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易的生活記錄

    農村守村人,是什麼意思呢?我也是農村的,怎麼沒有聽說過。我們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天天在村子裡。算不算守村人?

  • 2 # 冰緣雪狼

    你說的這個守村人是指的是現在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剩下的老年人在家裡面待著那群人嗎?

    如果說的是這樣的話,那就有很多啦。

    比如說我這邊我爺爺就在家裡面。因為我們要出來掙錢,家裡面沒有謀生的出路,所以沒有辦法,只有讓他在家裡面心裡也是會很過意不去呀。

    因為我們都在外面,所以每年過年回去都會勸說他讓他出來跟我們一起在外面也好有個照應,也熱鬧一點。但是他就是不願意,年紀大了,不想走動,這個沒有辦法,人老了就想待在自己家裡。畢竟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家裡人嘛,也要上班,白天就沒事兒幹了,而老家裡的環境,他在家裡面生活了幾十年了生活了一輩子了,對家裡面的一草一木人啊都很熟悉,所以就很願意待在老家,小姨吃完飯就去左鄰右舍串門子,他跟著左鄰右舍的,玩的也比較開心。

    當然了,這個開心也是相對的,子孫能在旁邊當然是更好的,但是現在的大環境下,真的是沒有辦法,很無奈。

  • 3 # 志偉K

    網路流傳:據說每個村都有一個“守村人”守村人,天生五弊三缺,天性善良,無慾無求,樂於助人,受當事果,享來世福!他們也被叫做:守村人,又名鎮靈人,鎮一區八方邪魅,三煞五疾,此類人一般多為前世大凶之人,死前醒悟。

    以上守村人說法源自網路,看描述應該是經過文學加工的。應該是出自某個網路故事或者網路小說裡的。

    現實中確實有一些守村人,有甚者村裡只剩他一人,也不放棄。2013年的時候我看過一篇報道,說的是在江西安義縣的一個村子,一個留守老漢,老伴去世的早,有兩個兒子都搬去城裡了。村裡的老人大都去世了,剩餘的也都跟子女搬出去了。村裡面只剩這一個老漢,一條狗,3只雞。(注意:這跟開局只有一條狗是有本質差別的。)老漢每天的生活就是掘掘他的一畝三分地,擼擼狗,收收雞蛋,清理那條他自己從來也不走的出村路。

    他的兒子說勸了父親很多次了,勸不動,也就順著他了,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回來給他置辦點東西。

    每次兒子回去,老漢送兒子到村口。一個佝僂的身影,一條形影不離的狗。像一幅畫封存著這輩子的記憶。

    總結下我覺得守村人不願意離開有4點。

    1. 就像第一段說的那樣,確實是智力有問題的一群人,本身在自己村生活就成困難了,更不會冒然出去了。這是生活能力問題。

    2. 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因為現在年輕人更在意生活空間的自由。如果有老人在難免會有觀念衝突。很多老人跟子女住一段時間會覺得看不慣,那就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生活觀念的衝突。

    3. 對新環境和規則約束的不適應,城市裡面有很多生活環境和規則老年人是不適應的。比如住樓房活動區域就那麼大,拘束。哪有農村那麼自由。出門走路等紅綠燈,哪有在農村橫著走都行自在。

    4. 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人越老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能力越差。老年人在城市裡面面對很多新事物的衝擊會感覺到手足無措。但是又不得不去適應,這樣就會導致不願意適應或者不想適應的人會迴歸自己的那片天地了。

  • 4 # 承諾堅守

    剛看的的時候是這樣認為的,是不是村裡的上了年紀的老人,不能出去打工的,留在村子裡的?一般都是早出晚歸幹農活!面板被曬的黝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不容易!

