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視財經
-
2 # 孔方財經
說起來也是很搞笑。2016年10月,在表決格力電器收購銀隆新能源的時候,股東們大多投了反對票,導致這筆收購失敗。當時董明珠就很生氣,現場對股東們發飆:“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後來的故事都知道,董明珠自掏腰包,也要買下珠海銀隆。而她也算“說到做到”,今年真的沒有給格力股東分紅。
對格力的股東來說,這肯定是一個很鬱悶的事情,因為相當部分人,是衝著格力穩定的分紅才買的格力股票,也可以說,格力的分紅是支撐它股價的重要力量(累計分紅19次,分紅總額417億元,分紅率40.96%)。但今年意外不分紅(利潤創新高),這樣的支撐力量自然就少了許多。於是,今天格力電器一度逼近跌停,目前最新跌幅也有8.6%。
對於不分紅的原因,格力的年度報告也有解釋,大致意思是未來的多元化會需要大量現金儲備,而多元化的方向就包括當下最熱門的積體電路,此外還有智慧裝備、智慧家電、智慧工廠升級、生產基地建設等等。
沒人懷疑董明珠造空調的能力,格力是全世界最好的空調企業。但在其他方面,大家還是有點不放心的,典型就是董明珠做的格力手機,開機畫面暫且不提,就說高定價和慘淡的銷量(還要求空調經銷商來買),已經讓很多人看不懂了。還有就像上文說的造車,股東之所以要投反對票,顯然也是對她造車沒有信心。
現在,格力要去挑戰積體電路,而這些高技術產業,更多是依靠基礎技術的積澱(而非生產能力)以及龐大的資金規模去試錯,是風險很大的事情。董明珠是否具備這方面的能力,還真的讓人心生疑惑。固然有些人會解讀說:不分紅,那麼這些錢拿去做新的業務,開拓新的市場,將來的回報更大——但這種觀點其實是忽略了風險。
對於董明珠來說,打消市場疑慮只能用行動表示,比如造一臺爆款手機,造一個領先同行的晶片,否則即便有上千億的資金在賬上,投入晶片產業那也並不算多。
-
3 # 白刃行走
4-26早開盤,格力直接以跌停價開盤:
究其緣由,無非是4-25日晚的一則公告,讓久久沒有受到市場關注的格力電器再次燃爆,成交量達到2016年底以來的最高;先來看看這則新聞:
報告顯示,去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482.86億元,同比增長36.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24.01億元,同比增長44.87%。但是,我們卻發現:
這是格力電器11年來首次宣佈不分紅,訊息引發市場震動。
2016年10月,在格力臨時股東大會上,表決定增收購銀隆新能源的提案。有兩個有意思的事:1、第三大股東證金公司,投了反對票;2、董明珠對大小股東發飆: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個話一點都不過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今年沒給大家分紅,很自然地聯想到這件事情,奇怪的是利潤創新高,卻沒有分紅,大家不免覺得非常奇怪;
格力官方對此的解釋:
1)公告稱:公司從實際經營情況出發,為滿足資本性支出需求,保持財務穩健性和自主性,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實現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維護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
2)根據2018 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公司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慧裝備、智慧家電、積體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可是,同時釋出的還有格力的擬理財計劃,最高不超過190億;
不免讓人覺得非常奇怪。還有一些關聯交易也非常有意思,雖然總體金額並不高,但是耐人尋味;
董明珠早就意識到空調行業的瓶頸所在,由於城鎮化以及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導致過去十年內空調的銷量大幅上升,但是空調本身是耐用品,隨著需求的不斷飽和,格力空調未來的業績很可能會發生下滑,雖然在格力的報告中稱空調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但是作為一個企業家,不得不想到5年以後的事情,而格力的問題在於過於依賴空調,作為一個上千億的大企業(空調佔據銷售額93.6%,利潤的96.7%),業務的過於單一化對企業未來經營的風險是很大的。市場可不管你空調造的多好,需求才是拉動利潤的根本。正如不管你的馬車做的多麼精緻,也不能趕上汽車的腳步。
董明珠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試圖改變,比方說,格力試圖製造手機也是其改變方向,試圖多樣化的一個例證,2016年股東大會的發火也證明了董明珠在改變總體戰略方面的決心,後來他自己花錢收購了珠海銀隆。
所以,在我來看,這次的不分紅說明董明珠準備有大動作了,要花大錢準備改變了;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市場總是非常敏感的,所以開盤直接給出跌停;
但是,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憂患的表現,反而證明了董明珠作為一個企業家所具有的超前的眼光;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4 # 周亞飛
格力的年報(2017年)公佈了。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格力今年不分紅!據瞭解,格力去年營收1482.9億元,同比增長36.92%;淨利潤224億元,同比增長44.87%,創下歷史記錄。
從2007年分紅開始,格力已經連續分紅十年。然而,與靚麗的年報資料相對比的是格力今年選擇了不分紅。
董明珠資料圖
有人聯想到董明珠在兩年前股東大會上的一句話,“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實在是一語成讖!
