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齊哥
-
2 # 蘇北鄉村小龍
藍耳病藍耳病對母豬影響很大,一頭豬隻要感染藍耳病毒且發病,會引起母豬流產、產死胎及仔豬呼吸道症狀外,還容易與其它病毒造成交叉感染,一旦發病極容易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藍耳病暴發集中在兩個因素:1、基礎抗體沒做好,豬群抗體水平不足或參差不齊;2、藍耳病暴發具有條件性,豬群基礎抗體水平下降時會誘發該病顯現,特別是養殖條件應激源(水源、原料品質、溫度、空氣質量、養殖密度以及動物福利等)過多時容易發病。
解決藍耳病的思路是,首先找到應激源並設法減少應激源,讓豬群本身感染藍耳病後較低的免疫力水平高於細菌病繼發感染的水平。其次,經查基礎抗體紊亂時,必須先把豬瘟偽狂犬等疫苗做好,繼而採用藥物壓制防止繼發感染。
選擇疫苗一般根據發病場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是這個場常用一種毒株藍耳苗免疫,結果發病了,建議更換。如果是這個場交替使用過兩種以上毒株的藍耳苗,還是發病,建議先藥物控制,再專用一種毒株使用。
-
3 # 微永康
藍耳病又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是一種以母豬繁殖障礙和仔 豬呼吸道症狀為特徵的疫病,是危害養豬業較嚴重的一種病毒病。 近幾年,在中國又出現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它是由豬繁殖與呼 吸綜合徵病毒變異株引起的一種豬急性、高傳染性、高致死性的綜合 徵疫病。 仔豬發病率可達1〇〇%、死亡率可達50%以上,母豬流產率 可達30%以上,育肥豬也可發病,並引起大批死亡。 本病對任何年齡的豬均可感染,但主要感染妊娠母豬和仔豬,可 使妊娠母豬發生流產、早產、死胎率可達70%以上,新生仔豬和斷 奶前仔豬死亡率最高。 有的整窩死亡。其他豬發病率高、死亡率低, 主要傳染源是病豬和帶毒豬。病毒存在於豬的呼吸道分泌物、尿液、 糞便、精液等。傳播途徑主要是接觸感染和空氣傳播,其次為垂直感 染和配種感染。 豬藍耳病的臨床表現為,母豬病初表現厭食,體溫升高達40°C 以上,少數病豬的耳尖、四肢等軀體末端面板呈藍紫色。 後期的母豬 發生流產、早產、產死胎或木乃伊胎,多數產弱仔。產後母豬泌乳量 下降,無奶或缺奶。母豬生產後的再次發情間隔期延長。有的達3個月,用催產素治療無效。恢復後的母豬所產仔豬抗應激能力差。 哺乳仔豬、早產仔豬有的立即死亡或數日內死亡。
-
4 # 俗人一個王老師
藍耳病對母豬的影響主要是造成嚴重的繁殖障礙,影響母豬生產效能並增加其淘汰率。
藍耳病又稱為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PRRS),是由藍耳病病毒(PRRSv)引起豬的一種以豬呼吸道症狀和母豬繁殖障礙為主要臨床症狀的傳染病。藍耳病是豬的一種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之一。基於其免疫抑制方面,行業內將藍耳病稱作豬的“艾滋病”。藍耳病是危害養豬業的重要疾病之一,它給全球養豬業帶來的損失極其巨大,不可估量。本病1987年,在美國首次發現,1991年歐洲也發現存在豬藍耳病,中國在1995年從國外引入的種豬中首次發現該病毒。科學家於1996年在中國發病豬群中檢測到了該病毒,證實中國存在藍耳病。
圖片拍攝於某豬場
患病豬和帶毒豬是本病的重要傳染源。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和精液傳播,也可透過胎盤垂直傳播。
豬藍耳病病毒為單股正鏈RNA病毒,屬於新設立的動脈炎病毒科、動脈炎病毒屬。藍耳病病毒為一種有囊膜的病毒,藍耳病病毒分美洲型和歐洲型毒株,中國分離到的是美洲型毒株。
藍耳病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包括乏情、返情、屢配不孕、流產、死產(黑胎與白胎)、早產、弱仔增多等。少數母豬表現為產後無乳、胎衣停滯及陰道分泌物增多。 因為母豬妊娠早期胎盤對藍耳病病毒有一定的封阻作用,大多數的垂直傳播僅發生在妊娠的後期,當然這也並非絕對。然而,由於目前藍耳病病毒在豬群中感染的普遍性以及免疫密度的擴大,臨床上因藍耳病病毒感染所致的母豬群高返情率及產後不發情的現象似乎比流產、死胎更為普遍。並且很多情況下,藍耳病病毒感染活躍可能只發生在某一個生產階段的豬,使得實際的臨床診斷更加困難,而且很容易造成誤診。
-
5 # 旺琳家庭農場
藍耳病我們也叫繁殖障礙和呼吸系統綜合徵!藍耳是表徵,主要是血液迴圈系統導致供氧不足引起的身體末端發紺。
對母豬影響很大,顧名思義主要是影響母豬的繁殖以及後代的呼吸系統,從而導致母豬早產流產死胎。
預防為主,按要求免疫接種。病毒性疾病大多是繼發感染,所以提高免疫力是關鍵!