  • 5 # 呆拉小江江

    只是聽過一句“無傻不成村”,現在仔細這麼一想還真是,我們附近的村子包括我們村,每個村至少有一個二傻子。

    每當有紅白喜事的時候,我都不知道人家從哪裡得來的訊息,都會很準時的到來“捧場”,吃飯的時候一點不含糊,一點沒把自己當外人,一碗菜,四五個饅頭,卡卡就進去了。

    這種人還不敢惹,他腦子不好使,你把他惹急了,那傢伙抄起磚頭就敢砸。不過有的腦子稍微好點的還能幹點活,白事完事以後還能幫忙打掃打掃衛生,最後主家也會給他幾塊錢,讓他拿幾個饅頭。

    我也向村裡的老人打聽了打聽,他為啥會成這樣。

    說以前家裡窮,生病發燒,沒錢看病,只能用土辦法,結果燒退了,腦子燒壞了,就成現在這樣了。

    還有的就是讓人給氣的,本來挺好的一個人和別人生氣,一氣之下就瘋了,變得瘋瘋癲癲的。

    還有就是天生的,要麼就是被打傻了,以前孩子多,顧不過來,又窮,種種原因造就了現在的結果。

    其實挺可憐的,都是缺衣少穿的,臉上髒嘻嘻,我們的傻子成天就往村大隊的窗戶下面一躺,不管我啥時候路過都能碰到。

    你們村有這樣的人嗎?他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6 # 二毛乃是我1983

    就好像當初看了樹先生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周圍一直都有這麼個對號入座的人。同樣守村人也是。或許是這樣嗎那樣的原因,他們孤苦一人,當村裡有紅白事之類的,他們出出力可以換一頓飯,可以改善伙食。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個人有個人的經歷,我們不強質問他們如何不努力之類的,我看到他們更多的是一種悲哀。或許幾年後你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你記憶中幾乎沒有他了,只是某個時間偶爾想起…哦,是有這麼個人,最近怎麼不見了,哦,原來死了啊!

  • 7 # 農村2靜姐

    先來說說我們村的“守村人”,其實守村人大部分都是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或殘疾人,當然也有一部分社交恐懼症的年輕人。

    第一位,隔壁三大爺。

    三大爺今年95歲了,年輕時是個老軍人,為人特別耿直,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每天5點準時起床,10點準時入睡,不分寒暑冬夏,作息時間安排的比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還準,每天起床後就在村裡巡邏,雖然退役很多年了,但是仍然把保護全村安全當做自己的責任,而且三大爺一生未娶,他說年輕時顧著從軍打仗,沒有功夫討老婆,後來退役了年齡大了不好找老婆,再後來荷爾蒙停止分泌了討老婆也沒啥用了,所以乾脆一個人,我一直覺得我們村裡只要三大爺在,就特別安全,就不會有人被欺負,三大爺在我心裡就是正義的化身,他是我們村的頭號“守村人”。

    第二位,村西頭的三嬸。

    三嬸小時候家裡特別有錢,她孃家父親是做國際貿易的,17歲就出國做生意了,三嬸15歲以最高分考上了我們縣城裡的師範學校,家裡非常高興,她的父親就希望女兒長大了做個老師,平安快樂的度過自己的一生。三叔也是師範學校裡面的學生,而且和三嬸是一屆的,不過他是以倒數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去的,家裡對他當老師這事都不贊成,他舅舅總說:家有隔夜糧,不當孩子王。三叔說他就熱愛教育事業,雖然成績不好,可是他特別努力,因為回家就捱罵,所以這年的正月十五放假他就沒有回家,正巧遇到了父母到國外出差的三嬸,她也沒有回家,三叔看她悶悶不樂,知道她想遠在異國他鄉的父母了,就決定帶著她出去轉轉解悶,走到一個街道里,這條街道里全是賣煙花爆竹的,不知道誰不小心點燃了一個鞭炮,結果所有攤位的鞭炮全部被引爆了,瞬間一條街都被爆竹爆炸的轟鳴聲淹沒了。三嬸醒來時發現自己在一個枯井裡,上面壓著一個人,血肉模糊,這個人就是三叔。後來三叔被診斷為植物人,三嬸陪著伺候了兩年,三叔竟然奇蹟般地甦醒了,而且不到半年就痊癒了,除了背上留下很多疤痕,其他功能一切正常,三嬸不顧一切的嫁給了他,婚後生活很幸福,他們連續省了三個孩子,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後來三叔在工地幹活時出了意外,人就沒了,三嬸拉扯三個孩子生活,把公婆養老送終,孩子都出去上大學和工作了,三嬸就成了我們村的“守村人”。

    第三位,村坑邊的二哥。

    二哥從小就是我們村的神通,9個月開口說話,3歲能背全唐詩,10歲會排家裡的電路,14歲跳級上高中,17歲上大學,學習化學專業,畢業後的他完全可以在大城市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可是他毅然決然的要回來建設農村。

