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34567341832

    一、人文底蘊的緣起

    2016年9月教育部公佈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包括個人、社會、國家三個方面,整合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各個要求,呼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治學、修身與濟世,表現出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對於構建核心素養與培養在核心素養基礎上的科學素養的重要性。尤其是排在其首位的人文底蘊,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1、傳統文化中的修身養性

    中國傳統文化包含豐富的修身養性的思想觀點,重視對學生進行倫理道德教育、人文與歷史知識傳授、文字表達能力培養等。在培養學生人文底蘊時,理應繼承與延續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中這些獨具特色且仍富有現代價值的內容。

    首先,仁民愛物的精神。引導學生透過擴充仁愛之心並踐行忠恕之道,建立“人我一體”“物我一體”的信念,使學生認識到自我在社會及宇宙中的地位和責任,激發“自強不息”的使命感和“仁民愛物”的社會責任感,最終養成自強不息、愛人如己、奉獻社會的道德品質,形成心懷天下的責任心、和而不同的包容心、守望相助的友善心、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使學生能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的關係。

    其次,人格修養、誠信自律的精神。使學生自幼認識到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思想和行為是可恥的,不斷強化學生“見利思義”“重義輕利”的道德觀念,做到能不為利益所動,明辨是非、堅持正義,養成行己有恥、明辨是非、見義勇為的道德品格,自覺維護倫理道義和社會正義。大力提倡“誠信”精神,不斷培養學生自我反省的能力,強化學生道德自律觀念,引導學生善於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嚴格做到真誠不欺、誠實守信,確保維持個體的正常人際交往和社會的正常運轉。

    最後,文化修養。重視學生的人文歷史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系統掌握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文學與藝術知識,具備人文精神和一定的藝術修養,能夠初步從事人文歷史研究。重視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培養,需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進行準確、流暢、清晰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與人進行有效的語言溝通與交流。

    2、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傳統

    中華傳統文化中有關人的遠大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品德修養的學問是學生人文底蘊培養的重點。傳統文化的內容極其豐富,包括傳統文化思想、藝術與民俗等。其中先進的文化思想,特別是傳承至今的理念精粹,蘊含了諸多對人才培養和教育的思考啟示。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中包含的豐富思想和優良傳統,為學生人文底蘊的培養提供了重要借鑑。培養學生人文底蘊需要汲取中國延傳下來的文化與教育中的精華。中華民族文化悠久源遠,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與人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念精粹對培養學生人文底蘊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利於學生個人的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

    培養學生人文底蘊來源於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篩選出其中最為優秀,並被廣泛認可與傳承的思想品德和重要能力,讓其在培養學生人文底蘊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不應僅依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對於不同學生不同時期的發展動態也要進行分析,並對分析結果進行證實。在運用科學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建立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推動中華文化傳承和時代進步的人文底蘊。

    二、人文底蘊的價值

    1、引領價值

    人文底蘊的提出,加速我們的文化尋根。人文底蘊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包含人文積澱、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等,都是從認識、分析、繼承中華傳統文化中收穫的智慧。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之源,成就了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人文底蘊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人文底蘊的提出明確了我們的努力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道路、理論、制度之後,提出了第四個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心。中華文明延續至今而富有生機,歸根結底就是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堅的文化自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更體現了民族最深厚的軟文化,也是文化發展的前提。文化自信的底氣來自於人文底蘊,人文底蘊為文化自信提供了基礎,只有擁有文化底蘊,我們才有文化自信,乃至民族自信。

    2、教育價值

    人文底蘊的相關內容有利於學生學習、分析、運用人文方面的知識和技巧,端正學習態度和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有些內容蘊含了豐富的科學、藝術、傳統、民間等知識資源,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參與實踐、動手操作內容、非遺傳人傳授技藝的過程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民族文化,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內化自身。

    人文環境是最強大的力量,人文關懷是最動人的教育。人文底蘊,說到底其實就是人文素質,而人文素質離不開人文教育和人文環境。學校營造環境,創設空間,引入豐富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積澱,為學生提供多樣的認識方式和實踐方法,為學生人文底蘊的培養創造精神家園。使人文底蘊教育成為繼承民族之魂和傳承中華文脈的重要途徑,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團結一心和眾志成城的教育手段。

    3、傳承價值

    人文底蘊的培養過程能夠促使愛國主義薪火相傳,形成推動中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生生不息,靠的是民族精神和愛國傳統,這是凝聚和鼓舞中華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根”與“魂”,被視為民族“大節”。同時,積澱人文底蘊的過程是誠信正心、修身立德的過程,更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先賢哲人先學會做人,才有後來的美名天下。學生們在嚮往理想人格的路途中自律覺悟,必能達到一定道德境界。

    人文底蘊傳承過程中求真務實的精神品質,是對具有實事求是的實學精神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尊崇。從先秦時期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莊子的“析萬物之理”到漢代王充的“重事實,疾虛妄”等中國古人求實的學術價值觀,再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原則和道德行為準則,都極大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未來更需要傳承下去。

    三、人文底蘊的養成

    1、走進課堂,應用於課堂

    透過課程開發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使學校建立有特色的文化育人體系,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充實教育內容。學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從範圍廣泛、學科多樣、研究嚴謹等特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著手,將本土民間藝術等非遺專案與校本課程相融合,並融入校本教材中,形成契合學生成長階段、認識理解與愛好的各式各樣的課程,培養學生相關特長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中開啟眼界,鍛鍊思維,提高能力。

    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人文資源還可以深度挖掘。如開設非遺課程特長班,組織省市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機構的學者及專家選擇有特色的“非遺文化”專案,將民間工藝、民間歌曲編寫成學生閱讀教材。開設相應選修課,教師可根據自身專業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素材融入教學中。