-
6 # 獸醫666
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病程不同,母豬臨床表現不盡相同!
母豬病處精神不振、厭食、發熱。妊娠期發生早產、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及弱子等。
這種想象持續6周左右,而後會出現母豬重新發情想象。
哺乳期的母豬會繼發子宮炎和產奶量急劇下降!
少數母豬耳部、腹部、臀部發紫,皮下出現一過性血斑。
有的母豬出現肢體性麻痺神經症狀。
本病對母豬危害極大,一經感染大多淘汰,所以疫苗接種是關鍵。
我在生產實踐中是這樣做的:
1.後備母豬注射兩次(推薦天津株)。
2.經產母豬產後28天免疫一次。
3.仔豬28天免疫一次。
另外替米考星.泰萬菌素和黃芪多糖等中藥對藍耳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實際生產中可以酌情使用!
-
7 # 韓江風味達人
對母豬則造成早產,流產、重發情、無乳症、弱仔、八字腿等。
養豬業中藍耳病的危害狀況如何?
答:急性向慢性化轉變,病毒亞型存在,各群免疫力不同,病毒感染源也不同,這樣造成抗體無法同時產生而造成水平感染。常因更新母豬、外來豬群帶來新的亞型而引起發病。
藍耳病對小豬有何危害?
答:藍耳病造成小豬胸腺萎縮,T淋巴細胞減少,免疫降低,同時破壞肺胞1:I型上皮細胞(具吞噬能力),造成各種細菌和病毒感染,從而造成死亡。
藍耳病能否使無菌豬致死?
答:藍耳病不會使不帶菌的豬致死。只有因PRRS引起的二次感染會使豬致死。
什麼是呼吸道綜合症?
答:豬場的斷奶仔豬、小豬因呼吸道病造成較大損失的病症。症狀包括:消瘦、毛粗、氣喘、腹式呼吸,稱此為呼吸道綜合症。
呼吸道綜合症原發病原包括哪些?
答:包括藍耳病、豬流行性感冒、偽狂犬病、豬呼吸道冠狀病毒、環狀病毒、豬瘟等。
呼吸道綜合症繼發病原有哪些?
答:有沙門氏菌、肺炎支原體、巴氏桿菌、鏈球菌、大腸桿菌、附紅體、博氏菌、放線桿菌、副豬嗜向桿菌。
豬藍耳病的危害及治療:
治療使用高熱金針肌肉注射。
豬藍耳病的危害及治療:
1
治療使用高熱金針肌肉注射。
-
8 # 彝鄉三妹子
藍耳病,也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只感染豬,特別是妊娠母豬和1月齡小豬最易感。
母豬感染後,發熱,體溫升高,食慾減少,嚴重的食慾廢絕。母豬發生流產,早產,死胎,木乃伊胎。流產率和死亡率很高。有的產後無乳。
新生仔豬出現呼吸困難,運動失調,一週左右出現死亡,極大地降低成活率。
藍耳病對母豬養殖威脅很大,可能帶來極大影響,應加強防範。平時加強各種疫苗接種,消毒,謝絕參觀。杜絕引種,堅持實行自繁自養模式進行飼養。
(個人觀點 ,供參考)
-
9 # Jzd在農村
母豬主要以發熱,厭食,流產,死胎,弱胎等繁殖障礙。
藍耳病是免疫抑制性傳染病。
藍耳病主要還是加強管理,營養平衡。
藍耳病有免疫免疫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即免疫產生的抗體不但不能為動物提供保護,反而有助於病毒的複製,使病毒數量大大增加。
-
10 # 唐哥養豬
藍耳病對母豬有哪些影響?
