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魚愛動漫

    前些天約了三兩朋友一起去另一個朋友家裡蹭吃蹭喝,順便出去逛街剁手。可就在我們收拾了東西、穿好鞋子準備跨出她家門口那一剎那,朋友的孩子“哇”一聲哭得好淒涼。連我這種以逛街為主要娛樂目標的人都忍不住捲起袖子準備哄哄了,結果朋友瞬間伸出雙手,一手牽一個人,拉著我們跑出門去了。

    一臉懵!

    無法理解!

    無法直視!

    這是什麼媽媽啊!

    那晚朋友跟我們說,其實並不是不願意抱孩子,但因為抱得太多了所以孩子有了分離焦慮,自己都快被孩子煩死了,經常性因為孩子哭落下很多工作上的事情,因此現在能不抱就不抱,要出門什麼的提前跟老公說一聲讓老公帶就好。

    相信有很多人寶媽因為孩子有分離焦慮而煩惱,畢竟菲娜也是過來人,之前也經歷過寶寶分離焦慮的痛苦,只要我突然消失在她的視線範圍內,就會哭得稀里嘩啦讓我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不過呢,除了一直抱抱抱,對付寶寶的分離焦慮還有其他方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分離焦慮的小知識,讓各位媽媽都能更好地解決這件事。

    Part one對待分離焦慮的方法

    1、與寶寶保持一定距離

    媽媽們一開始帶孩子就不能太過於親近寶寶,日常拿取東西之類的簡單活動也要引導寶寶自己動手拿取,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的獨立感,讓寶寶知道沒有爸爸媽媽其實他們也能完成某些事,也就能自然而然地分散寶寶對自己的依賴感了。

    2、教孩子生活技能

    寶寶有焦慮有部分原因是因為生活技能太少了,導致他們的世界裡除了爸爸媽媽和玩具之外,什麼東西都沒得接觸才會產生分離焦慮。

    實踐經驗:

    在寶寶開始“咿咿呀呀”講話時,菲娜經常帶寶寶到小區樓下跟其他小夥伴玩耍,讓他們玩沙子也好、玩玩具也罷,只要讓寶寶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就好。

    通常情況下,菲娜為寶寶準備的物品有小球球、音樂玩具、小繩子或小鈴鐺,這些都是能讓寶寶與其他小寶寶形成互動的物品。其中,我會用小繩子給寶寶學習如何打結,這對寶Bora說算是一件比較有難度的事情,所以我會教得很慢,前期時候會用雙手輕輕抓住寶寶一起打結。

    另外,在入園之前,還可以先教孩子在椅子上做好,如何拿碗筷、吃飯、把衣服放到哪裡去等等,讓孩子提前適應入園生活。

    3、正確的引導

    寶寶越有分離焦慮,媽媽更應該給予寶寶更多引導獨立的教育。比如寶寶不願意接觸非媽媽之外的其他人,那麼媽媽應該陪同孩子與其他人待一塊兒,引導寶寶與其他人進行接觸。這個過程中,媽媽要自己表現出於別人互動的樣子,並鼓勵寶寶多動、多開口說話。

    另外,在入園之前,媽媽們還得灌輸一些與小夥伴多接觸的話,以讓他們第一次接觸許多小夥伴的時候放下戒心。

    4、增強環境趣味性與吸引力

    3週歲前未入園,媽媽儘量為寶寶創造一個比較和諧的家庭環境,大環境弄不出來就把床弄可愛一點,讓寶寶爸對爸爸媽媽的注意力放到其他東西上。

    如果是入園了,媽媽可以在接寶寶離開幼兒園時陪著他在幼兒園裡玩耍,以讓寶寶對幼兒園產生興趣,就能弱化他的“分離焦慮”咯。

    Part two 不同年齡階段的分離焦慮

    瞭解過分離焦慮後的解決方法後,菲娜想簡單說說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所對應的分離焦慮表現情況,這樣媽媽們就能針對不同的反應做出不同的應對方式啦。

    1、0-3個月的寶寶

    對誰都沒什麼印象,只要吃喝拉撒一切正常就不會產生分離焦慮。

    2、3-6個月的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處於依戀關係發展初期,只會分別熟人與陌生人,但意識不強,因此其他人想接觸比較簡單,分離焦慮也容易消失。

    3、6-24個月的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處於依戀關係成熟期,寶寶能夠很明顯地區分熟人與生人,但具體對生人的接受程度如何,得看前面幾個月爸爸媽媽如何培養。只是這個階段是分離焦慮的嚴重期,爸爸媽媽們千萬彆強求讓寶寶脫離身邊,這會讓寶寶感受可怕的分離恐慌。

