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天安命
-
2 # 齊君
其實考進進士後,並不是完全能當官和分配工作的,具體官場都是需要很複雜的形式和腦子的,還要應對各種各樣的事情。
第一條路就是考進進士後,優秀的進士會被選為去翰林院重點培養。翰林院是一種很特殊的存在,大多數都是很清廉的官員,所以翰林院也慢慢的類似於榮譽一樣,把你送到翰林院就是很光榮,並且在翰林院一起共事的都是一品大員和皇上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總之就是威風凜凜。
第二條路就是會被分配到各地方行政,當個各地方的官員,最次的也是知府縣令。還有就是依次分撥,先從首都開始,根據進士的成績依次下發。
第三條路類似於現在的實習生,跟著大官後邊做事,如果大官喜歡你或者看你這個人不錯,會提拔你,如果一般般的話也會根據你實際做出的成績來分配官職。
-
3 # 深夜裡的鐘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把明朝進士制度說清楚。
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年起開科舉,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規定每三年舉行一次,從此至清末成為定製。
透過殿試之後,雖然都可稱為進士,但其中又分三個層級,稱為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賜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從不同的名號就能看出其中差別,一甲進士及第,顯然是最有榮光的,明英宗以後慣例,第一名狀元授予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
同時,從二甲和三甲中遴選出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庶吉士不算是一個官職,而且要在翰林院學習三年,三年後根據考核才會做出相應任用,這次考核稱為“散館考”。
沒有被選拔為庶吉士的進士,一般都是直接授官,品級主要在六、七品,最多的情況是各部院主事或者外放地方做知縣。部院主事屬京官,是司級官裡的最低官,正六品;外放地方做知縣一般就是正七品,也就是影視作品裡的七品芝麻官。這一類的進士,雖然也有一定上升空間,但往往上升空間不大,前途不如入翰林院者。
東林黨首領之一鄒元標做過吏科給事中抗倭名人胡宗憲做過監察御史庶吉士經過散館考,成績優異者留任翰林,授編修或檢討,正式成為翰林,稱為“留館”,其餘一般也會授予科道官,也就是進入六科為給事中或十三道御史,這一類也就是常說的言官,品小而權大,科道官員最高不過正七品,然而六科給事中有封駁皇帝詔令的許可權。
在天順二年(1458年),大學士李賢借修《寰宇通志》之機,奏定翰林院纂修專選進士,自此“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成為慣例。
如中國現存的惟一狀元卷的作者,明代的趙秉忠,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一甲第一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侍郎,官至禮部尚書,可謂官運亨通。
其餘知名者還有楊廷和,成化十四年進士,入選庶吉士,後授翰林院檢討,弘治時侍皇太子講讀,正德七年出任首輔,歷任武宗、世宗兩朝宰輔,權傾天下。
史上第一牛人張居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中二甲第九名進士,授庶吉士,此後在翰林院供職,隆慶元年(1567年),擢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參與朝政,同年四月,又改任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所以,可以看出,在明朝考中進士後,所授官職也有很大分野,有些人從一開始就確定了未來將直入中樞,位極人臣,而很多可能一輩子要在基層浮沉,最終也沒機會問鼎部堂級高官。
-
4 # 聽三哥說歷史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說說明朝的進士是怎麼來的。
在明朝,一個讀書人要成為進士,需要經過層層選拔的考試。第一步是參加府縣考,錄取了就叫“秀才”;第二步是參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舉行的省考,稱為鄉試,考取的人俗稱“舉人”;第三步是參加京師的會考,全國的舉人在鄉試的第二年到京師集中考試,稱為會試;第四步參加由皇帝主持的廷試,也叫殿試,透過計程車子才叫“進士”,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士。
進士又分三甲,一甲三名,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明朝進士及第後,並不是立刻就能授以擔負實際行政責任的官職,而是要經過三年的讀書,期滿後稱為“散館”,進入翰林院。這些進士留在中央政府讀書,由一個老資格的前輩進士來教,讀書滿三年後,再進行一次考試,成績好的,就可以進入翰林院。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考選庶吉士的為翰林官。
在散館和翰林院時期,這些進士一面讀書修學,一面獲得行政方面的知識,等候政府委以重任。因為明朝非常看重進士和翰林,不是進士、翰林出身的人一般不能做大官。
《明史•選舉志》記載:“成祖初年,內閣七人非翰林者居其半,翰林纂修亦諸色參用。自天順二年,李賢奏定纂修專選進士,由是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而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通計明一代宰輔一百七十餘人,由翰林者十九,蓋科舉視前代為盛,翰林之盛則前代所絕無也。”
