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學者、辭賦家。一作“楊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時博覽多識,酷好辭賦。口吃,不善言談,而好深思。雖家貧而不慕富貴。40歲後,始遊京師,曾任宮廷低階官吏。
揚雄在公元前13年作《甘泉賦》《河東賦》《羽獵賦》後,已名聲大振。成帝對三賦非常滿意。從此,揚雄獲得更多的機會出入侍從。漢成帝極為歎賞司馬相如的賦,沒有想到當朝竟有司馬第二。當即下詔,要揚雄面聖。就這樣,揚雄以他冠絕一時的賦敲開了漢成帝的宮門。
公元前13年,楊雄入宮的第二年正月,漢成帝組織了大隊的人馬,不惜長途跋涉,開到長安西北的咸陽市淳化縣北約25公里處的甘泉山泰畤祠祭天神,祈求賜子。揚雄有幸跟隨皇帝,第一次參加了規模宏大的祭祀活動。一路上人馬浩蕩,旌旗揮舞,遮天蔽日。甘泉山上有甘泉,山以泉名。秦時在山上築有宮殿,名甘泉宮。甘泉宮規模宏大、氣勢豪華。殿前玉樹蒼翠青蔥,壁上瑪瑙光華奪目;珍寶異物,數不勝數;洪臺聳立天際,直插雲霄。甘泉宮的地位僅此於長安未央宮,不只是漢皇的避暑勝地,而且諸多事關天下的決策都在這裡進行。這一切,都被奉命作賦的揚雄凝於筆端。他極盡鋪陳敘述之工,以如椽之筆描畫一幅宏大雄壯的畫面,令人心馳神往。傳說,揚雄著此文,奇思妙想如泉湧而出,一氣呵成後,就倒地小臥。夢中,他竟見自己五臟六腑全在體外。驚醒之後,揚雄神情委頓,從此懨懨無力,一年後才漸漸復原。這種傳說雖過於離奇,但揚雄專心為賦,由此可見一斑。漢成帝對這篇文章《甘泉賦》甚為滿意,此後每有出行,必指定揚雄隨從。
評價方面:
描寫天子出行甘泉未至甘泉宮的盛況,其中的語詞運用,極規仿《離騷》,不像是賦行甘泉,倒像是上徵天庭,其誇飾的成分與相如賦相比也有過之而不及。但是相如賦作能很好地引向諷諫主旨的表達,而揚雄因其以頌為諷詩學主張的實踐,其諷諫效果甚微。揚雄對相如賦的批評倒很貼切地指出了揚雄四大賦勸百諷一的反效果。可以說,“詩人之賦麗以則”不僅是揚雄的賦論準則,同時也是形成揚雄“以頌為諷”創作模式的指南,是揚雄改變宋玉以來“辭人之賦麗以淫”的一種嘗試,但這種以頌為諷的表達方式也使得他的賦體創作諷諫主旨陷入只能藉助賦序才能明白的尷尬境地,形成勸百諷一的創作效果,這應是揚雄悔賦的重要原因之一。
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將“述客主以首引”(即以主客問答形式開啟、架構全篇)看作是賦體創作的重要表現方法之一,《長楊賦》即採用了這種主客問答形式。但是與宋玉、枚乘、司馬相如賦體對答有所不同的是,由於揚雄採用以頌為諷的表達方式,因而,主客雙方的觀點不能呈現作者的創作主旨,或者說與作者的創作目的正好相反,作者諷諫的目的是要藉助賦序才能實現,賦中的主客問答已失去了直接表現作者觀點、構架全文的作用。因而,揚雄《甘泉賦》、《羽獵賦》(還有《河東賦》)並沒有採用主客對答體式,這也是揚雄以頌為諷的創作理念對大賦主客對答體式進行改造的一種反映。《甘泉賦》等三賦都將作者所要表達的正面意思虛化為賦序,而賦的正文主要是表達非現實性的頌美,以此來諷諫漢成帝。因而,我們對《甘泉賦》等賦的解讀是要藉助於賦序的。可以說,揚雄以頌為諷的尷尬形成了《長楊賦》主客觀點與諷諫主旨的背離以及其他三篇大賦人物對答的消失。
