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佛山車神

    俄羅斯軍用晶片主要從中國和歐洲進口

    俄羅斯在前蘇聯時期的半導體工業還是不錯的,舉國體制的投入下使得其晶片水平並沒有被西方甩下太多。

    但隨著蘇聯的解體,半導體工業被多個加盟國瓜分,俄羅斯無論在技術上和製造上都無法形成系統的產業鏈。加之俄羅斯經濟江河日下,莫斯科當局無力再支援對晶片行業的高密集資金投入了。

    近些年來,俄羅斯在晶片方面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在克里米亞衝突發生之前,俄羅斯尚且能夠大規模從西方進口晶片。

    像空軍的蘇-35戰機,格洛納斯衛星定位系統都是大量用的西方晶片。其中格洛納斯定系統的電子元器件75%-80%都是依賴西方國家技術。(俄軍最先進的第四代戰鬥機蘇-35就大量使用歐美電子元器件)

    但隨著克里米亞事件的爆發,歐美切斷了俄羅斯的晶片供應,遭到斷糧的俄羅斯轉而向中國求購軍用晶片。

    如今的俄羅斯在半導體工業上已是十分落後,其軍用電子產品離開了西方,基本上就剩一堆鐵疙瘩了。要是在沒有中國的援助,那俄軍的武器只能是一堆落後的廢銅爛鐵。

  • 2 # 縱橫觀智庫

    俄羅斯自主研發貝加爾-T1

    1.俄羅斯軍用高階晶片嚴重依賴進口。蘇聯生產晶片的水平並不比歐美差,甚至有超越的地方。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在葉利欽的治理下,陷入了經濟困難,大批專家被歐美國家挖走。人才流失,再加上資金投入不足,俄羅斯生產晶片的能力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軍用高階晶片方面,俄羅斯嚴重依賴進口。以‘格洛納斯-M’衛星為例,75%-80%的晶片來自於歐美;再例如,俄羅斯船廠對外國元件的依存度大約為70%。由此可見,俄羅斯在晶片方面對歐美依存度之大。

    格洛納斯-M衛星75%-80%的晶片來自於歐美

    2.歐美國家禁售晶片,俄羅斯軍事不會癱瘓。雖然俄羅斯軍用晶片嚴重依賴歐美國家,但是禁售也不會讓俄羅斯軍事癱瘓。原因有三:第一,克里米亞事件以後,美國對俄羅斯採取了嚴重的經濟制裁,但歐美各國卻僅僅是走形式,因為它們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晶片問題也同樣如此;第二,中國也向俄羅斯提供部分軍用晶片,俄羅斯宇航局已經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CASIC)合作,中方下屬的一些研究所已向俄羅斯方面提供了幾十種電子零部件樣品;第三,俄羅斯開始走上了自主研發晶片的道路,已經具備生產部分晶片的能力!

    772所研製的抗輻照晶片出口俄羅斯

  • 3 # 耕耿31032726

    一定會玩完,但像俄羅斯這種有侵略者基因,並且付諸於行動,用軍事手段恫嚇威脅鄰國並用陰謀詭計侵佔克里米亞,又幫助巴莎爾毒害平民的老毛子,最好是禁售晶片一定要讓作惡付出代價,讓它知道正義有時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

  • 4 # 優己

    俄羅斯在軍用方面的晶片全部是自己獨立生產的,甚至很多重點民用設施也是自己中國產的!這是得源於其大國危機,普京說過,俄羅斯只有三個盟友,俄羅斯空軍,俄羅斯海軍,俄羅斯陸軍!

    我們仔細去研究俄式武器,可以發現一個特點那就是塊頭大!這既是蘇式武器的優勢也是蘇式武器的劣勢!比如,以巡航導彈為例,俄羅斯巡航導彈大約比美國同類型巡航導彈重500到1000公斤左右。這多出來的重量完全就可以克服晶片問題了。

    俄羅斯繼承的是前蘇聯的工業系統,前蘇聯在半導體晶片方面的研究僅次於美國,但落差在三到五年期間,這是蘇聯時期走過彎路造成的!蘇聯解體後,雖然半導體產業分散在各大加盟國裡,導致了俄羅斯晶片產業斷崖式衰弱。但是設計工藝還在,圖紙還在,只要投錢投裝置就能夠重建,這跟我們從零開始研究是完全不一樣的!普京給俄羅斯定的基調很明確,區域性國防!裁撤大量陸軍,海軍,增強防空與戰略空軍實力!俄羅斯再窮,關於防空導彈方面的預算都沒有被砍掉,而軍用晶片這部分也是!

