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的皇帝不乏英明之人,他們並不比朱元璋差,卻都使用了丞相制度,作為皇帝專制的封建社會,皇帝是並不願意將自己的權利交出去的,因為一旦將權力分給別人,自己就有被制約的危險。但皇權的無限擴大性與皇帝的精力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導致丞相制度的產生。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皇帝和丞相之間的權力制衡關係,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來表述。 雙方的關係其實可以用拔河這個運動來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別在繩子的一頭,向著自己的方向拉,這項運動並沒有裁判,但卻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不能太過分。雙方的進退都有一定限度。 這個限度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實踐劃定的,他告訴拔河的雙方,哪些事情是皇帝可以做的,大臣不能干涉,而哪些事情是大臣應該管的,皇帝應該允許。 在那上千年的皇帝與大臣的博弈中,這一規則在不斷的完善。雙方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就在這樣的規則中,權力達到了平衡。 而朱元璋不守規則,改變了這一切,他把大臣們拉得東倒西歪,並宣佈他們從此被解僱了,然後拿著那根繩子回家晾衣服。 他似乎認為這樣就解決了問題,權力由他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所謂的平衡。 事實證明他錯了,歷史規則不是小小的朱元璋能夠改變的,既然朱元璋並不喜歡這種平衡,歷史之神將給他和他的子孫安排另外的拔河對手,而這個對手與之前的那些人不同。
歷來的皇帝不乏英明之人,他們並不比朱元璋差,卻都使用了丞相制度,作為皇帝專制的封建社會,皇帝是並不願意將自己的權利交出去的,因為一旦將權力分給別人,自己就有被制約的危險。但皇權的無限擴大性與皇帝的精力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導致丞相制度的產生。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皇帝和丞相之間的權力制衡關係,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來表述。 雙方的關係其實可以用拔河這個運動來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別在繩子的一頭,向著自己的方向拉,這項運動並沒有裁判,但卻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不能太過分。雙方的進退都有一定限度。 這個限度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實踐劃定的,他告訴拔河的雙方,哪些事情是皇帝可以做的,大臣不能干涉,而哪些事情是大臣應該管的,皇帝應該允許。 在那上千年的皇帝與大臣的博弈中,這一規則在不斷的完善。雙方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就在這樣的規則中,權力達到了平衡。 而朱元璋不守規則,改變了這一切,他把大臣們拉得東倒西歪,並宣佈他們從此被解僱了,然後拿著那根繩子回家晾衣服。 他似乎認為這樣就解決了問題,權力由他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所謂的平衡。 事實證明他錯了,歷史規則不是小小的朱元璋能夠改變的,既然朱元璋並不喜歡這種平衡,歷史之神將給他和他的子孫安排另外的拔河對手,而這個對手與之前的那些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