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空谷財譚

    我選的話,毫無疑問是創業。100萬元去理財,收益不足以改變命運,只能是過過小日子。

    假設理財的年平均收益率達能到7%,那麼五年的收益是35萬。35萬能幹什麼?就算買四線城市100方左右的房子,首付還是不夠。更何況,要達到7%的收益率,還要冒本金損失的風險。如果每年7萬用於消費,是可以過得比較瀟灑,但是,五年後這一百萬收回後,日子可要斷崖式下跌了。

    100萬拿來創業,五年後有可能變成債務,但是如果創業成功的話,你就不用擔心五年後怎麼生活了。從風險與收益比較來看,我更願意冒這個風險,博取未來改變命運的機會。

    我是這麼想,但不是想慫恿大家都去創業。每個人際遇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願意理財過安穩日子也無可厚非。創業需要勇氣和資源,大家各安天命吧!

  • 2 # 另眼看財經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一百萬,五年內進行投資選擇,五年後要回收本金。這個問題對於不同人是有不同答案的。

    如果對於一個普通大眾,之前是沒有對一個行業深度研究或者有優秀的想法等,那我還是建議選擇理財產品投資,如果按照年利率4%來計算的話,100w購買理財產品,5年大概是有20w左右的收益的。這也是我比較推薦的理財方式,畢竟大多數人對創業還停留在想象狀態的。

    那什麼人適合選擇用100w進行創業呢?第一種,有過創業經驗和經營經驗的人,對於這部分人相對於普通人來說能規避一部分不熟悉市場的坑,從而成功的機率會比較大。第二種,在一個行業有多年深耕經驗的,這類人由於在某一細分行業長年累月的積累資源,而且對這個行業有很深刻的認識,如果選擇在這一行業進行創業,成功的機率會比較大。很多職工離職再創業多數屬於這種。第三種,有很好的idea和很強的支援力的人。這部分人抓住社會上某些現象,並想出解決方案。多數網際網路創業公司都屬於這種型別。

    最後題主提出五年需要歸還本金,如果你投資虧損後不能歸還本金,而且歸還本金這段時間生活會收到嚴重影響,那我還是建議選擇理財產品。

  • 3 # 宏看財經

    有這個機會,我會選擇拿一百萬去理財。五年後本金要收回,相當於借給我一百萬五年的免息貸款,對普通 工薪階層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

    創業是很多人的夢想,我 也曾創過業;目前經濟下行且暫未探底,如網際網路電商、實體或傳統行業也不好做。將一百萬投資網紅特色小吃或餐飲行業或許可行,畢竟民以食為天。但這一百萬是有時效性的,五年後本金是要收回的,投資實體,往往三到五年才能回本,或是更長時間。往理想狀態,一百萬創業,企業在經過創業初期艱難,在第四年或第五年盈利準備擴大產業鏈或門店版圖時,這一百萬要回收,也就是投資資金要被抽走,這時就會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問題。這幾年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勞也許就會付之東流。當然,如果正處於創業期間,缺少資金的毫無疑問會拿這筆錢去創業或二次創業投資,根據個人所處環境,因人而異。

    一百萬去理財,五年後本金要收回,註定不能投資於高風險行業或不能全部投資於高風險行業。我會將一百萬分成3份,50%投資於銀行定期理財或大額存款,年化收益爭取達5個點,20%購買混合型基金,目前大盤處於相對低位,機會大於風險,投資得當年化收益8個點左右,問題不大;30%投資指數型基金,五年的時間相信也肯定中國經濟會有質的發展,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也會有不錯的表現。一百萬理財,5年的時間理想狀態,可獲取30萬的收益。這就是我選擇去理財的理由。

  • 4 # 海燕炒股日記

    我選擇理財,創業比較難,而且現在實體比較蕭條,投進去容易,想安全出來卻很難,五年後投進去的本金可能出不來,而理財只要控制好倉位,大部分買穩健的理財產品,小部分做激進的金融投資,進退自如。

  • 5 # 農人雄起

    100萬,對於創業者的我來說,我不會選擇理財!理財帶來的收益遠遠比不上創業帶來的收益。在資本的運作下,100萬帶來的收益是你無法想像的。

    做為創業的一員,一百萬,五年後收回本金,這是相當划算的。就算我支付給你一定的股份,或者按照銀行利息,高於銀行利息我也非常樂意。

    我不是創業的小白,起家的時候是白手的!農村出身的我,很難借到額度大的款。所以我明白資金對於傳統行業創業者來說意會著什麼。那是可再生的鮮血!可讓企業再邁出更多步的登天梯!

