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曉大神

    謝謝邀請。僅表示個人觀點,唐太宗李世民並不像傳說中的英明神武。他所謂的聽取大臣意見。事實上基本上是魏徵的意見。為什麼其他大臣很少發表意見?因為他們都清楚,這位唐太宗是個脾氣暴躁的人。一不小心就小命不保。他當政的前期。因為經過隋末農民戰爭。國家的經濟一片蕭條。老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必須經過休養生息,輕徭薄賦才可以。所以他是為了自己才聽取了魏徵的意見。至於所謂的科舉制度,也不是他的原創。而是隋朝就已經開始了。所謂的貞觀之治,也僅僅是讓老百姓能夠吃飽飯。一直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時代。開元盛世老百姓才達到了小康。就是這樣,都無法和隋朝相比。唐太宗李世民在後期性格極為暴力。先後多次殺害大臣。如所謂的侯君集謀反。其實查無實據。不聽大臣勸阻,執意進攻高句麗。結果慘敗而回。然後又霸佔了自己的兒媳婦武媚娘。魏徵剛剛死去。他就派人砸了魏徵的墓碑。如果再給他幾年時間。你會發現他其實就是一位暴君。

  • 2 # 老友迷

    會的,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後期魏徵等一批直臣相繼離去以後李世民已經不像前期那麼虛懷納諫英明神武了,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受傷病困擾精力不濟,令一方面支撐他剋制慾望的最大動力就是要做個好皇帝,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好為玄武門洗地,做了十幾年皇帝后文治武功都是一等一的,自我感覺不錯,覺得任務也完成了就慢慢開始放飛自我了,也不在那麼戰戰兢兢了,到最後居然去服丹藥,但凡智商線上的皇帝都知道那玩意不靠譜,放在貞觀初年李世民會去碰這個?有種說法就是李世民如果和李隆基一樣長壽,他就是李隆基,也就沒有後面什麼盛唐了。

  • 3 # 頑笑史者

    最近總收到類似昏君,明君的問題。倒是也讓我思考起來,到底何為明君,何為昏君?

    那麼很多事物都是相對指出的,比如到底是針對民間百姓?千秋萬代的王朝?當下的王權大臣?還是真正的黎民天下?

    這個我感覺很難以判定,但是最終,能被歷史上“判定”為明君的,真是寥寥無幾。而昏君卻比比皆是。你把王朝亡了,你是昏君;你對不起黎民百姓了,你是昏君;你被他國外族欺辱了,你是昏君;你嚴苛暴政了,你是昏君;你對不起一黨臣公了,你還是昏君。

    真的就是昏君易得,明君難求。

    那到底何為明君呢?

    在臣公眼中,聽得進自己話和見解的,就是明君,因為自己肯定是對的;在老百姓眼中,能吃飽穿暖不受一點委屈,就是明君,因為自己得過得好;而在大局角度上來,真的得有豐功偉業,外可抵蠻兵倭寇,內可安群臣黎民,才能勉強稱的上是明君。總而言之,在位時,各行各業都在穩步發展,國泰民安,老百姓豐衣足食,理論上就可以稱之為明君了。

    但是正所謂: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很多的昏君並不是自己一意孤行,而大多是偏聽偏信。又達不到親賢臣,遠奸佞,帝王之道根本沒掌握好,所以才一步一步步入“昏君”行列。

    都說李隆基後期的“安史之亂”是因為楊玉環,其實只是客觀因素而已。因為當時唐朝依然處於盛世,“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是內外黨爭矛盾所引起的,而留下這個禍根的卻是李林甫。如果真要把責任往楊玉環身上扯的話,只能說楊玉環是誘因。就算沒有楊玉環,就算李隆基這一世沒發生什麼兵亂,“安史之亂”也會在下一個朝代出現。這跟政局,權貴勢力和當時的用兵體制都大有關係。

    由於李林甫一心想獨霸朝政,最終讓安祿山的權利一直膨脹導致最終不可控。而唐國忠和安祿山關係崩壞,想要收權時,已經不能再製止安祿山胡作非為了。

    那麼這些的根確實在李隆基偏聽偏信所導致的。

    而李世民確實做到了兼聽,而且腦中很有思想,不會輕易的被朝中文武所把控。但是後期開始學漢武帝煉藥想長生不老,確實是一大敗筆。

    但是歷史上的很多“明君”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會教兒子。最終李世民也是由於兒子的問題心力交瘁。

