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戶外野雞扁毛爽
-
2 # 陸屋昌哥
黃瓜黑星病防治措施
(1)加強田間管理,升高棚室溫度,及時放風降低田問溼度,減少結露時間,可控制黑星病的發生。棚室內防止出現低溫、高溼狀態,白天氣溫保持在28-32攝氏度,相對溼度保持在60%,種植後至結瓜期控制澆水。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殘體,並深埋或燒燬。
(2)播種前,可用55℃溫水浸種巧分鐘,也可用8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20分鐘,洗淨後催芽。每平方米苗床上用80%多菌靈8g處理土壤後播種。保護地栽培,在定植前10天,每55立方米空間用硫磺粉0.13kg,鋸末0.25kg混合後分放數處,點燃後密閉棚室燻1夜,以殺死棚室中病菌。
(3)發病初期噴施10%苯醚甲環噢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40%氟矽譁乳油4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62.5%腈菌唑·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等,降低葉而酸度可大大減輕黑星病的
-
3 # 梔子花開散落一地青春87495384
黑星病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或菌絲塊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種皮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來源。病菌主要由嫩葉、果實、莖蔓等的表皮侵入,或從氣孔和傷□侵入。病菌發病適溫l7℃左右,在低溫高溼條件下流行。如瓜類重茬地,播種病種子、澆水多、密植、通風透光不良均發病重。在田間發現中心病株應及時拔除,並進行噴藥防治。可用30%特富靈可溼性粉劑l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溼性粉劑l500倍液,或80%敵菌丹可溼性粉劑500倍液。也可根據棚室溼度和天氣預報,採用百菌清煙劑防治,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200~250克,於傍晚閉棚點燃燻煙,連續防治3~4次效果很好。選用抗病種子:如津春3號,中農3、7號,農大l4號,長春密刺等品種。
種子處理: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可用55℃的熱水浸種l5分鐘,或用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0倍液浸種l小時,或以種子重的0.3%的50%多菌靈拌種。
苗床處理:育苗覆土時,每平方米施用8~l0克50%多菌靈藥土。黑星病重病地塊於定植前每l00平方米用250克硫磺加l斤鋸末混合點,燻-夜。
栽培管理:採用高畦地膜,提高溫度,加強通風,降低溼度,減少結露時間,可以控制黑星病的發生。
-
4 # 憶欣思念
黃瓜黑星病在黃瓜的整個生育期均可侵染髮病,可引起黃瓜的葉片、莖、卷鬚、瓜條及生長點發病,以植株的嫩葉、嫩莖和幼果受害重。
子葉上產生黃白色圓形斑點,子葉腐爛,嚴重時幼苗整株腐爛。稍大幼苗剛露出的真葉爛掉,形成雙頭苗、多頭苗。
發病初期,在葉面呈現近圓形褪綠小斑點,進而擴大為2——5毫米淡黃色病斑,邊緣呈星紋狀,乾枯後呈黃白色,後期邊緣有黃暈的星星狀孔洞。嫩莖染病,初為水漬狀暗綠色菱形病斑,後變暗色,凹陷龜裂,溼度大時,病斑長出灰黑色黴層。生長點染病時,心葉枯萎。卷鬚染病則變褐腐爛。