格力賬上近千億元現金格力年報
根據格力2017年年報顯示,去年格力空調營收為1234.1億元,佔總營收的83.22%;生活電器業務23億元,佔1.55%;格力電器智慧裝備21.26億元,佔1.43%。
從格力年報中我們還可以發現,截至去年年末,貨幣現金總額996.1億元,其中不受使用限制的銀行存款為591.7億元
為什麼不分紅?在年報中我們還發現了這樣幾句話。
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公司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
積體電路?格力年報首次了這四個字,結合當下全民熱議的“中國晶片”話題,讓人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看到危機,準備糧食2017年是空調行業少有的好年頭,但是空調行業發展已經接近天花板,預計2018年增速將放緩,空調行業難以繼續支撐格力電器的高速增長。格力電器對空調行業的高度依賴,會對長期的發展帶來不利因素。
董明珠發展積體電路也是居安思危,對市場有前瞻性,想的是格力未來的發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繼續固守,難有突破。必須要有戰略眼光。別的企業都在大踏步前進,如果你走的慢,很容易被人超過。
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長遠佈局,也離不開一個好的舵手,只看見眼前一塊錢,可能是放棄了未來的一百塊錢!天天嚷嚷著民族品牌沒落,倒閉,被收購,這是有原因的!企業掙得錢都分給了股東,拿什麼發展,難道一直吃老本嗎?
董明珠 資料圖
在2016年10月舉行的格力併購珠海銀隆的股東大會上,因中小股東投票反對收購珠海銀隆,董明珠曾訓斥前來參會的中小股東,稱“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銀隆如果收購成功,格力的成本會更低,技術含量會更高,長遠賺錢會更多,可中小股東卻只想眼前的分紅少了而反對,董明珠這樣做應該是想讓大家知道,沒有長遠的打算,你賺的錢同樣也不長遠。
董明珠繼續增加員工的福利待遇,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把更多的錢投入到產品開發上,讓人們用上更好的產品,格力也會發展的很好。馬雲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原則,阿里巴巴才做成了近5000億元的市值。
馬雲 資料圖
如果10年不分紅1年分紅,你感恩戴德。
如果10年分紅1年不分紅,你口誅筆伐。
這就叫升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
留著錢搞創新,是為了發展的更長遠,只有長遠的企業才有可能分紅更多的錢。
不有投入怎有回報,現在好多大企業倒了,你不更新換代能比的過對手嗎,還是有未來著想,力格還能紅10年嗎,誰都不敢說,不有技術更新就是第二個中興,董小姐比個別的國企還眼光好。
撇去其他因素格力,掌握的核心技術的確很牛。自主創新,掌握關鍵技術。這才是中國實業的未來該有的態度。
-
5 # 三益寶
4月25日,格力公佈了2017年年報,年報顯示,格力在2017實現營業收入1482.9億元,實現淨利潤224億元,創下歷史最高記錄。
但令人唏噓的是,格力電器2017年無分紅計劃,這是格力11年首次不分紅。
格力自1996年上市以來,除此次未分紅之外,也僅有2次沒有分紅,分別是1996年、2006年。
那為什麼格力今年不給股東分紅呢?有外界傳出,是因為2016年,中小股東反對董明珠收購珠海銀隆,以至於董明珠出席股東大會時沒人鼓掌,董明珠於是憤然而言,“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董明珠在算舊賬。
其實這種觀點有失偏頗,格力在2016年亦然實行了大額分紅,而且還要高出往年曆史分紅數額。
為什麼選擇2017年不分紅,而不是選擇2016年不分紅,那樣豈不是更能示威?