    如果李世民繼續活下去,個人認為應該會比李隆基強,至少在用人方面,李世民就比李隆基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不過這種事情,畢竟是如果,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只是戲言而已。

  • 4 # 孑一書生

    第一,李世民不但不會成為昏君,還會將唐朝版圖無限擴大。

    第二,李世民當朝時不會殺害任何功臣,反而會壓制武則天和長孫無忌等外戚的實權,另唐朝更加開明,公正。

    第三,李世民可能會有足夠驕傲的資本,對周邊小國進行無休止的征戰討伐,但是在唐朝內部裡,會是一片祥和,唐人會讓世界為之矚目。

    第四,李世民可能會好大喜功,晚年會有驕奢腐敗等現象,但是不會出現安史之亂這等情況。

    第五,可能不會有李隆基和楊貴妃什麼事情了。李世民很可能會重用李治,李恪等後人。朝臣會有薛仁貴,狄仁傑這些後起之秀。而長孫無忌,武則天一黨會被李世民鎮住不會有任何翻身機會。

    第六,李世民在位分別文治武功都屬於前無古人行列,而在晚年很可能會在文學,天文等領域發展,讓唐朝更加錦上添花。

  • 5 # 劉一千五

    李世民不敢昏亂有三個原因:

    一者,有愧。就是皇位來得不夠意思。若是亂來,坐實了篡兄殺弟逼父之惡名。所以他要用政績來沖淡,忘卻人們對他的看法,就不得不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二者,他有幾個臣子不簡單,常常在講"興旺可以興國,逸豫可以忘身"這樣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這些傢伙攪了吾皇許多好事。連封禪面泰山都給攪黃了,就不必說其他的瑣事了。

    三者,他有個好老婆。這陰皇后堪稱母儀天下,母儀天下的女人在側,吾皇再亂來,就是皇帝的不是了。

    所以,唐太宗若能再活幾年,也不致於兒子再納武昭儀,武周就胎死腹中了,大唐就沒花邊朝堂了。

    李隆基碰上楊玉環,不亂才沒天理。須知,承平日久,必歟驕奢淫逸。歷朝歷代,莫不如此。

    李世民沒碰上可人兒,要是真碰上,也說不定愛美人也愛江山一回。天有所不及,沒給這佳兒,保全吾皇一世太宗之名……嗚呼!

  • 6 # 國史春秋

    肯定不會,李世民和李隆基是性格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李世民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李隆基結束一個輝煌的盛世。

    李世民18歲晉陽起兵,29歲登上皇帝寶座,52歲去逝,在位23年,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彪炳千古的貞觀之治。

    李隆基18歲的時候還在武則天的淫威下裝傻充愣,27歲時透過政變登上皇位,在位44年,大唐王朝從極盛轉為極衰。

    李世民從諫如流、以古為鑑,李隆基親信小人、渾渾噩噩。(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性格的轉變是因為太子李承乾謀反,兒子死後對他的精神打擊非常大,此後身體便每況愈下。貞觀十九年親征高句麗,由於沒有取得滿意效果,而耿耿於懷,回來後便萎靡不振。而最終的太子人選也不合自己的心願,李世民喜歡的是李泰,但是擁護李泰者都是幾個柔弱的文臣,關鍵時刻掉鏈子。所以,李世民只能向背後支援李治的集團妥協。

    李世民在生命走向倒計時的時候,也不能免俗。

    對於秦始皇求仙、漢武帝尋長生不老之術,年輕時候的李世民嗤之以鼻,他很是不理解兩位英明神武的帝王會如此荒唐。當印度巫僧謊說自己已經活了200多歲,並且懂得長生不老之術,李世民竟然信了。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李世民有祖上遺傳的頑症(後世考證為高血壓),而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去做,所以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病急亂投醫。結果事得其反,中毒而亡。(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步入中年便開始志得意滿,貪圖享樂。

    李隆基的墜落是因為女人,年近五十的時候,聽信武惠妃的讒言殺死了自己的三個兒子,武惠妃死後便鬱鬱寡歡,大有一蹶不振的意思。幸虧兒媳楊玉環的出現才拯救了他那個瀕臨崩潰的靈魂,於是他不顧綱常倫理,毫無廉恥地霸佔了自己的兒媳婦。

