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不是藥神》火了,山爭哥也火了,憑藉在該片中的出色演技,他能否預定某個電影節的影帝?
17
回覆列表
  • 1 # 青陽予樂

    徐崢在《我不是藥神》中的角色叫程勇,是一個窮困潦倒,婚姻失敗的男性保健品店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成為了印度制的白血病藥中國獨家代理商。經歷一系列掙扎,程勇最終站在了道義和善良一方。

    “藥神”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題材相比一般的電影來說比較大膽敏感。它就像是一隻大手,為我們掀開生活的面紗,讓我們仔細思考這部作品講述的問題。

    看過點映的人必然是被徐崢等人的表現所征服,不然網上不會好評如潮。但是,總得來說電影本身才是現在大火的源頭。單以這一部作品就預定下一個影帝,我覺得還是欠缺了一點。

  • 2 # 樹娃

    《我不是藥神》還在點映階段,但已經收穫無數好評,一方面故事寫實,核心優秀,另一方面一眾演員演技線上,特別是徐崢。 徐崢在《我不是藥神》中的演技完全可以用炸裂來形容,個人覺得這是他近些年參演的影片中演技最佳的一次。他在劇中飾演的程勇這個角色有著很飽滿、完整的心理變化過程,從從前的玩世不恭,到後來的救贖,不只是舉手投足間有戲,就連眼神,語氣都是滿滿的戲,可以說就是透過言語、舉止真實反映出內心的活動、變化,充滿了感染力,絕對夠深刻。 而程勇這個角色容易讓演員發揮出演技,但是也容易會有用力過頭的尷尬,明顯,徐崢的表現就是剛剛好,這種把控一方面在於編劇上極致,沒有讓人人設的表現過頭,另一方面也在於徐崢對角色理解的透徹,他演出的就是一個普通人,不帶任何戲劇性地表現,所以演員傳神的表達具有共鳴力與影響力,不但代入感強,寫實性更強。 以往大家印象中的徐崢就是喜劇演員,這一次在《我不是藥神》中他用演技實現了作為演員的價值,一句話,徐崢真的可以憑藉《我不是藥神》封影帝了,暫時來說,目前上映的電影中的男主角還真是沒有誰有徐錚這般的有說服力!

  • 3 # 獨狼映畫

    《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豆瓣評分目前是9分,可見我們的觀眾真的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非常不錯的中國產電影了,以至於這部影片的評分有些虛高,國內觀眾對於中國產爛片非常抵制,但是對於好電影還是比較支援和保護的。

    是我的話可以給影片打到8分以上,影片題材和演技卻是如觀眾反響那般不錯,但是,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的還是不夠成熟。

    相比國外的類似影片《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確實還差著一些水準。要知道這部在奧斯卡獲得雙影帝的影片在豆瓣僅僅8.7分。

    徐崢在全片中毫無疑問是最出彩的一個,角色本身極富表演空間,角色成長非常明顯。程勇本是個社會底層人士,賣印度神油的。後倒賣盜版藥物賺了大錢,改行做起了合法生意賺了大錢,最後良心發現開始拯救性命。

    中間是兩次的角色性格和身份的轉換,全片感情戲非常豐富,友情親情愛情等都有著一定的涉及,徐崢將這個人物刻畫得非常細緻立體,真切的呈現出了一個小人物的悲情複雜個性。

    這部影片中的徐崢表演非常出色,幾乎是帶動全片所有的演員在走,憑藉這段表演他其實足以獲得一個影帝。

    這個影帝也至少是金馬影帝,但徐崢得最重能否得獎,真不好說。

    但是以徐崢的個人能力,在大陸的各種獎項上拿一個大滿貫還是非常有可能的,早在這部影片之前,徐崢的演技就已經足夠成熟,能夠撐起一個影帝的稱號,這部影片只是讓他更加名正言順一些。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從不已獲得了什麼獎項去評價一個人是不是一個好演員。但是獎項確實能夠鼓勵演員去進步和爭取,小李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部影片中王傳君和週一圍的表現一樣非常好,但是不得不說徐崢的角色更加佔一些優勢,對於他們來說獲得影帝只是時間問題。

  • 4 # 美中嘉和談腫瘤

    剛剛 點映了《我不是藥神》。

    影片真的是好影片,主旋律電影不是非要說現在有多好,只要是告訴我們人要善良,要真心的去幫助別人就很讚了。小人物們充斥著各種無奈,經歷著各種心酸,面對生死,面對別人的生死,最終都選擇真誠的盡其所能的奮鬥。

    細想影片中就沒有一個徹底的壞人,想掙錢的救贖自己,冒險違法是為了救人;製假藥的,堅持跟政府周旋是為了救人;搶藥的是為了救人;連那個假藥販子都浪子回頭義氣了一把!警察們糾結徘徊,終於網開一面;最差表現是外企藥廠,只展現了唯利是圖的一面,沒有公允的照顧他們研製藥品的功勞,略有偏頗吧。為影片點贊!

