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節度使95

    三皇立道,道為儒用。如果這麼說讓你覺得混亂,那麼就是聖人之道為安民治世。聖人之道,是修證的先天之道,也是大公大治同的路,論語道德經內經列子這四本是聖道之傳。

    莊周夢蝶並不是道家文化的代表。讀不讀懂莊子書才是問題。莊子內篇為莊子所作,外篇第一篇即開始價值觀混亂,外篇是偽撰的。

    莊子書裡故事的想象力很豐富,但莊子不是為了想象而想象,段落間承前啟後 承上啟下的句子才是他想表達的。

    下文為自讀後的分析。

    “因果管理·決策之

    中華文明解讀 莊子篇

    莊子(前369-前286)原系楚國公族,後因戰亂遷至宋國終老於此,是孟子與惠施同時期人物。漢代論老莊哲學是清靜無為,所以都說莊子承老子價值觀續列子脈:實則列子求天生天性補充聖人之道,老子祈求修真、聖人治世大同,這是各人關注點的區別;莊子認為死生如一是承列子脈。 

       《莊子》首篇《逍遙遊》即以列子黃帝篇“列姑射山”引申:“小知不及大知”,“故夫知…行…德…,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說思維層次差別不可以裡計,決策思維“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似憐聖人際遇。《齊物論》:齊解釋為齋、潔,齊物為忘物之意,先解釋天人合一為道;接著“庸也者,用也;…得也;適得而幾矣。…謂之道”,為用是道;“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平等心為用!“聖人論而不議”為治。《養生主》:“安時而處順”,“為薪,火傳也”薪火相傳為人道,決策思維說持續發展。

       《人間世》證莊子得道,卻以“顏回見仲尼”說心齋——這是開慧的法門,“臨人以德”是聖人儒為治的價值觀行為方式,“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說決策思維在廣博看似無用。《德充符》合列子說符篇,人以德行道不以外形論德智,也是由列子黃帝篇“聖人取童智而遺童狀”闡發。《大宗師》從列子周穆王篇與力命篇感悟而來;《應帝王》又是從列子黃帝篇來,只能說莊子精習《列子》且仰望著先聖。莊子想象力豐富,文筆優美,表達能力強悍。《莊子》內七篇為精義,均是決策者或孔子與弟子對話,結論莊子時也知論道為治。

       外篇第一篇《駢拇》混淆天性與德、仁義的理解而人的性命之情本有仁義,這是步孟子價值觀混亂後塵,且不與內七篇價值觀相同。外篇中有莊子生平行跡,但即使先秦時就有外篇也只說明偽造得快而已。《天運篇》說“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孔子年五十一為魯中都宰無暇往周,且內篇《人間世》顯見莊子知孔子得道,又何來問道一說?一個得道的人思維清晰就不會價值觀混亂,即使是寓言也不會侮聖人名。如果非要說都是莊子所著,只能斷莊子後來修神通修成神經了。《天道篇》謂“孔子西藏書於周室,見老聃,繙十二經以說”這是漢朝人的語氣,十二經六經六緯之說不是戰國時所有。顯見外篇多為酸儒託名假作,老子見孔子一事語出寓言,寓言非真。”

  • 2 # 朱八戒CC

    莊子,戰國中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老子之後最具影響的道家人物,與老子並稱為老莊學派。他的逍遙處世哲學對後世有著很大的影響,令無數隱士大隱隱於世,嚮往那種與世無爭清閒自在的極樂人生。

    莊周夢蝶,出自《莊子:齊物論》。莊子的夢境之中,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在藍天下的栩栩飛舞,盡享Sunny雨露的滋潤,盡享花草樹木的芬芳。自由自在,無憂無慮,與鮮花為伴,在花蕊中吸取甜蜜的營養。醒來之後,自己並不是蝴蝶,還是原來的那個莊子。於是他一直想象著,到底是自己化為了蝴蝶,還是蝴蝶化為了自己。透過這個短小的夢幻故事,滲透著莊子詩化的哲學精義,人生哲學的思考。

    莊子那浪漫的想象力,那美妙的構思,透過夢中化蝶和醒後蝴蝶化為自己的描述,提出了人不能確切地區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後來的文人騷客吟詠之後,詩興大發,最有代表性的還是李隱商的“莊生小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這是一個逍遙愉快的境界,這是人人都夢幻著象蝴蝶那樣展翅高飛,遨遊在蔚藍的天空之下。莊周夢蝶有著深刻的內涵,浪漫地情懷。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令人夢魂牽繞,為之傾倒。

    人生如夢,人生之苦,人生無常,盡在莊周夢蝶中隱約地流露。它有著精神寄託,又有著精神失落。莊子化為蝴蝶,則是華麗轉身,人生的幸運。蝴蝶化為莊周,進入世俗的人生,則是一聲嘆息,只有迷茫和無奈。

  • 3 # 漢澤911

    如何理解學習中國文化的重要意義?

    首先,得理解當今世界的文化態勢。那是什麼呢?西學稱霸,東學堅守。

    主要態勢就是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激烈碰撞,互相溶合。當然,這裡的東方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

    其次,理解什麼是文化?