    4、24-36個月的寶寶

    度過分離焦慮嚴重期後,寶寶對於媽媽的短暫離開有了一定承受力。這段時期,媽媽們如果要離開寶寶了,需要給予寶寶自己會回去的訊號,慢慢地分離焦慮就會減少。

    其實解決分離焦慮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寶寶轉移注意力。媽媽們可別覺得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畢竟你讓寶寶轉移注意力的時候,每天需要花上大把大把的時間陪著寶寶做親子活動,什麼引導寶寶開口說話啦、玩遊戲、聽音樂、帶去面見小區各色各樣的鄰居啊都得你親自操手。

    所以呢,想要讓寶寶在你出門的時候不會哇哇大哭,你得先把寶寶的分離焦慮安撫下來才行呀。

    == END ==

    作者簡介

  • 2 # 程睿寶媽

    我兒子從生下來就是我自己帶,可是他一點分離焦慮症都沒有,除了睡覺的時候想找我,其他時間我把他放誰家裡他都不會鬧,朋友打趣說我兒子這是母愛太足了想換換新鮮的

  • 3 # 蜜桃姐姐
    如何減輕嬰兒的分離焦慮

    1.不要匆忙分離

    寶寶會感覺到來自家長的壓力,會變得煩躁不安。和寶寶先坐一會兒,之後他就可以自然些。當覺得寶貝看起來舒服的時候,讓其他照顧者帶他去玩。當你離開的時候,寶寶就會在另一個照顧者的懷抱裡而不會大吵大鬧。

    2.親吻並擁抱孩子,然後離開

    我們自己首先不能動搖,那隻會讓寶寶感到困惑。意志堅定地離開,並不是一種無情的表現。如果爸爸媽媽自己猶豫不決,會讓寶寶抓住機會“撒潑賴皮”,以後再想安然無恙的離開就更難了。

    如何減輕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的分離焦慮

    1.進入房間時,問候另一個照顧者和孩子。

    2.花時間幫助孩子一起遊戲活動,然後和保姆(或其他照顧者)進行廣泛的交談。孩子們喜歡和他們的環境互動,所以讓他參加一個遊戲活動會幫助他更容易地過渡。

    自然離開小貼士

    1.坐下來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書,然後抱著他離開。

    2.和孩子畫一幅畫,讓她儲存。

    3.和孩子坐在一起,和朋友一起做一個活動。當他完全投入並安頓下來後,給他一個擁抱、親吻和離開。

    4.離開的時候,讓孩子把家庭或父母的一些東西留著。能夠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5.讓孩子到視窗或門口和家長揮手道別。

    試著創造一個每次離開時都要遵循的出發儀式,不管是在託兒所還是在家裡。當孩子很快熟悉這個儀式時,就能夠自然而然的接受和家長的分離。

    6.讓其他照顧者幫忙分開。

    當家長準備離開時,可以給另一個照顧者訊號。如果孩子哭了,可以馬上安慰。

    雖然與我們愛的人分離可能是痛苦的,但依舊可以透過與孩子照顧者的精心合作來減輕痛苦,所以,行動起來吧。

  • 4 # 心連心好月嫂

    一、寶寶分離焦慮的原因及處理

    1、為何分離焦慮?

    這是保護寶寶的機制。如果你的寶寶已經開始爬行,他很容易會因為任何人或任何地方而走散。焦慮只是讓孩子保持安全,因為他會尋找他的照顧者和麵孔熟悉的人。

    2、寶寶觀察反應

    寶寶會評估你對陌生人的反應。如果妳著急,他才會著急。如果你對某個人微笑,他會感到安全。他會根據你的反應來做反應。

    3、告知朋友訪客

    事先讓你的朋友訪客們知道,你的孩子對陌生臉孔會害怕,請他們表現的溫柔點,不要太過興奮,以免嚇到寶寶。緩慢的方式可以讓寶寶慢慢接受。

    4、介紹寶寶認識

    妳應該介紹不熟悉的朋友給妳的寶寶認識,但要面帶微笑,保持距離。保持開心的樣子很重要,這會讓寶寶認為你很安全,所以他也會很安全。

    5、安撫寶寶情緒

    當寶寶在訪客身邊時有可能因為恐懼或焦慮突然大哭,即使訪客是想對他示好。此時不要不好意思,將妳的寶寶輕輕地抱回來,安撫他的情緒。

    6、隨時出現身影

    如果寶寶已經開始習慣你的訪客,讓他待在那邊,繼續的玩,你可以試著稍微離開再回來,偶爾出現,這能讓孩子知道你隨時都在附近。

    二、寶寶有分離焦慮的其他優點?