    很榮幸仍在堅持做好人,做好事!

  • 5 # 影迷也瘋狂

    《我不是藥神》現在已經成為最為熱門的影片了,週末不看一看,估計下週與人聊天都插不上話了。

    豆瓣9.0分的中國產電影,你在影院看過幾部?

    反正我只看過這一部,因為上一部豆瓣評分高達9分以上的還是2003年在內地上映的《無間道》,那個時候我當然是沒法在影院看這部片了,比較我還是寶寶,哈哈……

    《我不是藥神》裡的所有演員,包括徐崢、王傳君、週一圍、譚卓等等,沒有一個因為演技而拖後腿的。

    每個演員都非常敬業,週一圍去體驗了警察的工作狀態,譚卓苦學鋼管舞2個月只為了影片中20秒的鏡頭,王傳君更狠,不僅透過高強度鍛鍊讓自己暴瘦20斤,還2天不睡覺只為拍一場病床上虛弱的戲……

    徐崢在《我不是藥神》裡的表演只能說是一如往常的穩定,畢竟他是演技派,演誰像誰。

    而王傳君“毀容式”的演技才叫觀眾感到震撼,完全擺脫了他在電視劇《愛情公寓》裡帥氣搞笑的形象,成為了一個有希望成為“戲骨”的苗子。

    所以徐崢能不能拿到影帝我不確定,但明年的王傳君拿最佳男配角獎的機會是大大有的。

    你覺得呢?

  • 6 # 大聰看電影

    徐崢在訪談時,就有說到《我不是藥神》是他的一個突破口,他從《豬八戒》開始,雖然被大眾認識到了他,但他也無奈的認為,《豬八戒》讓他套上了喜劇演員的殼。

    但徐崢自認為自己是一位多元的演員,所以一直在求變,不管從演員的戲路上,還是從導演,從監製的身份上,徐崢一直在電影圈子裡摸索出屬於自己山爭哥哥的一套方法論。

    比如徐崢早期監製主演的《催眠大師》,徐崢就跳脫以往喜劇型別的演技,嚴肅了一把,《催眠大師》收穫了不錯的口碑和票房。 比如前段時間票房口碑不是很如意的《幕後玩家》,就是徐崢求變成為金融高手,也是不錯的嘗試。

    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徐崢的戲路一直沒變,他扮演的角色,都是離婚,單身,家庭不和諧,帶有一點小市民氣息,然後內心其實是善良的角色。

    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裡尤為明顯,其實影片徐崢扮演的程勇,就是他之前所有作品人物設定的集結,徐崢在《我不是藥神》只是放大了之前他扮演其他影片角色的演技。 當然,好的故事承託人物,立體的人物推動故事,兩者相輔相成,可以說徐崢主演造就了《我不是藥神》的成功,《我不是藥神》這個故事也塑造了徐崢扮演的人物。

    演員自始至終都是電影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出意外的話,徐崢在今明兩年的頒獎季,最佳男主獎會拿到手軟。

  • 7 # 韓松落

    在《我不是藥神》,徐崢的表演,又到了新境界,他擺脫了市民角色的疲倦感,扮演了一個來自市井,卻最終獲得神性的角色。

    在看《我不是藥神》之前,很多人覺得,片名裡的“神”,是為了順應當下網路上的表達,和“男神女神”裡的“神”是一個意思,看過之後才發現,它真的是在講“神”的故事,神,人的神性,神在人間應該是什麼樣子。在很多地方,它讓我想起《西遊記》,兩個故事從人物的角度來看,都是一樣的,都是五個不完美的人,如何變成聖徒的故事。

    而且,應該不是偶然為之,《藥神》裡在很多地方,都有宗教的蹤跡。呂受益相信,一個賣印度神油的人,就會和印度有關係,上門求救,讓假的藥神,因為一個傖俗的理由(賺錢),走上了變成真的藥神的路,而印度是個什麼地方呢,是佛教發源地;程勇邀請劉牧師加入,兩個人爭辯的時候,用的是各自系統裡的話語,程勇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並且堅持說這是上帝說的,在他粗淺的認識裡,神都是一家子,只不過換了不同的面貌;黃毛終於接受了程勇,在晚飯上說出“謝謝”的時候,程勇要求帶上他的名字說“謝謝”,劉牧師說“而且要說三遍”,熟悉《聖經》的人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而在程勇重出江湖,再去印度的時候,他在街頭看到了迦梨和溼婆的神像,煙霧繚繞中,他從不自覺變成了自覺。

