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生流浪的村帥

    1、朋友圈已經不是“朋友圈”了。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發朋友圈了,因為現在微信用的地方太多了,誰微信裡面沒有幾個微商,甚至是經常買東西的商家老闆,飯店老闆,並不是只有朋友才能看到你的朋友圈,什麼無關緊要的大人都能看到,畢竟不可能專門挑出來朋友和非朋友不是,這樣就讓人覺得隱私很容易暴。

    2、朋友圈的友情綁架越來越難以招架。朋友圈剛出來的時候,我們加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較好的朋友,有什麼開心的事情,有什麼煩惱的事情都可以放心地發到朋友圈裡,只給那些真正關心自己的人看。現在親近的,不親近,領導,同事,客戶都在朋友圈裡,我們的顧忌越來越多。這些平時看到也許都瑟瑟發抖或者不屑一顧的人,完全沒有分享生活和快樂的願望。朋友圈淪為“殺熟”場所,微商推銷保險,都是想賺朋友熟人錢的;拉票投票索要點贊,都是要賺朋友人氣的;還有各種需要你參與的各類活動,不支援不夠朋友,支援哪有哪些時間?與其被友情綁架難受,乾脆關閉,眼不見心不煩了。

    3、朋友圈裡無聊的東西太多。朋友圈的東西同質化太嚴重,已經成為資訊垃圾。一開啟就是賣三無化妝品,雜牌紙尿褲,高仿假包包,無證美容師等等亂七八糟的內容,不是炫娃就是曬美食曬旅遊,不是曬雞湯曬新聞曬段子就是曬佛曬禪曬歲月靜好,反正都是手機大路貨,手機本來就是呼呼給你推送,開啟朋友圈還是那些東西,你煩不煩?那些小紅點提醒你,朋友圈又有更新了,但你早就沒有了點開的慾望。現在我也不看了,不得不說,關了朋友圈以後,清淨了許多,剩下時間來看看書追追劇,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4、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他發的朋友圈越來越少。現代人每天都被忙碌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而且往往認為自己的努力尚且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人們總是想走得快一點,總是在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能力,連發個朋友圈都覺得自己是在浪費進步的好時間,而不願意停下來回頭看看自己的生活,記錄自己的生活。手機關機後再開啟,就意味著整個執行環境關閉,然後在啟動執行,與電腦關機後再啟動原理是一樣的。而且當手機關機再開啟的時候,每一次的開機都會對手機進行一個“自檢”。因此自檢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定的等待時間,等待自檢完畢後再次進入使用介面。而重啟的手機則不需要進行自檢環節,在執行中進行二次進入操作介面。

  • 2 # 獨孤夜語

    二、你的朋友開始注重個人隱私了。朋友圈雖然能記錄個人的日常生活,但是不經意間也是能洩露個人隱私的,而且,從來都是有善於觀察的人,會從朋友圈來判斷一個人的近期狀況(不自謙的說,比如我),雖然朋友圈展現的是我們的生活狀態,但是從安全形度來說,大多數人還是不願意透露太多訊息的。

    最後一點原因,你朋友不做微商了 。

  • 3 # 轉眼看世界

    我每次發朋友圈的時候已經沒有最初分享個新鮮事看看其他人有什麼反應的這種狀態了,因為最早我的好友只有一些陌生的朋友,那種分享一則新鮮事得到別人共鳴的感覺已經在我的朋友圈完全找不到了。相對於現在,我發朋友圈時更多想的是,別人看了會有什麼想法,家人看了會有什麼想法,同事看了會有什麼想法,因為這些想法我覺得索性就不要發了,因為發朋友圈按理來說是分享的過程,但是分享的過程會讓我有一些壓力的時候,我的選擇是留在心裡就好。我也跟很多朋友們交流過,小聚的時候也會問,最近怎麼沒有發些新鮮事呢,多數人給我的回答是,那有什麼時間發朋友圈啊。想想也是,每天的工作生活恨不得把1秒的時間都分開使用,真的沒有其他的精力和時間去分享什麼事情了。

  • 4 # 叫我大闊好了丶

    因為人越長大越孤獨 這種孤獨是發自內心的 漸漸的你不在想把自己所有的生活還有情緒分享給所有人 有的時候即使發了朋友圈 過一會也會立馬刪掉 我們變得成熟了但也失去了純真 我們變得越來越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想的多了也就不願意發朋友圈了