    美歐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已經持續四年了,這就包含了晶片產業!俄羅斯民用晶片曾一度癱瘓,造成俄羅斯民眾很大困難,但是俄羅斯也慢慢走了出來,這個道理很簡單,就跟用不了蘋果可以用三星一樣,晶片不能沒有,但是先不先進倒是可以湊合!

  • 5 # 沙巴克快訊

    俄羅斯獲取軍用高階晶片的途徑有三個:自主研發、中國進口、歐美進口。

    第一,自主研發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其中包括高階武器和前沿技術。

    俄羅斯初期在半導體領域處在世界領先地位,與世界第一的美國的差距最多不超過5年。當時俄羅斯有自主研發高階晶片的能力。

    然而,斯大林執政期間,奉行特殊的經濟策略,將俄羅斯的晶片產業鏈一分為幾:俄羅斯研發這一塊,白俄羅斯研發那一塊,其他盟國研發其他的部位,然後再組合。

    這種分工協作的方式使得俄羅斯漸漸無法掌握全套的研發生產技術,而且由於國際上其他國家對晶片技術人才的爭奪,加上盟國間關係的變化,使得俄羅斯在晶片領域的地位不斷下滑。

    美國多年來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也讓俄羅斯在研發晶片上沒有太多預算。這讓俄羅斯失去了在晶片上完全自給自足的能力。

    第二,從中國進口

    近些年中國在晶片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雖然不敢說在世界排名前列,但是仍然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俄羅斯是中國的友好戰略伙伴,能在中國買到的晶片,俄羅斯一般會在中國進口。

    第三,從歐美國家進口

    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在晶片領域的地位目前無人撼動。中國研發不了的,俄羅斯又不想花太大帶價研發的,一般都從歐美國家進口。

    但是歐美國家研發的晶片,對晶片的效能和弱點了如指掌,尤其在抗干擾等方面。俄羅斯也深知這一點,所以關鍵部分仍然堅持自主研發,但是常規部位依然選擇進口。

    另外,作為中東的矽谷,以色列在半導體領域的水平數一數二,晶片製作能力非常出色。但是迫於美國壓力,以色列不敢在晶片領域和中俄合作。否則,俄羅斯將考慮以色列的晶片代替歐美進口。

    如果歐美國家禁售晶片,一定程度上肯定會對俄羅斯軍工產業造成影響,但是不會癱瘓。

    雖然俄羅斯對歐美的晶片產生了或多或少的依賴,但是俄羅斯沒有蠢到把所有的關鍵部分都依靠敵人來做。歐美禁售晶片,只會激發俄羅斯的晶片研發潛能。

    這樣的話,歐美不賣晶片將減少收益,俄羅斯短期陣痛後卻能擺脫對歐美國家晶片上的依賴,那麼歐美手裡的籌碼就少了一個。雖然看上去是雙輸的局面,但是長遠來看更加對歐美國家不利。

  • 6 # 左岸點選

    晶片是各國的痛,不一起打破美國的制約始終是個問題。但軍事方面的晶片俄羅斯跟中國一樣可以自己研究製作,軍事肯定是不會被美國約束的。

  • 7 # 戰爭史

    俄羅斯大部分晶片都依賴進口,如果歐美禁售,俄羅斯軍事也不會癱瘓,主要是有中國這個堅強後盾。這點從中國進口蘇-35戰機這件事就能看出來。俄羅斯向中國出口蘇-35的軍事貿易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作為華人,雖然心裡明白J-20才是未來的空中主要戰鬥力。但是我們空軍需求的缺口還是太大。即便在沈飛弄出來了J-16,這個號稱跟F-15E差不多的機型以後,還是無法滿足空軍的胃口。繼續進口蘇-35勢在必行,而中國向俄羅斯購買的首批24架蘇-35戰鬥機,單價為八千多萬美元,合同總金額20億美元。表面上花了不少錢,但是,我們轉手就拿東西換回來了,這還得從當年蘇聯點錯科技樹的事情說起。

    (目前還得進口蘇系戰鬥機維持戰鬥力增長)

    俄羅斯電子技術的發展和機械技術很不協調。因為在蘇聯時期就發展電子技術問題上。蘇聯軍方認為積體電路在核戰條件下的可靠性不行。所以蘇聯這種滿腦子打核戰的傢伙,走了電子管小型化的歪路,可是電子管再小能小到哪去呀。也有說法是,蘇聯的學閥問題很嚴重,做電子管的老專家猛烈攻擊研發電晶體的年輕科學家。最後的結果就是冷戰軍備競賽失敗,蘇聯也解體了。可以說蘇聯的武器系統幾乎都因為電子零件問題而受到限制。