    1、信賴和仰賴妳

    寶寶之所以會焦慮一部份的原因,是出自於信賴妳和仰賴你。當他對周圍緊張、不安時,自然會想找可以讓他感到安心的人,也就是你。

    2、警覺心非常高

    會有分離焦慮的寶寶,通常對周圍非常的敏感和敏銳,所以周圍出現他陌生的人事物時,會讓他提高警覺,大聲呼喚你來救他。

    3、得知寶寶位置

    當你的寶寶失散時,你可能也會非常緊張,如果你的寶寶會大聲嚎哭,你可以依聲找尋,加快你找回寶寶的速度,減少危險。

  • 5 # 養娃心經

    我家寶寶從一開始就有這樣的分離焦慮症,一上班,她就哭,後來開始躲著她,趁她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走,但後來一句話他竟然可愛的向我質問:媽媽沒有和我打招呼就走了,我直到,分離焦慮症是因為孩子害怕,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偷偷溜走並不能給他帶來安全感,反而會讓她患得患失。從此,我就再也沒有這樣做。

    1.提前告知。

    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可以在孩子高興的時候跟他提一下媽媽要上班,暫時離開寶寶一會而,等指標指到6的時候,媽媽就回來了,給孩子的心理安全打上一劑強心針。讓她知道媽媽並不是一走了之,不要你了,而是暫時離開而已。

    2.美好的期待。

    離開也能成為美好的期待,這也許得等孩子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之後才能實施。2歲開始就差不多了,她開始漸漸的開始有了自己的理解,知道什麼是好玩的,什麼是不好玩的。當媽媽要走開時,你可以告訴她,媽媽是去努力賺錢,給你買禮物,但是這個時候媽媽一定要兌現自己的承諾,一段時間給孩子買禮物,讓孩子美好的盼頭。

    3.轉移注意力。

    這招不得不說無論是0-12月的小嬰兒,還是1-3歲的小幼兒,都非常好用,屢試不爽。用孩感興趣的東西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玩具、繪本、小影片,不得不承認,我家閨女中了小影片的毒了,每次爺爺奶奶都用這招來哄,還好,我們有做時間規劃,不會讓她看太久。這樣孩子也開心,大人也好帶。

    分離焦慮其實沒有那麼可怕,平時給足孩子安全感,時不時的表白一下,時不時的來個抱抱,有首兒歌寫的很好:

    愛我你就陪陪我

    愛我你就親親我

    愛我你就誇誇我

    愛我你就抱抱我

    。。。。。。

    陪伴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 6 # 麥子媽咪

    分離焦慮症是怎麼一回事呢?顧名思義就是孩子缺乏一定的獨立性,對媽媽過於依賴,在媽媽離開的時候,會感到害怕、焦慮、不愉快、又哭又鬧。這是一種極為正常的生理現象,幾乎所有的小孩都會不同程度的出現,越小的孩子表現的越明顯。 隨著小孩逐漸長大,他們開始有個體意識,能夠獨立運動,身體也可以逐漸離開媽媽,但是精神上卻沒有做好分離的準備。分離焦慮有兩個高發期,一個是從8月齡左右開始出現分焦慮的跡象,到18個月時會達到最高峰,另一個則是三歲剛上幼兒園的這段時間。 分離焦慮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1.又哭又鬧的反抗階段

    2.斷斷續續的哭泣,動作吵鬧逐漸減少,開始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的失望階段。

    3.開始接受外人的照顧,並開始正常的活動,但是想到媽媽時,又會出現悲傷表情並且哭泣的情況,這是超脫階段。 小孩逐漸長大,分離在所難免,怎樣才能更輕鬆呢?

    1.離開前告知

    有些媽媽不忍心看見小孩哭鬧,就會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走,或者欺騙孩子說一會兒就回來。這雖然暫時逃離了小孩哭鬧的折磨,但是當孩子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媽媽不在身邊了,會感到更加的恐慌,更加害怕你的離開,就會越來越粘你,分離焦慮也會更加嚴重。正確的做法是,在出發前親親小孩,或者向他揮手告別,但是時間不宜太長,不然可能會引起小孩的焦慮,並建議在相同的時間、地點以相同的方式進行告別,堅持每次離開前都要和小孩做個小小的告別儀式。

    2.告別時要態度堅定

    有些媽媽在告別的時候,看到孩子哭的很厲害,就不忍心進行反覆的安慰,其實這隻會讓情況更難處置,告別的時候要快樂並且堅定的說再見,然後給小孩一個擁抱或者親親。

    3.說到做到遵守承諾

    在你承諾的時間內,回到小孩身邊,有利於建立寶寶的信任和理解。

    4.培養獨立的性格

    有時候小孩一個人很認真的玩玩具或者發呆,這時候建議大人在一旁默默的陪伴,不要打斷,讓他自己呆一會兒,這樣能夠鍛鍊孩子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其獨立的性格。