    從此君王不早朝,同時也開啟了他昏昏欲睡的後半生。奸相李林甫身居高位,殘害忠良,獨霸朝綱十九年。外戚楊國忠潑皮無賴,胸無點墨,志大才疏,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總結:李世民時期君臣和睦、廣開言路、以民為本,有著名確的人生座標和施政抱負,如果他能長命,大唐王朝會變得更好,晚年即便心智不清,但也不會把江山毀在女人、奸臣和小人手裡。而李隆基根本就沒有心懷天下,更沒有萬民蒼生,在他的心裡只有一個自己。所以她可以把楊貴妃愛的昏天暗地,但不會和楊貴妃共赴黃泉。

    李世民雖然也有過錯,但依然受人敬仰,依然可以被世人尊為天可汗,但李隆基只能在世人的冷嘲熱諷中孤獨離世。所以兩個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自然也不會有相同的命運,更不會去犯一樣的錯誤。

  • 7 # 貓叔說歷史

    關於“明君”和“昏君”,至今也沒有一個評判的標準,你成功了,即使手段殘暴,甚至卑劣,也會被吹噓成“明君”,最典型的就是漢武帝。如果你失敗了,身死國滅,即使滿腹才華,也會被嗤之以鼻,最典型的就是隋煬帝。所以,我不太喜歡把某個君王稱為“明君”或者“昏君”,因為中國兩千多年帝制,出了四百多個皇帝,除了極少數變態之外,都是優點和缺點並存。

    說說李世民吧,此人是個大家口中的“明君”,為什麼呢?無非是他很會表演,而且武功突出而已。說起表演,他與魏徵之間的雙簧堪稱經典,君主想要表現胸懷,臣子想要留下直名,事實上雙方各取所需而已。魏徵死後,李世民還不是一氣之下把他的墓碑搗毀,雖然他後來又重新給魏徵平反,可是,也側面反映了李世民並沒有歷史上說得那麼心胸寬廣。

    其實,李世民的晚年並不比李隆基好到哪裡去。其一,好色過度。其他不說,武則天就是那個時期進入後宮的,只要聽說有美女,李世民一般都不客氣。其二,迷戀丹藥。李世民中風之後開始對丹藥痴迷,並聽信了印度妖僧的讒言,最終令自己中毒,一命嗚呼。其三,好大喜功,大興土木。有人一直覺得唐朝大規模營造東都洛陽是從李治才開始的,事實上,李世民晚年就已經開始了。李世民耗費國帑無數,在隋朝東都的基礎上,大興土木,營造出了後來洛陽城的雛形,而李治只不過擴建一個上陽宮而已,其他的宮殿也都是小規模擴建。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李世民晚年都不比李隆基做得好。

    李隆基前期還是稱職的,後期荒於政事,沉迷美色,但安史之亂的爆發絕對不是李隆基私生活引發的這麼簡單。安史之亂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制度缺陷,一方面是將相之權分配失衡;另一方面是節度使權力過大。所以,我覺得李世民即使多活幾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 8 # 坐古談今

    題主這個問題,有不同意見。

    (1)李世民50歲,李隆基77歲,二人都有雄才大略,李隆基算不上昏君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得帝位。

    李隆基發動“玄武門之變”(唐隆政變),消滅韋后勢力,使父親登位。之後,長子李成器自願將太子之位讓給平王李隆基,使得太平公主的陰謀沒有得逞。登基之後再次發動政變誅殺太平公主,徹底掌握政權。

    從二人的奪權歷程看,李隆基很像李世民,二人都有雄才大略。從治國上說,李世民一生沒有大錯誤,諸如李淳風、武則天等說法都是沒有歷史根據的附會。李世民撐得起千年來的歷史對他的好評。

    李隆基在天寶(742—756)年間的14年裡確實昏招頻出,例如安史之亂中,李隆基瞎指揮造成叛亂被平滅時間延長;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都是很明顯的例證。

    但有些人說因為李隆基重用少數民族才造成安史之亂,所以,他是昏君。其實並非如此。

    從唐高宗時期開始“府兵制”逐漸被破壞,到李隆基時期“募兵制”成為主體後,“藩鎮割據”乃至叛亂就已經成為必然。這是因為軍隊武將有了軍權、治權甚至財權後的必然。

    (2)李世民老了是否會和李隆基一樣呢?這個並不好說,只能說機率問題

    唐太宗在位23年(626—649年)、李隆基在位44年(712—756年)。而年齡上,李世民(598年或599年)出生,享年50歲或51歲;李隆基則是生於685年卒於762年,享年77歲。