    文化不是花裡胡哨的東西,是由地理,生存形勢等條件下,產生的與之相符的思想意識。

    很抽象,怎麼理解?舉例

    中國的地理條件是大封閉,西有喜馬拉雅山,周圍有黃海,渤海,東海,南海,隔斷,所以我們的傳統文化能一以繼承,延續至今。

    內有黃河氾濫,在古時,治理黃河,那是個大工程,必須集中力量,再加上有遊牧民族侵擾,更是如此,所以大一統思想才得以形成。

    西方呢?陸地碎片化,這有一片海,那有一片海,所以形成不了大一統思想。資源匱乏,碎片臨海,才逐漸形成海洋掠奪文化。

    中國文化的主要特徵是,講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自然的類比觀照,人與人之間的包容理解。

    西方文化,掠奪,掠奪自然,掠奪別人,掠奪他國,零和思維,近代以來,世界災難,哪個不是西方文化引起的?兩次大戰,核武器,生化,自然生態惡化等,簡直就要把人類引向滅亡數次。

    透過兩大文化體系的對照學習,就能深入理解文化,以及對人類生存形勢的影響。

    這就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不只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還要理解西方文化。

    當然,這是個大課題,三言兩語,難以說清。

  • 4 # 粵粵社

    莊周夢蝶是莊子提出的一個哲學論點(並不只是一個論),認為人不可能確切的區分真實和虛幻,當一個人認為事物存在真實與虛幻的差別時,已經存在問題。提出了物化的觀點。

    莊子以故事的形式對此進行了如下闡述:

    “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注 1] ”

    —— 《齊物論》

    其大意是:莊子一天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醒來之後他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變成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中變成蝴蝶的莊子。在這裡,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很難知道自己是在做夢。但也可能是一次關於天人合一的清醒夢。

    註釋 :

    1.注:有考證認為()內的文字,可能不是莊周原著,是後人讀文的批註

  • 5 # 明貞

    莊子可以夢到蝴蝶,蝴蝶不能夢到莊子,這是常識勿需討論。莊子是個思緒緲遠玄奧的人,為了緲遠而渺遠為了玄奧而玄奧,並不是嚴瑾而深刻的哲學家。他在表達他的與眾不同和出世情懷,並不是真正地探索和開創者。他的胸懷和智慧不如墨子,而真情和務實難比孔子,只是出世務虛情懷易於被不得志的才子用於自我安慰以及可以被統治者用來弱化強者的野心,所以在中國哲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他與惠子的魚非魚之辯,以及盜蹠篇不都是在強詞奪理嗎?弱化人的家國情懷而已,他是一個厭世而無情的人。

  • 6 # 好玩的國學

    莊子是道學派的集大成者。他在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天人觀和清靜無為的人生觀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自己的哲學系統。

    莊子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他繼承了老子思想中的道法自然的思想。認為道才是支配世界支配人生的終極價值。

    第二,他繼承了老子思想中的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法。

    第三,他在老子思想上,進一步提出了不可知論。他說知識是無限的,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你用短暫的時間,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就是糊塗蛋。

    第四,莊子提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思想體系,那就是齊物論。莊子認為,如果你的思想站得足夠高的話,你會發現,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樣的。高山與平地一樣,人生中的種種現象也是一樣。生與死,貧賤富貴,都是一樣的。因此,人就沒有必要,去追尋那些蝸角虛名榮華富貴,因為,人最終都要化為灰燼。

    第五,在齊物論的基礎上,莊子提出了逍遙遊的人生價值觀。所謂逍遙,就是自由自在,就是不為外物所羈絆,這叫做物物而不物於物。莊子認為,只有消除了人生的身體的慾望的無所待,才能實現精神上的絕對自由,這種境界叫做逍遙遊。而逍遙遊是與天地並生,與萬物和一的境界。

    瞭解了莊子的思想,我們再來看他美麗的寓言故事莊周夢蝶,就好懂的多了。

    莊子在他的哲學名篇齊物論中說: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大致的意思是:

    過去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很生動逼真的一隻蝴蝶,感到多麼愉快和愜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莊周。突然間醒過來,驚惶不定之間方知原來我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莊周到底想說什麼呢?

    我們從他最後一句話,可以看出端倪。莊子說,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蝴蝶,還是蝴蝶就是自己,這種狀態叫做物化。我們前面說過,莊子認為逍遙遊的境界是與天地並生,與萬物和一,人與物達到了合為一體的境界。莊子就像是一隻美麗的蝴蝶,自由翻飛在溫暖的Sunny中和花叢裡,這就是一種擺脫了塵世,擺脫了一種羈絆的狀態,這就是逍遙。

    第二,我們還要注意莊子的遊戲心態和遊世的精神。莊子的作品中,有很多遊字,這其實也代表了莊子的一種生活態度。人生本來就是悲哀的,是無處可逃的悲劇,你那麼認真,就要被認真所傷害。而人要是能用一種遊戲的心態,去對待生活,你會發現,我們的靈魂其實是審美的,一旦你陷入了功利的陷阱,你就會不自由,就會被物所羈絆,就是有所待,就是不逍遙。

    而蝴蝶它追求什麼呢?也許它什麼也不想,就是在午後的Sunny中飛翔而已。

    這就是遊戲的快樂的人生,這就是審美的人生,這就是無所待的人生。這樣的人生,如同蝴蝶一般美麗而自由。

    也許,這才是莊子的夢想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臥室養魚風水臥室裡養魚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