初為圓形或橢圓形褪綠小斑,病斑處溢位透明的黃褐色膠狀物,凝結成塊,乾結後易脫落。後病斑逐漸擴大,凹陷,膠狀物增多,堆積在病斑附近,後脫落。溼度大時,病部密生黑色黴層。接近收穫期,病瓜暗綠色,有凹陷瘡痂斑,後期變為暗褐色。空氣乾燥時龜裂,病瓜一般不腐爛。幼瓜受害,病斑處組織生長受抑制,引起瓜條彎曲、畸形。
黃瓜黑星病的初侵染源主要為種子和病殘體,或者以菌絲體或菌絲塊存留在病殘體和土壤中。病原菌靠雨水、氣流和農事操作在田間傳播,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隨風或靠孢子彈射到植株各部位上開始侵染。病組織和帶菌種子是翌年發病的初侵染源。對於病菌的遠距離傳播,帶菌種子是主要侵染源。
黃瓜黑星病為低溫高溼型病害。溫度在5——30℃之間均可發病,適發病溫度為20——22℃。當寄主處於15——25℃範圍內,低溫—高溫交替的環境時,發病非常嚴重。而中國的日光溫室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溫度狀態,所以常導致該病發生嚴重。另有研究表明,在22——24℃以上較高溫度下所有黃瓜品種均表現出抗性,只在17——20℃下感病品種才表現出感病。
黃瓜黑星病的適宜相對溼度為86%——100%,但必須在有水滴的情況下孢子才能萌發,否則即使相對溼度達100%也不萌發。另有研究表明,適宜的溼度持續的時間越長,潛伏期越短,發病越嚴重。
黃瓜黑星病對酸鹼度的適應範圍較廣,以pH為6時適。在黑暗或弱光條件下更易侵染,發病更為嚴重。
定植過密,植株間鬱閉,通風透光不良,植株長勢弱,利於發病。
不同黃瓜品種之間對黑星病的抗性存在明顯的差異,目前市場上已出現了高抗甚至對黃瓜黑星病免疫的品種。應根據當地條件,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抗病、優質、高產的黃瓜品種種植。
黃瓜黑星病可由種子帶菌傳播,因此,播種前對種子處理,可有效降低種子的帶菌率,預防該病的發生。具體方法為:用55℃水浸種15分鐘;或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浸種1——2小時,洗淨後催芽播種。
合理密植,創造良好的通風環境;結瓜期增施磷鉀肥,培育壯苗;及時清除病葉等病殘體,並將病殘體堆漚深埋或燒燬,減少田間菌源;注意控制田間溼度,儘量不在陰天澆水;發病嚴重的田塊,應與非瓜類作物進行2年以上的輪作。
用於防治黃瓜黑星病的藥物主要為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嘧菌酯)、三唑類(氟矽唑)藥物。在發病初期,可用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40%氟矽唑乳油8000倍液,或20%腈菌·福美雙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時以噴施幼苗及成株的嫩葉、嫩莖、幼瓜為主。
黃瓜黑星病,屬於真菌性病害,是中國的檢疫病害,是大棚的毀滅性病害之一。一旦發生,應抓緊防治,如果防治不及時,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以上就是關於黃瓜黑星病防治技術的全部內容,希望你能夠對症下藥,使黃瓜更快的恢復到健康的生長中。
-
5 # 上海12316三農熱線
該病是黃瓜生產上的重要病害,大棚溫室黃瓜發生尤為普遍。嚴重時發病率高達90%以上,產量損失嚴重,病瓜畸形,失去經濟價值。該病害主要為害葉片、莖、卷鬚和瓜條,以嫩葉、嫩莖、幼瓜被害嚴重。幼葉期發病,子葉上發生病斑,嚴重時心葉枯萎,幼苗停止生長,全株死亡。葉片上的病斑早期近圓形,直徑1-2毫米,淡黃褐色,後期呈星狀開裂,病部生長受阻,致使葉片扭皺;莖、葉柄上病斑長梭形,大小不等,有時可連成長條,特別是果柄上的病斑會產生淡黃色膠狀物像琥珀,潮溼時長出黑色黴層,繼而溢位初為乳白色後為琥珀色的膠狀物。該物質乾結後脫落,導致瓜條彎曲畸形,病瓜一般不腐爛。該病常容易與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混淆。黃瓜黑星病的防治方法如下:
1.無病株採種。要求採用不帶病的種子。
2.加強管理。大棚內防止低溫高溼,定植後至結瓜期控制澆水,並清除架材上的有病卷鬚。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70%安克錳鋅2000倍葉面噴霧,每週一次,連續3-4次,均勻噴藥,特別要注意嫩莖及生長點。
-
6 # 鄉村夢兒
答:發病初期用10%苯醚甲環唑可分散粒劑2000倍液,60%百泰可分散粒劑1500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43%好力克懸浮劑3000倍液,30%特福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52.5%抑快淨可分散粒劑20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80%雲生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均勻噴霧。每隔十天噴一次,可交替選農藥連續防2至3次方可防治。
-
7 # 田園大胖哥
有幸今天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還是要以預防為主,加強檢疫,防止傳播蔓延;選擇抗病的種子和無病的種子,進行種子處理;種子可以選用青雜1號、2號。
加強種植管理措施,增大支架間的行距,縮小株距,能改善植株間通風透光,降低溫度。
防預方法:奧力克速淨30ml兌水15公斤,7~10天一次(也可以奧力克速淨30ml+金貝40ml兌水15公斤,7~10天一次)
植株發病中前期用奧力克速淨50ml+金貝40ml 兌水15公斤,5~7天一次,連用2~3次,或者是奧力克速淨50ml +奧力克霜貝爾30ml,兌水15公斤,5~7天一次,連用2~3次
植株發病中後期用奧力克速淨50ml +吡唑醚菌酯5g 或福美雙25g ,兌水15公斤,3~5天用一次
-
8 # 果樹GS
黃瓜黑心病打什麼藥?該怎麼養護?
黃瓜的病蟲害與其它蔬菜類的病蟲害不相上下,只是病菌有些不同罷了。要想減少黃瓜的病蟲害,保證黃瓜正常生長,達到豐產豐收。總的原則必須貫徹八字方針。即以防為主,以治為付。防是主要的,只有防在前,滅在先才是最有效的途徑。一旦預防失誤,病蟲害已經起生,等到這個時候再防治就晚了,必然造成黃瓜損失。
黃瓜黑心病是-種比較難對付的,傳播快,毀滅性的病害之一。也是防治黃瓜的重點病源。作為多年的菜農,對黃瓜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必須放在首位。把好五大關。豐產豐收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一是選種關:別小看挑選種子,挑選的好差,直接關係到豐產豐收的大問題。應該重視挑選高產,抗病力強,生命力強,適應性強的黃瓜新品種,作為唯一的選擇。
二是把好育苗關:光有好的黃瓜種子還不行,還要最佳化精熟育苗技術,保證育出來的每棵黃瓜苗,又粗又壯,生長有力的優質大苗。這樣的優質黃瓜壯苗,抗病力強。
三是牢牢抓住預防病蟲害的預防關:特別是黃瓜黑心病。當黃瓜苗放出兩片真葉後,利用晴天中午前後,用45%百菌清1800倍水溶液向黃瓜正反面全株噴一次預防病蟲害藥水。第二次噴藥,黃瓜移載成活後,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全株噴霧。第三次噴預防藥,在黃瓜開花前,用代森錳鋅500倍液全株噴霧。以後時刻觀察黃瓜的病蟲害,特別是黃瓜黑心病,一旦發現用奧力克速淨1500倍液噴滅之。