    我們可以看看中國統一朝代中夠70歲的皇帝都有哪些。劉徹、忽必烈虛歲70,朱元璋享年70歲,李隆基77歲,武則天81歲,乾隆88歲六位皇帝。

    那些割據時代的皇帝資格還不夠和統一皇帝比,也就不算了。

    從這個比例上看,可以看出封建社會皇帝中,70歲以上的帝王大多都不是昏君,因此,我們常說的,年紀大了就老糊塗了並非如此。

  • 9 # 雨夜讀史

    1. 李世民晚年還是保持自己的主見,而李隆基的性格已經被下屬摸透,被下屬牽著鼻子走

    李世民晚年比較大的過失是推倒魏徵的墓碑、聽信褚遂良的讒言殺了宰相劉洎。

    在魏徵去世後,李世民因為魏徵推薦的杜正倫和侯君集牽涉到太子謀反案,於是李世民以魏徵舉薦不當為由,下令推倒魏徵墓。

    當李世民親征高句麗鎩羽而歸後,他後悔地說,如果魏徵還在,我就不會有這次行動了。於是他重新將魏徵的墓碑樹起,並且慰問魏徵的家人。這說明李世民儘管不如早期那麼英明,但也不是昏君,他還是知道反思自己的過錯,並且還是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時,將朝中大事託付給劉洎,應該說此時李世民對劉洎還是很信任的。

    但是劉洎明顯有點託大,居然拍著胸脯對李世民說:“皇上請放心,如果有誰敢亂來,我就殺了他!”

    李世民徵高句麗失敗後班師回朝,途中李世民生病,劉洎和馬週一起去看望李世民。兩人出來後褚遂良詢問皇帝的病情。劉洎回答皇上病情嚴重令人擔憂。

    之後,褚遂良篡改了劉洎的說法向李世民告密。褚遂良向李世民稟告:“劉洎說朝延大事只要按照伊尹、霍光的故事,輔佐年幼的太子,誅殺有二心的大臣,便可以了。”

    李世民聽了大怒,他召來劉洎和馬周對質。結果馬周不發一言不願意幫劉洎作證。於是李世民逼劉洎自殺。

    劉洎的死李世民固然有一定責任,但是劉洎說話不知輕重才是他被殺的真正原因。

    李隆基晚年則已經墮落為昏君,他把朝政先後託付給李林甫和楊國忠等小人。因為怠政,李隆基的脾性被下屬摸透,被手下的人牽著鼻子走。

    李隆基的寵妃武惠妃以宮中有盜賊為由,下旨讓太子李瑛還有李瑤、李琚三位皇子帶兵進宮抓賊。然後武惠妃跑到李隆基面前誣陷三人謀反。李隆基在沒有核實的情況下將三位皇子逮捕,並諮詢李林甫的意見。李林甫說這是陛下的家事,將皮球推回給李隆基。李隆基於是下旨賜死三位皇子。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任命名將高仙芝為討賊副元帥,由於唐朝軍隊承平已久,戰鬥力不強,高仙芝與叛軍作戰不利,於是他在手下另一位久經沙場的大將封常清的建議下,退守潼關。

    由於此時的監軍邊令誠邊公公此前多次向高仙芝索要好處被拒,邊公公對高仙芝恨之入骨。

    於是邊公公向李隆基告狀說高仙芝棄地數百里並且貪汙軍餉,封常清則在被叛軍擊敗後畏敵,動搖軍心。

    李隆基大怒,不做任何調查,就派邊令誠到軍中斬殺高仙芝和封常清。李隆基又一次被下屬當槍使,除掉了下屬的對手,自毀長城。

    2. 李世民晚年還是有大批的賢臣輔佐,而李隆基身邊充斥著小人

    李世民晚年還是能任用賢臣,在李世民一朝,並沒有出現影響惡劣的奸臣。

    李世民在晚年時,仍然對身邊的賢臣房玄齡、馬周、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信任有加。李世民徵高句麗時,房玄齡留在京城監國,有人誣告房玄齡謀反,房玄齡不敢自己處理,將此人送到李世民處讓他親自處理。李世民大怒,立即將告密者斬了,並且責備房玄齡說以後這樣的事他自己處理就好。此事顯示出李世民對賢臣的絕對信任。

    李隆基晚年已經蛻變為昏君,從張九齡被罷相開始,李隆基已經成為親小人,遠賢臣的昏君,他重用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等小人,最終造成了“安史之亂”。

