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賽麥大弘
-
2 # 野史豔譚
先看看大家認為的“胖美人”代表——楊玉環。同時代的杜甫是這樣描寫楊貴妃的:“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葉垂鬢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大意就是說楊貴妃楊是個身(骨)材(肉)比較勻稱的大美人,杜甫本人很可能真的見過楊貴妃,畢竟是被“命待制集賢院,召試文章”的人。在《長恨歌》中,白居易是這樣寫的:“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由“嬌無力”、“金步搖”可以看出,楊貴妃並不肥。再說大家都應該知道楊貴妃擅歌舞,
作為一代風流才子,白居易顯然是個愛“美”之人。有一次,他就詩興大發,專門寫了一首詩來讚美自己的兩個愛妾,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樊素的嘴小巧鮮豔,如同櫻桃;小蠻的腰柔弱纖細,如同楊柳)。雖然這首詩現在在白居易的詩集當中找不到了,但是唐朝一位叫孟棨(同“啟”)的作家卻在他撰寫的一本專門記錄唐朝詩人逸事的著作《本事詩》中有過專門記載。在《本事詩》中,孟棨寫道,“白尚書(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由此可以推斷,唐朝並不是以胖為美,而是以小蠻腰為美。
無獨有偶。白居易在《和春深二十首》中也說:“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
此外,初唐詩人劉希夷在《公子行》一詩中,也有“願作輕羅著細腰,願為明鏡分嬌面”的詩句。
另一位初唐詩人吳少微在其詩《相和歌辭·怨歌行》中,同樣有“小腰麗女奪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顧”的描寫。
歷史學家在史料當中也曾找到記載:「纖穠中度」,可見楊貴妃胖瘦適中,豐而不滿,豔而不妖。有學者推測出她的真實身高體重:大約為1.65米,體重為60公斤,僅僅屬於微胖界。此外,楊貴妃是個擅長歌舞的女性,並不至於肥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唐朝人的美女標準裡,是有苗條這一項的。
李德裕《柳氏舊聞》裡,正寵愛著楊貴妃的唐玄宗給太子選妃,“選人間女子細長白者五人,將以賜太子”。明確提出了標準必須是“細長潔白”的女性,可見,玄宗時代選美標準,也跟今天一樣:身形苗條,身材高挑,面板白皙。
詩僧貫休的兩句詩,是最能證明唐人的主流審美的。《白雪歌》中兩句: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意思就是:人無論貴賤,都不應該養成雞狗般肥胖的樣子。
所以說,唐朝人的榮辱觀念裡,肥胖是非常可恥的。
再者,我們還可以看看唐朝時選妃的要求。
唐朝政治家、文學家李德裕(“牛李黨爭”中李黨領袖)就曾在其著作《次柳氏舊聞》中記載過唐玄宗李隆基為其兒子李亨(後來的唐肅宗)選妃的事蹟。書中說,“上即詔力士下京兆尹,亟選人間女子細長潔白者五人,將以賜太子”。由“細長”二字便能看出:唐玄宗李隆基或唐玄宗之子李亨都比較喜歡身段苗條的女子。
巧的是,在宋代王讜撰寫的文言軼事小說《唐語林》中,也有“乃詔力士,令京兆尹亟選人間女子頎長潔白五人,將以賜太子”的類似記載。與李德裕《次柳氏舊聞》中的記載相比,二者僅有文字上的細微差別。
因此,無論是從唐朝詩人的作品還是從唐朝宮廷選妃的標準來看,都足以證明唐朝的審美標準仍然是“以勻稱為美”,和歷朝歷代並無分別,也完全當今華人的審美標準,並不存在“以胖為美”的說法。
退一步講,即便楊貴妃真的就是個胖子,也只能說明楊貴妃本人“胖得很美”,但不能因此認為唐朝就是“以胖為美”。何況,人家楊貴妃根本就不胖!
從古到今,華人的審美標準幾乎從未變過,始終保持著“以勻稱為美”(苗條而不見骨,豐滿而不見肉)的標準,唐朝也不例外。
回覆列表
謝邀,唐朝不是以胖為美,是豐滿,否則唐朝人都成大胖子了。從唐朝的壁畫中可以看出,男女都是雍容華貴,女人都比較豐滿,農村人說,比較富態。唐朝是個開放包容的社會,有容乃大,文化中充滿了自信,有海納百川的氣度 。敦煌莫高窟的唐朝壁畫、雕塑、字都體現這種風格,這是歷史上其他朝代無法比較的,唐朝是世界的國度,萬國來朝,唐太宗還被尊稱為“天可汗”,周邊多少國家的人慕名前來,有的還在超重做官,日本,北韓,越南,暹羅,波斯,天竺等等。最著名的就是日本的譴唐使,唐朝也是對日本影響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