  • 5 # 小曼的生活日記

    說實話,微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流感情的工具,基本每個人每天都會翻看朋友圈,點贊互動。但慢慢的,有一些人不願意發朋友圈了,以前天天發幾條動態,但如今像消失了一樣,總結了一下,第一生活工作壓力大,連個睡懶覺的時間都沒有,誰還有閒工夫翻看手機朋友圈?第二,越來越多的人心態已經改變,別人的生活與自己無關,過好自己就足以。

  • 6 # 好狗狗幼兒園

    發啥朋友圈,說啥大實話啊!發個圈說生活如此美好,會有一群人圍著深扒你怎麼個好法兒;好在哪裡;別人苦哈哈你咋就過得好了。要是發個鬱悶的圈,天!親孃祖姥姥!那群人又來了:快說說~快說說,怎麼鬱悶了,我也開心開心;臨了沒準在痛痛的地方再狠捏一下。疼不?疼就對了。看你疼,我哪兒哪兒都不疼了!

    我寧願有話和家裡倆狗子說,也不髮圈!哼~不給她(他)們機會

  • 7 # 微盟劉鎮榮

    大家好,我是劉老師。

    我本人就是不喜歡髮圈的。原因有三:

    二、不想發沒有亮點的圈。對很多人而言,一旦髮圈次數多,且沒有亮點,任何生活流水小事都寫進圈子裡,會讓你朋友看了毫無興趣,甚至反感。這就導致我們在髮圈時需要花時間組織語言、寫東西,會死很多腦細胞,慢慢的人變懶了也就不想寫了。

    所以我不是一個喜歡髮圈的人,相信有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同感。

  • 8 # 嘴上叨叨

    我個人覺得所有事情剛開始出來的時候是非常吸引人們去做的,尤其是當某件事成為了網紅級別時,人呢~會爭先恐後的去想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等人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覺這樣做真的好無聊時,可能會當下這件事去做其他的事了!我分析了下主要還是一下幾個原因和大家分享下:

    第四,個人身份資訊的洩露,會導致個人安全沒有保障,現在社會上,因為自己不小心洩露個人資訊而發生事故的比比皆是!

  • 9 # 簡單心理

    美國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對這種“被看到”的感覺作過系統的研究論述,因為“被看到”的感覺和人的自戀發展密切相關。在科胡特創立的自體心理學理論中,自戀是人格的核心部分(這裡“自戀”這個詞具中性定義,不含褒貶)。

    科胡特說:自戀是一種藉著勝任的經驗而產生的真正的自我價值感,是一種認為自己值得珍惜、保護的真實感覺。

    也就是說,一般個體的自戀是健康的,而且社會也是允許適度自戀的。只有當個體過度自戀,並超出了社會對於自戀允許的範圍才是不健康的。

    自體心理學假設,個體心理發展是自戀從古老形態向成熟形態轉化的結果。在良性的個體心理發展中,嬰兒與母親原本處於一種原始的、想象中的融合狀態。隨著時間,嬰兒的意識逐漸從這種狀態中覺醒。當原來的融合狀態消失後,代之以原始的自戀幻想,作為挽救或補償。

    1.自戀幻想發展的第一階段

    幼兒自然發展的第一個自戀幻想是誇大表現的自我意象,即“我是無所不能的,我是完美的”

    比如,漫威電影裡的人物X戰警、蜘蛛俠、金剛狼、美國隊長、鋼鐵俠、綠巨人等等都體現了這種無所不能的感覺。我們常常看見,幼兒穿著披風裝扮成超人飛行,青少年也喜歡透過COSPLAY體驗無所不能的動漫或遊戲角色。

    2.自戀幻想發展的第二階段

    幼兒發展的第二個自戀幻想是理想化的父母意象,即“你們是完美的,而我是你們的一部分”。當孩子遭遇現實的挫折,發現自己不是無所不能的,就將這種誇大幻想寄予自己的父母。

    如果父母無所不能,孩子就可以透過依附和崇拜強者而體驗到安全與力量。我們常常聽到男孩向同伴吹噓:“我爸爸什麼都會。” 粉絲對明星的極度崇拜,也是理想化需要滿足的突出表現。在宗教文化中,表現為對神靈人物的認同和崇拜。