聯想到前段時間,中興因為”芯“事件而處於半癱瘓狀態,也給中國眾多企業敲響了警鐘,企業要想穩健長遠發展,擁有自己的核心科技至關重要。格力把現金流用來發展新興高科技,從而讓格力有更長遠的未來,也不難理解格力此次的做法。
格力2017年年報中顯示,將利潤留存在公司用於發展生產基地、智慧工廠及進行智慧產業、積體電路等新產業的研發與推廣。從而實現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維護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這點也可以看出董小姐其實想要合力搞研發了。
-
6 # 懂財帝
出於長遠發展考慮吧,感覺格力還是焦慮了
格力——盈利224億“翻臉不認人”
格力電器淨利潤創新高,本來投資者應該很開心的,但是突然不分紅了,讓人猝不及防,也引發了深交所的關注。
1. 盈利224億,不分紅4月25日格力釋出了2017年全年業績。2017年全年,格力實現營業收入1482億元,較上年增長了36.92%;淨利潤224億元,較上年增長44.87%。營收和利潤雙雙創了歷史新高。格力電器2017年每股收益高達3.72元。
就在這個節骨眼,格力卻選擇了不分紅,格力上一年就沒有就年度業績進行分紅,這次實現如此大的盈利還是沒有分紅,確實讓人不太能理解。
格力電器在公告中稱,從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出發,為滿足資本性支出需求,保持財務穩健性和自主性,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實現公司穩定、健康、持續發展,更好維護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2017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不實施送股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2. 深交所關注、股票下跌此決定一出,4月26日開盤後,格力電器股價大跌一度逼近跌停。截至中午收盤,報46.65元,跌幅達到了6.83%。
格力股價下跌後,其他電器的股價都受到了小幅度影響。
4月26日,深圳交易所公司管理部發布《關於對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要求董事會對不分紅和投資者關係工作的開展情況作出說明。
格力方面表示根據2018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和多元化拓展方面資本性支出較大,為保障公司長遠發展所以公司要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
對於這樣的解釋,格力作為一千億級的公司,讓人不太能信服,具體原因格力方面還沒進行說明。
-
7 # 每日經濟新聞
去年是空調業的“大年”,空調行業的快速成長、格力自身的產品創新以及多元化業務的突破,使格力在業績上獲得了好“收成”。
4月25日晚間,格力電器釋出2017年年度報告,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達到了1482.9億元,同比增長36.92%;實現淨利潤224億元,同比增長44.87%。但2017年度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這是11年來格力電器首次不分紅!在A股市場上,不分紅對投資者來說已是司空見慣,本來不必驚訝,但這事發生在一直分紅很大方的格力電器身上,就引發了疑問:究竟怎麼回事?
