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星科技
-
2 # 暢談新三農
一、提前預防小麥倒伏
1、選用抗倒伏品種
選用高產、耐肥、抗倒伏品種,各高產品種搭配比例協調,做到佈局合理。
2、實施精量勻播
確定基本苗的主要依據是地力水平高低、品種分櫱力強弱、品種穗子大小。
除上述因素外,還要考慮種子發芽率、整地質量與田間出苗率、播種方式等因素,要採取機械精量播種技術,不但保證基本苗數量適宜,同時要求麥苗的田間、行間平面分佈要合理。
3、噴施防倒增產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全面調節小麥苗期生長,有效控制基部1-3節間長度,促根增櫱,使小麥根系發達,綜合提高小麥抗倒伏能力。
二、小麥倒伏補救措施
1、扶麥
扶麥時要一層層輕輕扶起,以使小麥直立起來為原則,切忌挑起而打亂倒向,或用手扶麥,捆把。
2、葉面噴肥
可噴灑磷酸二氫鉀(每畝150-200克)溶液或10%的草木灰水溶液等,每畝50-60公斤,以促進生長和灌漿,儘量減輕因倒伏造成的減產。
3、防治病蟲害
小麥倒伏後,土壤潮溼、田間鬱蔽,利於病蟲害的發生。加強病蟲害的防治,減輕小麥產量損失。
-
3 # 鄂東三農
密度大的小麥如何防止倒伏?
小麥密度大的田塊,防止倒伏最好措施是壯杆和防病。下面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為你解答如何防止小麥倒伏。
壯杆。密度大的小麥要看長勢,進行施肥。長勢差的麥地,在追施小麥反青肥時,每畝灑尿素30至50斤,磷酸二氫鉀1至3斤。長勢稍微好點的麥地灑尿素30至40斤,磷酸二氫鉀1至2斤。長勢好的麥地,灑尿素30斤左右,磷酸二氫鉀1至1.5斤。長勢很好的麥田灑尿素20至30斤,磷酸二氫鉀1斤。在施肥時,可利用小雨天氣,也可結合澆水。
防病。小麥病重在防,發病後很難治。在小麥反青期和揚花灌漿期各防病一次,用粉鏽寧或多菌靈噴。防病噴施農藥時最好選擇晴天中午前後,效果最好。儘量不要在大風天和雨天施藥。
-
4 # 三農先生
小麥倒伏一直是困擾廣大農民的一個難題,在機械化程度高的今天小麥倒伏直接影響小麥機收。
小麥倒伏往往發生在生長的中後期,因氣候原因或者栽培管理不當造成。密度大屬於管理不當的問題。對於小麥群體過大防止倒伏的辦法有以下幾種:
1、化學防止方法
所謂化學防止方法就是用藥,用多效唑或者縮節胺等控制旺長的藥,噴施之後小麥旺長會有效的得到控制同時小麥的根系會變得更發達莖杆更健壯從而增加小麥的抗倒能力。
2、控制肥水
小麥控制肥水一定要注意控制的時間,最佳控制肥水的時間就是在小麥分櫱期,因為本身小麥密度過大如果不控制小麥分櫱就容易更加密,遮天蔽日影響小麥的通風透光也容易產生倒伏一些病害的滋生。
在小麥的拔節期對密度過大有倒伏風險的麥田一定注意不能大量使用氮肥尿素,最好使用高氮複合肥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旺長而且可以有效的補充磷鉀肥磷肥可以使小麥秸稈變硬變粗防止倒伏,鉀肥則可以有效促進小麥籽粒的飽滿度提高產量。
3、防治田間莖杆病害
一般影響小麥莖杆的病害多為小麥紋枯病,和田間雜草直接影響小麥莖杆的成長造成過細抗倒能力差。對於這種情況應該有效的用除草劑處理雜草,防治紋枯病最好辦法就是用多菌靈三唑酮等拌種處理。
4、機械方法
可以在小麥生長前期對土地比較鬆軟的情況進行機器碾壓鎮壓,這樣可以控制小麥分櫱。也有人在春節之前看著群體過大放養啃麥的,這樣也有一定的效果。
-
5 # 追夢人133639901
清明將至,又到農民種小麥的季節,農民朋友千萬不要打小麥太密了,因為種密了,不僅浪費了許多種子,還容易造成小麥的倒伏。
小麥的倒伏和玉米等農作物一樣,不對影響到質量和產量,而且給收割帶來難度,費工費力,增加小麥成本。因此在種植小麥之前一定要擇矮杆抗倒品種,不要種得太密。那麼如果農民朋友真的因為不小心,把小麥種密了,怎樣防止倒伏?
(一)合理調配肥水。1氮肥施用量過多,水分過大,就會使小麥徒長,容易倒伏,所以在小麥分孽期就應該控制肥水。進行深中耕,來控制莖葉生長,抑制分孽,對有倒伏頃向的麥田,嚴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2增施鉀肥。鉀肥能促進作小麥莖稈粗壯,堅韌,可在拔節前後施用氯化鉀,或揚撒草木灰。
(二)施用矮壯素。矮壯素的作用就是能降低小麥高度,便葉片變寬,變短,變後,使小麥籽粒飽滿。可在第一節剛開始伸長時,以0.15一03%的濃度,畝用量50一75Kg,.小麥密度特大的,可在第二節剛開始伸長時,以同樣數量再來一次。過早過晚噴施都會影響產量。
(三)及時除草。麥苗已經夠密了,中間夾著草,使麥苗密度增大,秸稈更細,更易倒伏,雜苗還與麥苗爭肥水,雜草必須早除,可用麥田除草劑或人工剷除。
(四)急時防病防蟲。麥苗生病,或粘蟲等害蟲都易使小麥倒伏,應及早預防。
-
6 # 鄉村的田野上
密度大的小麥在生長後期發生倒伏,小麥水分養分不容易吸收,嚴重影響小麥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減產。小麥最容易在灌漿前和灌漿後發生倒伏現象,倒伏越早對產量影響越大。抽穗期倒伏可減產30~50%,灌漿期倒伏一般減產20%左右,既然小麥倒伏對產量影響很大,那如何來預防呢?
