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伶俜as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彙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在這裡,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及內心的苦悶迷茫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雨巷——黑暗而沉悶的社會大環境與內心苦悶的小環境)

    感情

    《雨巷》所表達的情緒是多重的:

    1、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

    在這裡,詩人把當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裡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Sunny。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希望惶惶不安的人和無法實現的理想這個蘊涵有時代特徵的悲劇主題,

    2、表現這是一個富於濃重的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

    《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帶有悲劇色彩,抒情主人公――遊子的形象(孤獨的遊子形象貫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帶有悲劇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樣高潔,帶著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內心世界,又有嫵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難面前不彎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樣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對方;也許他期待的永遠是心中的影象。

    文體,朦朧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喪偶式婚姻的女人最想做什麼?