    (這玩意就是場效電晶體,拆開你的電動腳踏車控制器,裡面就有它,也叫單極型電晶體

    不要以為蘇聯沒有電晶體。蘇聯其實電晶體在當年還是不錯的,至少比當時全面落後的我們還是強很多的。蘇聯的電晶體收音機出口歐洲各國,在英國都經常能看得到,而且當年還賣的挺好。蘇聯的電晶體,主要問題是高效能的做不出來,而且散熱和體積上跟電子管比沒太大優勢。既然電晶體的科技樹點不亮,那電子管能湊合用就先用吧。還有,在60年代的時候,剛好是電子管到電晶體之間的轉折點。沒記錯的話場效電晶體要到60年才發明,而到實用化可能得再晚一點。那麼沒有場效電晶體之前電晶體是很難把功率做大的。而蘇聯又特別喜歡追求大功率的雷達系統。在沒有堪用的電晶體之前,用電子管也是很自然的選擇。結果用著用著,積重難返,就一條路走到黑了。

    (蘇聯人的長處是整合,能把一堆效能平平的零件攢出一個挺猛的東西來,比如T-55坦克,但是大規模積體電路就沒辦法了)

    也許有人說,既然蘇聯也有不錯的電晶體,為什麼不好好發展。根本原因就是錢的問題。因為技術的發展是未知的,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沒錢去大規模的試錯,就只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學。因為一旦選擇錯誤就會耽誤發展。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我們國家提倡科技創新的原因。就算是沒搞錯方向,蘇聯在電晶體積體電路也做不到西方的水平,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蘇聯的國力本來就不如美國,建國時的電子技術就比西方國家差一截,二戰又受到了重大破壞,能發展到這個地步,其實已經非常優秀了。可惜數字化一定是建立在電晶體積體電路上的。比如用電子管和電晶體都能做雷達,甚至電子管的還能做更大功率,但是波形控制訊號處理才是關鍵,蘇聯恰恰在這方面被美國超越了。在模擬時代蘇聯還能看見美國的後背,數字化時代就被徹底甩開了。

    (其實美國宙斯盾的PESA雷達也是用電子管,電晶體電路很難做大功率微波)

    而中國,雖然一開始基礎薄弱,但是奮起直追。尤其是改革開放後,我們一邊利用自己的基礎,一邊吸收西方先進的技術,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超越了俄羅斯的水平。如今的俄羅斯在電子產品領域嚴重依賴進口外國元件,其中就包括我們中國的元件。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自從烏克蘭危機後就制裁俄羅斯,這樣俄羅斯很難從西方獲得先進的電子元件,中國就成為了主要供應商。根據俄羅斯導彈航天企業及軍工綜合體的統計,從2015年起,俄羅斯每年從中國購買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電子元件產品,主要都是非常高檔的航天級電子產品,這相當於俄羅斯每年對外出口武器總額的十分之一。買蘇-35的那筆軍火貿易,我們都不用付錢,算一下出口的電子元件,俄羅斯還得找錢給中國。請支援毅品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 8 #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俄羅斯當然具備生產晶片的能力,但是就是水平次點而已。

    作為世界上的軍工強國,俄羅斯幾乎能生產所有的軍事裝備,包括軍用晶片。但是受制於工業結構問題,自前蘇聯時代起,其電子工業水平就很差,是蘇/俄系軍事裝備領域最大的短板。

    最典型的例子是蘇27上使用的N001型雷達。由於電晶體技術不過關,該雷達重量980公斤,而提前10年問世的F15上使用的APG63雷達總重200公斤左右,效能還超出不少。

    俄羅斯目前晶片水平較西方國家落後20年左右,基本上沒有有競爭力的商業級晶片工業,這一點比中國還差。中國在中低端晶片工業方面尚有競爭力,但是在最高階的晶片領域還是基本為0,這一點在中興事件中完全暴露了出來。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俄羅斯的晶片工業基本沒有出路,但是這不代表俄羅斯的軍事工業會走向崩潰,因為,說起來大家可能不相信,軍事裝備上使用的晶片水平,不需要那麼頂級。

    F22是機載計算機使用的是POWERPC603晶片,其運算速度約為10億次每秒---聽起來挺牛是吧,其實還不如現在你手裡的手機處理器運算速度快。但是這也不妨礙F22是世界上最強的戰鬥機。

