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袁隆平的超級雜交水稻取得了享譽世界的成就。那為什麼袁隆平不對小麥進行研究培育出超級小麥品種呢?畢竟都是糧食產物應該有很多相識之處。
3
回覆列表
  • 1 # 忙碌快樂農家人

    一個科研課題就是幾代科學家的研究專案,特別是農業科學,它的生長週期長,更是花費科研人員的精力和時間,能在一個專案上搞出成績也就很不容易了,他們需要默默工作幾年,甚至幾十年,要忍受住寂寞,要辛苦的勞作,要默默地等待,要忍受著失敗和挫折的打擊。他們的成功就像怒放的花朵,光鮮亮麗的背後是歷經了寒暑冬夏。不像所謂的科普博士,無所不能,今天黑中醫,明天磕磣袁教授,他對待科學就像三歲的孩子愛一個玩具一樣,三分鐘的熱度,他永遠成不了氣候。只會成為哄騙小孩的騙子。

    科學是辛勤的科學家們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們沒有時間去和那些騙子們去講道理,他們要為人類的進步去忘我工作。

  • 2 # 鄭州老趙

    育種是件很嚴肅的事情,不是說精通了一種作物,其它的都會精通,這是大錯特錯了,作物有其獨特性,不是由此即彼的事。

    袁隆平袁老,在雜交水稻上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世界的糧食增產立下了不小的貢獻。但他不一定懂的小麥育種,兩者從抗藥性和繁殖來說,應該是不同的體系。

    我們不應要求太多,要求太高,光水稻一項,就奠定了在中國種子界的地位。

  • 3 # 鍾情三農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毛病啊。如果按照你的邏輯,中國的中國產大豆產業那麼孱弱,被進口大豆打的沒有還手之力,是不是必須得讓袁老去做中國產非轉基因大豆育種研究,幫助打敗進口轉基因大豆啊?

    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雖然稻穀和小麥都是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而且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如果到了專業研究領域,就是兩個大門類,差距大著呢。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就是這個道理。

    隔行如隔山,糧食育種亦是如此。

    如果你們要讓袁隆平先生非得放棄手裡擅長的雜交水稻研究,去做雜交小麥的育種科研,頗有些讓籃球巨星姚明去排球賽場上比賽一樣,縱然兩種運動有著諸多相似,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簡直就是兩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幾乎相交在一起。

    哪怕是雜交水稻育種領域也分很多種類,畢竟中國的稻穀本身就分為粳稻和秈稻這兩大種類,粳稻多在北方種植,秈稻幾乎都在南方種植,兩者的生活習性,口感特點直至育種方式都有些很大不同。

    而袁隆平院士一直以來都是擅長於秈稻相關品種的研發和培育,對於粳稻的培育並不是特長。所以,別說讓他去研究小麥了,哪怕是研究北方人喜食的秈稻都不是太拿手。

    中國小麥育種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

    再說了,中國的小麥雜交育種技術水平其實一點都不比雜交水稻差,就單純拿育種技術來說,我們是世界第一流。

    目前,中國的小麥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都是世界第一,即便如此,在平均畝產也是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2017年,中國小麥平均畝產710斤,而美國小麥平均畝產只有440斤不到。

    而這一切都是中國小麥育種技術的體現,雖然中國的小麥育種專家裡沒有像袁隆平院士那麼高社會知名度的人物,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為中國的小麥科研事業作出卓越貢獻。

    中國的小麥育種不需要袁隆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孫遜演的電視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