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構造學說是當代最有影響的全球構造理論,它歸納了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其基本思想是:地球上部的剛性岩石圈在下墊的塑性軟流層上做大規模漂浮;剛性的岩石圈又分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塊;板塊內部是相對穩定的,而邊緣則是強烈的構造活動地帶;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從根本上控制著各種地質作用的過程,同時也決定了全球岩石圈運動和演化的基本格局。板塊構造學說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塊: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和印度—澳洲板塊。此後,在上述六大板塊的基礎上,人們將原來的美洲板塊進一步劃分為南美板塊、北美板塊及兩者之間的加勒比板塊;在原來的太平洋板塊西側劃分出菲律賓板塊;在非洲板塊東北部劃分出阿拉伯板塊;在東太平洋中隆以東與秘魯—智利海溝及中美洲之間(原屬南極洲板塊)劃分出納茲卡板塊和可可板塊。板塊運動機制是引起板塊運動的原因,但這一機制始終是尚未解決的難題。一般認為,板塊運動的驅動力來自地球內部,可能由地幔中的物質對流引起。新生的洋殼不斷離開大洋中脊向兩側擴張,在海溝處,大部分洋殼變冷變緻密,沿板塊俯衝帶潛沒於地幔之中。但由於地幔對流學說仍存在許多無法說明的疑問,因此有些人不贊成將地幔對流當做板塊運動的驅動機制。總體而言,板塊構造學深刻地解釋了地震、火山、地磁、岩漿活動、造山運動等地質作用和現象,闡明瞭全球性的大洋中脊、裂谷系、大陸漂移、洋殼起源等重大問題,更新了地質學中的許多概念,是地球科學領域中的一場革命。位於中國西南邊界處、青藏高原南部邊緣的喜馬拉雅山脈是現在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其平均海拔高度超過6000米,且每年仍在以幾至十幾毫米的速度上升著。其主峰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邊界上,根據2005年5月測量的最新資料,海拔高度為8844.43米。中國有個成語叫“滄海桑田”,它反映了地球表面形態發生的巨大變化,反映了海洋和陸地這兩種狀態之間的相互轉換,而這種變化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就表現得非常典型。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是板塊之間碰撞、擠壓的結果。遠古時代,青藏高原地區曾經被浩瀚的古地中海所覆蓋。在地質歷史年代的第三紀早期(距今約7000萬年前),南方來的印度洋板塊向北,與我們所在的亞歐板塊相撞,碰到了一起。兩者的相互擠壓,使這裡的地殼開始向上抬升,海水逐漸向西退去。海洋逐漸消失,陸地逐漸形成。歲月如梭,兩個板塊的相互擠壓和碰撞雖然緩慢,但卻持續不斷地進行著。到了第三紀晚期(距今約300萬年前),發生了地質歷史上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地殼運動,叫做喜馬拉雅運動。印度洋板塊從雅魯藏布江一線附近處向亞歐板塊下俯衝。在此過程中,強大的擠壓作用使亞歐板塊一側發生較大面積的整體抬升,大致就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原上部的岩層在擠壓力的作用下,彎曲、重疊,向上隆起,形成了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及其他高原上眾多的山脈。1964年,中國的登山隊員在喜馬拉雅山脈希夏邦馬峰山麓海拔4300米的地方,發現了身長超過10米,世界上最大的魚龍化石。這證明今天白雪皚皚、雄偉多姿的喜馬拉雅山一帶,曾經是東西橫亙、波濤萬頃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有科學事實證明,喜馬拉雅山從一片汪洋橫空出世以後,一直在不斷地上升,然而成為今天的世界屋脊卻是在最近1萬~2萬年地殼運動的結果。科學家認為這裡的上升速度是1億年以來為0.04釐米/年,50萬年以來為0.2釐米/年,10萬年以來為1~1.5釐米/年,7000年以來達到4~7釐米/年。有人根據印度板塊的漂移速度計算出喜馬拉雅山目前正在以1~2釐米/年的速度上升著。建國後,中國測量工作者在西藏高原東部進行過重複水準測量,測得那裡的上升速度為0.5~1釐米/年。科學家們斷定,只要印度板的向北漂移俯衝運動不停止,喜馬拉雅山的這種上升運動亦不會止息。
