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貓貓i咪i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辨別事物,獲得真知。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致知,致知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後來人們把這幾句話叫做《大學》的“三綱領”“八條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條目”之二。

    儒家的目的是致知,是把握思維方法和對世間理性秩序的認同,以便更好的服務於社會、是以求證秩序道理的客觀存在的”致知“為本來目的。儒家的出發點是天道、理性、心性,都是先天本具,我們能夠做的不過是如何認識如何把握,認識和應證了這些天地良心,就可以做個真正的君子,並不是要改變什麼。出發點在心的認知,理性的歸納。儒家講致知在格物,格物在於心的安定,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也就是說實際是一種心理能力的鍛鍊。

    隨著時代的變遷,格物致知雖然提及的人很少,但格物致知所倡導的三綱八條仍然具有一定的精神價值!

  • 2 # 席軍WH

    其實不是失傳,而是異化了。一是哲學問題,孔孟時代的儒家思想還是比較靠近唯物主義哲學,表現為以《易傳》為思想體系的哲學基礎,也是六藝之中的數。二是自然科學的應用。三是所有學習內容的實踐。孔子實際上非常注重自然科學的應用,但是他沒有太多的內容可教,但是他清除這一方面在治理國家和軍事實踐方面的巨大意義。孔子的軍師才能,不論是個人技戰術還是軍事戰略戰術都十分高超。

    可是,《易經》的用語本來是大家通俗易懂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語言內涵的變化,後來人就感覺有點天書一般神秘莫測。所以,孔子對《易經》進行了唯物主義和方法論的加工,成為《易傳》。

    格物致知,用哲學的方式來探究自然和社會,由此來提高自己的素養水平和實踐能力。可惜的是,後世的異化嚴重,尤其是漢初的董仲舒《天人三策》中給儒家思想帶進去嚴重的神秘主義色彩而致儒家思想開始了宗教化。宗教化是異化和落後化、僵化儒家思想的方式。由此開始,儒家放棄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方式,尤其是實踐以求自身修養和實踐能力的內涵。

  • 3 # 孔子喝紅牛

    聖人之道,千古常昭,不會失傳,請看朱丹溪《格致餘論》一書,對格物致知學說發揮至極王陽明少時格竹葉,格不出所以然,孔子教悔弟子是怎麼說的???他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可知“物格而後知至”,“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 4 # 使用者6743286820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二是陰陽,三是在陰陽之上老子的的"無為"、孔子的"中庸",史蒂芬柯維的"第3選擇",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

    道可道,非常道,所謂的各種說法不過是與"道"連線的一種說法和路徑。

    "格物致知",理學家在於在萬事萬物中窮盡其理,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心學家特別講求"為善去惡",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因為故能窮其理,但是按照理學家格出來的萬物的"理"如果沒有心學家的"致良知"來駕馭,那麼"心"的"善惡"直接導致"物"的"善惡"。打個比方,科學家研究出來原子技術,被戰爭狂人研發出來"原子彈",而其本來可以用來"核電站"。轉基因技術到底是惠民還是害民? 未可知,丟給時間和歷史來檢驗。

    我偏向王陽明所說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萬物窮其理,理皆為人類善念之用,不為惡念所動,那麼就實現了儒家的終極目標"大同社會",最後,再來重申一下儒家八條目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5 # 問本

    也不知道誰把朱熹強制歸為儒家,從朱熹著作中看,道、法、儒三家兼修,並且有了獨立的思想體系,後世還有個王陽明也是兼修有大成者!朱熹偏“用”、王陽明偏“習”,實操路線和思想路線,方向上有一些區別!此二聖均有一個被誤解而批判的天機“存天理、滅人慾”,本意是道家思想精髓“敬畏天理、剋制慾望”,這可是訓練智慧的至上法門,可惜被汙名化曲解了。

    格物致知,簡單通俗講“透過現象看本質”,或者理解成觀察、實踐、思考、驗證!總結就是“探索精神”,古代很長一段歷史採取愚民方針,刻意談化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是一個遞進關係,一個人成就的八個段位!沒有失傳,只是被刻意淡化和曲解。改革開放以後的華人,重新開啟了“格物致知”的精神...未來可期!

  • 6 # 閒聊天下

    格物致知一語出自儒家經典《大學》,而三綱八條目也是朱子從《大學》中精練總結出來。

    《大學》中說:“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請注意“窮其理”三個字,它解釋了格物關鍵之所在。觀察事物及變化要“窮其理”,也就是說要了解事物不但要觀察事物及變化的表面現象而且要探究事物及變化的根源和原因,弄清了事物及變化的根源和原因也就會掌握了事物的本質。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基本含義。可以說格物致知跟“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有相近的意思,是儒家思想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

    那麼三綱八條目又指的是什麼呢?三綱是《大學》開篇就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即為三綱。

    八條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最高理想是平天下,也可說是實現世界大同。在儒家看來要實現平天下目標就需從修身入手,用儒家學說來修身,修身後齊家,透過齊家而國治,各個國家治理好了整個天下就實現了太平。顯然修身就成了實現平天下的基礎。

    怎樣夯實修身基礎,換句話說怎樣使儒家學說成為人們的思想(即修身)呢?“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用白話來說就是,想要誠心誠意相信“真理”,首先得知道“真理”;知道是不是“真理”在於窮究事物的根源(原因),知道事物根源(原因)了就真正明白自然就會承認“真理”,知道是“真理”了也就會誠心誠意去遵守和執行。這一過程即為修身。顯然在這一過程關鍵點就是格物致知,所以它在八條目中重要性不言自明瞭。

    所謂格物致知失傳之說,自從宋儒將《大學》由《禮記》獨立出來成為《四書》的一部後,“格物致知”的意義也就逐漸成為後世儒者爭論不休的熱點議題,以至於今。

  • 7 # 頓果v

    什麼叫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用現代語言來表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如何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就是認識自然萬物生長規律的方法。

  • 8 # 菩提月滿西樓

    儒家“八條目”核心是“正心”,心即體,內收為“格物-致知-誠意”,外放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論內外還是外放,全是體的相用。“八條目”簡括為一句話就是佛家的“萬法唯心”。

    “心”是世界的源頭。外部世界不過是心的創造。“家、國、天下”最初只是一個概念,這個概念來自頭腦。世界上任何事物皆是如此,最初只是一個念頭。

    好比蓋房子。先有蓋房子的念頭,之後會依據這個念頭去繪製圖紙、準備建築材料,最後付諸行動,房子誕生。世間萬物莫不如是。故佛家說,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語出大乘經典《大方廣佛華嚴經》)

    “心”外找尋世事真相,永遠縹緲無有頭緒,因為一念一世界,念念無盡,大千世界何其多!向心內觀、向自性中探求才是終極之道。這一點,儒家“八條目”暗合佛家之精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希臘神話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