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天真斯頓

    兩歲半的孩子,你說是叛逆,我也是很佩服。

    孩子調皮搗蛋,要及時發現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對症治療,避免小毛病造成大錯誤。

  • 2 # 不吃辣遊俠

    先說兩種錯誤的方法,一:放任自流,二:嚴厲責罵。這兩種方式只會讓孩子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會影響終身。

    首先,作為家長要懂得包容,包容孩子與學習無關的興趣愛好,像案例二中的情況,雖然初三學習任務很緊張。可是擁有興趣愛好本身並沒有什麼錯。只是家長一意孤行的認為,打籃球會影響學習。相反,打籃球不僅鍛鍊了身體,並且讓孩子學會了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家長不應該干涉孩子這個興趣愛好。可以讓該生列出學習時間表,每天給出40到一小時時間,讓他痛痛快快的玩一下。甚至家長還可以陪他一起鍛鍊,這樣才能建立有效的溝通。其次,作為家長,要懂得適當的尊重和適時的鼓勵。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適當的尊重”是指:儘量的不要過多的和孩子提成績。我們必須承認孩子的學習能力會存在著差異,但是,只要他努力了,那就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適時的鼓勵”其實就是家長在看到孩子努力的同時,用語言或是物質上的的獎勵,有時候就是一句肯定的話,或許就會成為你孩子向上的動力。

    在具備以上兩點的前提下,你和孩子還需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有效的溝通”不是用家長的身份命令你的孩子該怎樣做,也不是表面一套心裡一套,口服心不服。更不是家長不願意問,孩子也不願意說。“有效的溝通”是指:家長和孩子都在輕鬆愉悅的氛圍內很隨意的交流有關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對孩子做的不好的方面,或直接或委婉地指出。同時也可以徵詢孩子的意見。你要知道孩子對你提出的這些問題的看法、觀點。通俗的來講:就是你要知道他(她)是怎麼想的。這樣才能建立有效的溝通。

    當然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每一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男生女生也不一樣。每一個人家庭、經歷也不同。

  • 3 # 多嘴大哥

    兩歲幾的小孩不存在判逆心理,是在長意識的時候,喜歡摸仿大人做事,也自己一點點的摸索,這個時候就要好好引導。

  • 4 # 果有

    小孩子快三歲時,已經漸漸有了自己的意識,此時並不是叛逆,而是開始有了自己的需求,正確的引導孩子,如果特別喜歡看電視或者手機,要開始控制時間,最好是多與同齡孩子玩耍,可以上幼兒園了

  • 5 # 禪悅心香

    這個時候正是孩子第一次自我意識萌生的時候。

    這個時候的他們會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不斷地去探索發現。曾經有些粘人的寶寶突然變得獨立,或者,很獨立的寶寶變得很粘人,開始嘗試拒絕爸媽的幫忙,自己動手吃飯,穿衣等。更有些時候,經常把“不”掛在嘴邊。恭喜,您的孩子長大了,第一次有了自我意識。

    這個時候,面對孩子的變化,不少年輕的父母有些不知所措。

    其實,這個時期記得四點就好。

    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很多孩子在生病或飢餓的時候會加重反抗情緒,這個時候他也在試探父母對他們的愛。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有助於緩解孩子的緊張心情。

    給出建議,而不是命令。如果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危害到自身和其他人安全的事情,要口氣嚴肅地告訴他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後果。比如孩子對刀具好奇,父母可以用刀子劃一些紙片之類,然後告訴寶寶,刀具危險,萬一受傷,你會流血,爸爸媽媽會心疼。

    以身作則。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在潛移默化地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了。所以,家長們不想讓孩子擁有的行為,盡力也要做到哦!比如很多家長不想孩子過多接觸手機,而家長每天抱著手機津津有味,可能嗎?這樣只能引起孩子更強的好奇心。

    不要強迫孩子分享。很多家長強迫孩子去和別的小朋友交換,或是分享食物,玩具,覺得這樣能幫助孩子有好人緣,交到朋友。可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剛剛有了“我”的意識,還沒有完全搞懂“我”和“你”的關係,強迫分享只能讓孩子長大以後留下心理障礙,這個是不可逆的。請尊重孩子的對於“我”的選擇。

  • 6 # Cz空白哥

    誠邀!我家女孩子,目前馬上4歲,也是脾氣比較急躁,叛逆!有時候不聽話只能是好好溝通,儘量去疏導她為什麼不能這麼做!