    他的第一個專案,就是自己生產化肥,他生產的化肥比市面上便宜一半多,遭到村民的哄搶,隔壁村都驚動了,紛紛前來我們村買二手化肥,一個月後地裡用過二哥化肥的莊家奇蹟般地同時死了,跟商量好的一樣,二哥賠了個精光。

    他的第二個專案,飛機撒農藥。

    網上報道遙控飛機撒農藥效率非常高,而且有錢可賺,所以二哥就打起了飛機的主意,借了10萬塊錢,二哥把自己悶在屋裡20多天後,終於研製出了自己的農藥飛行器,市場上賣的農藥飛機4萬,二哥研製的成本6萬8,不過話說回來,真的比那四萬的效果好,智慧化程度高,飛機體積大,裝藥多,操控性好,皮實耐用,在二哥的首秀儀式上,不知道從哪吹來一股神風,目測15級以上,村裡養雞場的雞全部刮丟了,二哥的飛機當然也不敵這麼大的風,結果撞到了變壓器上,村裡停了半個月的電。二哥氣的喝了三瓶農藥,幸好農藥是假的,醫院檢驗說都是澱粉,二哥撿回了一條命,後來一蹶不振,成為了一個地道的農民,他現在也是我們村的“守村人”。

  • 8 # 七茉

    我們村子很小,只有十幾戶人家,我就簡單說下村子的情況吧。

    守在村子裡的大多是50歲以上的長輩和孩子,50到60多歲的男人會跟著蓋房子的小工程隊到附近的村子裡給別人蓋房子賺個工錢,工錢100到200不等。年級大點的就在家看看孩子種種菜。

    村子裡現在年齡最大老人有80多歲。60歲以上的一共有4位,其中三位奶奶,一位爺爺,不知道為什麼,爺爺們都去世很早,去世有十幾年了吧,只剩下奶奶們孤單的一個人。其中有一位奶奶得了癌症,化療後目前身體,一位奶奶血壓血糖高,身體也可以,就是得靠吃藥控制。年齡最大的奶奶80多歲了,身體卻最好,沒什麼大的毛病。

    其它的年輕人,有三個哥哥都是大學畢業,一個名牌大學,兩個普通大學,上學時候都是踏實肯學的學生,如今都在一線城市上班,收入很不錯,大概每個月2萬左右。

    沒有學歷的年輕人大都是去工廠打工,每個月3000到7000不等。

    還有一個50多歲的叔叔,長年去外地的建築工地打工,每個月能拿一萬多。前幾天腿疼的厲害回來了。可能是多年的勞累積勞成疾。

    村子裡大概就是這樣,每個人都努力的生活。

  • 9 # 農村凱哥1

    農村守村人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我爺爺就是我們村家喻戶曉的人物,從我記事開始 ,因為我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所以跟爺爺奶奶一起的日子比較久,爺爺奶奶今年76歲了,身體還是很棒,種了10畝土地,三個兒子 大兒子當兵的,不過現在大兒子的兒子定居在了外地,不知道老來會不會回農村,二兒子也打算定居在外地,只有三兒子也就是我的父親定居在老家,他們三個兒子都在外忙自己的生活,我爸雖然在一個城市,但是也不能經常回老家看望他們,所以農村的宅子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住,我爺爺是村裡出了名的熱心腸,前幾年腿腳靈活的時候還在村裡當過小組長,這幾年腿腳不便加上歲數大了,家裡不想在讓他去當這個小官了,就一直在家玩弄自己家的小菜園,爺爺平時比較喜歡幫忙,整個村裡的家家戶戶只要有事爺爺就會主動去幫忙搭手,無論什麼紅包喜事還是建房什麼的,爺爺都會去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這就導致每年的逢年過節村裡的人回來都會來到爺爺奶奶家看望他們,帶了些各個地方的土特產給爺爺奶奶,每年家裡都會來很多人。

    我不知道我爺爺算不算是守村人呢?