    軍用晶片不需要那麼高的運算速度、也不需要那麼苛刻的能耗指標、發熱指標、重量體積指標等,但是在可靠性、耐操性上遠遠超過商業晶片。整體來說,開發軍用晶片比研發頂級商業晶片要簡單的多。同理,雖然蘇聯/俄羅斯拿不出像波音747、空客330等這樣有市場競爭力的商業客機,但是也不妨礙它能研製伊爾76、安124甚至安225這樣經典的大型運輸機。

    而且,西方國家一直對俄羅斯禁售和制裁,但是在商業和其它利益面前,世界上還是有國家向俄羅斯提供高效能晶片---別激動,不是中國,而是南韓。其實南韓在軍事裝備方面與俄羅斯的合作頗有淵源,南韓竟然裝備卡31直升機和T80坦克。而且南韓的“玄武”彈道導彈技術就是來自俄羅斯。作為交換,南韓向俄羅斯提供了高效能晶片技術,可能是把自己稍微落後的晶片生產線轉讓給了俄羅斯,畢竟南韓三星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生產商。

  • 9 # 麥田軍事觀察

    歐美國家已經在禁售晶片了,這是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主要內容,但是俄羅斯軍事沒有癱瘓。

    俄羅斯在電子技術方面確實存在弱點,但這並不等於沒有電子工業,實際只是水平差一點。俄羅斯的電子工業只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比西方慢了半拍,不表示他的技術水平很低,相反,在很多方面都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技術整合能力。

    俄羅斯之所以要進口西方的晶片,不是說自己生產不了,而是在成本等方面的原因,現代晶片的型別相當多,任何國家都沒有能力完全建立自己的電子晶片工業體系,不光俄羅斯的許多東西都需要進口,其它國家也一樣。

    俄羅斯進口的主要為基礎級別晶片,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進口,俄羅斯只進口一些各類晶片後,要再透過自己的加工,去製造電子系統,許多國家都這樣。基礎性級別的晶片應用領域很多,不是說想禁運就可以全部禁運,俄羅斯自己也會建立一定的儲備,也有一定的生產能力,可以替代相當部分,而且也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比如中國,中國每年可都將俄羅斯出口大量的晶片,實際上俄羅斯這幾年也在自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所以這根本不足以限制俄羅斯。

    實際上西方封鎖根本不足以成為影響俄羅斯軍事構成影響,即便西方進行了封鎖對俄羅斯來說,不足以讓他造成他的軍事工業水平停頓,也就是增加一點成本,浪費一點時間的問題,否則俄羅斯就不足以稱為大國。

  • 10 # 聯合防務

    晶片又不是現在才有,冷戰時期美蘇對抗的時候,蘇聯研製那麼多的武器裝備都要用到晶片,如果自己解決不了,豈不是早就癱瘓了,然而實際上並沒有。客觀地說,俄羅斯電子工業雖然整體上落後,至今也看不到俄羅斯有什麼像樣的電子類公司,但如果以此認為俄羅斯軍用電子落後就錯了。

    軍品級晶片對於效能、工藝要求並不高,但對於穩定性、可靠性、抗電磁和複雜地磁環境干擾、抗衝擊、使用環境溫度等要求極高;而商業級晶片對於效能、工藝要求很高,對於其他方面要求不高。例如軍品級CPU的工作溫度範圍是-55℃~125℃,而商業級CPU的工作溫度範圍只有0℃~70℃。即使是半導體技術全球領先的美國,還有很多現役F-16C/D戰鬥機使用已經老掉牙的486或者奔騰晶片。

    正因為軍品級晶片對效能要求不高,所以俄羅斯用比較低端的加工裝置是能夠滿足軍品級晶片生產需要的。再說,軍用晶片又不像民用晶片那樣產量大,對價格也不敏感,所以俄羅斯軍用晶片並不受制於人。現在,俄羅斯的軍用晶片基本都是自己生產的,而且加工質量良好、可靠性很高,只有極少部分的不涉及軍事機密而且是通用的晶片才從國外進口。像俄羅斯的蘇-35、蘇-57戰鬥機,白楊M、亞爾斯陸基戰略導彈,布拉瓦潛射戰略導彈,亞森級、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等等都不會採用進口晶片。(S)

  • 11 # 偶爾來逛逛隨便來瞧瞧

    軍用和商用不是一回事,中國軍用晶片基本可以自給自足,商用則不同,在保證效能同時,還要儘量小,功耗低等等,所以技術難度其實更大

  • 12 # 一葉知秋46221361

    民用和軍用完全是兩個概念,民用追求效能和功耗,軍用更注重安全行和可靠性。像中國軍用晶片基本都是中國產的,完全能滿足需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在海陽丁字灣碧桂園買房子的?那裡入駐率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