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退役WJ孤鷹

    梁山好漢歷史是真的,但人物只有三十六個人物是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其餘七十二個,大都是創作出來的,純屬子虛烏有。

    在宋徽宗宣和年間,確有宋江其人及其領導的梁山泊起義,這就是淮南地區宋江等三十六人“橫行河朔”的歷史事件,但不像《水滸傳》所寫的有一百零八將,也沒有那麼多生動的戲劇性場面。

    這三十六人為:宋江、晁蓋、吳用、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劉唐、張青、燕青、孫立、張順、張橫、呼延綽、李俊、花榮、秦明、李逵、雷橫、戴宗、索超、楊志、楊雄、董平、解珍、解寶、朱仝、穆橫、石秀、徐寧、李英、花和尚、武松。

    梁山泊位於山東西部,原是個很小的湖泊,後因從五代到北宋期間黃河多次缺口氾濫,它與四周的許多小湖泊匯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縱橫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錯,蘆葦縱橫,並有許多天然小島,形勢險要複雜。

    當時許多破產農民、漁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緝追捕的逃犯藏匿於此,成群結夥,靠進行一些“非法”的活動營生。有若干股勢力日益增大,人數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敗、盤剝與壓迫的武裝鬥爭和農民起義。宋江起義軍就是其中的一股。

    宋江起義的導火線是宋朝廷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宣佈將整個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為“公有”,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採藕、割蒲,都要依船隻大小課以重稅,若有違規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

    貧苦的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於是在宋江等人的領導下,鋌而走險,憑藉梁山泊易守難攻的地形,阻殺前來鎮壓的官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敢苟同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