    3.李世民晚年仍具有出色的軍事才能,李隆基從來沒有上過戰場,不知兵事

    貞觀十九年,因為高句麗不聽大唐號令,攻打大唐的小弟新羅,李世民發兵15萬攻打高句麗。

    戰爭初期,唐軍勢如破竹,取得了較大的成果。唐軍順利地拿下蓋牟城和遼東城兩座軍事重鎮。

    對於最後一座重鎮安市城,李世民的打算是繞過它去攻打它南部的建安城,只要攻下建安城,唐軍就可以直撲平壤,儘快結束戰爭。

    可惜這個計劃被唐軍的陸軍統帥李勣否決了。他認為這個計劃過於冒險,李世民出於尊重主帥的考慮,決定放棄自己的計劃。

    此時高句麗派出高延壽和高惠貞率十五萬人馬來援救安市城。 而唐軍只有主力三萬人。李世民決定親自指揮攻打高句麗援軍的戰役。

    李世民兵分三路,一路由李勣率領攻佔西嶺高地,一路由長孫無忌帶領繞到高延壽的後面,李世民親率四千騎兵衝擊高延壽的大軍,高延壽正準備迎擊李世民時,李勣和長孫無忌也向高延壽發起了攻擊,高延壽軍在唐軍三路夾擊下大敗,並且退路被長孫無忌切斷,高延壽只好向李世民投降。

    這次打援的戰役,顯示出“天可汗”仍然具有高超的軍事指揮水準,以區區三萬人大破高句麗十五萬人。

    高句麗降將高延壽獻計,繞過安市城,直取平壤,李世民對這個計劃也很贊成。

    但是這個計劃遭到長孫無忌的反對,理由和之前李勣的一樣,這樣太危險,李世民作為天子不該冒這麼大的風險。

    於是唐軍繼續攻打安市城,結果打了幾個月也沒打下。高句麗的冬天來了,唐軍沒有準備過冬的裝備,李世民只好無奈地班師。

    親征高句麗是李世民的謝幕之戰。此戰可以看出李世民作戰沒有年輕時的那種銳氣,不敢冒險,但是他的軍事素養還在,特別是安市城的打援戰,李世民給高句麗人上了一堂生動的軍事教學課,他率領三萬人大破十五萬人的高句麗軍隊。

    李隆基則是不懂軍事的皇帝,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斬殺高仙芝和封常清後,派名將哥舒翰接任高仙芝的職務,扼守潼關。

    身經百戰的哥舒翰到任後,和高仙芝一樣看出唐軍的戰鬥力不行,於是他採取和高仙芝一樣的策略,守住潼關不出戰。

    但是哥舒翰與楊國忠交惡,楊國忠向李隆基進讒言,要謹防哥舒翰擁兵自重,應該讓他出關與叛軍決戰。

    昏聵的李隆基聽信楊國忠的讒言,逼哥舒翰出關作戰。哥舒翰放聲大哭,被迫率領二十萬大軍越出潼關與叛軍決戰,最後的結局果然不出所料,臨時拼湊起來的唐軍大敗,二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只有八千人逃回潼關。潼關不久之後落入叛軍手中。不知兵事的李隆基瞎指揮,使原本危害不大的“安史之亂”一發不可收拾,持續了八年才被平定。

    由此可見,儘管李世民晚年確實不如早期那麼英明神武,但是基本上還是保持了大事不糊塗的風範,而李隆基則徹底墮落為昏君,被人矇蔽。因此,即使李世民像李隆基那樣長壽,也不會成為昏君的。

  • 10 # 立春abc

    李世民再長命,也不會是李隆基。李世民是拿命博出來的皇位,曾經殺了自己的骨肉血親方才得到皇位,而且,他曾經很努力的建功立業一步一步的走到了最高處,而不是一步登天。並且登基之初,還有魏徵整天在朝堂上提醒著他,這後宮裡,有長孫皇后提醒著他,所以,無論如何,他不可能會是李隆基的樣子,雖然他做了殺兄弟的事,但是,他不殺兄弟,兄弟就會殺他,所以那也算是被逼所為。反觀李隆基,皇位得來的有些容易,沒有在外邊一刀一槍的搏殺,幾乎就是一步登天,平步青雲,所以,對於那些很輕易就取得的成功,得意忘形,忘了禮法綱常,有悖天理,所以必定會讓他自己嘗一嘗自己釀造的苦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嘿兄弟我講的對不對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