四是合理施肥:黃瓜喜肥,特別喜歡腐熟的有機肥,中途適當施些磷酸二氫鉀肥或者速效肥。按說明書配比水溶液澆施。保障黃瓜生長不缺肥。一旦缺肥可進行葉面追肥,及時補充肥料。保證黃瓜生長旺盛有力,繼而還能抗病菌入侵。
五是,黃瓜最怕悶熱,暴熱,不通風,不透氣的生長環境。大棚黃瓜特別要注意開門通風。嚴防悶熱悶氣,極易發生病蟲害,特別是黑心病。因此通風透氣,這對大棚黃瓜生長來說,非同小可,必須重視。以上五關是黃瓜豐產豐收的關鍵。必須引為重視。
僅供參考
-
9 # 清江鶴
黃瓜嚴重感黑星病的瓜條好辯認。只要瓜條上有星狀的龜裂斑基本上都感過黃瓜黑星病。其實在田間診斷時,你還可以看到除星斑外的半透明膠狀物。在空氣乾燥環境凝固成膠顆粒狀後用手觸控脫落。空氣溼度潮溼時瓜條極易腐爛。
此外,在田間診斷時還可以從黃瓜瓜葉莖蔓等部位識別黃瓜黑星病的發生。
感病的黃瓜瓜葉會有近園形的枯斑並穿孔,有星狀的邊緣。莖蔓會發生破裂(有時會誤診為蔓枯病),空氣潮溼時,病部有黴層爾後腐爛致整個植株萎蔫死亡。
當發現瓜棚內有黃瓜黑星病中心病株時,除要控制棚內黃瓜生長的溫度溼度外,還可用百分之四十五的百菌清煙劑進行悶棚燻煙處理。
然後再根據病情狀態,進行藥物防治以控制黃瓜黑星病的進一步擴充套件蔓延。
常見常用藥劑如IO%苯醚甲環唑,15%烯唑醇,30%腈菌唑,20%吡唑醚菌酯,5O%醚菌酯,10%亞胺唑。也可以用一些常規的復配劑,如2%武夷菌素與75%百菌清復配,3%多氧黴素與氟苯嘧啶醇復配使用,40%氟矽唑與70%代森錳鋅復配使用,80%乙蒜氯黴與15%氟菌唑復配使用。為了增強植株的抗逆性,以上藥劑配方中還可配比一定量的誘抗素,三十烷醇等藥劑,效果會更好。
-
10 # 農人新視角
黃瓜黑星病發生普遍,特別是在保護地中,發病較嚴重。一、黃瓜黑星病的症狀。
黃瓜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黃瓜植株地上各部位均可發病,而且以幼嫩部分如嫩葉、嫩莖、幼瓜被害最重。典型症狀為葉片病斑星狀開裂穿孔。莖、瓜條、葉柄、果柄的病斑龜裂呈瘡痂狀和病斑處流出琥珀色膠狀物以及長出灰黑綠色黴。
①葉片。病斑初為汙綠色的近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大成圓形黃白色的大斑。病斑易穿孔,邊緣不整齊,有黃色的暈圈。葉脈發病時變黑褐色,引起葉片皺縮畸形,潮溼時病部有黴層。
②莖蔓。嫩莖發病時,病斑初期為水浸狀褪綠,隨後變為暗綠色長條形,凹陷龜裂,有琥珀色膠狀物,溼度大時長出灰黑色黴層。生長點在發病後2-3天爛掉,形成禿樁。葉柄和莖蔓發病時,病部中間凹陷,形成瘡痂狀,表面有灰黑色黴層。③瓜條。瓜條發病時,初期流膠,形成暗綠色凹陷斑,表面有灰黑色黴層,病部呈瘡痂狀。
二、黃瓜黑星病的病原。病原為瓜瘡痂枝孢黴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這種病原可以侵染黃瓜、西葫蘆、南瓜、甜瓜、冬瓜等。
三、黃瓜黑星病的傳播途徑。病原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種子也可帶菌,成為初侵染源。借風、雨水和灌溉水傳播,從氣銷傷口侵入,形成初侵染,引起發病四、黃瓜黑星病的發生規律該病害發生要求低溫高溼條件。棚頂及植株葉面結露,是該病發生和流行的重要條件。種植密度大通風不良,保護地大灌水,重茬地,肥料少等情況下發病重。
四、黃瓜黑星病的綜合防治(1)種子處理 ①用55-60度的溫水浸種15分鐘。②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浸種20分鐘後衝淨再催芽;或用種子重量0.3%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
(2)農業防治① 採取地膜覆蓋栽培。定植後至結瓜期,要控制澆水,降低棚室內的溼度。②保護地栽培,儘可能採用生態防治方法。尤其要注意溫度和溼度的管理。採再放風排溼控制灌水等措施降低棚內溼度,減少葉面結露。
