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死你啦22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我的理解:

    世間最能遵守自然法則的事物就像水一樣。

    水怎麼遵守自然法則的呢?水對萬物都能表現出“利他”性,水不去和萬物爭自己的利。水也能處在人們都討厭的低窪的地方,水的行為很貼近自然法則展現的行為種類,所以水是很遵守自然法則的。

    遵守自然法則的對待身份地位的態度,就像地一樣能處在別人的下方。遵守自然法則的心性氣量,就像深潭一樣,能包容一切。遵守自然法則的利益分配,能把他人當成自己一樣對待。遵守自然法則的承諾,是表現出如法則一樣的必然性。遵守自然法則的治理民眾的方式,能使得民眾處在符合自然法則的平衡狀態。遵守自然法則的做事方式,必然達成目標。遵守自然法則的行動,必然是切合時機的。

    所以人只要徹底的沒有“我”vs“他”的相對性,就不會有互相侵害利益的爭鬥。

    發散感悟:

    上善若水。

    什麼是“善”?

    善的本意就是“利他”,一個人能對他人表現出“利他”的行為,就是“善”,因為多數人偏向“利我”,而少“利他”,所以是相對性失衡的。而能有“利他”的行為就是相對性更平衡的,更貼近自然法則的。

    這裡的“善”指的是衍伸出的更本質的意思,即形容事物能遵守自然法則。“不善”就是形容事物未能遵守自然法則。

    人世間最能遵守自然法則的事物,就像水一樣。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為什麼說水最能遵守自然法則呢?因為水對萬物都能表現出“利它”,能處在大家都厭惡的低窪之處,所以它很遵守自然法則。

    什麼叫遵守自然法則(大道)?

    前面第二章講了相對的兩種屬性,是相互依存,地位同等,級別相同的。所以大道是不會偏向於任何一種屬性的。而人則不然,人擁有生物天然的趨利避害的性質,容易導致相對的屬性之間失衡。

    能保持相對性平衡,就叫能遵守自然法則,就叫“善”。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老子用水的行為來形容 遵守自然法則的利害分配,我們可以把它總結為3個字:利善,水。然後又再列舉了幾種貼近自然法則行為。

    在對待身份地位時,遵守自然法則的行為是 表現的像“地面”一樣,能處在別人的腳下。

    在心性氣量方面,遵守自然法則的行為是 表現的像“深潭”一樣,能包容一切。

    在對待利益時,遵守自然法則的行為 是能把他人 和 自己一樣對待。

    對待承諾,遵守自然法則的行為 是體現出像法則一樣的必然性。

    在治理民眾方面,遵守自然法則的治理方式,就是讓民眾處在自然法則的萬物齊全,各處其位的平衡狀態下。

    遵守自然法則去做事情,以能力為前提。

    遵守自然法則去行動,以合適的時機為前提。什麼叫合適的時機?前面章節講的擦屁股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明白了什麼是善,我們可以用這個例子來造個句,曰:屎善,拉;紙善,擦。

    夫唯不爭,故無尤。

    什麼是“爭”?爭,首先得要有“我”vs“非我”的相對性,然後要有“利”vs“非利”的相對性,才會導致爭奪(利,我)類別,鄙棄(非利,我)的類別。

      所以說只有世人都不存在 我vs 非我,或 利vs 非利 的相對性時,才不會有利益被別人奪走的事情發生。

    總結:

    老子用水的行為來形象的描述 貼近自然法則的利害分配。再列舉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行為應該要怎樣才能貼近自然法則。然後提出人們符合自然法則的共存方法:人們只有互相不爭權奪利,才能沒有紛爭,和平共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2分米=多少釐米和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