  • 7 # 赫小呆

    在成長過程中,幼兒期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也叫“執拗期”。這時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樣聽話,經常和大人“鬧獨立”。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們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一向聽話的小寶寶逐漸變得執拗起來,不太聽話了;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帶有一種故意性。家長們為此大傷腦筋,連打帶罵,但收效甚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副作用。那麼運用哪種行為規範、採取何種溝通方式,才能處理好此類問題呢?對此,需要認識孩子執拗的原因。孩子的執拗、違抗,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在它的背後隱藏著擔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因此,當孩子執拗不聽話時,父母應認清原因,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使其明白是非曲直。 而現在的“小皇帝,小公主”都被大人們寵著、慣著。於是這種執拗狀態表現的更加明顯,這是每位爸爸媽媽都很頭疼的地方。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應對他們執拗期的最好的方法呢? 什麼是幼兒執拗期? 1、 含義 根據早教專家孫瑞雪的提法,執拗敏感期的兒童,喜歡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儘管有時候這種意願看起來是“不可理喻”的胡鬧,但一旦被拒絕,就會煩躁不安,奮力反抗,大哭大鬧而難以平息。一言以蔽之,執拗敏感期的寶寶“喜歡胡鬧而且比任何時候都任性”。 2、 幼兒執拗期的表現 ●6歲之前的寶寶在做某些事之前,他的大腦中就有一個特定的辦事程式,且認為事情只能按照他的設想這樣發生,如果有人打破他的設想,他就會發火。比如,有人按門鈴,寶寶想的是自己去開,結果媽媽開了門,他就會非常惱火,有可能讓客人出去,重新關門,讓他再開。 ●執拗敏感可能來源於秩序感。兩歲左右的寶寶,內心已經有了一定的秩序感,並期待世界按照這種秩序感執行,一旦秩序遭到挑戰,他就會為了維護這種秩序而抗爭。比如,《捕捉寶寶的敏感期》中有一個案例,一個小男孩喜歡穿著外套睡覺,即使阿姨需要給他換內衣的時候,他也認為不能把他的外套脫下來,結果他大哭大鬧不已…… ●兩歲以後的寶寶隨著生活範圍的擴大和探索能力的提高,發現自己可以控制越來越多的東西,由此變得喜歡挑戰大人,並從中體會自己的力量。總結: 幼兒在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時

  • 8 # 飛燕72946810

    孩子兩歲多了,己經具備了一定的事非識別能力和語言能力。特別是趨利避害,簡直不亞於成人。

    這是我的親身體會:去年年初,因女兒生病手術,兩歲多的外孫平時又天天粘在他媽身上——即使奶奶要抱抱,他也大喊“走開”!慣到如此程度,顯然不能在女兒養病期間留在身邊。沒有辦法,只能帶回來,我和老婆照料他。

    這個孩子平時在家裡慣的不像樣:他媽在場,就不讓爸爸抱;媽媽不在,就去找爸爸;倆人都不在,奶奶才能抱。並且脾氣特別大:一有要求不能滿足,立即大哭。繼而扔東西、在地上打滾、拿腦袋亂碰……且邊哭邊觀察大人的動靜。如不滿足要求,繼續裝B。

    我深知這類孩子不能慣著——不良習慣會害人。在他發現爸爸送來他之後偷偷溜走了,哭了,老婆立馬來哄他。於是他的新靠山——外婆就成了他撒野和作踐的物件。讓吃飯不好好吃,得哄;讓撒尿,不尿。一會兒就尿在床上;就像一條肉尾巴長在身上一樣,走到哪裡,跟到那裡。連上廁所都得跟上去。不讓跟就哭丶打滾撒潑。

    一天,老婆上班去了。家裡就剩下我和他了。他發現靠山不見了,先是咧嘴小哭,見我不哄他,他自己就先說哭了——在他家,只要他一哭,就有人立馬哄他。我可不慣著他這個臭毛病,告訴他哭是讓人笑話的做法。正確的方法是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向大人好好提出來,而不是當一個哭屁佬。