板塊構造學說是當代最有影響的全球構造理論,它歸納了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其基本思想是:地球上部的剛性岩石圈在下墊的塑性軟流層上做大規模漂浮;剛性的岩石圈又分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塊;板塊內部是相對穩定的,而邊緣則是強烈的構造活動地帶;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從根本上控制著各種地質作用的過程,同時也決定了全球岩石圈運動和演化的基本格局。板塊構造學說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塊: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和印度—澳洲板塊。此後,在上述六大板塊的基礎上,人們將原來的美洲板塊進一步劃分為南美板塊、北美板塊及兩者之間的加勒比板塊;在原來的太平洋板塊西側劃分出菲律賓板塊;在非洲板塊東北部劃分出阿拉伯板塊;在東太平洋中隆以東與秘魯—智利海溝及中美洲之間(原屬南極洲板塊)劃分出納茲卡板塊和可可板塊。板塊運動機制是引起板塊運動的原因,但這一機制始終是尚未解決的難題。一般認為,板塊運動的驅動力來自地球內部,可能由地幔中的物質對流引起。新生的洋殼不斷離開大洋中脊向兩側擴張,在海溝處,大部分洋殼變冷變緻密,沿板塊俯衝帶潛沒於地幔之中。但由於地幔對流學說仍存在許多無法說明的疑問,因此有些人不贊成將地幔對流當做板塊運動的驅動機制。總體而言,板塊構造學深刻地解釋了地震、火山、地磁、岩漿活動、造山運動等地質作用和現象,闡明瞭全球性的大洋中脊、裂谷系、大陸漂移、洋殼起源等重大問題,更新了地質學中的許多概念,是地球科學領域中的一場革命。位於中國西南邊界處、青藏高原南部邊緣的喜馬拉雅山脈是現在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其平均海拔高度超過6000米,且每年仍在以幾至十幾毫米的速度上升著。其主峰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邊界上,根據2005年5月測量的最新資料,海拔高度為8844.43米。中國有個成語叫“滄海桑田”,它反映了地球表面形態發生的巨大變化,反映了海洋和陸地這兩種狀態之間的相互轉換,而這種變化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就表現得非常典型。按照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是板塊之間碰撞、擠壓的結果。遠古時代,青藏高原地區曾經被浩瀚的古地中海所覆蓋。在地質歷史年代的第三紀早期(距今約7000萬年前),南方來的印度洋板塊向北,與我們所在的亞歐板塊相撞,碰到了一起。兩者的相互擠壓,使這裡的地殼開始向上抬升,海水逐漸向西退去。海洋逐漸消失,陸地逐漸形成。歲月如梭,兩個板塊的相互擠壓和碰撞雖然緩慢,但卻持續不斷地進行著。到了第三紀晚期(距今約300萬年前),發生了地質歷史上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地殼運動,叫做喜馬拉雅運動。印度洋板塊從雅魯藏布江一線附近處向亞歐板塊下俯衝。在此過程中,強大的擠壓作用使亞歐板塊一側發生較大面積的整體抬升,大致就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原上部的岩層在擠壓力的作用下,彎曲、重疊,向上隆起,形成了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及其他高原上眾多的山脈。1964年,中國的登山隊員在喜馬拉雅山脈希夏邦馬峰山麓海拔4300米的地方,發現了身長超過10米,世界上最大的魚龍化石。這證明今天白雪皚皚、雄偉多姿的喜馬拉雅山一帶,曾經是東西橫亙、波濤萬頃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有科學事實證明,喜馬拉雅山從一片汪洋橫空出世以後,一直在不斷地上升,然而成為今天的世界屋脊卻是在最近1萬~2萬年地殼運動的結果。科學家認為這裡的上升速度是1億年以來為0.04釐米/年,50萬年以來為0.2釐米/年,10萬年以來為1~1.5釐米/年,7000年以來達到4~7釐米/年。有人根據印度板塊的漂移速度計算出喜馬拉雅山目前正在以1~2釐米/年的速度上升著。建國後,中國測量工作者在西藏高原東部進行過重複水準測量,測得那裡的上升速度為0.5~1釐米/年。科學家們斷定,只要印度板的向北漂移俯衝運動不停止,喜馬拉雅山的這種上升運動亦不會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