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閨蜜芸向我求助:大寶曦曦這幾個月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剛才把小寶的玩具弄壞了,只是責備他幾句,他就扇自己耳光,芸越制止他,他扇得越狠,之後居然把頭往牆上撞得咚咚響!最後芸和他爸爸、奶奶一起上陣安慰他,他才安靜下來。 芸說:曦曦起初有這樣的行為,只是因為一件小事。 那天是曦曦5週歲生日,芸特意買了個漂亮的生日蛋糕,生日宴吃到一半,芸剛把生日蛋糕拿出來放在餐桌上,小寶看到蛋糕就撲上去,瞬間奶油四濺,蛋糕慘不忍睹。芸和奶奶一時慌了手腳,趕緊收拾,生日宴也就草草結束。 等過會兒,小寶在屋裡突然哭得震天響,芸進屋一看,曦曦邊掐著小寶的耳朵邊嘀咕,芸頓時怒火沖天,拉過曦曦說:你太壞了,欺負剛滿週歲的妹妹,你剛才怎麼掐妹妹的,現在也掐自己看看疼不疼。 曦曦先擰了自己耳朵一下,芸沒有反應,後來,曦曦又掐又擰了幾下,芸看著他的耳朵都擰得通紅了,才不讓他掐自己了。 但從那以後,芸就漸漸地發現,曦曦變了,開始一著急就掐自己、打自己,漸漸地愈來愈狠,今天居然裂變到頭撞牆了! 芸哀嘆:這孩子到底怎麼了?我該怎麼辦? 2 11月14日,江蘇10歲女童在家中僅僅因為成績不好而服藥輕生。 她只留下一段3分25秒告別影片和374字的2頁遺書。 她說:“當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不在世了,因為我學習不好,我死不是因為爸媽,也不是因為老師,是因為我自己……” 她還說:“我走了你們也不用天天打我罵我了,雖然爸爸媽媽打我罵我,但我知道都是為了我好。” 她一一向姐姐、弟弟等家人道別,要大家不要太想念她,不然死也死得不快樂。 她沒有任何責怪他人的意思,只是不停地責怪自己。字裡行間只述說同一個資訊:我是沒有用的。既然我沒有用,那麼我殺死自己就好了。 她無法改變外面的世界,唯獨能主宰自己的身體。 正如芸的孩子曦曦一樣,父母家人對自己的忽視,無法明確表達,亦無力改變,發現透過自虐能引起家人的關注,索性一條路走到底。 殘害自己,結束生命,是孩子無法處理內外在問題的一種自我發洩的方式。 3 無論是曦曦自己傷害自己,還是小女孩自己殺死自己,歸根結底,內心裡都有著自虐型人格的特質。 擁有這樣人格特質的人往往會採取自我攻擊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人生來就有表達情緒的慾望。 在嬰兒時期,因為某些要求無法正確表達或無法滿足,寶寶們按年齡不一、原因各異的情況下,發生不同的自虐行為:使勁搖頭、撞頭、打頭、打滾、捏(掐)自己、抓頭髮、扯耳朵…… 隨著年齡漸長,自虐行為並不僅僅是對自己身體的傷害,還有精神上的自我傷害,比如: 覺得自己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應該受到懲罰;對所有人都唯唯諾諾,生怕被人討厭;一旦自己犯了錯,就會長時間和自己生悶氣;不敢接受別人任何的恩惠,總覺得自己不配;認為自己對他人的付出遠遠不夠,還應該更多;不能坦誠的分享自己的意見,害怕遭到批評;認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遭人誤解; 精神上的自虐更隱蔽,但傷害卻不可小覷,10歲的小女孩,她自殺的原因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用,理所應當該受到懲罰。 一般而言,4歲之後的孩子,情緒就逐漸穩定,自虐行為漸漸消失。因為此時他們能正確表達自己情緒,心理需求得以滿足。 若4歲以上仍持續自虐性動作,或某個時期突然有自虐動作及心理,說明孩子要麼是出現身體上的疾病,要麼就是個性或情緒上有問題。 此時就需要我們的干預與關注,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需求,因為長期的自虐行為將有可能發展成為自虐型人格,嚴重的會有自殺傾向。 4 心理學家Gabriel和Beratis認為:自虐和早年的創傷有關。 自虐型人格在童年時多有這些遭遇和經歷: 1、他們都曾遭遇過未經處理的喪失 2、養育者都比較挑剔或常常使他們感到內疚 3、孩子常感到要為父母負責(角色反轉) 4、都具有創傷或虐待性事件 5、有抑鬱的家族史 自虐型人格的形成,主因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內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處於不被理解、信任、尊重的狀態裡,被壓抑的情緒沒有得到正確的釋放,由此產生自我抵禦機制的消極保護性反應。 