    “我都哭了你居然敢不哄我”?這是他此刻的真實想法。見我不哄,他就開始了升級版的表演:先是加大音量,然後聲嘶力竭。繼而躺地打滾,玩具到處亂扔。

    見我不但不理,還哈哈大笑。頓時惱羞成怒。忽地從地上爬起,衝向防盜門。要開啟門去找外婆。無奈人矮,夠不著把手。氣得直在地上跺腳。一邊跺,一邊喊外婆回來!外婆回來!我則應之就不回來。你耍是哭屁佬,就更不回來了。

    他氣得在地上直轉圈圈。口中喊回來,我則應之不回來。就是要煞煞他的囂張氣焰。哭了有二十分鐘後,他自己說不哭了,外婆就回來了。顯然是在自我安慰。

    過了一會兒,樓道里有腳步聲。他以為外婆回來了,又開始大聲嚎哭。哭了一會兒,不見人影也就不哭了。開始玩他的玩具。

    老婆下班一進門,他又咧嘴哭開了。不過聲音小了很多,抱著外婆的腿不撒手。一鬨,哭聲立馬升級。我嚇唬他,再哭,外婆上班了就不回來看你了!他立馬降調門配合:不哭了、不哭了。

    現在只要來我家,他進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在不在。要在就不敢放肆,要不在就什麼也不在乎了。

    小孩子們不要慣,在家裡慣的沒樣兒了,岀門不是捱揍,就是惹人討厭。什麼叫家教?第一條就是不慣著孩子。

  • 9 # 快樂賤巴八

    2歲多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意識,對事物有自己初步的認識和想法,並且新鮮的事物都非常的好奇,他也不會再按你的想法和指令去做。面對孩子叛逆無理取鬧時你可以這樣做:

    1.堅持原則。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能因為孩子小哭鬧就心軟,由著孩子,這個頭不能開,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小孩子是很聰明的,他也會揣摩大人的心理,只要他發現大聲哭鬧就地打滾可以得到要的東西或者是像做的事情,他就會把這個記在心裡等下次想要做什麼要什麼東西你不讓不給,那好立馬哭給你看,而且還讓你半天都哄不好。

    2.正確引導。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比如說不吃飯、挑食、光吃零食、見啥要啥的,要和他講道理灌輸好孩子的觀念。說說我妹妹小時候吧,也是有點叛逆無理取鬧,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想要吃什麼玩什麼非得要滿足,但是又喜歡受到誇獎,怎麼辦呢?我媽就給我妹妹找參照物,以鄰居家的小女孩相比較,和我妹妹說“你看看隔壁的萌萌多聽話每天都吃這麼大一碗飯你不吃飯以後就個子矮”我妹妹一聽就趕緊吃,哈哈哈 ......

    小孩子無理取鬧是很正常的,只要家長多用點心,正確的引導,一定會讓孩子樹立良好的三觀的。

  • 10 # 懶覺電影

    謝邀。對於31個月孩子的叛逆,家長要堅持原則,適當的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是意味的要放縱孩子,讓孩子慢慢的渡過了叛逆期就好了。建議: 1、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最喜歡和父母對著幹,有時越是強硬效果越不佳,我們可以在能接受的範圍內給孩子相對的“自由” ,這樣孩子不會那麼的叛逆,也會接受父母的想法。 2、有時候也要冷處理 就是因為我們太溺愛孩子了,才讓孩子捉住了依靠,所以才有父母追著給孩子喂吃飯。因此,在平常生活中,我們就應該立下規矩,比如吃飯的時候就應該在餐桌上吃飯,過了飯點就沒飯吃了。 3、父母要堅持自己原則,讓孩子明白哭鬧並沒有用。 比如跟孩子約定只能買三種東西。若是孩子一直哭鬧非要不可,那你一定不能屈服於孩子的哭鬧聲,一旦屈服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若是孩子站在原地不動的話,你可以先躲到隔壁的貨架觀察觀察,當其發現你不理他的時候,他便不會哭得這麼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商朝有哪些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