西漢學者、辭賦家。一作“楊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時博覽多識,酷好辭賦。口吃,不善言談,而好深思。雖家貧而不慕富貴。40歲後,始遊京師,曾任宮廷低階官吏。
揚雄在公元前13年作《甘泉賦》《河東賦》《羽獵賦》後,已名聲大振。成帝對三賦非常滿意。從此,揚雄獲得更多的機會出入侍從。漢成帝極為歎賞司馬相如的賦,沒有想到當朝竟有司馬第二。當即下詔,要揚雄面聖。就這樣,揚雄以他冠絕一時的賦敲開了漢成帝的宮門。
公元前13年,楊雄入宮的第二年正月,漢成帝組織了大隊的人馬,不惜長途跋涉,開到長安西北的咸陽市淳化縣北約25公里處的甘泉山泰畤祠祭天神,祈求賜子。揚雄有幸跟隨皇帝,第一次參加了規模宏大的祭祀活動。一路上人馬浩蕩,旌旗揮舞,遮天蔽日。甘泉山上有甘泉,山以泉名。秦時在山上築有宮殿,名甘泉宮。甘泉宮規模宏大、氣勢豪華。殿前玉樹蒼翠青蔥,壁上瑪瑙光華奪目;珍寶異物,數不勝數;洪臺聳立天際,直插雲霄。甘泉宮的地位僅此於長安未央宮,不只是漢皇的避暑勝地,而且諸多事關天下的決策都在這裡進行。這一切,都被奉命作賦的揚雄凝於筆端。他極盡鋪陳敘述之工,以如椽之筆描畫一幅宏大雄壯的畫面,令人心馳神往。傳說,揚雄著此文,奇思妙想如泉湧而出,一氣呵成後,就倒地小臥。夢中,他竟見自己五臟六腑全在體外。驚醒之後,揚雄神情委頓,從此懨懨無力,一年後才漸漸復原。這種傳說雖過於離奇,但揚雄專心為賦,由此可見一斑。漢成帝對這篇文章《甘泉賦》甚為滿意,此後每有出行,必指定揚雄隨從。
評價方面:
描寫天子出行甘泉未至甘泉宮的盛況,其中的語詞運用,極規仿《離騷》,不像是賦行甘泉,倒像是上徵天庭,其誇飾的成分與相如賦相比也有過之而不及。但是相如賦作能很好地引向諷諫主旨的表達,而揚雄因其以頌為諷詩學主張的實踐,其諷諫效果甚微。揚雄對相如賦的批評倒很貼切地指出了揚雄四大賦勸百諷一的反效果。可以說,“詩人之賦麗以則”不僅是揚雄的賦論準則,同時也是形成揚雄“以頌為諷”創作模式的指南,是揚雄改變宋玉以來“辭人之賦麗以淫”的一種嘗試,但這種以頌為諷的表達方式也使得他的賦體創作諷諫主旨陷入只能藉助賦序才能明白的尷尬境地,形成勸百諷一的創作效果,這應是揚雄悔賦的重要原因之一。
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將“述客主以首引”(即以主客問答形式開啟、架構全篇)看作是賦體創作的重要表現方法之一,《長楊賦》即採用了這種主客問答形式。但是與宋玉、枚乘、司馬相如賦體對答有所不同的是,由於揚雄採用以頌為諷的表達方式,因而,主客雙方的觀點不能呈現作者的創作主旨,或者說與作者的創作目的正好相反,作者諷諫的目的是要藉助賦序才能實現,賦中的主客問答已失去了直接表現作者觀點、構架全文的作用。因而,揚雄《甘泉賦》、《羽獵賦》(還有《河東賦》)並沒有採用主客對答體式,這也是揚雄以頌為諷的創作理念對大賦主客對答體式進行改造的一種反映。《甘泉賦》等三賦都將作者所要表達的正面意思虛化為賦序,而賦的正文主要是表達非現實性的頌美,以此來諷諫漢成帝。因而,我們對《甘泉賦》等賦的解讀是要藉助於賦序的。可以說,揚雄以頌為諷的尷尬形成了《長楊賦》主客觀點與諷諫主旨的背離以及其他三篇大賦人物對答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