自虐並不意味孩子“熱愛痛苦”。 他們會如此想:得到親密感之前,一定會有痛苦先發生。 他們潛意識裡希望透過自己對於痛苦的承受和隱忍,獲得他人的同情和讚賞,期待事情能慢慢好起來。 幼小的孩子無法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必須依靠成年人來帶領,需要在成年人身邊學習如何表達情緒。 如果孩子的成長,長期是處於被父母壓制的環境下,他不可能有自由抒發情緒的時候。 因為父母沒有給他們機會表達,也沒有指導他們如何表達。 那些不被允許的憤怒、無法宣洩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只能用不成熟的心理機制,來防禦無法接受的外界傷痛。 5 我們希望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而不是一片陰霾瀰漫、灰色漫天的人生之初。 童年是一生的奠基,幼年時的行為一旦重複多次,就會形成習慣。 如果有自虐傾向的行為,我們就要小心,及時幫助孩子更改過來。 所以,我們不給孩子過大的壓力,不讓孩子有超負荷的心理負擔,不對孩子責打、辱罵等,以此減少孩子產生自虐行為的機會。 對已有自虐行為的孩子,我們要學習運用有效的方法儘早加以引導,讓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成長。 一、幫孩子認清自虐的危害 初期有自虐傾向與行為的孩子,只注重自殘當時的心靈解脫和愉快感,卻沒有想到它帶來的各種危害。 因此,我們要及時給孩子講清自虐的危害,讓孩子知道這樣做不僅於事無補,反而讓自己陷入惡性迴圈裡。 只有從心理上認清自虐的危害,主觀上有改變的意識,才能控制或停止自虐行為。 二、教孩子正確地評價自己 幫他們重塑自我認知,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不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並學習愛護自己。 接納自己,就會愛自己,能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價值,從而降低消極情緒的出現,自虐行為也就隨之減少。 三、提高孩子的自信與勇氣 有意識建立他們的自信,提高他們面對外在世界的勇氣膽量,讓他們做一些簡單的或者擅長的事情,透過成功的體驗提高孩子的自信,增加孩子的勇氣,以克服孩子因自卑產生的自虐行為。 四、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 我們是孩子的依賴所在,需要做到傾聽與共情。 耐心地聽孩子述說他的需要、他的經歷、他的喜怒哀樂以及一切他想說的,以此緩解他們內心的壓力,避免孩子因為情緒無法宣洩而導致自虐。 當孩子出現自虐時,我們更需要專注地傾聽,讓他把內心的困擾和痛苦說出來。 我們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努力做到不先入為主,站在共情的角度上去支援他,不對他的行為做出批評,不對他的想法妄加指責,而是理解他,引導他學習正確地情緒輸出。 五、教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不良的情緒,都需要發洩出來。 我們要引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消極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及時表達與處理不良情緒,不積壓負面情緒,否則,重壓之下火山終會爆發。 帶領孩子學會享受生活,心情不好的時候,做做運動,運動時的興奮絕對能改善負面情緒的影響;看看書、聽聽音樂、寫寫書法、畫幅畫,都是很好的宣洩情緒方法,甚至到樓頂或空曠無人的地方,大喊幾聲,也是不錯的方法。 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都是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我們對孩子需要更多的愛與關注,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認清自我、找準定位、控制情緒,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更出色,更成功。 因為,迎接他們的將是更美好的一生。 - END -
