類的,認為太醫都是帥哥,就以為太醫能在後宮跟妃嬪有一腿,給皇帝戴綠帽子。其實這完全就是想多了。因為古代的醫生跟現在一樣,也是年紀越大,經驗越豐富的人才是名醫。作為給皇帝治病的人,太醫基本上都是老大爺。哪位娘娘會非主流的跟老大爺來一腿?

    換句話說,你去醫院看病,你是願意找年紀大的主任醫師看病,還是願意找看著帥,但貌似沒什麼經驗的年輕醫生?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除了讀書人,其它都是賤民,要低人一等。醫生在古代屬於工,地位比農還低,跟打鐵的鐵匠一個級別。太醫的地位雖然比普通醫生高,躋身官員之列,但也是受歧視的一類人。不過儘管如此,太醫依然是很多古代醫生非常向往的職業。畢竟能考上太醫,就表明醫術得到了承認。

    比如,北京同仁堂的創始人樂顯揚早年就在清宮太醫院當過差。他還不是醫生,只是一個管出納文書的正八品吏目。

    但他在太醫院當吏目期間,收集了大量的宮廷秘方、民間驗方、祖傳秘方以及古方,學到了很多醫術知識,這才在後來辭官,在北京大柵欄創立了同仁堂。

  • 10 # 於左

    不是沒人願意當,而是選拔太醫的條件非常嚴格,成為太醫的門檻非常高。而且太醫在各方面的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稱得上名利雙收。此外,有些御醫還參與到宮廷陰謀當中,個別的御醫甚至在後宮中有了情人,比如武則天的御醫沈南璆。當然,御醫的風險也相當大,有的御醫甚至掉了腦袋。

    先看看御醫選拔的嚴格。

    醫生擁有專業的技能,御醫是醫生中的佼佼者,代表著一個時代最高的醫學水平。比如宋代的御醫稱為尚藥奉御,歸屬於殿中省下面的尚藥局,尚藥局裡有兩位典御,四到六位奉御,兩位監門,另外還有醫師。這些醫師一般是從官辦的醫學學生當中層層選拔出來,進入到尚藥局,經過多年的歷練之後,才有可能成為御醫,為皇帝服務。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民間的從業醫生因為身懷絕技,給皇帝或者皇親治過病,效果很好,於是被直接提拔為御醫。比如宋代初期的王懷隱,本來是汴京城一個道觀裡的道士,因為精通醫術,給宋太宗配過藥,以後成為御醫。

    明朝的情況也差不多,御醫隸屬於太醫院,太醫院有一位院使,正五品。兩位院判,正六品。御醫十幾位,正八品。另外還有尚藥、奉御、直長、藥童等多人,由宮中太監擔任。

    給皇帝診病,是有一套嚴格的程式的,一般是由院使、院判和御醫共同為皇帝診脈,一起商量開出藥方,再把藥方以及各味藥的藥性,還有大家的分析,全部寫明,呈交皇帝過目。

    皇帝認可之後,大家再會同太監一起到內藥局選藥,封裝起來。煎藥的時候,太醫院的官員和太監也都在場。同一副藥都要煎制兩份的量,煎成之後分為兩份,御醫和太監先喝一份,確認沒有問題,把另一份給皇帝去喝,以保證萬無一失。而且整個的過程,都留有文字的檔案,以方便回頭查驗。

    御醫是高風險的職業,尤其是在明初

    洪武十五年,五十一歲的馬皇后病重,她很瞭解朱元璋的殘忍,臨死前跟他說:人的生死是命中註定,醫生也救不了命,我死之後,你千萬不要責怪、處罰這些醫生。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患病,朱元璋非常重視,專門派淮安侯華中負責監視醫藥,為李文忠治療。第二年春天李文忠還是死掉,此時只有四十六歲。

    朱元璋很傷心,懷疑李文忠是遭人毒手,被下了毒。於是華中被奪了侯爵,負責診治的御醫連同妻兒也被處死。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的二兒子、晉王得病而死,朱元璋又把晉王府的醫生全部抓起來,幸虧御醫戴思恭大膽為眾人說情,說晉王的病實在太嚴重,誰都救不了。那些醫生這才被免去了死罪。

    後來朱元璋自己病重時,御醫們更是倒黴,藥方無效的御醫被拉出來,痛打一頓。朱元璋死後,許多御醫都受到懲罰。

    整個明朝,御醫出問題的情況最多,比如明仁宗、明憲宗、明孝宗、明武宗、明光宗、明熹宗等等都是病死,而且御醫在其中的責任令人疑惑,許多人受到了處罰。

  • 11 # 帶上歷史的心行走

    外界對太醫的想象很美好,民間大夫如果能成為御醫,那是一種榮耀。實際上,當上太醫後才發現一切不是那麼回事,不是“美差”。

    日夜待命,壓力巨大,一聲“宣太醫”,御藥房的太監帶著太醫到殿門口,之後太醫們要邁過一個炭火盆消毒。診治的時候,太醫得“跪診”,皇帝的左右手各一名太醫,把完脈,他們各自出具診斷書,奏明皇帝,如果意見相左,協調好再上報。

    開方是在御藥房,並在那存檔,供稽查,皇帝的病情關係國家大事,藥方也會抄送內閣,軍機大臣等。抓藥、煎煮藥都是太監和御醫同時在場。煎藥要一下煎兩份,煎好後,盛兩個碗,太監和御醫、太醫院院判試嘗其中一碗,喝下去沒有不良反應後,將另一碗用金罐盛放密封好呈到御前。