    5.有質量的陪伴

    在孩子哭泣、哭喊時,要及時的給予迴應,多和孩子進行有感情的擁抱、眼神交流、微笑交流和表揚。平時可以透過過家家、角色扮演或者講故事等高質量的陪伴時光,來幫助小孩更有勇氣地面對分離。

    6.融入社交

    多帶孩子出去認識同齡的孩子,讓孩子融入社交環境。讓他們覺得不單單能享受和媽媽在一起的快樂,也可以享受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快樂,幫助孩子建立真正的安全。等孩子融入後,再慢慢的退出在一邊他們能看見你的地方,這對於孩子面對新的環境,不再那麼害怕,而且變得更加主動。

  • 7 # 育學園

    “害怕孤單”的寶寶體現在對媽媽的依戀和害怕分離上,在寶寶7、8個月時就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表現,大約要到寶寶2歲左右才能慢慢減弱或消失,也有部分寶寶到4歲時仍有這種情況,會表現為喜歡粘人,而且不願意和爸爸媽媽等家人分離。

    總是放任寶寶無止境地依戀家人或害怕分離,對他沒有什麼好處。或許讓寶寶和兄弟姐妹或其他小夥伴玩,可能會沖淡他孤單的感覺,但這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家長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幫助寶寶學會面對和家人的分離。

    給予更多的安全感

    真正能使寶寶獲得安慰的方法,就是讓他充分的感受到家人對他的愛,從而產生足夠的安全感。平時爸爸媽媽應該儘量的多陪伴寶寶,給他更多的關注與呵護,當他感覺足夠安全,才更有勇氣去面對分離的場景。

    要理解但不要妥協

    分離焦慮和依戀都是寶寶的正常表現,家長應該寬容而耐心的對待他,不要因為覺得煩躁就訓斥他的哭鬧。家長也不能一味的覺得寶寶很可憐,而總是對寶寶妥協,這隻能讓寶寶下一次更難和你分離。當你確實需要離開寶寶一陣子時,可以溫柔的和寶寶告別,然後堅定的離開,不能半路返回。

    從短暫分離開始練習

    從短暫分離開始鍛鍊寶寶適應這類情景,但不要悄悄地離開寶寶,以免他誤會你拋棄了他。設定一個“媽媽離開”的程式,讓寶寶逐漸瞭解媽媽要消失一段時間,然後還會再回到自己身邊。記住一定要在答應回來的時間內回來,這也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方式。

  • 8 # ANBOLAC安寶樂

    這是一種習慣和沒有安全感的表現,當孩子習慣於一個人的時候,換一個人,他就會覺的不舒服,不自在,可能這也是人類的本能吧。

  • 9 # WangjinZhi

    謝謝繳請,寶寶一和媽媽分開就哭鬧。這是媽媽給寶寶養成的依賴性的習慣。應該及時糾正。可以這樣做,給寶寶準備適合他玩的玩具,來轉移他的注意力。時間長了,寶寶的注意力用到玩具上,這樣時間長了,媽媽可以隨時脫身了!祝朋友心情愉快!寶寶身體健康!

  • 10 # 大海心理

    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會感覺到一些情緒,然後想辦法應對,如果無法應對或應對無效,會感覺到焦慮,如果一直處在這樣的情況,這個焦慮本身就成了問題,所以在說化解分離焦慮時,似乎媽媽已經無法再忍受這種情境,我猜媽媽自己也曾經有類似的分離困難,並沒有更好地處理這種情境的回憶可以用來作為模板,因為我們成為父母以後,小時候的一些與父母的經歷會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拿來使用,所以小時候遇到同樣問題卻沒有很好地解決時,會在自己成為父母時面臨同樣的困境,媽媽要了解自己的焦慮來源,這樣就可以在面對孩子時,先自行處理這個部分,免得帶給孩子,孩子的身體感受是很敏銳的,媽媽的焦慮會被孩子清晰地捕捉到,但孩子又不能理解 和處理這些,這可能加重了分離的困難。

    同時,這個分離是人生很重要的一步,也很具體,與媽媽和孩子以及母子關係的具體情況有關,寶寶多大,母子關係如何,分離多長時間,母親在每次分離前能否安撫好孩子的情緒,有沒有承諾,這個承諾有沒有實現,媽媽有沒有按時出現,這些都影響到孩子的耐受力,這些影響對成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困擾,對嬰幼兒來說可能是天大的事,因為嬰幼兒要靠媽媽生存的,離開媽媽是一個死一樣的體驗。最初幾年的心理建設很重要,在現實層面,媽媽可以調整一下時間,側重一下孩子的照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上那麼多賣紙巾的,他們的貨從哪裡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