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懂小隊長
-
2 # 指尖上的王者
這種心情很好理解啊,怪罪遊戲的一般是吃瓜群眾的家長和家長,遊戲的出現催生了很多的事物,有好的可以欣然接受,不好的就是罪魁。
打個比方吧,很多小區都有健身器材,當你家孩子在附近玩耍,在健身器材上掉下來了這時候怎麼辦?找小區啊,你們的健身器給我還子弄受傷了就要負責,為什麼??不找個人背鍋怎麼辦,出事了就要有人負責啊。
我想說,明明可以制止孩子做一些危險的事情為什麼不阻止?健身器材放在那裡是給成年人,有能力去使用的人玩的,那你家菜刀放在那被孩子玩砍傷了手要找廠家嗎?健身器無辜的,物業是無辜的,菜刀是無辜的,遊戲也是無辜的。作為家長第一個你的職責是監督孩子,讓他做你認為對的事情就要管好,管不好就怪這怪那,可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即便沒有遊戲我先說那些沉迷遊戲的孩子也不一定就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學習上,初中生處物件的不在少數吧,一幫熊孩子拉幫結夥打架的不少吧,偷錢買菸買酒的就少了嗎?反之如果讓孩子們染上那些惡習還不如讓他們沉迷遊戲,至少對社會對其他人沒有造成影響。
我不是說沉迷遊戲的孩子都無可救藥,我是想說那些家長,孩子要管教,不是溺愛,慣子如殺子,孩子為什麼會沉迷遊戲?還不是家長玩?家長就算不玩孩子手機哪來的?撿來的嗎?
遊戲是無辜的,該反思的是家長看待孩子的方式,自己的職責沒有盡到卻來怪罪別人,可笑。
-
3 # MrCanned
世界上有種情感叫做溺愛。寶貝水不燙吧,如果燙著寶貝了,那就是水的錯,這就是這些只怪罪遊戲人群的共性。
當然,遊戲公司為了生存,為了能夠盈利,幾乎所有的遊戲在設計之初,都會加入了一些能夠留住玩家的一些手段,比如遊戲中的等級模式,經驗模式,BOSS戰的獎勵機制等等。所以學生沉迷遊戲,遊戲公司固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說到學生沉迷遊戲,如果所有學生都這樣那可能就不叫沉迷了,只是部分學生會這樣,那麼為什麼部分學生會沉迷於遊戲呢?是因為孤獨?是因為沒有其他的娛樂方式?是因為學校和家庭引導的方式有問題?這是一個值得家庭,學校,社會和遊戲公司共同深思的問題。
-
4 # 峰迴路轉j
謝邀!“為什麼只怪遊戲”,這就是孩子永遠無法進步的原因,不只是體現在學習上,如果任何事情都不找自身原因,那麼這個人就無法進步。我們小時候,七八十年代的人,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甚至電視機都沒有普及,孩子們的學習外界干擾因素很少,是不是那個年代的孩子成績都很好?都能考上清華北大,復旦浙大?其實不然。現在科學進步了,發達了,孩子們可以透過網際網路上課,學習,整體文化素質是提高了的,現在考清華要多少分,過去550分河北就可以上清華了。現在的小學課本,和我們小時候的初中課本難度差不多了,所以說,網際網路時代給了孩子們更好的資源,那些被遊戲“耽誤”學習的孩子,其實,沒有遊戲,一樣不學,天生不是學習的料,給自己找個藉口,留點面子罷了!
-
5 # 鏡花水月254338211
關於孩子沉迷遊戲,是人為因素還是遊戲本身之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本人也是位資深遊戲迷,我談談個人觀點供廣大網友共同探討,不喜勿噴!就遊戲本身而言,它是一種供人休閒娛樂的方式,它的體現形式多種多樣,有體育運動,趣味運動,音樂舞蹈,兒童玩具,棋牌遊戲等,這些都是具有鍛鍊身體,提高智力,有益身心健康的,也是當下社會大力提倡的!還有一種形式就是當下爭議頗大的電子遊戲,包括電腦遊戲,電視遊戲機,商業遊戲機,手機遊戲,網路遊戲等,由於它的載體是電子裝置,或多或少對人體有負面作用,比如電磁輻射,光輻射等傷害人的視力,神經系統等,還有就是間接傷害,比如分散人注意力引發多種人身傷害事件,電池爆炸傷人等,還有最嚴重的一種作用,就是依賴成癮性,電子遊戲中的性,血腥,暴力畫面內容容易使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產生沉迷,孩子心智還不成熟,抵禦不了誘惑,整天廢寢忘食沉溺其中,影響身心健康,還容易引發犯罪!有的人說本人也是遊戲迷,也沒影響工作學習,事業發展也挺好,沉迷的人是自制力太差!不可否認確實有這樣的人,但那只是個例,不代表大多數!不具普遍性!許多鮮活的例子證明不良遊戲毀滅了許多孩子與家庭!這其中是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有人的因素也有遊戲本身的因素,兩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因此既要提高人的自制力也要杜絕不良遊戲對孩子的坑害!