(3)化學防治 ①保護地栽培,在定植前10天,用硫磺分加鋸末混合後,分放數處,點燃後密閉棚室燻夜。發病初期,每畝噴撒10%多百粉塵劑或5%防黑星粉塵劑一千克,或點燃45%百菌清煙劑200克。連續防治3-4次。 ②發病初期,可噴40%氟奎唑乳油8000-100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25%凱剋星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80%敵菌丹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8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80%新萬生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每畝用20%清菌唑·福美雙可溼性粉劑100-130克,或12.5%腈菌連乳油24毫升, 對水噴霧防治。發病行後期施用40%信生可溼性粉劑8000倍液或10%世高可分散粒劑6000倍液,隔5-7天施1次,視病情連續噴2-3次。可輪換用藥,同時嚴格控施藥濃度,防止產生藥害。
回覆列表
黃瓜苗,黑心病~病害症狀: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其中嫩葉,嫩莖駐幼瓜易感病,真葉較子葉敏感。子葉受害,產生黃白色近圓形斑,發展後引致全葉乾枯;嫩莖發病,初呈現水漬狀暗綠色梭形斑,後變暗色,凹陷龜裂,溼度大時病斑上長出灰黑色黴層(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生長點附近嫩莖被害,上部乾枯,下部往往叢生腋芽。
成株期葉片被害,現褪綠的近圓形小斑點,乾枯後呈黃白色,容易穿孔,孔的邊緣不整齊略皺,且具黃暈,穿孔後的病斑呈星紡狀;葉柄,瓜蔓被害,病部中間凹陷,形成瘡痂狀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黴層;卷鬚受害,多變褐色而腐爛;生長點發病,經兩三天爛掉形成禿樁。病瓜向病斑內側彎曲,病斑初流半透明膠狀物,後變成琥珀色漸擴大為暗綠色凹陷斑,表面長出灰黑色黴層,病部呈瘡痂狀,並停止生長,形成畸形瓜。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在田間的病殘體或土中越冬,也可以菌絲潛伏在種子內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黃瓜種子的帶菌率隨品種/地點有異,最高可達37%,種子各部位帶菌率以種皮為多;由病苗帶到定植的溫室也是一種重要的初侵染源之一。對於一些距離較遠的地區,帶菌種子是惟一侵染源。
黃瓜品種間抗性差異顯著。一般認為,寄主對病菌的抗性是病菌侵染抗病品種後激發了細胞壁木質素和富含羥脯氨酸糖蛋白(HRGP)的合成與沉積,進而在細胞壁外層形成一層防護性屏障,即寄主細胞壁的修飾。該病屬於低溫、耐弱光、高溼病害。當棚內最低溫雅超過10度,相對溼度從下午4時到次日10時均高於90%,棚頂及植株葉面結露,是該病發生和流行的重要條件。
病害分類:真菌防治辦法:1。加強檢疫,先用無病種子嚴禁在病區繁種或從病區調種。做到從無病地留種,採用冰凍濾紙法檢驗種子是否帶菌。帶病種子進行消毒,可採用溫湯浸種法,即50度溫水浸種30分鐘,或55-60度恆溫浸種15分鐘,取出冷卻後催芽播種,也可用0。4%的50%多菌靈或克菌丹可溼性粉劑拌種。
2。選用抗病品種如青雜1號/青雜2號,白頭霜,吉雜1號/吉雜2號/中農11/中農13等3。加強栽培管理覆蓋地膜,採用滴灌等技術,輪作。施足充分腐熟肥作基肥,適時追肥,合理灌水,尤其定植後至結瓜期控制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