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94195285188

    一、原因:

    1、時代變遷所致。春秋時期:政治上,各諸侯國實力增強,為了兼併和擴大實力而發動兼併戰爭;經濟上,鐵製農具和牛耕的推廣,西周時期的井田制開始瓦解,出現土地私有制;文化上出現了百家爭鳴。戰國時期:卿大夫奪取諸侯的權力,出現了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的現象;經濟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文化上,諸子百家為宣傳自己而奔走。

    2、性質變化所致。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崩潰時期,表現在: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周王室衰微;經濟上的井田制崩潰;文化上,等級序列的傳統禮儀被漠視。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確立時期,表現在:戰爭不再是爭霸,而是為了統一;經濟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文化上的法制觀念逐漸確立。

    二、分期:

    1、春秋時期,指的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東周的前半期。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說,前770年~前403年),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相繼稱霸,史稱 春秋五霸 :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2、中國的戰國時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實際上具體時間應該是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戰國時代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歷史時期之一,其主體時間線處於東周末期。戰國時代是華夏曆史上分裂對抗最嚴重且最持久的時代之一。

  • 2 # 使用者3074724438880

    春秋時期命名是因為當時孔子曾經編撰一部名為《春秋》的書籍,其中記載了孔子在魯國從魯隱公到魯哀公的一段歷史。恰巧在時間上大致符合東周的前一個時期,所以這個時期也就被稱為春秋時期。而到了之後的一個時期,由於列國爭端混戰,導致大大小小戰爭不計其數,所以這段時期被形象的稱為戰國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串11顆代表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