藍耳病又稱繁殖與呼吸綜合症,對各日齡豬都有危害,08年自己有過切身之痛。
藍耳病對母豬群危害輕者屢配不孕,重者引起母豬高燒不退,耳朵發紫,大面積流產死胎。豬場如首次爆發藍耳病,幾乎是毀滅性的,母豬先是無症狀突然流產,先是一頭兩頭,十幾天內可造成80%的母豬流產死胎。仔豬,保育豬主要表現嚴重的呼吸道症狀,高燒不退,氣喘咳嗽,死亡率可達50%以上。
預防治療:
雖然豬場是否免疫藍耳疫苗還存在爭議,但個人意見,預防該病還是要用疫苗免疫,特別是爆發過藍耳病,以及斷奶仔豬呼吸道嚴重的豬場,並配合敏感藥物控制。
疫苗首選高致病性藍耳活疫苗。母豬普免每年三次,仔豬21天免疫一次。
以上圖片借鑑於網路。
藍耳此病藥物可用中藥抗病毒藥十替米,注射疫苗前用藥十天抑制病毒複製。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11 # 正宗鄉巴佬
對母豬則造成早產、流產、重發情、無乳症、弱仔、八字腿
所以要防治 目前對藍耳病沒有特異療法,只能透過加強豬場生物安全,避免群體之間的相互感染,降低損失。空舍消毒,要先徹底清洗豬舍,然後再進行消毒,等圈舍充分乾燥後再轉入豬群。
引種要特別注意
-
12 # 畜牧界的一股清流
一般說來,母豬懷孕期平均為114天(範圍值111-117天,有文章認為110-120天)。母豬懷孕期長短依豬的品種不同有一定差異,但個體差異更為明顯。據相關資料,野豬的懷孕期比家豬長3-4天。
母豬分娩推遲與母豬早產都是養豬生產過程經常發生的異常生產現象,這一現象的出現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母豬產仔的結果,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如果母豬早於平均分娩期4天分娩,仔豬出生後體質相對較弱;如早於7天分娩,仔豬出生後被毛稀疏,生活能力會更差,不經特殊照顧很難成活。而如果母豬晚於平均分娩期4天生產,仔豬出生後個體較大,被毛長,但營養不一定良好,活力也會受到影響。如晚於7天分娩,很可能出現全窩死胎,甚至因為胎死腹中,分娩期會被繼續推遲,直至人工加以干預。
曾對某豬場5000頭母豬的分娩情況進行分析,24頭全窩死產母豬早產僅3頭,正常產仔1頭,推遲分娩20頭,佔83.3%,推遲分娩時間2-32天,平均為11天,其中兩頭為催產後分娩。這一分析結果表明,活胎兒對母豬分娩的發動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因此,死胎、木乃伊是導致母豬推遲分娩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可以解釋為受高溫的影響或感染了豬細小病毒、日本乙型腦炎病毒、豬藍耳病毒病,引起胎兒死亡。到預產期後,由於胎兒沒有活力,不能刺激子宮,使機體對懷孕的反應不強烈,從而引起母豬分娩推遲。
正確處理母豬分娩推遲問題,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在管理上,要像對待孕婦一樣對待臨產母豬:每天都要對臨產母豬進行產前觀察,檢查胚胎的胎動情況。特別注意產前母豬的採食情況,這是母豬健康狀況的直接反應。臨產前幾天出現停食,母豬有可能發生感冒或者發熱,需要及時進行診治。如與疾病無關,則很有可能是臨產的徵兆,需要給予甄別。但據相關資料,如果產前2天停食,則產仔過程中會延長,難產發生率增大。
2、反省配種記錄:是否真的準確記錄了配種情況?有沒有出現過返情?確認配種記錄準確無誤的情況下,可以採取主動的促使母豬分娩的措施。建議使用氯前列烯醇,而不採用催產素。催產素宜在母豬產仔過程中使用,而且注意使用適當劑量。
3、在生產中採用常規的主動調整母豬分娩時間的措施,這一措施主要用於是母豬在白天或者同期分娩。
使用藥品為氯前列烯醇。對懷孕期112—113天的臨產在每天上午10:00進行處理,母豬通常會在20—30個小時後分娩,這樣以促使85%的母豬在白天分娩,便於飼養人員看護,預防死胎和難產的發生。
4、由於引起死胎木乃伊的的原因很多,營養不足(臨產母豬過早停食),母豬採食了發黴的飼料,母豬感染了乙腦病毒、細小病毒、偽狂犬病、豬瘟等,因此對飼料質量要嚴格控制,做好上述疾病的綜合防治工作。
5、儘早發現分娩推遲是必要的,也是減少損失的積極有效辦法。如果前期發現乳腺發育良好,而在預產期前出現回奶的現象,有必要特別注意,採取必要的觀察措施。
回覆列表
主要表現為豬群的生產效能下降,生長緩慢,母豬群的繁殖效能下降,豬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繼發感染其他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豬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體感染、傳染性胸膜肺炎、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發病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