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nnieling418
-
2 # 有一就說二
其實挺簡單的一個道理,叫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
作為教師是從教育角度出發去教育孩子的,是沒有感情色彩的,這樣就很公正了,教育目的很明確。但是當他是一名家長的時候,也同樣和所有家長一樣,對孩子的妥協,溺愛都是不能讓他很好的教育孩子,不能從教育的角度出發,那也就達不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有時候對孩子要"""狠"一些的,愛也是要會愛的,正確的愛、教育的愛這樣才行。孩子一切的行為習慣,規則等,都沒有建立,只有我們給他正確的指導,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各種能力,才是對孩子的大愛。
-
3 # 朵雲流觴
首先,教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老師和學生之間需要有感性的交流互動,一般講的愛與關懷都是基於感性而言,同時,老師透過客觀地分析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這是基於理性的把握。
老師對自己的孩子,要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做出恰當的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對學生,基於職業的經驗和素養能夠準確的判斷,能夠客觀的分析,能夠理性的施教;而面對自己的孩子,可能會更多傾向於感性,反而容易忽略了一點:在教育這件事情上,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學生並無不同。
其次,能教育好別人家的孩子,說明這是一個好老師,從職業角度說,一個優秀的老師一定是需要付出許多的,一輩子的大部分時間精力都交付給了三尺講臺,相對而言,對自己孩子卻反而疏於管理,這種情況也有。
再次,從孩子的角度看,教師子女和其他孩子並沒有不同,個體差異也實際存在。一個好老師,同樣的教育教學手段,學生卻仍然會有高下之別,所以不能用固定的模子來套,說好老師的孩子就一定是優秀的孩子。
最後,在現實中,雖然沒有一個確定的資料來說明,但以我之所見所聞,一個好老師卻管不好自己孩子的情形,有,但並不是普遍現象。
母親和教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職業。試想,當我們決定去做一名教師時需要學習,需要考教師資格證,到了崗位也有一系列的崗前培訓和持續的培訓,考核。而作為母親呢,沒有培訓就直接上崗了。優秀的教師是職業性階段性的學習和實踐,而且帶有普遍性 。而優秀的母親確是終生學習實踐,是個性化的。所以,做母親需要付出更多,雖然面對一個孩子教育卻更為複雜。加之人的精力,時間和耐心都是有限的,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確實工作很多很瑣碎,而且老師的工作壓力也挺大的。所以,做為家長更應該多多理解,多與老師配合,教育好孩子。畢竟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於老師而言我們的孩子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於我們自己的而言孩子可是我們的全部。所以,為了孩子都彼此理解,也讓老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關注自己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