1 閨蜜芸向我求助:大寶曦曦這幾個月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剛才把小寶的玩具弄壞了,只是責備他幾句,他就扇自己耳光,芸越制止他,他扇得越狠,之後居然把頭往牆上撞得咚咚響!最後芸和他爸爸、奶奶一起上陣安慰他,他才安靜下來。 芸說:曦曦起初有這樣的行為,只是因為一件小事。 那天是曦曦5週歲生日,芸特意買了個漂亮的生日蛋糕,生日宴吃到一半,芸剛把生日蛋糕拿出來放在餐桌上,小寶看到蛋糕就撲上去,瞬間奶油四濺,蛋糕慘不忍睹。芸和奶奶一時慌了手腳,趕緊收拾,生日宴也就草草結束。 等過會兒,小寶在屋裡突然哭得震天響,芸進屋一看,曦曦邊掐著小寶的耳朵邊嘀咕,芸頓時怒火沖天,拉過曦曦說:你太壞了,欺負剛滿週歲的妹妹,你剛才怎麼掐妹妹的,現在也掐自己看看疼不疼。 曦曦先擰了自己耳朵一下,芸沒有反應,後來,曦曦又掐又擰了幾下,芸看著他的耳朵都擰得通紅了,才不讓他掐自己了。 但從那以後,芸就漸漸地發現,曦曦變了,開始一著急就掐自己、打自己,漸漸地愈來愈狠,今天居然裂變到頭撞牆了! 芸哀嘆:這孩子到底怎麼了?我該怎麼辦? 2 11月14日,江蘇10歲女童在家中僅僅因為成績不好而服藥輕生。 她只留下一段3分25秒告別影片和374字的2頁遺書。 她說:“當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不在世了,因為我學習不好,我死不是因為爸媽,也不是因為老師,是因為我自己……” 她還說:“我走了你們也不用天天打我罵我了,雖然爸爸媽媽打我罵我,但我知道都是為了我好。” 她一一向姐姐、弟弟等家人道別,要大家不要太想念她,不然死也死得不快樂。 她沒有任何責怪他人的意思,只是不停地責怪自己。字裡行間只述說同一個資訊:我是沒有用的。既然我沒有用,那麼我殺死自己就好了。 她無法改變外面的世界,唯獨能主宰自己的身體。 正如芸的孩子曦曦一樣,父母家人對自己的忽視,無法明確表達,亦無力改變,發現透過自虐能引起家人的關注,索性一條路走到底。 殘害自己,結束生命,是孩子無法處理內外在問題的一種自我發洩的方式。 3 無論是曦曦自己傷害自己,還是小女孩自己殺死自己,歸根結底,內心裡都有著自虐型人格的特質。 擁有這樣人格特質的人往往會採取自我攻擊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人生來就有表達情緒的慾望。 在嬰兒時期,因為某些要求無法正確表達或無法滿足,寶寶們按年齡不一、原因各異的情況下,發生不同的自虐行為:使勁搖頭、撞頭、打頭、打滾、捏(掐)自己、抓頭髮、扯耳朵…… 隨著年齡漸長,自虐行為並不僅僅是對自己身體的傷害,還有精神上的自我傷害,比如: 覺得自己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應該受到懲罰;對所有人都唯唯諾諾,生怕被人討厭;一旦自己犯了錯,就會長時間和自己生悶氣;不敢接受別人任何的恩惠,總覺得自己不配;認為自己對他人的付出遠遠不夠,還應該更多;不能坦誠的分享自己的意見,害怕遭到批評;認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遭人誤解; 精神上的自虐更隱蔽,但傷害卻不可小覷,10歲的小女孩,她自殺的原因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用,理所應當該受到懲罰。 一般而言,4歲之後的孩子,情緒就逐漸穩定,自虐行為漸漸消失。因為此時他們能正確表達自己情緒,心理需求得以滿足。 若4歲以上仍持續自虐性動作,或某個時期突然有自虐動作及心理,說明孩子要麼是出現身體上的疾病,要麼就是個性或情緒上有問題。 此時就需要我們的干預與關注,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需求,因為長期的自虐行為將有可能發展成為自虐型人格,嚴重的會有自殺傾向。 4 心理學家Gabriel和Beratis認為:自虐和早年的創傷有關。 自虐型人格在童年時多有這些遭遇和經歷: 1、他們都曾遭遇過未經處理的喪失 2、養育者都比較挑剔或常常使他們感到內疚 3、孩子常感到要為父母負責(角色反轉) 4、都具有創傷或虐待性事件 5、有抑鬱的家族史 自虐型人格的形成,主因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內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處於不被理解、信任、尊重的狀態裡,被壓抑的情緒沒有得到正確的釋放,由此產生自我抵禦機制的消極保護性反應。 