-
6 # 大電競
首先孩子沉迷遊戲,最著急的是家長,而最愛把罪過戴在遊戲頭上的,也是家長了。
我們要理解他們的用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優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沉迷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分心。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當父母,我們可能不能理解,但不要說他們怎麼怎麼不好。
之後就是正題了。筆者認為,其實華人,乃至所有人,在判斷一件事的時候,總是會先從客觀事物上找原因的。這是一種思維慣性。
孟母三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略知一二,孟母為了孩子的前途,三次搬家。面對孩子的教育,孟母選擇的是改變客觀的環境,而不是對孩子直接地灌輸思想之類的事情。
當然不是說孟母做的有不妥,只是用一個小例子說明白這個道理而已~
另外,深究家長們的最終目的,孩子上癮怪罪遊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這話怎麼講呢?首先家長怪罪遊戲,甚至痛恨電子遊戲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自己的孩子玩上癮了,而他們希望的呢,當然是孩子少玩遊戲,花更多的心思在學習等正事上。
當然打職業的孩子另當別論,能吃上這碗飯的太少了,當做個別情況不多談了。
這麼一說想必大家能夠明白一些了,遊戲終究是客觀的事物,而孩子是家長的心頭肉,家長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否定自己的孩子,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所以說當孩子和遊戲產生不良關係的時候,家長想的肯定是這個遊戲多麼多麼不好,讓我的孩子上癮了,而不是去想,我的孩子真沒自制力,真沒出息,幹什麼不好玩遊戲。
最終的目的,讓家長很輕易地在潛意識中就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然而這一切都是遊戲的錯嗎?
當然不是,叛逆孩子在什麼時代都有,遊戲只是孩子“離經叛道”的一個形式而已。當然遊戲讓很多孩子沉迷,耽誤了他們這點不可否認。但是如果沒有了遊戲,照樣有檯球,有賭局,有菸酒,有網路小說。
可以說可以作為娛樂的活動,幾乎都適配遊戲現在的地位,罵是罵不完的,禁掉也是不現實的。
怪遊戲不現實,也不理智,孩子的問題還是要從孩子身上解決,花更多時間陪他們,瞭解他們心中所想的,鼓勵孩子的社交和課餘活動,當孩子的業餘生活豐富了,並且能讓他感受到幸福和樂趣,遊戲也自然而然不會成為孩子的依賴,而將以更健康的方式存在。
-
7 # KGamE評測
1 普遍自己對遊戲根本不瞭解,就像動物怕火一樣 對未知的領域感到害怕 就害怕自己的孩子深入其中無法自拔自己對遊戲不瞭解而採用極端堵口的方式去教育 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不會加以引導。
2 遊戲也分質量高低,低素質的遊戲會改變孩子對事物的認知 甚至說遊戲裡面教會孩子的東西不亞於課本相反能學到更多其他行業的知識面。父母的認知當中 孩子的知識面來源自年齡段的增長隨著年齡越高學到的也就越多但是這樣花費的時間相當長而且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同齡人中勝出其本身需要提前加以增長孩子的知識面,除了學習之外 高質量的遊戲可以教會孩子很多東西甚至於一些人生道理。
3 孩子沉迷遊戲 80%是家長的責任 現實生活中不被認可只能逃避到遊戲中去獲得認知 得到其他人的讚賞普遍沉迷遊戲的孩子都是這樣,既然玩遊戲是不能被堵死的那麼更應該去加以正確的引導來幫忙孩子進行正路上的改變,而指望孩子自己突然開竅是根本不現實的。不要說孩子這個時候沉迷遊戲,等大一些工作了 結婚了父母輩的都天天跑去打麻將這也不是一種沉迷的表現嗎?反過來還說 小孫子不能沉迷遊戲要好好學習,說完回頭跟著幾個親戚打麻將去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8 # 一百分財經
因為把責任推卸給其他人最容易啊。
學生學習不好,那就是老師的錯。
自己升不了職,那就是上司的錯。
自己買不起房,那就是地產商的錯。
路上變道撞了車,那就是被撞車的錯。
所有的事情都是別人的錯,自己聖潔的跟朵白蓮花似的……
-
9 # 神奇的夏璐璐
首先,為什麼學生會沉迷遊戲?