    學生需要人文關懷,教師需要營造人文課堂,與學生進行人文互動。試想,一個人文底蘊深厚的教師,擁有人文積澱、人文情懷和一定的審美水平,講究師生平等交流、知識共享,實為師生,看似“同學”。我們的教育,需要這樣的教師,他們的教育魅力春風化雨,在課堂上透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瞭解,包括文史哲、琴棋書畫等,順其自然與當堂所學知識形成擴充套件連結。他們能夠為學生修身養性“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源源不斷輸送養分,其透出來的學識和散發出來的魅力吸引學生,被學生當作榜樣。在當堂課的擴充套件閱讀環節,他們和學生一起探究倫理道德、鑽研人文歷史,教育大愛由心而生,智慧互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喜歡參與中國傳統文化活動,仁愛孝親、正義愛國、禮敬謙和及誠信自律,重視個人修身養性。

    2、開展相關校外活動,形成區域教育特色

    以欣賞教學為第一步,讓學生們初步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並加強對其保護的意識,提高他們對於本土文化的認識與瞭解。帶領學生去參觀民間藝術、拜訪民間藝術家,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領悟。並鼓勵有技能和興趣的藝術生向藝術家們學習民間最原始的歌舞,透過現場觀摩和採風等教學方法來傳承和維護最正宗的民間歌舞,在交流中使師生的專業水平得以提高。

    充分利用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園等平臺的作用。同時,在學生外出春遊、實踐活動時有組織有計劃地讓學生們去參觀學習。製作工藝和工具資料都比較複雜的內容,需要採取課外小組的學習辦法,學校為學生們提供工具材料,讓學生們來學習和製作;對於製作工藝較簡單,工具材料不難,能滿足學生興趣和愛好且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內容,應該大量地引進課堂(如彩色剪紙等)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學習。對於製作工藝比較容易,工具材料簡單但是耗時較長的內容,應該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學習辦法,從而使學生在長時間內不會遺忘技藝和方法。

    開展、參與大型活動,營造環境和烘托氣氛。大型活動教育功能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實現集體目標中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大型活動為學生鍛鍊意志品質創造了一個環境,使其優點被髮揚、缺點被抑制,能起到平時教育起不到的作用。積極自然的教育氛圍能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學校而言,一次成功的大型活動可以增強集體榮譽感,形成學校的一種文化特色和傳統,抓住教育契機,形成輿論中心和凝聚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3、藉助數字博物館,開展“網際網路+教育”

    課堂是主陣地,第二課堂活動是有效途徑,網際網路是重要載體,學校、家庭、社會的合力作用是有效機制。例如,教育部“中國教育數字博物館”的數字化技術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瀕臨消失的手工藝有重大意義,透過數字化和多媒體技術將要保護的遺產使用拍照、錄影等方法進行數字化儲存,並結合傳統博物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教育類實物的收集及其歷史、特質等研究資料的整理,有利於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數字博物館以博物館的網站與館藏文物資訊系統為基礎建設,以數字化技術、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實現手段,但是這些手段與傳統的博物館實現方式有著巨大差別,這也就決定了數字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的不同。利用數字博物館可以增加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在參觀上,數字博物館可以實現即時訪問和參觀,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展示上,數字博物館不依賴於建築,而是靠虛擬的空間將館藏虛擬地展示出來;在管理上,數字博物館不需要人力來維持業務,透過伺服器即可;在人才需求上,數字博物館需要的是掌握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多重技能和淵博知識的人才。

    黑龍江省藉助教育部“中國教育數字博物館”這個網路視窗,來宣傳黑龍江省教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教育數字博物館中對黑龍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登記包括:“紅燈記”文化(綏化海倫)、赫哲族魚皮文化(佳木斯同江)、蕭紅文化(哈爾濱呼蘭)等。

    中國教育數字博物館從其用途而言,一是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先進數字博物館理念的有機融合,推向全國甚至全世界,展示黑龍江的人文底蘊,傳達黑龍江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二是服務於大眾,方便群眾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為群眾提供豐富的文化學習資源,圖、文、聲、像多維展示,使其形式具有強大吸引力。三是服務於科研,是一個研究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成果隨著研究者的不斷挖掘而突顯和增多,數字博物館在論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性、可傳承性、文化性等方面提供了資料,並開闢了討論的空間,是一個便捷的、免費的、即時的交流場所。這一系列舉措為深化教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另外,利用傳統媒體以及新媒體的配合,加強網際網路思維融合,透過大眾媒體,影視傳播渠道,報紙刊物等各種媒體手段,廣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增強全民文化底蘊。在學校之間加強交流,在媒介之間加強宣傳,做好教育傳媒與大眾互動,利用強大的媒介資源宣傳推廣。

    學生人文底蘊培養的重點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有關人的遠大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品德修養的學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先進文化思想,傳承至今的理念精粹,蘊含了諸多對人才培養和教育的思考,對學生個人發展與國家復興具有重要啟示。

    學校從專項課題上對人文底蘊進行更深度的教科研探索,對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的創新與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這需要教科研人員研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對策,與學生思悟言行之間作直接指向型連結。針對不同學生、不同時期的發展動態,進行成長需求分析,並對結果進行證實和反推,最後完善教育方法,將理念形成理論和體系,對相應課程進行設計與規劃,做有思想、有創見、有實踐、有影響的人文教科研團隊。

    教育要為學生的一生負責,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深知人文厚度決定著一個人的幸福高度,人文底蘊需要長時間的積澱,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等多方共同努力。我們要幫助學生積澱人文底蘊,與學校教育、素質教育深度結合,貫穿教育始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完美世界手遊有人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