自虐並不意味孩子“熱愛痛苦”。 他們會如此想:得到親密感之前,一定會有痛苦先發生。 他們潛意識裡希望透過自己對於痛苦的承受和隱忍,獲得他人的同情和讚賞,期待事情能慢慢好起來。 幼小的孩子無法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必須依靠成年人來帶領,需要在成年人身邊學習如何表達情緒。 如果孩子的成長,長期是處於被父母壓制的環境下,他不可能有自由抒發情緒的時候。 因為父母沒有給他們機會表達,也沒有指導他們如何表達。 那些不被允許的憤怒、無法宣洩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只能用不成熟的心理機制,來防禦無法接受的外界傷痛。 5 我們希望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而不是一片陰霾瀰漫、灰色漫天的人生之初。 童年是一生的奠基,幼年時的行為一旦重複多次,就會形成習慣。 如果有自虐傾向的行為,我們就要小心,及時幫助孩子更改過來。 所以,我們不給孩子過大的壓力,不讓孩子有超負荷的心理負擔,不對孩子責打、辱罵等,以此減少孩子產生自虐行為的機會。 對已有自虐行為的孩子,我們要學習運用有效的方法儘早加以引導,讓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成長。 一、幫孩子認清自虐的危害 初期有自虐傾向與行為的孩子,只注重自殘當時的心靈解脫和愉快感,卻沒有想到它帶來的各種危害。 因此,我們要及時給孩子講清自虐的危害,讓孩子知道這樣做不僅於事無補,反而讓自己陷入惡性迴圈裡。 只有從心理上認清自虐的危害,主觀上有改變的意識,才能控制或停止自虐行為。 二、教孩子正確地評價自己 幫他們重塑自我認知,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不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並學習愛護自己。 接納自己,就會愛自己,能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價值,從而降低消極情緒的出現,自虐行為也就隨之減少。 三、提高孩子的自信與勇氣 有意識建立他們的自信,提高他們面對外在世界的勇氣膽量,讓他們做一些簡單的或者擅長的事情,透過成功的體驗提高孩子的自信,增加孩子的勇氣,以克服孩子因自卑產生的自虐行為。 四、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 我們是孩子的依賴所在,需要做到傾聽與共情。 耐心地聽孩子述說他的需要、他的經歷、他的喜怒哀樂以及一切他想說的,以此緩解他們內心的壓力,避免孩子因為情緒無法宣洩而導致自虐。 當孩子出現自虐時,我們更需要專注地傾聽,讓他把內心的困擾和痛苦說出來。 我們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努力做到不先入為主,站在共情的角度上去支援他,不對他的行為做出批評,不對他的想法妄加指責,而是理解他,引導他學習正確地情緒輸出。 五、教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不良的情緒,都需要發洩出來。 我們要引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消極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及時表達與處理不良情緒,不積壓負面情緒,否則,重壓之下火山終會爆發。 帶領孩子學會享受生活,心情不好的時候,做做運動,運動時的興奮絕對能改善負面情緒的影響;看看書、聽聽音樂、寫寫書法、畫幅畫,都是很好的宣洩情緒方法,甚至到樓頂或空曠無人的地方,大喊幾聲,也是不錯的方法。 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都是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我們對孩子需要更多的愛與關注,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認清自我、找準定位、控制情緒,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更出色,更成功。 因為,迎接他們的將是更美好的一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