有些人認為‘遊戲’(主要是電子遊戲)就像毒品一樣,讓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將遊戲和毒品畫等號,從而得到這個基本的簡單邏輯。
這個可以說是人們自古以來的解決思維-簡單思維。由於人們就像剛剛誕生的嬰兒,對於周圍的環境和世界,都是存在著諸多未知。那麼人就會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往往就會用一個最簡單的解釋來解釋眼前的事情。舉個例子:電影《奇幻森林》中的動物們將“火”解釋為‘紅色之花’,認為這是‘神’的力量。這個就是一個最簡答的理解。不懂就將其神化。所以自古就有了各路神仙。有句話不是還說過,只有你相信神,神才會存在。或許和這有些關係。
所以基於簡單思維,人們往往會獲得生存的經驗,但與此同時又會得到一些錯誤的結論,就像今天這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因為學生沉迷遊戲,卻要怪罪遊戲。那就是因為看得太簡單了。
1.遊戲本身的“反饋體系”。這裡的遊戲並一定指的電子遊戲,而是一種普遍的受歡迎的遊戲形態。它可以是網遊,可以是單機遊戲,也可以是桌遊或者真人互動遊戲。一般一款受歡迎的遊戲,它都具備完善的“反饋體系”。比如,網遊裡,你每次不管是升級,打怪數量,裝備更新都會給你反饋,比如攻擊力增強,獲得成就,變得更帥氣了等等等,它很容易讓你有一種滿足感。那麼在真人互動遊戲,比如“跳機器人”,它的反饋就是小夥伴們之間的評價和比較。其實這種反饋體系也並不是僅僅侷限於遊戲。如果你可以加以利用,它可以在更大的範圍發揮作用。比如工作中,你有一種成績的自我反饋和自省體系,那麼你就會更理性的進步,也不會被成功衝昏頭腦。創業,學習,原理一樣。
2.青少年自律力普遍較弱。
雖然近幾年,因為國內老齡化日趨嚴重,據不完全統計,到了2030年,中國老年人口可能逼近4億,佔全華人口的五分之一。養老問題也會日益嚴重。所以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雖然如此,房子、車子,消費貸款等等都迫使更多的年輕人不再要孩子。我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因為導致老齡化的就是一胎政策。由於一胎政策,獨生子女往往過著嬌貴的生活,其實父母多多少少都會有溺愛的傾向。不排除有些孩子的目標感很強,自律性很強,但是畢竟大多數普通孩子還是比較‘普通’的。
3.父母角度上,一般時間緊缺,無暇顧及。
看看我們身邊的情況,一般孩子們放假了,父母民會怎麼處理孩子的假期呢?我想很大一部分會報班吧。各種培訓班鋪天蓋地,一個是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一方面自己上班也無暇顧及。更小一點的孩子怎麼辦?給一部手機,隨便玩去吧。可想,其實,父母們也應該提高一下自己的認知,哪怕再累,也要有和孩子溝通的時間。雖然現在大環境還沒起暖,但是人的心可不能放鬆,尤其對孩子教育這塊。
-
10 # 社會主義丿接班人
遊戲開發者是懂行研究過的 他們知道怎麼刺激你消費 怎麼誘惑你消費 宣傳什麼的都有研究 孩子自控力比較弱 家長方面說白了就是無能 有家長經常賠的孩子誰會沉迷遊戲 對孩子來說我想和父母們在一起快樂玩耍陪伴在父母身邊 都比電子遊戲這種比較廉價的娛樂要好 家長怪遊戲的絕對是陪伴太少而且沒有把孩子當初獨立個體的來看的 家庭問題處理的好沒電子遊戲什麼事 網癮一直都是個笑話 還有就是因為社會主流是這樣的 掌權掌握經濟的是那一代人 等80 90 還有00當父母時 怪電子遊戲這種事情基本就不存在了
回覆列表
為什麼學生沉迷遊戲,有些人只怪罪遊戲?
這個問題真的問的好!
哪裡是我(我的孩子)不愛學習啊?分明是遊戲太好玩了嘛!
學生沉迷遊戲,卻只怪罪遊戲的我想大概只有兩種人。
第一種,毫無自制力的學生。
因為遊戲比學習有意思,所以我才沉醉於遊戲啊!我喜歡玩遊戲憑什麼怪我啊!要怪就是怪遊戲太好玩啊!
為什麼學習就不能和遊戲一樣有意思呢!!!!(來自網癮少年的吶喊)
第二種,沒有辦法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對迷戀遊戲的孩子束手無策的家長。
這類家長深受遊戲的“毒害”。
孩子整日沉迷遊戲耽誤學習,影響視力不說,還要整日問我要零花錢上游戲買裝備!!!你說說,我家孩子整天玩遊戲,這次考試又不及格!這可怎麼辦啊!都是這該死的遊戲惹的禍!!!(來自束手無策家長的吶喊)
孩子愛玩遊戲,學習不好。作為家長,孩子是親生的,可遊戲不是啊!這件事可不得讓遊戲“背鍋”嘛!
我的孩子學習不好,是因為愛玩遊戲,是網遊公司不好,是遊戲不好。你說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啊?哪有什麼自制力啊?如果不是這些網路公司出這麼多的遊戲,也不會讓我的孩子成為一個網癮少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