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近乎者
-
2 # 鄉村的田野上
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是計劃經濟。糧食價格是國家穩定的基礎。由國家統一定價,統一購買、統一分配,價格不可能太高。改革開放後,國家逐漸放開糧食價格,讓市場說了算。本來是件好事,農民也都贊成,但卻事與願違。
1、中國是農業大國,人口眾多,耕地面積卻不大。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佔世界耕地約7%。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壓力很大。因此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轉基因糧食來補充國內糧食的虧空。由於國外大規模、機械化作業,生長的轉基因糧食價格比較便易。2017年中國累計進口糧食為13062萬噸。這樣就嚴重影響了中國的糧食價格。
2、中國糧食生長主要靠家庭承包責任制來實行,一家一戶小農作坊式生長。費工費料,這樣造成了生長力落後、資訊閉塞、優質品種不能儘快得到應用。跟國外的糧食相比較,沒有價格優勢也沒有質量優勢。
中國糧食價格為何一直沒有大幅上漲?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產生疑慮,為什麼中國的物價不斷攀升,而糧食的價格卻上漲的很慢,甚至停滯不前。
個人分析,可透過三方面來了解為什麼?一、國家的宏觀調控。
人一天不吃飯便餓的慌,糧食的重要性非比尋常,是人們生活的根基。所以,國家對糧食的調整是非常著重的。穩定了糧食價格,可以說就穩定了人心。二、糧食規模化經營產出。
雜交水稻的出現,大大提升了水稻的產能,以前一畝田幾百斤的產能,現在差不多一畝田上千斤產能。加上現在種植糧食講究科學化,規模化,加大了種植的收益。三、資本進入農業,促進農業發展。
越來越多的土地成為規模,國家也透過土地平整,開發出越來越多的良田,再引進資本,技術,科學種植,水稻的產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因而整體價格保持穩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