  • 6 # 房壇法菜

    如果給100萬免費用5年,我會這樣來使用這100萬。用70萬銀行理財將70萬資金存“小銀行”,選5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5.225%,則5年到期時的本息合計882875元,差117125元就是100萬,資金缺口是很小的,在多數人填補能力範圍內。用30萬去創業

    這兩年經濟環境不好,投資風險大,創業資金不宜投入太多,如初次投資,又缺乏投資經驗,還是要謹慎些,沒看好就不要投,不損失本金就是賺了。

    在選取創業專案上,宜選擇本小利大的專案,比如開間小店;或利用自身技術、能力特點,發揮專業特長,開展投資創業專案。自己熟悉的專案,才知道風險點在哪裡?利潤點在哪裡?營銷突破口在哪裡?乾的事情又是自己擅長的,得心應手,不會被技術骨幹牽著鼻子走。

    也可以用100萬全部理財創業風險是很大的,稍有不慎,就會血本無歸;除非萬事俱備,又有東風,不然不能貿然創業,只能理財。

    100萬理財,選最笨的5年期整存整取方式,年利率5.225%,5年到期時的本息合計1261250元,5年淨收益261250元;基於銀行破產風險考慮,可以存在3家銀行就可以規避了存款風險了,萬無一失。

    為什麼不去創業

    大的經濟環境不好,實體店倒掉一大片,電商的日子也不好過,在這種形勢下,不管做實體店,還是開網店,整體消費乏力,銷售和業績都是一大問題,東西和服務沒人買,哪還開店幹什麼。

    目前行情下,只有一種情況可以創業,就是萬事俱備,還有東風等著。有現成的專案,等著註冊公司去接,而且工程結款還有人脈幫助,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去創業。不然,註冊公司後還要重新找業務的,就不要冒險了,穩穩地將100萬存銀行吃利息,少是少些,但沒有風險。

    因此,是將100萬存銀行理財,還是全部用於創業,還是分散理財和投資?要看自身的實際情況。最合理的處理方式是拿70萬理財,30萬創業。

  • 7 # 冰心翠美人

    投資絕不是一拍腦門兒就該去幹的事兒。投資需要門檻,與個人自身能力有莫大關係。

    我會選擇個人理財,且選擇自己炒股或自己做股指期貨。為什麼我強調是自己呢?因為我覺得我可以用五年的時間,在學習中實踐提升個人理財的能力,可以斬獲一定收益,並讓自己變得更專業,投資了理財同時投資了自己。我是主動學習型,我並不具備投資實體產業的能力。

    之所以選擇做個人投資,還有一個因素是因為我不想別人為我的行為買單。不具備投資實體產業的能力,原也是可以慢慢摸索出道理來的,但較長時間週期,讓別人與我一起承擔風險,我不願意。生活在高消費的社會大環境下,誰都有生存壓力,我可以折騰自己,沒道理去折騰別人。

    實體投資,我且不說現階段實體難不難做的問題,因為不管是在經濟上行期還是經濟下行期,都會有人去投資實體,成功或失敗跟社會經濟環境有關,更與投資人的個人綜合素質有關,比如投資人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能力,團隊的組建能力、人才的辯識和任用能力,公司的管理能力,政治和國際形式的敏感度,以及業務的拓展能力等等。

    如果我已經在某個領域沉澱很久,不管是政府相關部門,還是供應商和產品銷售渠道,或是客戶資源,我都完全熟悉,並可為我所用,且管理內務也能立即組建完整團隊熟練上崗,那我肯定投實體,因為個人理財投資並不影響我對實體產業投資的把控。個人理財和實體投資並不衝突,關鍵是實體投資需要具備專業水平和能力。而這些我都不具備。

    所以,我認為,沒有客戶資源的非專業人士,最好的投資是進行個人理財投資,同時提升自己。比如,喜歡翡翠或藏品,就讓自己多獲得專業知識,把它們變成一項未來用得上的投資技能。

    任何的投資,最關鍵是,把自己變得更專業。

  • 8 # 浪花投資19

    我會選擇理財,原因很簡單,不做能力範圍外的事,對於創業我不在行,很難保證五年後是否保本,但理財不同

    理財比較特別,可選保守和激進兩者風格,也可以組合使用。考慮到五年後後的保本,就保守風格,可大機率確保本金安全

    1、債券

    債券本來就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尤其是國債和金融債,當然首選五年內到期,且收益率滿意的。

    為了提高收益率,還可以考慮企業債和地方債,但這需要選擇且到期日不能超過2年

    2、基金

    這類品種特別多,簡單的話就只考慮ETF,這部分需要選時,重點是在股市進入牛市時(什麼時候是牛市,我已經回答過,這裡不重複了),部分資金配置股票類ETF,切記只能部分資金!

    3、可轉債

    雖然可轉債屬於債券,但也有股票性質。此類投資不如債券穩健,有一定風險,需要專業技術操作。如果對此不專業,也可以放棄

    4、股票

    這類屬於風險投資,有經驗和技術的人可以玩,這裡說的是穩健理財,重點不是普通股票,而是指有低風險機會的股票,比如要約收購、保底增持等這些技術非常規性,不會的也可以放棄,不能亂用

    說實話,我感覺做實業比理財難,而且成功率並不比理財高,創業更是高風險高失敗率的活動,所以我還是選擇理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瑞安到溫嶺要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