    其他幾個人,也是有著強烈的宗教意味的。在“日刻”刊發的劉啟豪的影評裡,作者認為,呂受益是“一個虔誠無比的信徒,赤腳行走在滾燙的沙漠中,對遇見的每一個生靈發出詢問,‘你是我的神嗎’?”,劉思慧的出現也很有意思,她遲到了,病友群的群主們,站在了飯館門前,劉思慧從他們中間擠出來,“她是門徒,帶著面目不分的羊群來見他們的牧羊人”。

    在古典敘事裡,聖徒必須要有個聖徒的樣子,外貌肅穆莊嚴,對成聖有自覺的追求,為之付出悲劇性的人生,哪怕有百萬種化身,但自覺的悲劇性是少不了的。而我們這個時代,對聖徒有了新的理解,他可以瑣碎雜蕪,可以猥瑣油膩,可以是春藥販子、鋼管舞女、是黃毛殺馬特,他所在的環境,也是紛繁雜亂,缺少美感的,他甚至可以不用那麼主動地追求神性,甚至可以是不自覺的。

    徐崢扮演的角色,從一個販賣印度走私藥、家暴妻子的中年囧男,經過重重洗禮,最終實現了自我的最崇高。

    從外在到內在,徐崢都完全和這個角色融為一體。

    故事開始的時候,他是近乎潦倒的小商人,性格咋咋呼呼,有種無所謂和不羈,穿著打扮都很邋遢,只有在見前妻的時候,才會換上一件乾淨的衣服,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在他看來,他和周圍的人,是沒有多少牽連的,他無所謂,他不在乎,他的眼神渙散,動作隨便。

    但在故事的後半段,在經歷了種種變故,在去印度買過仿製藥和開過服裝廠之後,他變成了一個和周圍的人有牽連的人,對客戶的戰戰兢兢,對白血病人的同情,都是這種牽連的表現,他的衣著、眼神、步態都變了,眼神變得內斂,步態小心謹慎,浮皮潦草的動作也變少了。他以他的表演,完成了一個任務,就是在不到劇情受到電影時間的限制,並不能完全體現人的轉變的全過程時,用表演來彌補了有可能出現的裂痕。

    好的演員,在一個故事裡,和周圍的人是會互相托舉的。在《我不是藥神》裡,他和呂受益、劉思慧、黃毛、劉牧師、曹警官的關係,以及這幾個人的進展,都是透過他們的互相托舉表現出來的。

    尤其精彩的,是徐崢和劉思慧的關係。他吸納她加入團隊,是因為她手裡有白血病友這個“資源”,但進入一個團隊之後,他對她難免有了綺想,他帶著眾人去夜店消費,阻止劉思慧陪客,讓經理跳鋼管舞,既是為了替劉思慧出頭,賣個好,也是為了傳遞自己慾望的訊號。他不太自然地說的“我送送你”,也是為了傳遞這個訊號,但在劉思慧家裡,因為劉思慧女兒的出現,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在進行的,是殘酷的剝削,而且是對一個把自己當朋友和夥伴的人的剝削。於是,他落荒而逃。

    整個過程裡,徐崢那曖昧、猶豫的語氣,渾濁、不安的舉動,都無比妥帖。這兩場戲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說明了他為什麼會變成後來的那個人。

    人們對徐崢的看法,總是和“囧”聯絡在一起,因為他此前出演或者導演的電影,都在表現中年男人的囧態,囧態之中的純真,囧態之中的崇高。因為《我不是藥神》,觀眾發現了徐崢的另一面,不囧的一面。故事照舊是囧的,但對“囧”的態度,卻是悲憫、憐惜、珍重。有了這種悲憫、珍重,每個人的“囧”,最終都走向了崇高。

    憑藉這個角色,徐崢也實現了自己銀幕表演的最高峰,或許,和他的話劇時代相比,這不算最好,但在觀眾接受度上,這個角色必然最高,“與我有關”永遠是衡量一個角色的重要標準。此時的徐崢,續接了上海的現實主義電影傳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富有神性的形象,這些形象註定要和上海這個城市一起,進入我們的文化記憶。

    如果有一天,外星人想知道,2000年後的華人是什麼樣,或許,我們可以拿徐崢出演的電影給他們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艾滋病疫苗被研製出來了,會被謀取暴利,還是普世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