預防小麥倒伏的幾個主要方法。
1、適當選擇抗倒伏的品種。
2、適當晚播,合理稀植。
3選擇翻耕田,不用旋耕田。
4、小麥返青期及時噴灑殺菌劉,防治小苗圃紋枯病,根腐病。
5、小麥前期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促進小麥根系生長,莖杆粗壯,不易倒伏。施肥比例氮磷鉀搭配,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相結合使用。
6、小麥返青厲害拔節前噴控旺劑,最晚不要晚於小麥拔節初期,可以有效的縮短小麥基部節間,降低植株高度,控制營養生長提高生殖生長,切記拔節後噴施無效。
總之,小麥要精心管理、合理施肥,防止倒伏和病蟲害,為農民增產增收創造條件。
-
7 # 有你們就幸福
謝謝邀請,小麥倒伏是農民頭疼的問題,每年都會遇到,不但影響產量,收割都是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合理密植,不要為了提高產量加大每平方密度,這種兩密一稀的種植方式也值得推廣在管理上要適時打控旺的,多效唑是比較常用的藥,長勢好的在返青後期清明以前噴灑,出土晚的要等到小麥長到三葉一心的時候在打藥!
-
8 # 神農35
那麼小麥如何防止,密度增加後的倒伏呢?
我建議您還是要從科學管理上下手,肥水相結合,也就說要控肥控水,由是拔節期,儘量控水不幹不澆,幹了也要少澆,促下控上。疏鬆土壤,增加根系活力。保肥保墒。
在施肥方面:一定要注意,小麥反青分櫱肥的施肥時間,和施肥,施肥不要過晚,防止氮肥的肥效,反應在小麥的拔節期。這樣會直接造成,節間增長,增加了小麥的高度,抵禦倒伏能力下降。在施肥量上,看苗情施,當然也根據底肥的施肥量,和土質的肥瘦情況來酌情處理。
在施藥控高方面:在選擇藥劑,和施藥時間一定,掌握好,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諮詢當地的農技師。或是農藥經銷商。千萬不要亂施藥,以免造成負面影響,減產減收。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
您關心的就是我關注的,
神農願與您一起探討交流,
-
9 # 豫東小農
密度大的小麥我們這裡的說法就是種的稠了。一般種的稠的小麥要選擇麥稈低的抗倒伏的小麥品種。底肥應該多施三元複合肥,有必要每畝得另施一袋磷肥。特別在澆返青水的時候多沙施一些尿素一般每畝15到20公斤!儘早打控制旺長的藥!比如多效唑和甲哌鎓!
在拔節期要噴施微量元素葉面肥,殺菌劑和殺蟲劑!防止小麥得白粉病鏽病。只要保證麥苗不得病和麥苗健壯!對抗倒伏是有幫助的。
在小麥揚花期!再來噴施殺菌劑,殺蟲劑和磷酸二氫鉀!保護小麥的秸稈從而達到抗倒伏的目的!
-
10 # 稻麥巴巴
田間小麥密度大通常會因為光照不足,及植株間爭肥爭水等,造成植株較高,莖稈較細、軟弱而引起倒伏。
因此對田間密度大田塊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倒伏。
常見預防措施有:一、人工疏苗。
出苗後越冬前密度較大的,要及時中耕疏苗,或田間機械帶耙疏苗,不但能促進根系發達,還能透過鎮壓抑制莖葉生長過快。
二、加強管理,科學施肥。
要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或遲施氮肥,防止分櫱過多,密度過大,推遲返青肥,重視拔節肥,結合中後期追施鉀肥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促使莖稈粗壯,增強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
三、化控。
小麥起身期至拔節初期及時選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或矮壯素等控旺藥劑,使小麥基部莖稈增粗,根系發達增強抗倒伏能力。
四、防治好病蟲害。
田間密度大一般小麥蚜蟲、紋枯病等病蟲害容易發生,要注意在小麥拔節孕穗期,及抽穗揚花期等關鍵生育期,結合小麥一噴三防等及時防治好田間蚜蟲、紋枯病等病蟲,增強抗倒伏能力。
總之,密度大田塊,要協調運用好管理、控旺、及病蟲害防治等措施,以最大避免植株抗逆性及抗倒伏能力下降造成的小麥倒伏。
回覆列表
很簡單,主要三點:
第一,“春一水”不是太乾旱,要到4月上旬再澆。
第二,追尿素畝用量控制在30斤之內。
第三,起身期到抜節初期噴施“抗倒劑”(必須兩種成分混用的,避免藥害且提高效果)。注意,產品登記證號必須是【農藥登記證號】。為了省工省力又實惠高效,可以噴施“小麥3+2”(抗倒型)套餐組合一盒【矮化劑+控旺劑+藍色晶典+殺菌劑80%乙蒜素或8%氟矽唑+“農喜十樂素”】,可以“一噴十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