連深交所也在4月26日午間給格力電器發出關注函,要求說明2017年度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說明是否切實保護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事實上,格力電器在年報中稱,2017年不分紅是公司根據2018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公司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慧裝備、智慧家電、積體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這就是答案,但一般讀者認為透過這個官方說法不一定透徹瞭解其背後的深層原因。
其實,格力電器這麼做的背景和內在的驅動,是由於近期中興通訊事件,這次事件對格力電器的觸動是非常大的,也讓格力電器開始反思自己的自主研發能力到底有多強,於是今年格力電器打算要加大在積體電路方面的投入。雖然目前格力電器在空調源部件的供給方面基本上是沒問題的,積體電路這一塊已經做了IGBT的封裝,空調內機的主晶片也已經能夠做設計了,但很多晶片設計出來是委託加工的,一直沒有把它作為一個產業來做。
對,關鍵詞是“加大積體電路方面投入”,這就需要錢,而且需要不少的錢。這也是格力電器首次在年報中明確提到要發展“積體電路”產業。由此我們可以簡單說,格力也要做晶片了!這,在近段時間以來,恐怕你都懂的——晶片可是大事。所以關於資金的安排使用就必須服從新戰略。
實際上,董明珠與機構投資者圍繞分紅進行的博弈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2016年10月28日就發行股份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及募集配套資金97億元進行表決而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就因為進門時沒有收穫掌聲而罕見發飆:“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個話一點都不過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兩年給你們分了180億,你去看看哪個企業給你們這麼多?”
結果,董小姐“說到做到”,格力電器這次真的不分紅了。
-
8 # 折騰hero
格力蛋糕做大了,股東有得吃。格力蛋糕做小,股東就沒得吃。
2017年格力雖然賺了不少錢,但同時是開展不少專案。發展需要,不分紅,也應該理解一下。
據格力電器方面解釋,2017年不進行利潤分配,不實施送股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是因為,“根據2018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期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公司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慧裝置、智慧家電、積體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格力分紅了十幾年,今年不分紅,一堆人就叫呱呱。有點不明道理。飲水還要思源。格力發展好了,股東也就收益。格力發展不好,股東才緊張。既然要發展,肯定得花錢,一年沒分紅而已,其實應該大力支援才對。
現在家電市場競爭激烈。格力,美的,海爾,三足鼎立。從財務報表來看,三大家點都很亮眼。但是,從營收來看,格力是排在末尾。格力是真的在用心是做企業,為股東謀福利。
發展才是硬道理,格力好,大家好。格力不好,大家也不好。
-
9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他的那個報告你還不說了嘛,要留下資金做一些重要投資,目前看,最大的可能是積體電路方面。格力也是國企,有自己的擔當,他會響應國家的號召,在晶片行業上多出些力,我覺得這個事兒大家應該理解,並且支援。難得有這樣企業為國家分憂,給國家的人民創造更多的財富。
我希望愛國者應該聲援格力的這種行為。
-
10 # 數字讀書
股票作為一種投資方式,大家期待的是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分紅就是一種反饋投資者的回報方式
那麼格力這次不分紅是因為什麼呢,作為一個分紅分了11年的牛股,突然不分紅髮密碼是什麼?
其實這個應該最近的中興問題有關,中興被禁售晶片,使得國內晶片業的自主化不足凸顯,國家很重視,要搞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很多優質的企業家都宣佈要投資搞晶片
而作為中國電器領軍企業之一的格力自然也想貢獻一份力,於是在分紅與保留資金投資半導體的分叉上選擇了後者,雖然手握大量現金,但對於揮金如土的半導體制造業還是不夠的,所以不分紅只是暫時的,當產業佈局成功應該就會再次分紅
4月25日晚間,格力電器釋出2017年年度報告,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達到了1482.9億元,同比增長36.92%;實現淨利潤224億元,同比增長44.87%。格力的《2017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顯示,擬定2017年度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餘額轉入下年分配。
而在之前,格力電器現金分紅已持續10年。2016年年報還宣佈分紅上百億元。
對此,4月26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釋出《關注函》,要求格力電器董事會就相關問題作出說明,要求格力電器結合同行業特徵、自身經營模式、多年度財務指標等,說明該公司所處發展階段、行業特點、資金需求狀況等情況,並結合公司目前資金狀況等說明2017年度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利潤分配政策。
回覆列表
作為要達到退休年齡的董小姐而言,是需要給格力尋找新出路的,以確保格力未來的競爭力。
格力方面也表示,不分紅是公司“從實際經營情況出發,為滿足資本性支出需求,保持財務穩健性和自主性,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實現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更好地維護全體股東的長遠利益”而作出的決定。
但不分紅議案仍需2017年度格力股東大會審議,最終結果我們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