    3.自戀幻想發展的第三階段

    然而,孩子總有一天會失望地發現,父母並不是無所不能的。這時,他們就自然進入第

    三階段,

    第一階段的誇大自體意象轉化為自我實現的雄心

    第二階段的理想化意象轉化為完美理想的目標

    心理能量在雄心的驅使和完美理想的引領下,促發個體更具適應性的行為,塑造成熟的自體結構,包括健康的自戀、自信心、抱負心、高自尊和現實感。

    原始自戀發展成健康的自體結構的過程,需要一種外在的輔助工具,這就是撫養者的迴應。幼兒一開始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無法將撫養者體驗為獨立於自己的另一個人,而將撫養者體驗為自己的一部分,體驗為滿足自己發展需要的一個工具。

    撫養者所執行的一個重要功能叫做“鏡映”,其字面意思就是像鏡子那樣映照,指給予個體一種理解的、讚賞的迴應。這種迴應會幫助幼兒確認和塑造對自己的感覺。比如,孩子在哼唱歌曲的時候,父母在一旁隨著歌曲節奏擺動身體。

    英國精神分析家溫尼科特曾說過:“嬰兒仰望他的母親,在母親眼中看見他自己。”撫養者必須用適當的鏡映來回應孩子誇大的表現和言行,滿足自體成長的需要。對孩子來說,這就是“被看到”的感覺。

    在正常的發展途徑中,父母偶爾會出現鏡映失誤沒有理解孩子的感受或者沒有及時針對孩子的感受作出迴應。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挫折,但是不具有創傷性,被稱作“恰到好處的挫折”

    恰到好處的挫折為孩子提供了學習鏡映自己的機會,把撫養者的鏡映功能轉化為自身的心理結構,透過內化過程獲得自尊感。

    比較糟糕的情況是,撫養者無法給孩子提供適當的鏡映。比如孩子很小的時候,母親不在身邊,或者母親因為某些原因而自顧不暇,孩子的誇大表達始終沒有得到迴應,孩子的理想化意象資源又被切斷。換句話說,孩子沒有“被看見”

    “不被看見”引發了一個心理發展創傷,被稱做“自戀創傷”。這種創傷並非由單一事件引起,而是日復一日的累積性創傷。一再被阻斷的溝通經歷令孩子無法發展出清晰有力的自我感覺。

    孩子內化過程被關閉,心理發展固著在誇大幻想階段,成年以後仍然絕望地依附於自大願望,卻不能借由現實中獲得的成功來體驗愉悅和活力。

    除了自誇和羞怯,發育不良的自戀還有很多表現形式,比如疑病、焦慮、抑鬱、恐懼、對輕蔑態度敏感、缺乏熱情、不能專注於工作、易激惹、失眠、物質成癮等,或者癱瘓、麻木、感覺異常等種種身體狀態,也包括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

    自戀受損者的個體體驗大致有四種:

    1.低刺激體驗:

    因為長期缺乏刺激性迴應,導致個體處於低刺激的自體體驗,缺乏活力,覺得自己很乏味。為了迴避沒有生命力的感覺,個體利用任何刺激製造假性興奮。比如學步孩子的搖頭晃腦、青少年或成年人的大膽妄為、濫用酒精毒品。甚至跑步之類的健身活動也可能變成對身體感覺刺激的病理性追求。

    2.破碎體驗:

    因為缺乏整合性的迴應,個體無法體會到自我的完整感和連續性,也無法流暢地實現自我功能。個體在身體姿勢、步態和說話時焦慮、擔憂而笨拙。

    3.高刺激體驗:

    因為接受了過度或不恰當的迴應,個體害怕關於自我或他人的誇大幻想帶來的緊張感,結果變得羞怯或者缺乏熱情追求目標的正常能力。

    4.負擔過重體驗:

    因為缺乏與萬能的理想化意象穩定融合的經驗,個體不具備自我撫慰能力,以讓自己免受情緒氾濫引起的創傷。即使是溫和的刺激也會導致痛苦的緊張感。外部世界看起來充滿敵意而又危險。

    如果我們感受到以上描述的體驗,則需要耐心而持久的體察,並學習一些調節自我體驗的方式。如果問題嚴重,需要透過學校提供的心理諮詢來獲得專業的幫助。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成年人追求鏡映不一定是病理性行為。科胡特認為,人類終其一生都需要滋養性的鏡映,猶如生物無法離開氧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英文歌又簡單又好聽,不要太簡單也不要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