  • 10 # 日落想起來又相逢

    您好,我就按我理解的意思和你說吧,說留守老人,一輩子沒出過農村,這種事情太多了。守村人,正兒八經每天就在這個村,哪兒也不去,不知道您看沒看過《樹先生》裡面一節吃羊肉,那真心和我們村一個人再典型不過了。還有《鬥牛》最後一個情節,和牛廝守終生這也算是一種“守村人”接下來我跟你們說下我們村兩個人的故事。覺得好聽得給個贊,編是編不出來,文化水平有限,真人真事。

    第一個人,我們叫他“小娃(四聲)子”,你們可以試著讀一讀。年齡我們猜著有40左右了吧(說真的這麼多年沒感覺面貌有太大變化),個子大概7歲左右孩子身高吧(你們應該知道是個傻子,但是說真的,很正常,也不那麼傻)在我們村小學上學得時候,就老聽說,那會小孩子打架,有一個孩子好像是小娃子弟弟還是什麼,那會心裡想的是,他們說的這個人可厲害了,惹不起。打不過,也不清楚是個什麼人,心裡陰影面積挺大的。到後來大點吧,初中左右,去離當初小學不遠的地方發小家打令(就是打撲克),碰到了,才知道這個人就是那個小娃子,比我們大很多,發小也有壞點的,挑唆這個小娃子,說你看那個女的(也就十一二歲),你去打她屁股一下,給你五毛錢,愣愣得就去了,一群笑得。後來上學很少見,再見他就是,我開車去廠裡找我哥說點事(前途迷茫,不知何去何從,請求點經驗),遇到他了,好傢伙還喝酒,跟我哥朋友在一個桌子上,這就是我為啥說《樹先生》吃羊肉片段了,簡直一模一樣,那傢伙還叫我哥,鬱悶的我。聽見我哥朋友在外面逗他,說你爸給你娶媳婦沒有,小娃子回答才經典,我爸說了,遇到合適的就跟我娶一個,好生個娃娃,也不知道那老傢伙是騙我還是真的,這話都說了好多次了,一群人笑得。你說他傻,其實不傻。有時候也有人給他錢。讓他幫買菸,給個一塊兩塊跑腿錢,他自己也就要了,不白跑。村裡有紅白喜事,他都會去,幾乎村裡人都認識他,最重要一點,村裡很多人他真心認識一個村你都不認識的人。你說這算不算上帝另一扇門?他就不會抽菸,但是那煙一根接一根。這算不算一種收村人?

    還有一個是我們村一番裡一個朋友他哥哥。小時候我不知道是怎麼的,好像屬鼠的,也是長的不高,也是不太正常,不會說話,我們去他家,給我們散煙,路上他看見你們,會伸出手跟你們握手,最厲害的是,村裡也都知道,他也會自己去串門,你把錢,任何貴重物品放那兒,他都不會動一下,就要一種東西,瓜子!還讓你給他口袋裝,其它東西不會要。我結婚時候每天都來,我結婚完了至少半個月每天都來轉一圈,我媳婦當時不知道,嚇了一跳,後來見了瞭解了,主動給他瓜子。還有也是我朋友結婚,一群人聊天,他也在,說起他們家事情了(這個不方便說了),這兄弟也不知道聽懂還是沒有,眼淚嘩嘩的,我們一群人驚呆了,第一次見他哭。他媽媽對他可好,每天收拾的乾乾淨淨的,比如趕集,學會,都帶著。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家條件不錯,他爸年輕時候是個廚師,可以中風,半身癱瘓,但是人家在我們鎮上有一套樓房,常年出租,租金也夠農村人生活了,也算不錯了,不然我朋友壓力有點太大。

    還有一個人,這幾年沒見,我叫他“秋褲哥”跟網上有個人背手看海的模樣挺像,常年紅秋褲,我家外面不遠,就是村裡設的垃圾池,我見過幾次,說的上面兩位還能吃個乾淨飯,穿個乾淨衣服,這位就可憐了,撿垃圾吃。據說是他哥拿了他2萬塊錢,也不知道是騙還是怎麼,因為2萬塊錢的,腦子就不對勁了,以前很正常,突然就魔怔了,你說人世間這些事誰能說下樣子。

    不知道我理解的符合不符合作者得意思,讓我說守村人帶領全村發家致富這種,我們村沒有,踏踏實實農村待著的也少,我爺爺那輩就是踏踏實實種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肥會上癮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