    治病救人的整個過程,充滿了監視和防範,太監管理的御藥房與太醫院是相互監視,不過皇帝一般更信任御藥房。

    御醫不僅要給皇帝看病,還要給後宮嬪妃看診,可是連嬪妃的芳容都不能見,怎麼看診呢?民間傳的最多的是“懸絲診脈”,“望聞問切”,望和聞都不可以。太醫們往往在問嬪妃病情時,仔細詢問她身邊的太監宮女,包括飲食、大小便甚至表情,事無鉅細。

    所以太醫們基本是靠問給后妃們治病。當太醫不用像太監那樣淨身,並不代表皇帝沒有疑心,明初就規定:

    宮嬪以下,遇有病,醫者不得入宮,以證(徵)取藥。

    明朝御醫一天兩班輪值,晚清每日輪值的人數達102人,佔醫官總人數的百分之八十。民間大夫上夜班的幾乎沒有,而且在治病過程中,可以發揮的空間比較大,同一病例,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時候。

    宮中御醫診治的過程中,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稍微有點創新的病案很難透過評議和長官的稽核。對真正熱愛醫術的人,是很難受得了這樣環境的。

    皇權生殺予奪,給皇帝看病有個一點差池,不等皇帝下令,制度就能把一個太醫懲罰的體無完膚。戰戰兢兢之下,還怎麼靜心研究提升醫術。

    唐高宗李治風眩頭重,秦鳴鶴建議用針刺出血可愈,結果武則天當即大怒要斬了他,幸虧李治同意針刺,願意配合,秦鳴鶴用針刺後,病痛得以好轉。這可能類似現在的針灸。不過,道光帝曾明令宮內不準用針灸。

    針灸一法,由來已久,然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醫院針灸一科,著永遠停止。

    如此,估計針灸之法,御醫們是不敢再在宮中提及了。

    嘉靖帝被宮女勒的奄奄一息之時,太醫許紳忙趕來急救,用猛藥把嘉靖帝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嘉靖帝吐了幾升紫血後活了過來。許太醫得封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可惜無福消受,不久就病逝了,而他的遺言是,當時如果藥效不顯,一定會招來殺身之禍,因此得了驚悸,藥石無靈。

    吾自分不效必殺身,因此驚悸,非藥石所能療也。

    許紳是死在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下。御醫的壓力可見一斑。

    能入太醫院的醫生幾乎不可能是庸醫,水平至少也中上等,然而紫禁城遇到疑難雜症經常要各省舉薦名醫“外援”,這也是中庸求穩的環境所致,宮中太醫們不敢創新冒進。

    明仁宗朱高熾寵妃張氏幾個月不來月經,御醫“懸絲診脈”說懷孕了,盛寅認為張氏不是懷孕而是病了,需用破血劑,排除瘀血,朱高熾一心求子,並不同意用此法。張氏堅持了十個月後,已經病重,不得已同意盛寅前來診治。朱高熾不放心,一邊讓盛寅診治,一邊把他關起來。

    張氏服藥後排出瘀血,身體好轉,朱高熾對盛寅大佳賞賜,禮送回家。不過,盛家人已經在準備葬禮了。

    圖/盛寅

    迫於無奈,紫禁城的御醫們做事謹小慎微,但他們並不是一無是處,紫禁城人的健康、防疫,小病小災的都靠他們,細緻周到,紫禁城人的平均壽命要比全國平均壽命高很多。

    儘管給皇家治病限制非常多,很多太醫選擇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生存法則,但是依然有人突破常規,成了一代名醫。

    比如給慈禧太后診治的薛寶田,他是受浙江巡撫舉薦,透過太醫院的考試,成為太醫,曾為慈禧太后切脈十五次,開方二十多次。這些藥方依然是經過御藥房嚴格把關的,不過慈禧服用後身體好轉,對薛寶田厚賞。時人稱薛寶田所受恩遇為名醫之冠。

    他建議慈禧太后“節勞省心”,對慈禧來說這是敏感的政治詞眼,御醫們都不敢說,但是薛寶田說了,慈禧沒有大怒,反而和他拉起了家常。也許是薛寶田年近70,讓慈禧打開了話匣子。

    故宮六百年來,最成功的大夫估計是康熙年間的劉聲芳了。

    劉聲芳是民間大夫招攬入宮的,他行醫風格非常平和穩重,主張用藥適中,注重激發人體自身的免疫力。他給康熙帝以及阿哥福晉等看診,受到重用,職級也一升再升,中途有小錯,並不影響康熙帝對他的信任與恩寵。

    雍正登基,劉聲芳繼續平步青雲,後因給怡親王治病有功,加太子少傅,尚書銜,事業達到了巔峰。雍正八年,他卸任太醫院院使,雍正十年去世,享年78歲,職業生涯非常光鮮亮麗。可惜去世前一年,雍正帝因身體狀況不佳,把怒火發洩到太醫院,之前賞賜給劉聲芳兒子的功名收回。

    張仲元,紫禁城的最後一位太醫院院使。慈禧太后曾左臂無法伸屈,數位御醫看診,均沒有好方法,沒想到年輕太醫張仲元竟然把太后的左臂治好了,從此名聲大噪。

    不過,張仲元的職業生涯並不順心,光緒帝因為長期生病不見好轉,常常責難太醫院。張仲元還要張羅各地舉薦進宮的大夫,一位位慕名而來的大夫給光緒帝診脈後,都搖頭失望而去。他們知道光緒帝病在心不在身,但是又講不通。

    這些大夫體驗了紫禁城太醫的苦楚後,大多選擇離去。光緒帝駕崩,太醫院院使張仲元、御醫、醫士等俱遭革職。

    表面上,太醫享受文官身份和優厚的待遇,實際上,他們承受了巨大壓力和束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漢堡AffenfaustGale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