比如,明朝名相張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的二甲進士,授庶吉士,實際上就是實習的官員,經過三年學習,在嘉靖二十八年成為翰林院編修,仍然是個清銜,正七品,不承擔實際的政務。在他的老師徐階提拔下,嘉靖三十九年,張居正升為正六品的太子屬官右春坊右中允,這是虛銜,實際職務是國子監司業,也就是國立大學的副校長。幾年後,張居正又成為裕王(隆慶皇帝)府講官,在隆慶皇帝即位後,任禮部右侍郎和吏部左侍郎,直到進入內閣任大學士。
張居正像
明朝舉人沒有透過會試的,一般進入國子監,或者選做小京官、州縣官以及學校教官。舉人出身的著名清官海瑞就是從學校教官開始仕途的。海瑞曾經多次應考,沒有中進士,以舉人身份最初擔任九品官福建南平縣教渝,後來擔任正七品的浙江淳安縣知縣、正六品的戶部主事,最後一直升到正二品的南京右都御史。海瑞能夠以舉人身份升到部級高官,是個特例,主要還是因為他的聲望太高的緣故。
-
5 # 實用型人柴
別說是進士就是狀元沒有地方缺官也白搭,古代考進士和狀元不是說你就飛皇騰達一定就做官了,很多人考中後一輩子不被朝廷安排工作的大有人在,科舉制度只是給當時廣大讀書人一種希望而已,它只是提高了當時學子的社會地位。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
6 # 萌歷史
看到樓主你的問題,我覺得分步驟給你說可能便於你的理解。
在明朝時候,實行的是八股文科舉考試製度,考生首先要透過縣官的推薦考試,方可參加鄉試,鄉試考完去省城參加會試。據不完全資料統計,明朝崇禎年間,共有近九萬考生參加科舉,考試,透過鄉試的只有五萬多,透過會試的每省份控制在四百人左右。
透過會試的便可上京趕考,參加殿試,殿試錄取比咧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說全國九千多名會試透過的考生,透過殿試就只有九十多個,而這九十多個人稱為進士。
進士會去皇城參加皇上的”皇考”,按排名依次分配職位,從中央到地方,為翰林院文官,省級文官,縣級文官。所以只要你透過殿試,考到進士,一般都會有工作分配,不過這過程也不容易。
-
7 # 鴻涵先生
自隋唐開始,在中國古代選拔官吏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參加科舉考試,而透過最後一級“殿試”在朝內皇帝監考的考生,就是“進士”。
科舉制度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
明朝科舉考試分三級進行,即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即省試),中試者稱為舉人;再把全國的舉人集中到京城裡舉行“會試”(中了會試,就已經有了進士身份,參加殿試是為了受賜),中試者在宮殿舉行“殿試”,根據成績高低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其次為三甲,同進士出身。科舉考試一般每三年進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舉人參加,取三百名進士。
取得了進士出身,意味著就可以入仕了,這個和做官是有區別的,通常不用考取進士就有做官的資格,因為規定是舉人就可以授予官職,但是通常都非常小,九品以上,七品以下,為什麼說進士叫入仕呢?因為舉人最多也就這個級別,除非走了大運,往往最多當到縣令就結束了政治生涯,可進士不一樣,進士是七品官起步,一等的前三甲更是沒準,可能起步就會五品(相當於現在廳局級幹部),若是皇帝看上了,再招個駙馬,那前途不可限量,而古往今來各朝的大官幾乎都是進士出身,甚至有狀元等。
古代能上殿的官員,基本上都要四品以上,相當於如今的地級市市委書記級別(還得是所在省的省委常委),而參加殿試透過的,雖然授予的官不大,但是卻都是皇帝欽點的,可謂是“天子門生”了,因為古代人口少,而且這種殿試並不是年年都有,按照規定是三年一次,但是有的時候甚至可以延長十幾年,而特殊情況開恩科,那得是新君繼位,所以說進士非常難考!
一般情況下考中進士會安排什麼官職?成績靠後的,或者朝中無人的,基本上安排外放知縣(相當於現在的縣委書記),而科舉進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編修。另外從二甲、三甲中,選擇年輕而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稱為“選館”。
可別小看翰林院,這是大明朝政府人才的儲備基地,是進入內閣以及六部的敲門磚,當然,這也需要個人本身有才能才行,大部分人基本上碌碌無為,只有一小部分能夠成為佼佼者。
那些外放知縣的進士也並不是沒有前途,他們可以透過外放官晉升,也有做到高官的。
所以說“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古代學子的座右銘,中了進士,真的就改頭換面,成為人上人了。
-
8 # 惡魔之左
進士都是天子門生,優秀的直接進翰林院當差(在首都上班,最接近中央心臟地帶),差的也能去九品或七品縣令小地方一把手等等官職,按現在話講就是畢業包分配(別以為芝麻官就容易混進去,進士可是全國選秀出來的精英),幹活有人記功,出事有人背鍋,只要不逆官場規則混到最差也能四五品退休
-
9 # 帝子乘風2
前三甲入翰林從六品,為儲相,主要搞文史工作,熬資歷,等待入六部侍郎,尚書進而入閣為相!二甲前幾名庶幾士!也算上儲相!比前幾個慢幾步!!不過機會還是很大的!後面近三百人外放基本都是七品縣令!慢慢做頂峰是分疆大吏,當不了相!只能退役!不過都要先在六部實習,再會分配!而且可以推辭!!不會強逼著當官!
-
10 # 中國遠征軍團長龍文章
類似於後補幹部。
進士是透過科舉考出來了,屬於第三級科舉身份(前面兩級為童生試和鄉試的秀才,舉人)。由於中國的尊儒傳統以及秀才舉人進士未來的為官前景,這些身份雖然都還沒有實權,但是在社會上依然受人尊重和忌憚。
透過考試獲得進士就獲得了為官的資格和身份,類似於今天的公務員考試,但是進士身份強於今天的一般公務員,因為進士直接賜官(七品以上,相當於今天縣科級幹部,縣長,區長,縣級市市長或者地級局的局長等),而現在公務員考試透過的公務員得到的職位在古代不算官,只能算吏。
但是科舉是定製,但是官員空缺是不一定的,得有官員退休,離世或者被查處才有空缺,所以一般進士都要後補。其中也有不少人打點關係,早點補缺或者補肥缺。
回覆列表
朱元璋時期只要是國子監畢業的一律當官,一畢業最低任知縣,最高當過巡撫,後來的皇帝時期的進士和其他朝代都差不多,先從七品官做起,論資排輩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