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代人面紋銅鼎
商代人面紋銅鼎,高38.5釐米,口長29.8釐米,口寬23.7釐米1959年寧鄉黃材出土。鼎為炊器,上有兩耳,便於提攜,下有四足,便於加溫。
商代銅鼎很多,此鼎特別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個人面,濃眉大眼,高鼻樑,凸顴骨,寬嘴緊閉,表情莊重。在人面的額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兩側置獸爪。
表明此人面並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們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內有“大禾”二字銘文。
2、商代豕形銅尊
商代豕形銅尊作野公豬形狀,尊為酒器,豬背上開橢圓形口,設蓋,腹內盛酒。以野豬作為器物形制,在現有的商代青銅器中僅此一例。
有的考古學者認為商周時期的象生動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徵的意味,藝術地表現了人們的原始宗教觀念。
3、商代牛形銅觥
商代牛觥是商晚期青銅盛酒器,1977年11月在衡陽市蒸水北岸包家臺子出土。包家臺子南距轄神渡約1000米,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00米,高出周圍地面約1.5米。
其時,牛觥埋在深約1米的黑褐色土中,頭部東向,周圍未見墓葬痕跡,當為部落首領或長老在一場祭祀天地、祈求平安的祀典後深埋在臺地中央的。
4、商代立象獸面紋銅鐃
鐃(náo)為樂器,經過實測,敲擊正鼓和側鼓,可以發出不同的樂聲。鐃的形制與稍後的鐘相似,鐘有鍾架,屬於懸掛敲擊的樂器,從鐃的結構看,有的可以懸掛,有的則甬部為直筒形,無法懸掛,因此,鐃(náo)可能是一種甬部在下,口朝上的敲擊樂器。
此鐃的側鼓有立象,鉦(zhēng)部粗線條的獸面紋,鉦周邊有虎、魚和乳釘相間排列的紋飾。 湖南地區距今為止發現的銅鐃(náo)數量較多,最重的達到221.5千克。
5、鴞尊
鴞[xiāo]尊為古代盛酒器。銅尊,最早見於商代。鴞,俗稱貓頭鷹。在古代,鴞是人們最喜愛和崇拜的神鳥。鴞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採用的原形。
鴞尊一九七六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原器為一對兩隻,鑄於商代後期。原器通高四十五點九釐米,外形從整體上看,為一昂首挺胸的貓頭鷹。通體飾以紋飾,富麗精細。
喙、胸部紋飾為蟬紋;鴞頸兩側為夔紋;翅兩邊各飾以蛇紋;尾上部有一展翅欲飛的鴞鳥,整個尊是平面的立體的完美結合。尊口內側有銘文“婦好”二字。
1、商代人面紋銅鼎
商代人面紋銅鼎,高38.5釐米,口長29.8釐米,口寬23.7釐米1959年寧鄉黃材出土。鼎為炊器,上有兩耳,便於提攜,下有四足,便於加溫。
商代銅鼎很多,此鼎特別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個人面,濃眉大眼,高鼻樑,凸顴骨,寬嘴緊閉,表情莊重。在人面的額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兩側置獸爪。
表明此人面並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們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內有“大禾”二字銘文。
2、商代豕形銅尊
商代豕形銅尊作野公豬形狀,尊為酒器,豬背上開橢圓形口,設蓋,腹內盛酒。以野豬作為器物形制,在現有的商代青銅器中僅此一例。
有的考古學者認為商周時期的象生動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徵的意味,藝術地表現了人們的原始宗教觀念。
3、商代牛形銅觥
商代牛觥是商晚期青銅盛酒器,1977年11月在衡陽市蒸水北岸包家臺子出土。包家臺子南距轄神渡約1000米,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00米,高出周圍地面約1.5米。
其時,牛觥埋在深約1米的黑褐色土中,頭部東向,周圍未見墓葬痕跡,當為部落首領或長老在一場祭祀天地、祈求平安的祀典後深埋在臺地中央的。
4、商代立象獸面紋銅鐃
鐃(náo)為樂器,經過實測,敲擊正鼓和側鼓,可以發出不同的樂聲。鐃的形制與稍後的鐘相似,鐘有鍾架,屬於懸掛敲擊的樂器,從鐃的結構看,有的可以懸掛,有的則甬部為直筒形,無法懸掛,因此,鐃(náo)可能是一種甬部在下,口朝上的敲擊樂器。
此鐃的側鼓有立象,鉦(zhēng)部粗線條的獸面紋,鉦周邊有虎、魚和乳釘相間排列的紋飾。 湖南地區距今為止發現的銅鐃(náo)數量較多,最重的達到221.5千克。
5、鴞尊
鴞[xiāo]尊為古代盛酒器。銅尊,最早見於商代。鴞,俗稱貓頭鷹。在古代,鴞是人們最喜愛和崇拜的神鳥。鴞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採用的原形。
鴞尊一九七六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原器為一對兩隻,鑄於商代後期。原器通高四十五點九釐米,外形從整體上看,為一昂首挺胸的貓頭鷹。通體飾以紋飾,富麗精細。
喙、胸部紋飾為蟬紋;鴞頸兩側為夔紋;翅兩邊各飾以蛇紋;尾上部有一展翅欲飛的鴞鳥,整個尊是平面的立體的完美結合。尊口內側有銘文“婦好”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